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中山振兴茶业的思想及其当下启示

2021-11-30黄柏权朱杰汶

关键词:茶业孙中山茶叶

黄柏权, 朱杰汶

(1. 湖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2; 2. 三峡大学 民族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一、孙中山振兴茶业思想的背景考察

孙中山关于茶业的论述是对中国茶历史、茶文化、茶产业深入考察和认识的结果。首先,中国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是孙中山提出振兴茶业思想的认识基础。孙中山指出:“就茶言之……中国实产出之,其种植及制造为中国最重要工业之一。前此中国曾为以茶叶供给全世界之唯一国家。”[1]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都可以证实,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关于我国茶叶起源地问题,学术界有多种观点,如浙江河姆渡说[2]、云南说[3]、中国西南说[4]、川滇黔三省交界说[5]等。目前在我国云南、广西、贵州和武陵山区都发现了成片的野生古茶树,说明我国野生茶树和茶叶种植的历史十分悠久。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制茶和饮用茶的国家。中国科学院吕厚远研究员等与国内外同行合作,通过微体化石和生物标志物分析,发现在我国西藏阿里象雄王国时期和陕西西安汉代考古遗址中出土的腐烂碳化植物为茶叶,其年代分别距今1800年和2100年左右,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茶叶实物[6]。即是说在2100多年前,我国已经有了成熟的制茶技术,加工制作的茶叶已经向西北和青藏高原输送交易。在历史进程中,关于茶叶的记载出现在诸多文献,如《广雅》《荆州土地记》《桐君录》《唐国史补》等文献中都有关于茶的记载。唐代陆羽撰写了第一部专门论述茶叶的经典之作《茶经》,对茶叶的分布、种植、茶艺、茶道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记叙。唐朝开始,中国茶叶和茶道开始向近邻的朝鲜半岛和日本传播,17世纪初开始向欧洲传播,19世纪中叶中国茶树被偷运到印度等地栽培,之后不断向世界传播。所以有学者认为“当今世界各个产茶国家不是直接就是间接从我国引进茶苗茶树,有些国家数次派人来我国学习栽茶制茶方法,然后逐渐发展起来本国茶业。”[7]22可见,孙中山关于“中国曾为以茶叶供给全世界之唯一国家”的判断是有其历史和科学依据的,是他认真考察中国茶叶种植、加工和贸易的历史后得出的结论。

其次,清末茶叶贸易的锐减触动了孙中山对振兴茶业的思考。中国茶叶在唐代便率先传入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茶籽是那时留学僧和派遣驻隋、驻唐使节从中国带回去的”[7]87。后来茶叶又传入东南亚、南亚国家,最后传至欧洲等国。“1610年前后,荷兰人首次将茶叶从中国和日本引入欧洲”[8],随后英国、法国、丹麦、俄国等国商人纷纷加入茶叶贸易,但是“中国茶的输出贸易中,英国东印度公司居于主导性的地位”[9],垄断中外茶叶贸易近200年。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取代英国开始主导同中国的茶叶贸易。茶叶传入西方后,改变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茶叶传入英国后,英国人在茶水中加入牛奶、糖,同时佐以饼干、甜点等,形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18世纪末饮茶之风遍及俄国社会各阶层,俄国人在茶水中加入糖、柠檬、牛奶、乳皮、香草等辅料,以至形成独特的俄罗斯茶道。在中国茶叶向西输出的同时,17世纪中叶,茶叶伴随欧洲移民而传播到美洲大陆,18世纪北美出现牛乳和乳酪搀入茶叶饮用的习俗,美国则产生了特有的冰茶文化。饮茶习俗的普及,推动了茶叶贸易的发展,中国通过茶叶贸易,获取了丰厚的利润。为打破中国对茶叶生产的垄断,英属东印度公司自18世纪80年代就开始引进试种中国茶苗,但未成功。19世纪40—50年代,又两次派福琼深入中国茶源地,考察引进中国茶苗和茶籽,最终完成了茶叶在世界范围内的迁徙[7]88-89。孙中山对当时欧洲的植物学家在世界范围内引进新物种的行为有深刻认识,认为“惟泰西尚有古风,为民上者见我所无之物,或有其物而美不如人,必穷究其所以然,故效法于人,蕲胜于人。年来意大利、法兰西、印度、锡兰所种丝茶,反寖寖乎胜于中国。”[10]19世纪80年代,茶叶在印度、锡兰等国大面积种植,并逐步代替了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位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茶叶商业已为印度、日本茶所夺”[1]295。中国茶业在与印度、锡兰、日本茶业竞争中逐渐失去原有的优势。中国茶叶贸易由盛转衰,茶叶贸易衰落激发了孙中山对发展中国茶业的深入思考。

