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

2021-11-30靳亮张男男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8期
关键词:岗位行政事业单位

靳亮 张男男

(1.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2.长春一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00)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加深,我国的经济已经于世界经济接轨,形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态,国家也在不断地强调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重要性,并出台了相关的文件政策加以规范,促进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对于单位内部的各项风险进行防控,保证单位内部各项资产的安全,提高公共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概述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定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一项内部管理手段,单位内部为了更好地管理,实现内控目标,建立相关的制度,对于经济活动产生的风险,加以有效的控制。从动态上讲,内部控制是一项制度,用来规范单位内部人员的各种行为,从静态上讲,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该系统由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要素组成,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控制程序。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要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要与单位内部的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

1.是保证单位内部各项经济活动合理合法的重要保障。内部控制要求单位内部的各项经济要符合各项法律法规,保证各项经济行为的合法性,杜绝出现违法违规的现象,这也是内控实施最为基本的目标。

2.是保证国有资产安全性的重要手段。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和国有资产,会出现被挪用和被占有的现象出现,要对其进行控制,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同时,单位内部的资产分配不合理,存在大量的闲置资产,不但降低了使用率,还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内部控制在单位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规避上述现象的发生,为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提供制度保障。

3.确保了单位内部各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相对复杂,都是为了国家建设的各个项目,既有财务的总结报告,还有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方案,同时还包括以货币计量的其他信息。财务信息能够反映一段时间内部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保证财务信心的真实完整十分重要,这是单位的法定义务,也是行政事业单位解除受托责任的必要手段。内部控制能够保证财务信息保持一定的真实性。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原则

内部控制的实施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并且以此原则为指导,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保证实施的效果。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的实施一定要在单位内部的各个环节,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包括经济活动的开始决策到执行过程,最后在到监督与控制,要对整个过程中的业务和事项进行控制,与此同时要求全员参与到内控中,积极的创建良好的内控环境,为内部控制的建设做好铺垫。

2.重要性原则。基于内控的全面性原则,内控还会对比较重要的经济活动进行实时监控,预防重大风险的发生,并加强防控,保证在控制过程中不会出现缺陷发生。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能够优化各部门的职能,使各项之间能够形成相互制约的巨局面,并在相互沟通和协作中也能相互的监督和制衡。

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不是一成不变,是随着国家的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变化的,一旦市场环境出现了变化,那么内部控制要随之修改,尽快地适应经济活动的新要求。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施

基于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因此内部控制的覆盖面比较大,在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加以控制,例如优化岗位职责、明确各项业务的流程,风险管控和迅速找到风险点,并且能够及时地采取对策措施等等,最后还要管理人员将内控制度落实,并且认真地去执行。

首先,要对单位内部的经济业务设置合理的流程,确立组织结构,邀请专业人员对单位内部的各项业务进行调研和总结,根据每项业务的特点进行归纳,明确各项业务的目标、范围和内容。

其次,明确业务环节。即按照业务实现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将各个业务中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融入业务流程中的每个业务环节,细化业务流程中各个环节的部门和岗位设置,明确其职责范围和分工。注意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风险,在掌握了单位内部的主要业务范围后,深入的分析由各项业务风险的成因,通过各项有效途径对风险进行评估并加以控制。同时要将风险进行分类,找到对单位影响比较大的特定风险,确定好风险点。减少经济利益流出。

最后,选择合理有针对性的风险措施。上次已经通过内控实施对风险加以分类和分析,接下来就是通过各项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避免浪费舞弊的现象发生,并有效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同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内控的职能和效果。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内部控制环境有待于改善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财政部陆续制定内部控制建设的一系列指导意见和管理制度,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不够重视,还未形成科学、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准则,在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人存在多个风险点,造成单位经济利益流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识较薄弱,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重视不够,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没有提供必要的人力、无力支持。

(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办法、经费支出标准、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支出授权审批程序等制度,尽管部分单位的内控制度已经建立完成,但是其执行不到位;内控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经济活动所涉及的各种业务和事项;会计人员管理弱化,关键岗位长期不轮岗,造成财务舞弊现象。

(三)内部控制预算业务层面有待完善

预算管理以单位战略目标为导向,对经济活动各方面进行全面预测和科学筹划。然后,部分单位对长远战略规划重视不够,具体工作目标和行动计划等经济活动目标分解不够细化,导致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与战略规划脱节,预算业务的主要风险点查摆不透彻,影响预算执行效果。

(四)风险防范意识较低

行政事业单位与一般企业不同,是一种政策性非常强的组织机构,要求管理人员一些按照上级指令办事,还未适应市场经济的多变性,抵御风险的意识相对较低,和事业单位管理要求不一致。由于内部管理的人员对风险掌握不明确,大大增加了风险产生的概率,同时对于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优化组织体系,将权限和职责落到实处

单位负责人要秉着重视内控的态度,将自身的内控意识提升,并有效的开展内控工作,呼吁全员参与到内控的建设中,单位内部要专门的设置内部控制的职能部门,选择专业性强的人实施内控工作,负责内控建设的方案和规划,优化组织结构,发挥内部控制在各部门的作用,将权限和各项职责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单位应该将内部每一笔的经济收入和支出的流程加以掌握,在存在的风险中找到风控点,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反复测算,选择正确的应对策略,制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将基础工作管理做精做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同时,应当实行财会部门关键岗位定期轮岗制度和采取替代控制措施,防止财务舞弊的发生。

(三)完善预算业务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包括预算业务控制。单位应该按照战略目标,确立预算管理的方向、重点和目标,不能偏离战略规划和经济活动目标。预算业务是对单位年度收支的规模和结构进行的预计和测算,应该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

(四)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加强内部控制

单位应当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归口管理,在日常经济活动各个业务领域,尽快实施信息化。单位在实施办公自动化、经济活动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应当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流程和措施嵌入单位信息系统中,减少或者消除人为操纵的因素,保护信息安全。单位应当将各个业务的信息系统实现对接,避免“信息孤岛”。

(五)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

事业单位属于公共服务机构,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一旦管理中出现了纰漏,会减缓国家发展和建设的脚步,也会给社会带来影响。所以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迫在眉睫,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是内部控制实施最为有效合理的方法,实际中,还要对风险进行评估,及时的做出决策,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经济活动的风险防范与管控至关重要。单位应该重视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构建科学完善的内控体系,严格设置部门职责和岗位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单位的管理,促进单位的高效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岗位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