APP下载

精准思维与协同机制:“四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念与行动

2021-11-30周文翠

关键词:四史精准思政

周文翠

[鲁东大学,烟台 264025]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史”教育日益受到重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强调,大学阶段要“重点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2020〕6号。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生动鲜活的历史事实、历史成就、历史经验、历史故事,将丰富思政课的内容,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情感温度、历史厚度、时代广度,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大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升历史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进“四个自信”。除了开设相应的“四史”选修课程之外,要使“四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就融入前提和融入过程来看,精准思维与协同机制是重要的理念基础与行动策略。

一、精准思维:“四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念基础

精准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强调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开展工作要抓住要害、深入细节,在纷繁复杂中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准确地进行分析与研判,详细地制定计划与策略,有效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精准思维弥补了传统统合思维大而化之的不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是推进“四史”教育有效地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理念基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只有运用精准思维对融入需求进行精准识别与把握,对融入资源进行精准透视与解读,才能确保“四史”资源与学生需求的精准对接,为“四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前提保障。

(一)融入需求的精准把握

需求是人的行为活动的动力源泉,是思政课中大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基础。离开了对大学生需求的精准分析与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因而,要实现“四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首先就要围绕“当代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历史教育”这个问题,精准识别大学生担负历史使命的关键能力需求,精准辨识其个人成长需求中的主要需要,制定面向学生优势需求的精准教学策略,从而克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供需不匹配问题,实现思政课“四史”教育的“靶向供给”,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获得感。

就个人成长而言,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走上社会前的知识、能力储备黄金期,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形成、巩固的关键期。大学生们普遍渴望在此阶段增长知识和才干,收获友情与爱情,将来在社会上有所成就,实现人生理想。相关研究也证实,“友情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建树的需要均是大学生的主要需要”。(2)胡金连、周宏、董云川:《现状、变迁与启示:我国近30年大学生需要研究述评》,《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人的需求不会自动得到满足,必须有相应的主客观条件。当代大学生有朝气、有活力、有想法、有激情,但其独特的成长境遇,又使其需求满足的过程面临着诸多矛盾:求知成才的愿望与意志不坚、定力不够的矛盾,友情爱情的渴求与自我中心、交往经验欠缺的矛盾,人生理想追求与现实行动能力不足的矛盾等等。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多,他们成长于家庭的宠爱之下,家人对他们几乎有求必应,使其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包容、合作精神不足,群体意识相对薄弱,导致人际交往的阻滞,降低了他们收获友情爱情的机会与情感体验的品质。当代大学生生长在物质丰裕的时代,市场经济下商家对物质消费的诱导,经历过匮乏年代的长辈对孩子物质消费的宽容,使其倾向于物质享受与娱乐,缺少追求崇高、思考意义的高层次精神生活,以及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拼搏奋斗精神,容易在求知的枯燥与长才的瓶颈面前退缩不前,这就限制了他们获取知识的层次与锻造能力的高度。当代大学生是网络的“原住民”,网络化生存的幻象易使其沉醉其中,混淆虚拟和现实的差别,盲目追求个性自由、标新立异,忽视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品格锤炼,没有形成与理想相匹配的行动能力,容易在遭遇现实挫折、竞争压力时消沉、“佛系”“躺平”,阻碍其理想信念的巩固与人生境界的提升。这就要求融入思政课中的“四史”,要精准锚定大学生的这些知识、方法、能力、经验、价值方面的需求,以历史中的榜样人生、典范爱情、处事智慧以及历史展现出的规律与社会发展大势精准回应学生,赋予其摆脱困境的方法、智慧与勇气,矫正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偏差,使其明势、知理、强志,满足其增智长才、自立自强、有所成就的需求。