二、孙中山振兴茶业思想的内涵

孙中山对茶业的思考集中收录在《建国方略》《民生主义》等文献中,发展茶业的思想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影响深远。下面主要从茶叶与民生、茶业与贸易、茶业与交通以及茶叶与实业救国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茶业与民生

首先,茶叶是“最优美之人类饮料”,关乎人民健康。茶叶最初因具有药用价值而进入人们的生活,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日常饮料。时至今日,茶叶已成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我国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陆羽在《茶经》中指出:“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11]1由此可知,古人已经深知茶叶具有治疗疾病、提神醒脑的多重功效。同时,陆羽特别强调发挥茶叶功效必须是“精行俭德之人”,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君子”。饮茶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孙中山对此进行了发挥,他说:“茶为文明国所既知已用之一种饮料……是为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1]295,孙中山既看到了茶叶的药用价值,也将茶叶与人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孙中山对饮茶极为推崇,称中国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壤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1]63孙中山对茶叶养生作用的阐释,也为今天科学研究所证实,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茶学家陈宗懋先生说:“经过30多年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大量研究,数以万计的论文证明了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抗病、健体的保健功能,如抗癌、减肥、降血糖、抗过敏、预防口腔疾病、抗菌抗病毒等。”[12]因此,茶叶最初进入西方社会也是作为药物在药店销售,后来才逐步成为日常生活饮料。孙中山进一步指出:“外国人没有茶以前,他们都是喝酒,后来得了中国的茶,便喝茶来代酒,以后喝茶成为习惯,茶便成了一种需要品。”[13]415茶叶传入西方后,西方人把饮酒改为饮茶,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习惯。这种改变,不仅给西方人带来了健康的生活,也使茶融入西方的文学艺术创作,丰富了西方的文学艺术。可见,孙中山对茶叶的关注首先是源于茶叶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利,是民生的重要物产,关乎人民的身体健康。

其次,茶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孙中山在《民生主义》中引用中国常用的一句俗语:“天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13]397,认为茶叶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引发对茶业与国计民生问题的研究。孙中山认为茶叶“种植及制造为中国最重要工业之一。前此中国曾为以茶叶供给全世界之唯一国家”[1]295。茶叶种植和加工至迟在唐代就是重要的民生产业,陆羽在《茶经》中将中国产茶区划分为8大茶区,人工栽培茶树涉及13个省份,42个州郡。唐以后,中国种茶面积不断扩大。至清代,茶叶栽培面积达到600—700万亩,创历史最高纪录[7]53。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茶叶产量、茶税、茶叶贸易额都不断增加,清末时茶叶“总产量至少可达4500000担左右。”[7]71大规模的茶叶生产和季节性的劳动力需求,吸引许多贫苦茶农、妇女、非产茶区的外来人员纷纷加入茶叶生产成为雇佣工人,“咸丰年间,福建政和一县就有100多家制茶厂,雇佣工人数以千计。”[7]71即便是抗战最吃紧的时期,国民政府也着手茶叶改良,发展茶业,为抗战筹集资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大力发展茶业,以红茶换取苏联及东欧国家的钢材等物资。2020年全国茶叶种植4747万亩(其中贫困地区3000万亩),干毛茶产量298.60万吨,茶业从业人员7000万人。全球有60多个产茶国家和地区,茶叶产量达到600万吨,全球贸易量超过200万吨;饮茶的国家和地区已逾160个,饮茶人口突破30亿,茶业经济链带动和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人口的生计和就业问题。孙中山之所以如此重视茶叶产业,是因为茶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

