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开展“四史”育人的理论与实践

2022-11-18张安东

教育评论 2022年3期
关键词:四史育人特色

●张安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开展“四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校要把“四史”作为必修课程。[1]2020年1月,在中共中央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四史”学习是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2]“四史”是我们党和国家、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看清未来,坚定“四个自信”。新时代高等学校立德树人,必须充分发挥“四史”育人作用,积极推进“四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努力实现“四史”资源向教育资源的动态转化。[3]

一、“四史”内涵

其一,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建设和发展史。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经过100年的实践历程,注重自身各方面建设,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坚强政治领导能力的成熟政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进行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强核心。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9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三届四中全会,围绕党的建设这一重大课题,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完善自身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深入。2002年召开的十六大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其二,新中国史是新中国建设和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的革命与建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三,改革开放史是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判断,毅然决然地实行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国际局势的大变局,以及“苏东剧变”的巨大压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进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规划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愈加完善与成熟,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历史性发展。

其四,社会主义发展史是社会主义成长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使我们弄清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的诞生、建立、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以及社会主义出现以来的辉煌成绩,坚定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努力探索,艰苦奋斗,使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家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充分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全面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四史”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的目标

高校育人体系的构建需要寻找优秀的特色鲜明的教学资源和教育要素作为支撑。只有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育要素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我们可以从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看清未来,坚定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四史”让我们理解中国昨天、今天以及未来的做法和作为,自觉维护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果。高校的教育教学从目标而言就是要以优秀的文化育人,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水平。高校要以育人建设为核心,要把“四史”引入校园,发挥其塑造人的思想意识与言行举止的作用,充分实现大学的育人和文化传承功能。按照“塑校育人”的战略,凝炼大学的育人文化,实现“四史”“以文化人”的目的。

大学阶段不仅是大学生厚积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阶段,而且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内涵博大精深、特色鲜明的“四史”对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水准、行为模式的塑造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对营造现代大学的文化精神和人文环境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四史”育人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四史”的学习,不仅是了解历史、熟知历史,还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传承精神。“四史”育人,是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需要,也是塑造大学形象的内在需求。

三、高校“四史”育人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中,高校虽然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四史”育人的重要作用,已有一些院校在实践方面开始努力探索,但综观各个院校的具体做法,依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四史”形象模糊,对高校育人体系建设滋养不足。“四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发展史,是革命先行者们从中提炼出来的立国、兴国智慧,其中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政治灵魂和精神瑰宝,内涵极其丰富,形象多姿多彩。这需要高校深刻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实质,深入开展学习教育。然而,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高度关注“四史”与教育教学的融入,没有系统梳理“四史”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精神元素,造成“四史”形象模糊,缺少独有的特色,对高校育人体系建设的滋养并不充足。

其二,“四史”与校园文化融合度不高,自觉意识缺乏。“四史”进校园,必须通过学校的吸收融合,并内化为校园文化,最终成为校园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的文化源泉。当前,许多高校不能自觉认识到“四史”与校园文化融合的重要性,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引入“四史”,但如何融合,使“四史”真正在育人中发挥作用,还没有明确的思路,也缺乏具体的措施和保障机制。结果是,“四史”与校园文化不能深度融合,实际是“两张皮”。一些高校只是自娱自乐,写写文章,开开研讨会,没有进一步发挥“四史”的育人功能,大部分学生不熟悉“四史”,缺乏学习“四史”的兴趣。

其三,“四史”育人内涵建设缺失,对学校发展贡献不足。现阶段,一些高校“四史”育人建设缺少内涵,没有让“四史”和教育教学有效对接,导致高校育人建设较为片面。如,没有将“四史”学习列为学生的必修课,仅在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中作一些学习安排。一些高校学习流于形式,没有自身特色,只是对其他单位部门“四史”学习教育活动进行模仿,导致本校“四史”学习和教育教学出现脱轨现象。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在办学思想方面过于急功近利,无法全面地实施“四史”育人建设。