就社会责任而言,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而负起这一历史重任的首要条件是要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辨别力。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方力量都在为占据未来格局的有利位置而纵横谋划。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明显加强了对中国这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打压,其重要手段就是利用意识形态渗透、腐蚀青年。他们借助其旧格局中形成的强势话语权以及经济、科技上的比较优势,利用多种渠道宣扬、渗透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误导青年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传播庸俗主义历史观、消费主义历史观,动摇学生的“四个自信”。如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大肆鼓吹所谓“普世价值”“告别革命”,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把西方某些国家塑造成世界的救世主;用“权谋术”等错误观点庸俗化解构历史,宣扬“告别崇高”,诱导学生崇拜权力和追逐私利,以“灭其史”来消解学生的民族精神;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与娱乐偏好,披着“还原历史”的外衣,以调侃、戏说、恶搞的方式肆意消费历史,诱导学生以对历史的“娱乐化”“去价值化”取代对历史的严肃思考、客观评价,潜移默化地削弱其历史认同。历史是铸魂育人的百科全书。“四史”承载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是民族共识、国家共识形成的基础。从思政课中的“四史”了解真实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及其形成逻辑,强化政治认同,是大学生肩负起历史使命的必然需求。思政课中的“四史”教育要让大学生从先辈们前仆后继地为国家民族献身中体察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其使命担当意识;让其从中国道路选择的可能与现实的辩证发展中建立历史认同,坚定“四个自信”;让其从中国当前发展成就的客观评价中增进政治认同,明确时代责任,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民族的发展中。思政课中的“四史”教育还要能为大学生提供建立在真实历史事实基础上的历史逻辑、历史规律分析,帮助他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认识“三大规律”,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和政治观;助其掌握历史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提升思辨能力,学会独立思考、理智判断、准确辨识各种社会思潮,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也陆续地进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为精准把握上述融入需求提供了更多可能。可以通过相应的大数据平台收集学生的年龄、教育背景、家庭状况等基本信息,建立相关教育主体共享的学生信息数据库,通过“数据画像”精准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思想动态、学习偏好等,把握学生的优势需求,为精准设计教学供给方案提供依据。当然,新技术的应用并不是否定传统调查、访谈等方法的有效性,而是要发挥二者各自的长处,更好地实现对融入需求的精准研判。如传统的课前调查法,就可以凭借大数据技术,对诸如“改革开放为什么从农村开始?”等问题的学生答案进行词频分析,提高需求研判的效率和准确度。

(二)融入资源的精准供给

在精准把握融入需求的基础上,要实现思政课中的“四史”资源与学生需求的精准对接,还需对融入思政课中的“四史”内容进行精准选择与解析,科学选择“四史”史料,凸显历史主线;客观解读历史事实,还原历史真相;理性分析历史现象,透视历史规律,确保融入内容的针对性与科学性,彰显思政课中“四史”资源的知识价值、理论与方法价值、精神价值,满足大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方法智慧与人格力量的需求,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

有效历史教育的首要前提是历史的真实性。“历史的真实性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事实的真实性,一个是规律的真实性。”(3)陈先达:《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规律》,《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历史事实是某一国家、民族、政党、社会领域的独特历史的基本构成质料,“突出地表现为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4)陈先达:《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规律》,《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事实的真实性主要就是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不是无一遗漏的全部细节的真实(事实上也无法做到这一点),而是根据留存的相关史料、文献、档案、文物等,聚焦某一主题,经过多维比较与印证,对重大历史事件和代表性历史人物的客观分析与解读。因此,要透过历史迷雾还原历史真相,就要在注重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的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方法,将重大历史事件、代表性历史人物、党派群体,还原到具体时空条件下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评析,避免以偏概全或以价值判断替代事实分析。

历史不仅表现为一系列历史事实,而且体现为隐藏在历史事实发展过程和动因之中的历史规律。历史规律是历史现象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历史规律的真实性就是对历史事实相互间关系的准确理解,(5)陈先达:《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规律》,《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可能与现实、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根据与条件的探索发掘,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局限等的分析比较,“从历史现象相似性中发现规律”。(6)陈先达:《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规律》,《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强调相似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差异性,不能以简单的历史类比武断地得出规律。而要在理清整体历史线索的基础上,分析历史的主流和主线、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区分历史的本质与现象、主流与支流,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拒斥历史虚无主义,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与光辉前途。