2.茶业与贸易

第一,对茶叶贸易的高度关注。随着饮茶习惯在全球的普及,茶叶代替丝绸、瓷器等成为中外贸易的最大宗商品,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垄断了世界茶叶贸易。1760—1764年,英属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输出的商品中,茶叶占91.9%。1825—1833年,茶叶占比达到94%[9]11。在各类货物中,茶叶占有压倒性优势。孙中山对中国茶叶贸易的世界地位也有清晰的认识,他指出“丝、茶这两种货物,在从前外国都没有这种出产,所以便成为中国最大宗的出口货。”[13]415鸦片战争之前,茶叶贸易以广州为中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汉口成为东方茶港,茶叶通过汉口集中后沿万里茶道北运至恰克图,然后向俄罗斯和欧洲出口。直到清末,中国在茶叶贸易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这种有利地位在清末逐渐失去,孙中山敏锐地看到了这一问题,他说:“因为从前丝和茶,只有中国才有这种出产,外国没有这种货物,当时中国人对于外国货物的需要也不十分大,外国出产的货物又不很多,所以通商几十年,和外国交换货物,我们出口丝茶的价值便可以和外国进口货物的价值相抵消,这就是出口货和进口货的价值两相平均。但是近来外国进口的货物天天加多,中国出口的丝茶天天减少,进出口货物的价值便不能相抵消。”[13]415西方工业革命后,特别是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大量种植茶叶后,中国出口茶叶一天天减少,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孙中山敏锐地洞察到中外贸易发生的逆转,于是产生了对茶业产业的高度关注。