其四,“四史”育人建设内容参差不齐、视野过于狭窄。一些高校的“四史”育人建设缺少创新,缺少对文化载体的思考,建设手段较为单一,缺少理论方面的研究,面临着建设内容参差不齐、视野过于狭窄的问题。首先,系统性欠缺。在“四史”育人建设过程中,有些高校仅仅是传授“四史”基本知识,忽视了对“四史”精神内涵的深层次挖掘,缺乏对“四史”精神内涵应用于教育教学的顶层设计,如在学校精神凝练中的应用。其次,灵活性不足。在将“四史”引入育人环节中,有些高校仅通过开设“四史”课程来向学生传授“四史”知识,形式较为单一,没有通过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直观感受以体会“四史”精神内涵。最后,主导性不强。在学校开展“四史”育人建设过程中,常常是学校的一些行政部门兼职做这项工作,或者是个别院系自己开展一些活动,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引导主体,导致工作开展时断时续,缺乏长效性。

四、新时代高校“四史”育人理论与实践体系建设路径

(一)建构“四史”育人的理论体系

其一,确立指导思想。新时代高校“四史”育人体系的构建,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时代精神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与学习借鉴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根据学校实际,分层次、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在全校推动“四史”的宣传、普及与实践,让广大师生在“四史”的滋养中,提高自身文明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其二,明确目标任务。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高校应以“四史”精神元素育人、“四史”精神传播育人,形成独特的校园育人特色,建立校园良好的育人环境。建构“四史”教育教学体系,融入思政课程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设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既有时代性又有开放性、既有理论前瞻性又有现实实践性的“四史”育人新局面。

其三,建立“四史”育人理论研究体系。通过课题研究、论著发表和特色栏目的开辟,增强师生对“四史”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师生自觉学习“四史”的兴趣。一要编纂相关“四史”教学材料。全面梳理“四史”发展脉络和辉煌成就。对相关“四史”文献进行编目和提要介绍;对“四史”中的名人名录进行考校、辑佚和辑录;搜集、整理相关“四史”珍贵档案。选辑文人学者所撰的相关“四史”论著,建设当代相关“四史”研究数据库。二要深入开展“四史”研究。主要为“四史”的形成发展及价值地位研究,“四史”与中华文明、与当代中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四史”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互动、“四史”弘扬传承研究,“四史”时代特征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推进“四史”名人研究,重点研究“四史”名人、“四史”名人群体等。 三要做好“四史”研究成果出版。以出版“四史”文献资料、“四史”经典读物、“四史”课程教材等为重点,推进《“四史”研究丛书》《“四史”研究论丛》《“四史”系列教材》等出版工作。努力推出一大批具有思想深度、文化厚度和精神高度,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优秀出版物。

(二)构建“四史”育人的实践体系

“四史”育人实践体系的构建,主旨是建立实践思维主导的“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情感培育”开放式教育教学系统。“四史”都有特定的精神内涵和系统的知识范畴,让学生掌握其基本知识点,是学校育人的基础。要使学生接受“四史”价值,就须用“四史”渲染环境,使学生浸润在“四史”环境之中,从而增强“四史”育人的效果。

其一,积极推进“四史”进校园。结合学校实际,围绕“四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层次高、质量好的校园文化活动。一要举办“四史”知识展。划定专门区域,举办“四史”知识展,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师生展示“四史”知识。挖掘“四史”中的育人元素,以“四史”进校园为主题,运用多种形式,多角度、多侧面反映学校“四史”育人举措、实践及成果。二要举办“四史”系列论坛。深挖“四史”内涵,分专题邀请校内外“四史”研究专家学者定期举办系列论坛,加强“四史”在师生中的教育普及,激发师生认知、理解及传承“四史”的兴趣。三要加强“四史”特色馆藏建设。“四史”为高校的教育教学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四史”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高校要围绕“四史”,加强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加强对“四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形成自身的特色馆藏体系,为开展“四史”的教学和研究,提供良好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四要融合“四史”元素于校园建设。校园规划、景观设计体现“四史”内涵,彰显文化特色。在校园整体规划设计中,注重校园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在校园内的建筑物、道路及公共场所布置中融入“四史”元素,通过物化的景观对师生起到启迪、感化、陶冶和教育的作用。

其二,创设“四史”文化课程。挖掘“四史”之精华,做到与时代性相结合,开发、构建“四史”课程体系,形成以知识传授型、技能训练型、素质拓展型为主导的课程模块,以显性课程和隐性文化并驾齐驱的立体式“四史”课程体系。知识传授型课程以传授“四史”知识为目标,激起学生对“四史”的认知、敬仰与热爱;技能训练型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四史”资源开发、保护、传承、创新意识及能力;素质拓展型课程则属于通识教育类课程,主要目的是扩展学生的“四史”知识视野,提升学生文化素质。