在历史史料的选择上,应坚持政治性、思想性、价值性的统一,在思政课教材的现有逻辑和内容的基础上,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核心主题,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为历史主线,针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唱衰中国论”等,选择“四史”中的典型历史人物、关键历史事件,发挥“四史”教育以史鉴今、以理晓人的作用,澄清学生的思想认识与理论困惑,明确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针对“历史虚无论”“告别崇高论”等,挖掘“四史”之中蕴含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革命精神与改革精神的英雄烈士、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发挥“四史”教育以情动人的功能,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构成的中国精神谱系,鼓舞和激励学生,克服碎片化、庸俗化、娱乐化、片面化历史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7)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7月8日。选择史料应坚持辩证思维,不仅选出“四史”中的好故事,而且不讳言曾有过的失误、错误、曲折、挫折,对于失误、错误,“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8)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选择史料还应以“大历史观”为原则,突出历史脉络与逻辑,聚焦具有重大价值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其关键事实,避免舍本逐末、道听途说,关注奇闻轶事、迷信野史逸闻,实现正本清源、廓清迷雾,保证融入内容的科学性与严肃性。

对“四史”史料的这种精准分析与选择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任务。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会“四史”教育的目标实质,处理好“主与辅”“破与立”“表与里”的关系,在准确把握历史主题和主线的基础上选择典型历史事实,在批驳错误思潮的基础上增强对唯物史观的信仰,在讲好历史故事的基础上突出对“三大规律”的阐释。

二、协同机制:“四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行动策略

“协同”是自组织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系统要素之间的同步、协调、合作、互补的相互作用机制,这种相互作用能产生1+1>2的效应。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涉及教材、教师、学生、学科、方法、手段、评价、保障等的复杂系统,协同是实现这个复杂系统的整合优化,形成同频共振的整体合力,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就“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而言,内容结构、方法体系和相关主体的衔接匹配与合作联动是实现有效融入的重要行动策略。

(一)融入内容协同

融入内容协同主要是指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四史”之间的协调融通、“四史”在五门思政课中的融合互补,以及融入思政课的“四史”的大中小学段的衔接配合。

实现“四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首先要理清“四史”之间的关系,避免“四史”各自为政、自说自话,甚至互相抵触,让学生产生“四史”是互不相干的“四个历史”的错觉,或“四史”是简单相加的“四段历史”的误解。应该说“四史”各自有其叙述的主线和重点内容,但并非彼此毫无联系;相反,类似影视剧拍摄中的多个机位,“四史”其实是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路的奋斗历程这一共同的主题。党史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主线,通过对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历程的描述,展现了党在面临重大历史抉择时坚持以民族大义、人民利益为重,在遭遇困难与挫折时坚定信仰、百折不挠,在遭逢自身错误时敢于壮士断腕、勇于自我革命,在面对成就与赞誉时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让人们从党的发展轨迹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力量的。新中国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为主线,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国家建设历程的描述,展现了党从革命到执政的转变,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建立与不断完善,以及在治国理政中推进制度成熟与定型的努力,让人们从国家发展的轨迹中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对为主线,通过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历程的描述,展现了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推进,让人们从社会进步的轨迹中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社会主义发展史以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为主线,通过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的描述,展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以及社会主义的成就与问题、进步与挫折,资本主义的转变,世界格局的变迁,让人们从社会主义运动的轨迹中看到了美好社会的未来图景。虽然“四史”在时间段上不是完全重合,四条主线也各有侧重,但其共同主题都是党领导人民探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路。即使是时间跨度五百年的社会主义史,其重心也在于以世界范围的宏观历史眼光关照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历程。因而,融入思政课的时候,应注意“四史”内容的彼此联系、融通与协调,贯彻整体性原则,牢牢把握党领导人民探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路的主题,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对“四史”进行互相印证式的分析,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实现“四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还要弄清“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之间的关系,在增开相应的“四史”选修课程的同时,避免将“四史”与思政课简单配对,如将党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将新中国史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将改革开放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将社会主义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而造成对学生“四史”学习深度的局限。应结合高校各门思政课的教学大纲,统筹各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分工与侧重点,从“四史”中综合相关历史事实进行统一编排,打破一史对一课的单一融入,实现各门课中的“四史”相互配合、内容互补。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主要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提升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应在融入社会主义发展史相关内容的同时,注意适当融入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弥补现有教学内容重“论”轻“史”的不足,让学生体会到理论力量转化为现实力量的惊人成就,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基础上,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应将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的相关历史事实进行整合后融入,并适度增加改革开放史的内容,让学生从实践中的矛盾及其解决中,体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必然性,自觉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本身就覆盖了“四史”的大部分内容,自然成为思政课中进行“四史”教育的主导课程。但要注意作为一门思政课,它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更重要的是以历史为基础,领悟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原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旨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治素质,更多的是要借助“四史”的价值功能。应对“四史”中蕴含的各种精神进行谱系分析、优选后融入,让学生体悟榜样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激发其进行自我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热情与自觉性。“形势与政策”课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准确理解党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基本理论、路线、方略,可在“四史”中择取转折性历史瞬间与历史事件,通过比较分析,深化学生对党的策略的理解,增强对历史规律性的体悟。“四史”与各门思政课的协同,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客观审视历史,有利于培养其透过现象看本质、摒弃支流抓主流的分析方法,使其自觉加深对党的领导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的认同。