第二,对中国茶业衰落原因的分析。在对中国茶业发展变迁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孙中山深刻分析了中国茶业衰落的原因。首先,中国茶业自身存在诸多弊端。孙中山明确指出:“中国之所以失去茶叶商业者,因其生产费过高。生产费过高之故,在厘金及出口税,又在种植及制造方法太旧”[1]295。中国茶园多位于山区和丘陵地带,小农经营,种植分散,如安化茶区“所谓茶园者,皆坐落于山坡、田岸、溪岸、路旁等处散乱零落”[14]。这种种植方式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成本高,运输极其不便,茶叶收益勉强能够维持茶农生计。茶农自身也安于现状,不追求改良和发展,“但冀售得好价堪足眼前温饱已属满意。至于如何改良培植扩增产量,提高品质,皆非所计也。”[15]导致茶园单产较低,每亩毛茶一般仅产数十斤,而印度“每英亩每年可产茶600磅(一磅合0.9071斤)”[16],中外茶叶单产相差悬殊,茶叶成本也不可同日而语。由于茶园位于山区,交通不便,茶叶运输往往需要肩扛马驮,运输成本也相对较高。此外,政府想方设法收取茶课,进一步增加了茶叶的成本。1856年,湖南“设立盐茶总局,专收盐茶厘金税,茶叶每箱征收四钱五分,在百货厘金中,纳税最重。”[14]晚清时期,在外国人购茶款额的总数中,“估计有22%-25%是向中国官员缴纳的税款(关税、子口税和内地货物税)”[17]。其次,世界新兴茶叶产地崛起,与中国茶业形成激烈竞争。孙中山指出:列强通过学习效仿中国制茶、制丝技术,并采用新发明进行改良,所产丝茶的产量和品质均超过中国,因此,“中国的丝茶在国际贸易上便没有多人买,便被外国的丝茶夺去了。现在出口的数量,更是日日减少。”[13]411842年,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受英国园艺学会派遣到中国从事植物采集,将大量中国植物资源带到英国。1848年,又接受东印度公司派遣,深入中国内陆茶乡,将中国茶树品种和制茶技艺引进印度,结束了中国茶叶对世界茶叶市场的垄断,给中国茶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18]。以美国市场为例,1860年美国进口华茶3000万磅,日本茶35万磅;1868年进口华茶2500万磅,日本茶760万磅;1875年进口华茶2000万磅,日本茶2400万磅;1917年进口华茶2300万磅,日本茶5240万磅。日本茶以绝对优势压制中国茶[19]。中国输出到英国的茶叶也大幅下跌,1888年中国茶输入英国119500000磅,印度茶86750000磅;1889年输入中国茶92500000磅,印度茶94500000磅,印度茶超过中国茶,此后中国输入英国的茶骤减,印度茶则不断增加,至1897年,中国茶为35000000磅,印度茶为128000000磅[9]243。中国在19世纪末相继失去欧美茶叶市场。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中国又失去俄国市场,茶叶输出量一落千丈。因此,孙中山尖锐指出:“前此中国曾为以茶叶供给全世界之唯一国家,今则中国茶叶商业已为印度、日本茶所夺。”[1]295孙中山对中国茶叶贸易衰落原因的分析有理有据,切中要害,表现出一个革命家高屋建瓴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三,提出拓展茶叶外销的建议。中国茶叶外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7世纪初,中国茶叶便有荷兰商人运销欧洲,最初被认为是治病良药,随着茶叶输入量的增加,“以后喝茶成为习惯,茶便成了一种需要品”[13]415,饮茶习惯的普及又进一步刺激了茶叶贸易的增长。孙中山敏锐注意到当时美国的禁酒令,认为“世界对于茶叶之需量日增,美国又方禁酒,倘能以更廉、更良之茶叶供给之,是诚有利益之一种计划也。”[1]295中国若能把握世界茶叶消费量激增的有利条件,改善中国制茶技术、降低茶叶成本,进一步提高茶叶品质,以“更廉、更良之茶叶”供给世界各国,则有望恢复中国茶叶的国际地位。孙中山多次提到“以茶代酒”,认为茶叶乃文明国已用的饮料,以茶代酒,也有利于建设文明社会。孙中山不但认识到中国茶叶出口受阻的问题所在,更是以积极的心态在困境中寻求解决的办法,试图从世界茶叶销量增加、美国“禁酒”等机会中寻找中国茶叶出口的机会,这些建议既体现孙中山宏观的视野,也反映出他微观的洞察。

3.茶业与交通

第一,规划南方茶源地的茶叶运输线路。孙中山十分重视交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修建铁路公路、整治内河、开辟商港、水力开发等发展交通的计划。我国茶产地多位于偏远山区,如“万里茶道”茶源地位于武夷山、幕阜山、武陵山、雪峰山等山地茶区,各茶源地茶叶由山间小道及长江支流运往汉口、九江、上海等茶叶转运中心,再远销海内外。交通不便导致茶叶运输时效差、成本高昂。针对茶区交通不便的现实,孙中山提出改善茶区交通的宏大设想。他首先关注安徽茶区的交通,指出:“若铁路既成,则六安大产茶区,与河南省之东南角矿区,均当以安庆为其货物出入之港。”同时“皖南、浙西之大产茶区,将于此处指挥掌握之也。如以徽州之内地富饶市镇,又有产出极盛之乡土环绕之,则必求此地以为其载货出入之中站明矣。以芜湖为米市中心言,则此安庆之双联将为茶市中心。”[1]205-206孙中山从发展实业出发,谋划安徽、浙江等茶区的大交通格局,无疑具有前瞻性和大格局视野。

