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2021-11-30刘育春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5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行政

刘育春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横龙镇人民政府,江西 吉安 343200)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保障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立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在实际工作中思考制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瓶颈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国有资产完整及安全和优化配置效率

2019年1月1日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后,扩大了政府资产核算的范围,不仅包括行政事业单位控制的预期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资产,还包括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质资产。优秀的资产管理能力能够通过控制经济资产的输入和输出,能够进一步缓解经济资产在不同项目和单位之间分配不平衡的情况,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情况,降低单位的运营开销,从而节约国有资产的总体开支,将资产使用在刀刃上,进而提高经济资产的使用效率,做到总账和明细账相符,账面和实物相符。从而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及安全性,提升单位管理水平。

(二)有利于实现资产的科学管理及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

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操作工作过程中,根据自身职能、管理范围,结合公共服务要求,合理化资产共享机制,最大化资产使用效率,进而有利于单位的内外资产管理。通过对所属单位资产的全面盘查和管理,各个单位和部门可以杜绝所属单位非法处置资产的行为,完善所属单位内部管理。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资产占有单位可以清楚掌握哪些资产是保证其职能履行所需要的,了解各部门的绩效,为加强内部管理提供决策信息,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制定监管和审查制度,在根本上提高管理质量,从而公平、公正地实现分配目标。合理的资源配置不仅可以提高单位的服务水平,而且可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既能保证职能的正常履行,又能促进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自身的科学管理能够让督查和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在履行职能中的作用,从而保障资产利用的可靠性和高效性,更好地完成社会责任。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工作意识和专业素质不足

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和素质水平对资产的管理利用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目前由于多数职员并非科班出身,兼职资产管理工作,导致管理员工意识有待改进,财务人员又管资产又管账的不相容岗位没有相分离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上缺乏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定期专业培训,当新增资产以及处置资产发生的账面价值增减变化或者具体的实物出现转移,资产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准确地将实物与账目进行对接,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导致国有资产会计信息可信度低,对国有资产管理造成负面影响。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确保对为内部控制关键岗位配备的工作人员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这一规定得不到有效的落实。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固定资产卡片输机不全,过后又不补,不能熟练地掌握资产管理系统软件操作,工作效率低下管理质量不高,不能完全胜任资产管理工作,导致目前管理人员远远达不到新时代管理工作的要求。再加上行政事业单位没有采用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使得专业技术人员难以发挥出其突出的优势。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

国有资产出资人是国家,账外资产大量存在,账实不符现象严重,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的责任难以有效落实。目前多数行政单位暂未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从而资产管理和财务核算没有单独核算。账目混乱,管理部门职能不明确,互相推诿,不负责任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造成管理效率低,甚至无人管理的局面。

(三)资产配置不合理

盲目、重复购置导致资产使用不上,形同虚设,浪费资源;急需的资产因资金不足无法购置,影响正常运转。现有的资产调剂困难,没有实现相互共享,单位内部各部门、各项目在进行资产配置时,没有进行严格地预算编制,不按实际需要进行配置,导致资产配置的极大不公平。不合理的配置不仅会导致资产无法有效发挥其本身拥有的社会价值,而且会限制相关单位推行的一些市场潜力较大的项目和部门的发展,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四)资产使用效益及利用程度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绝大部分通过政府采购使用财政资金购置和无偿调入及接受捐赠,有的一年只使用几次,致使大量尚可使用的资产被闲置,轻视现有资产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并且国有资产的相关管理部门对分发的资金和资产使用缺乏连续的跟踪问效,导致经济资产使用效益低下。

(五)国有资产处置不规范

目前单位中资产处置无章可循,没有定期进行资产清查,确需报废、淘汰、已超过使用年限无法使用的资产,没有及时履行审批手续进行核销,虚增单位资产。有的单位对不符合报废的资产,提前报废,造成资产流失,部分单位不采取拍卖、竞价等方式变卖、置换资产,其私下结束了交易,并处理了价格变动收入和剩余价值,其没有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将扣除相关税费后的全部资产上缴国库,造成瞒报、截留、坐支、挪用的现象。接受捐赠或盘盈的资产不及时入资产账,形成账外资产,无法实现有效监督,出现违规现象。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良好的组织队伍,全面提高资产管理能力