此外,实现“四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还要注意大学与中小学段的整体规划和有机衔接,避免简单重复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防止学生用片段化、碎片化的局部史实解构历史。应遵循循序渐进、逐级深化的原则,按照从情感到理性、从历史知识到历史思维、从理念到行动的逻辑,对全学段思政课的“四史”教育做整体规划。小学阶段以“情感培育”为核心,侧重讲好历史故事;中学阶段以“是什么”为核心,侧重传授历史知识,使学生把握历史事实;大学阶段以“为什么”为核心,侧重分析历史规律,使学生掌握历史分析方法。这样,“以‘四史’教育为横轴整合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9)宋学勤、罗丁紫:《论“四史”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思想教育研究》2021年第3期。将进一步提升“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性。

(二)融入方法协同

融入方法协同是指从具体的“四史”融入内容与融入需求出发,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实现多种教学方式、手段的协调配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对内容也有反作用。教学方法的优化整合,不仅能更精准地传达“四史”内容,而且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其对内容理解的深度、接受的速度,增进“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效果。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体系包括专题式、案例式、研究式、分类式、情境式、多媒体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等。在“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协同尤为重要。一方面,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其主体性、实践性日益受到重视。这就必然要求克服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以“实践育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多媒体教学、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增长点。如何在教学中用好现代媒体与网络技术,促进思政课教学的现代化,就成为提升“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一道必答题。

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重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10)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2018〕2号。其最大特点是实践性和体验性。课堂教学则重在理论阐释与解析,其最大特点是理论性、抽象性。二者在功能上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应“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11)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7〕62号。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与实践精神。“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12)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111页。应积极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场馆资源,通过对这些纪念场馆、红色基地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调研、服务等方式,让学生在生动的史实、鲜活的史料、切身的体验中引发情感上的共鸣,拉近与英雄人物的距离,深化对历史事实、规律的理解、认同。同时,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学以致用”,开展国情调研、红歌大赛、历史情景剧、红色故事会等实践活动,以趣味性的第二课堂实践与第一课堂学习形成辉映,让学生通过实际参与铭记历史,深化对历史逻辑的把握。此外,还可以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实践中的体会、感悟、优秀作品等纳入“四史”教学资源库,作生成性资源模块,让学生在成果共享中提升“四史”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运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教学设计、内容传播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都是其具体应用形式。形象性、互动性、脱域性、分众化是多媒体教学的突出特点,可以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优势互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空间、资源的不足,节省实践教学成本,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吸引力,增进师生交流,扩大受众范围,扩展教学资源,关照个体特点,提高教学实效。可以利用“蓝墨云”“云班课”等手机App,开展学情问卷调查、“四史”热门话题投票;建立资源共享课平台,进行线上专题研讨、课外自学、学生反馈追踪;健全网络资料库,与线下教学配套,将故事性强的历史事件做成系列微课,实现分众化教学;建立专属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上传“四史”题材的经典影视作品、书籍、绘画等素材,外链诸如史学名家讲座、思政“金课”等相关学术资源;利用VR技术,建立全国共享的“四史”虚拟仿真实践平台,开展云参观、云体验、云访谈等云上“四史”教育,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提升教学实效性。利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四史”教育,应注意扬长避短地选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注意批驳网络上的错误历史观与虚假信息,注意不能把趣味性等同于娱乐化、庸俗化,尤其不能脱离课堂教学主渠道,从而牢牢把握住“四史”教育的主动权和正确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在协同多种方法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的整体设计,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相得益彰,融合课上课下、网络社会等复合时空资源,连接理论与实践、学习与体验,促进学生主动、合作学习,实现历史认知、价值认同、信仰内化。