第二,发挥汉口茶市和水陆交通的优势。武汉是孙中山关注的又一大商港,武汉有“九省通衢”的交通条件,人口过百万,开办有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众多新式工业,也是清末茶叶转运集散中心。孙中山对武汉茶港建设极为重视,认为武汉是“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而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也……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又为中国茶之大市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四省,及河南、陕西、甘肃三省之各一部,均恃汉口以为与世界交通唯一之港。”[20]156汉口开埠后,广州茶叶市场逐渐转移至汉口,汉口成为“东方茶港”。民国时期,汉口茶市仍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孙中山力主建设汉口茶港。另外,孙中山还计划建设镇江、南京、浦口、鄱阳等港口,改良现存水路和运河。孙中山设想通过港口建设,将安庆、武汉建设成茶叶转运集散中心,利用便利的水运、铁路等交通条件,带动辐射周边茶区茶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设想虽然在当时无法实现,但为后来的港口建设和全国交通布局奠定了基础。

第三,关注京张铁路建设。张库大道是“万里茶道”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京张铁路的开通便利了茶叶经过陆路或海路运输到达张家口。京张铁路是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铁路,1905年开始修建,1909年火车通车后,为张家口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繁荣。1912年9月6日,孙中山在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等相关人员陪同下来到张家口考察。孙中山视察张家口时指出“北路起点于秦皇岛,绕辽东,折入于蒙古,直穿外蒙古,以达于乌梁海。论者必对于北路尤有难色,且谓张家口至库伦之直线为更要”[21]448。孙中山在张家口视察期间畅谈了中国铁路建设蓝图,高度评价了京张铁路,对于修建计划中的北路,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见解,他认为北路火车线路的规划“乃固圉之要道,亦破荒之急务”[21]448,尤其是张库大道修建铁路是当务之急,并建议殖边移民。张家口作为“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城市,京张铁路与张库大道形成对接,其意义不仅仅体现在便利茶叶运输和贸易往来,也有助于对北部边境有效控制和管理。

4.茶业与实业救国

第一,倡导振兴“国茶”。孙中山一生主张实业救国,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五》中提到发展茶产业,认为“就茶言之……其种植及制造,为中国最重要工业之一,前此中国曾为以茶叶供给全世界之唯一国家……若除金及出口税,采用新法,则中国之茶叶商业,仍易复旧。”[20]162他认为,茶业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很好的传统,曾经在世界上占有垄断地位,如果采取降税、改良等措施,有复兴的希望。他还善于捕捉机遇,关注美国禁酒与复兴中国茶业的关系,认为美国禁酒是我国发展茶业的大好时机,指出“世界对于茶叶之需量日增,美国又方禁酒,倘能以更廉、更良之茶叶供给之,是诚有利益之一种计划也。”[20]162孙中山关于发展茶业、振兴国茶的思想是其实业救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主张利用新技术促进茶业发展。孙中山认为中国茶业衰落源于茶叶“种植及制造方法太旧”,因此他主张在产茶区域“设立制茶新式工场,以机器代手工”[20]162。虽然中国茶叶市场技术落后,但是孙中山仍认为“中国茶叶之品质,仍非其他各国所能及。印度茶含有丹宁酸太多,日本茶无中国茶所具之香味。最良之茶,惟可自产茶之母国即中国得之。”[20]163因此,中国如果能改善茶叶种植方法,采取新技术,使用机器制茶,将极大促进中国茶业的振兴。

三、孙中山振兴茶业思想的当代启示

孙中山作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不但致力于打碎一个旧世界,更重要的是试图建设一个美好的新世界,所以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并为此撰写了《建国方略》。虽然在其发展实业计划中涉及茶叶产业的论述不多,但从极其有限的论述中仍然可见孙中山振兴中国茶业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孙中山关于振兴茶业的思想虽然提出了一个世纪,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吸取智慧和营养。