其三,构建“三个课堂”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个课堂”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以实践思维贯穿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三个课堂”即第一课堂、校园文化(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第三课堂)三个教育教学领域各自功能的互渗交融,终极目的是对学生“四史”学习、认同、传承与创新能力的观照。一要坚守第一课堂的教学主阵地。通过第一课堂,开展三种类型课程的教学,使三种类型课程教学在传授“四史”基本知识、拓展学生的“四史”知识视野等方面,发挥真正的效应和作用。二要创设第一课堂校内延伸的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应利用“四史”得天独厚的丰富内涵,把“四史”学习和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以革命先行者的精神陶冶学生身心。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校刊、学报、黑板报、“四史”主题教育月活动、“四史”读书月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四史”学习氛围。三要创新第一课堂社会延伸的校外实践活动。广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既贴近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又能使学生与社会直接接触,切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有利于学生对“四史”的深入了解和实践传播。在校外实践活动中,高校应注重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理论,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融合。首先,组织学生考察各种历史遗迹和革命遗址,深入开展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四史”教育。在学生课题选题及毕业论文(设计)训练环节,重点加强“四史”传承与开发利用,“四史”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新中国的社会变迁,新中国建设与发展,“四史”各类人物和事件、现象等专题研究,提升学生学习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和责任意识。其次,以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基地为主体,让大学生在教育基地实践中深入了解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历史,熟知“四史”的意义和地位价值。最后,由教师指导,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四史”研究,组建学生“四史”研究团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撰写“四史”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培养学生研究思维,提升学生研究和创新能力。

其四,推动“四史”传播交流。一要打造“四史”研究专栏。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报、校刊等报刊的作用,打造研究专栏,策划推出一批集创新性、学术性、前瞻性为一体,具有研究特色的优秀栏目,使“四史”的有益思想、时代价值与精神内涵得以展陈传播。二要做好“四史”网络传播。高校应深入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和历史文化传承规律,做好“四史”的网络传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整合网上资源,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网上“四史”传播载体和平台;依托校园网和微信公众平台广泛深入宣传“四史”。三要推动“四史”“走出去”。高校要通过各种合作平台,开展“四史”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向外宣传推介展示“四史”,使“四史”走向社会。

五、有效建构“四史”育人体系的保障机制

有效的保障机制能为“四史”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

其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四史”育人工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方式,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广大师生作为学校的主体,不但是“四史”育人工程的受益者,而且是建设者、传播者、弘扬者。高校要充分发挥师生在“四史”育人工作中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对此项工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自觉统一到“四史”育人工作中来。

其二,改革考试方式和评价机制。实施新的课程体系和新的教学方案,把“四史”融入教育教学中,需要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特别是考试方式的改革,如学分制的支撑,而学分制的推行则有赖于教育制度的变革。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以学习成绩作为单一标准,更应考虑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并把这种观念的转变落实在教育实践中,鼓励学生多参加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

其三,协同育人,加大投入。首先,联合学校科研、宣传、教务、学生、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他各二级学院等部门,制订“四史”育人实施方案和评价机制,建构“四史”育人体系,确保育人效果。其次,建立“四史”育人共同体,组建由校内外“四史”研究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等构成的优秀教育教学团队,与学生共话成长,促进学生提升思想境界、丰富精神家园、激发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彰显“四史”的精神力量。再次,提供经费保障。划拨足够的“四史”育人专项经费,保障“四史”育人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学校、院部和相关教研室应共同制定相关制度,多方筹集资金,购买设施,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为“四史”育人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场所;建设“四史”资料馆、“四史”展览馆等校内育人基地,勾勒出“四史”沿革和内涵全貌。同时,开拓一批校外“四史”育人实践基地,为“四史”育人提供良好的实践载体。

实施高校“四史”育人工程,有利于高校办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体现了高等教育育人、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责任和使命,也有助于“四史”的传承与发展。高校应高举育人旗帜,采取有效措施,探索有效途径,使“四史”真正融入教育教学和育人全过程。

猜你喜欢

四史育人特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在“四史”教育中培育新时代学生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