(三)融入主体协同

融入主体协同是指围绕“四史”教育有效融入思政课,思政课专任教师、学科专家、辅导员、管理者、学生、校外实践导师等众多主体,在相关制度与措施的保障下进行的沟通、合作、联动。如果说融入的内容与方法协同,是推进“四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两个重要武器的话,那么,协同的主体就是有效使用这个武器的战士。只有多元主体协作配合、优势互补,才能对学生需求进行精准分析,对“四史”资源进行精准选择,从而有效协同众多融入内容,多种融入方法,克服“界限分明”“各管一段”造成的内容重复、解读肤浅、远离需求、独白自嗨等困境,提升“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微观层面看,融入主体协同体现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作,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双主体间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这种协同既要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的民主不足;也要避免过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限制教师的主导性而造成的一味迎合。应在坚持双主体原则的基础上,突出教师的主导性。作为教育主体,教师要根据“四史”教育的融入需求制定思政课教学计划,设计教学策略,组织实施课程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防范自为性,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采取多种举措增强其学习的内生动力。如可以用云问卷、个别访谈等形式让学生参与融入资源的遴选;可以同学生一道将其读史感悟、红色之旅等学习实践成果与经历,制作成案例库或整理出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获得感;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等不同偏好,组织不同主题的学习讨论小组,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提升其合作精神与解决问题能力。思政课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不仅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而且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端方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师应坚持终身学习,熟练掌握学生的成长规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教书育人的规律,自如运用各种现代媒体,以渊博的学识、宽广的视野、高尚的人格作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中观层面看,融入主体协同体现为覆盖学生全部校内活动场域的教工主体,包括思政课专任教师、其他教师、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教辅及后期服务人员等的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形成多维育人合力。这其中除了在课程思政以及常规的管理与服务中渗透“四史”教育外,尤以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的沟通配合最为关键。因为前者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场域,后者则关照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场域。但是,按照目前多数高校的管理模式,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分属不同的管理体系,两类主体的工作方式不同,考核与评价也各有标准,彼此之间很少沟通。背靠背育人势必导致两大场域在育人上的抵忤,以及因重复导致的人力、物力浪费。故而,应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本科生导师制度、兼职班主任制度、辅导员助教制度等协作机制,搭建网上网下结合的协作平台,通过集体备课、合作研究等形式,发挥两大主体的各自所长,实现彼此的配合联动。辅导员洞悉学生的所思所想和行为偏好,可以负责学生日常思想动态追踪与融入需求调查,为思政课教师提供教学学情参考;思政课教师紧跟理论发展与时代前沿,着重于将辅导员追踪到的现象凝练为“四史”教育的理论问题,为辅导员日常教育提供与教学场域配合的活动主题,从教学与生活两大场域推动“四史”教育有效融入思政课。

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宏观层面看,融入主体协同体现为高校主体与社会主体的合作,其中的社会主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史学专家、思政课兼职教师、社会实践导师等。通过校内外主体的优化组合,以校内主体为主导,以校外主体为辅助,推进“四史”教育高效融入思政课教学。应强化顶层设计,建立推进“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共同体,搭建相应的网络交流平台,实现校内外主体常态化、制度化的沟通协作,打破学科以及地域限制,提升“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学共同体应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具体负责组织,广泛吸纳社会上相关领域的精英,通过专题研讨、理论培训、课题研究等方式,发挥其行业领域的专项优势。如史学专家对融入史料的挖掘、甄别,行业翘楚对亲历的“四史”的口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家对融入路径、方案的设计,学科专家对相关教学研究的指导等等,辅助校内主体高效地推进“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

猜你喜欢

四史精准思政
新时代高校开展“四史”育人的理论与实践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