第一,文化自信是认识的基础。孙中山在中国茶叶出口面临巨大困难、茶业发展停滞不前的时候提出振兴“国茶”,其认识基础源于对中国茶业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茶文化的自信。他坚定地认为:“就茶言之……中国实产出之,其种植及制造为中国最重要工业之一。前此中国曾为以茶叶供给全世界之唯一国家。”[20]295因为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种植、加工和饮用有悠久的历史,在相当长的时期是茶叶出口的唯一国家;而且在茶叶生产和饮用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道和茶文化。孙中山在中国茶业遇到极度困难的时候果断提出振兴“国茶”,其底气源于对中国茶文化的自信,如果没有深厚的茶文化基础和底蕴,孙中山也不可能提出振兴“国茶”的主张,也不可能认为“中国茶叶之品质,仍非其他各国所能及”[20]163。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切自信的基础和源泉。目前,我国正在着手申报“万里茶道”“茶马古道”为世界文化遗产,并提出复兴中国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也是源于对中华几千年茶文化的自信。

第二,眼光决定思想的高度。孙中山提出振兴茶产业的主张,源于他对世界局势的了解和把握,取决于他的世界眼光。孙中山不仅有留学日本、美国的经历,还游历欧美各国,具有世界视野。一方面,他对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有总体了解和把握,他深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道理;另一方面,他把中国茶业放在全球贸易体系下进行审视,深刻分析中国茶叶发展的内外环境,认为中国茶业的衰落与印度、日本等国茶叶崛起有很大关系,也与自身的观念、技术、规模等有关。因此,要使中国茶业“复旧”振兴,一方面要降税、采用新法、采用机器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要抓住西方对茶叶需求量增加、美国等国家禁酒等机遇,输出茶叶,“以更廉、更良之茶叶供给之”。在当时相对封闭的时代,孙中山以其全球视野和开放的战略眼光,提出振兴中国茶业的计划,表明孙中山具有革命家所具有的高瞻远瞩和世界眼光。因此,今天在复兴中国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的过程中也要学习和借鉴孙中山这种世界眼光,要把振兴中国茶业放在百年未有大变局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格局中去谋划思考,惟有如此,中国茶业才会走得更远,才能真正实现中华茶文化的复兴。

第三,科学技术是发展产业的重要支撑。自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对产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孙中山在分析中国茶叶衰落的原因时指出“种植及制造方法太旧”,因此,必须“设立制茶新式工场,以机器代手工”。其分析问题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其建议有的放矢,切实可用。即便在今天,孙中山的建议仍然具有启示意义。虽然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茶叶生产国,但我们的种植、加工、管理与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有差距,全球十大茶叶企业我们没有一家,我国茶叶出口的比例仍然比较低。因此,需要在种植、加工、管理等环节进一步吸纳先进的科学技术。正如习近平在福建武夷山考察时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22],用科学技术推进中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第四,交通始终是发展产业的基础条件。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对中国的交通进行了全方面谋划,其中专门对安徽、浙江茶区交通和汉口等茶港规划建设进行了部署,在100多年前孙中山就有如此远见,足见其对交通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孙中山认为,有了便利的交通就可把周围茶区相关资源串联起来,发展成为“茶市中心”,就可以带动和辐射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孙中山大交通格局对于今天发展交通事业,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总之,孙中山振兴茶业的思想既与历史相关联,也与时代相同步,既体现了革命先行者宏阔的视野,也表现出他的责任担当。他对当时中国茶产业发展问题的揭示和针对性的谋划,切中时弊,高瞻远瞩,即便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的当下,我们重温孙中山关于振兴中国茶业产业的论述,倍感亲切,深受鼓舞。我们要高度重视茶业的质量安全,提升品牌效应,不断进行茶科技创新和茶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中国茶产业,弘扬中华茶文化,实现孙中山所倡导的“振兴国茶”的目标。

猜你喜欢

茶业孙中山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贵州茶业大事记
香喷喷的茶叶
茶业新星——“冷泡茶”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