为建立良好的组织队伍,实施有效管理,建设高素质能力的管理队伍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各单位高度重视资产管理任务,切实加强领导的组织能力,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构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要使资产管理人员具备并掌握正确的资产管理知识和理念,使资产管理人员拥有全流程无死角的资产管理意识,抛弃专注采购宣传,忽视资产管理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要建立以单位主要领导为总负责人、主管领导为主要负责人、用户为具体负责人的综合管理责任制,实现监管活动有章可循,增强组织队伍的整体责任感。实施定期培训及目标考核等机制,通过组织培训、政策宣传、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等多种方式,掌握国有资产业务政策、新旧衔接、业务流程规范化办理,以及解答以往管理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加大先进管理设备、软件操作系统的培训,提高操作能力,实现各单位资产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双提高。最大程度担负起保护国有资产重担,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使其融入实际工作中,奖惩分明,通过科学建立良好的组织队伍,能够全面提高资产管理能力,队伍内分工明确,专人解决专门的问题,极大地促进资产利用率。

(二)完善资产的管理制度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不仅需要考虑完善内部的监督制度,还要加强外部监督制度,甚至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社会力量参与国有资产监管,如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形成协同监管力量。各个单位、各个项目部门要搭建起资源共享的信息通信桥梁,在反映各单位、各部门国有资产真实情况下,依法公开资产账目和做法,记录调查结果,并整理成报告。需要清楚展示闲置资产和可重复使用的资产,促进各种资产可以进行合理化配置,使效益最大化,从而充分利用不同种类和规模的资产,减少重复购买相同或相似物品的风险,让资产管理制度发挥最大效用。要建立健全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对本单位各部门资产调用提出严格要求,从大局出发,科学合理地配置资产,真正实现高水平的宏观调控,全面管理资产分配大局。要深入了解各单位、各部门需要使用的各类资产情况,落实好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资产配置问题,充分利用部分闲置资产,进一步提高资产配置质量,尽量减少重复购买相同资产,进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浪费。

(三)建立严格的资产检查流程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每个季度的实际工作和资金使用情况,定期清查和监管单位的资产流向,对各个单位、各个项目部门使用的资产进行备案,实时掌握单位资产的动态使用情况。合理利用单位存量资产,避免不必要的资产浪费,降低资产闲置率,可以通过资产相互调整、单位内闲置资产租赁、出借等方式来提高资产利用率。在资产的日常维护方面,要做好平时防震、防潮、防虫的措施。对确实需要维修的资产,要及时申请维修,避免因维修不力造成的资产安全隐患。对于不能再使用的资产,要按照资产报废标准严格执行相关审批程序,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单位在处置未被使用的资产时,应当严格把控资产的类型和属性,公务用车、办公楼等各类资产绝对不允许出租、出借。为防止国有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毁损和流失,要科学、严谨地制定资产租赁审批程序,切实履行资产租赁管理责任。并且需要注重资产预算的事前审批,严格按照预算和资产配置标准配置资产。对于有配置标准规定的资产,应当按照标准配置来分配资产;对不符合配置标准规定的资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资产进行分配管理,科学合理地优化资产结构,节俭、严格控制资产支出。

(四)加强国有资产的利用率

为了将国有资产花在刀刃上,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倡导问题导向、效益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取得了显著成效,要从资产购置、验收、使用、调拨、转移、报废、挂失等方面加强制度管理。在工作中,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依据,为有效消除国有资产流失和违纪违法打下基础。通过树立资产全过程管理的理念,能够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的利用率。从资产需求提交申请、日常使用维护、后处理、报废等方面进行全过程控制。单位在申报资产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明确了解需求情况,避免发生申报数量与本单位实际需求不一致的情况,并提出准确的索赔要求;资产分配到位后,应进行电子登记统计,明确相应责任人,并定期进行维护、检查、清点,确保资产完整。同时,根据使用情况动态更新相关数据,确保账实相符;在国有资产后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权限办理国有资产,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随着云计算和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国有资产管理也应该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行政事业单位要努力创新现有资产管理方式,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建设本单位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从而可以利用大数据方式通过网络了解和掌握一线的最新需求。

(五)健全资产处置行为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对所有的资产进行处理和配置。需要将国有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严格执行货币性资产的出售、转让、捐赠、挂失和验损。按照管理制度对非法违规的资产处置行为进行打击,冻结一切非法违规转让的国有资产,杜绝隐性经营和暗箱操作。处置资产后,应当变更产权,聘请会计进行财务处理。切实保障政府功能运行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

(六)推行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引入科学先进的考核理念,对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进行考核,通过各个单位间的比较来促进单位间的竞争意识。可以适当设定合理的奖惩措施来提高单位参加考核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增强单位的资产管理意识,完善资产管理机制,形成正反馈。实施本单位自评工作,根据评价结果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并周期性对评价结果进行汇总研究,根据检查出现的问题,由个人承担的,追究个人责任。当涉及违反规定或法律的行为,应该根据法律对该行为进行处理。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改革全面深化和社会水平持续发展,现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上暴露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的蒸发和损失,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为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持续稳定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责提供充分支持。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资产行政
行政学人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