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挖文本资源 优化习作训练

2021-11-30江苏省海安市高新区青萍小学谢跃春

青年心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习作文本

江苏省海安市高新区青萍小学 谢跃春

时代发展在推动着教育教学的变革,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也发生了变化。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为例,其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习作教学,而且具有明确的目标,单元要求表现为循序渐进、逐渐深入,能够为师生组织教学活动提供空间。但是,教材只能作为一项教学资源,而习作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准确把握主题和内涵,还需要其对习作的价值进行深度挖掘,这样才能充分展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就此选择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高效化习作。

一、紧扣单元主题,让习作“有的放矢”

通过对部编版教材的梳理,笔者发现每一册语文教材或者是每一单元在习作方面都编排了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形式多样,尽管要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提出,但其内在有着严密的逻辑递进性,形成了完整的习作体系。从横向层面进行分析,不管是写作对象还是文体类型都非常丰富。写作的素材要求往往和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写作的能力要求往往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写作自信,有利于培养写作能力;从纵向层面展开分析,在目标和要求方面,层层深入、稳步提升,切合小学生认知、学习能力以及成长规律。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多彩的活动”这一习作主题,对象是学生曾经参与过的、留下深刻印象的活动。在习作目标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第一,需要说明活动的具体过程;第二,重点部分要写具体;第三,需要充分利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不仅要说明整个场景,还要聚焦于其中的人物,针对语言、动作或者神态等进行细节描写;第四,写下活动体会,说明真情实感。这四个目标,既有简单的过程性陈述的要求,又有场面描写的细节刻画,还有注重个体化表达的真情实感的记录,是典型的综合型的写作要求。为了能够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结合举例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写作思维。

比如,对活动过程是否完整描述的环节,教师可以将过程细分为起因、经过和结果三部分,让学生逐一进行比对;而在“经过”环节中,又引导学生关注是否将“经过”分成了若干个过程,不是一段式来表达;再比如,对活动过程中的重点人物的刻画是否到位的环节,教师也应该进行相应的细化,分出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若干个部分进行评点,以此来对应单元的要求。

二、目标指向立意,让习作“神采飞扬”

古人云:“意在笔先,如风行水上。”“意”是文章的灵魂,即文章的主题。小学生的作文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即作文的立意往往不够深邃也不够高远。为化解这一问题,老师往往会就一篇文章去讲如何立意,这样的方法尽管可行,但往往收效甚微。对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文进行立意的指导,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作家立意高度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比如,《夏天里的成长》是统编新教材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首篇课文,它以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在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展现出的是一切生命的旺盛。它表面写景,内在写活力。教师可以在讲述文章主旨的时候多下功夫,特别指出,对于写作不能仅仅从写景这种表面现象出发,而应该努力去寻找景物背后的深意;同时,指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对主题表达的重要性。

三、基于文本内容,让习作“有法可依”

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主要学科,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针对习作能力的训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而且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作普遍具有较高的难度,所以其写作能力的提升非常缓慢。想要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才能使其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在组织写作训练时,可以对教材文本中的素材展开深入挖掘,这样学生便可以在实际练习的过程中,遵循文本的写作形式以及写作特点而展开。

本研究是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为例,对小学生的习作训练策略展开研究,希望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基于特色段落,开展仿写训练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文是最好的例子。”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编排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而且很多文本都有特色段落,在写作手法以及语言描绘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因此,教师可将这部分内容提取出来,带领学生探讨其写作结构、写作手法以及具体的描写特点等,使学生可以就此提炼出段落描写框架以及具体的描写方法,然后以此为例展开仿写训练。

例如,在《桂林山水》一文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句,用于描绘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的优美景色。大量排比句的使用,既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美,又展现出景色的不同角度,是不可多得的范文。

(二)基于文本结构,开展仿写训练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要写好一篇优秀的作文,首先应当在谋篇布局上下功夫,构思好文章的结构后进行写作,才能使内容清晰、逻辑合理。而这,往往也是小学生能力欠缺之处。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去编写提纲,尤其是在开始写作之前,引导学生先梳理文章结构,然后思考要写的内容,并完成对内容的排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写作的能力。在当前的语文教材中所编排的大都是经典之作,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文章结构形式,如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等;在叙述的顺序上,又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对这部分文本结构进行分析,以文本为范例,使学生可以从中习得结构设置方法,并养成先构思再下笔的良好习惯;以文本结构为范例,组织学生展开仿写训练,可以给出固定题目,也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开放型题目。

例如,《白鹅》这篇课文,首先介绍了白鹅的来历,然后分自然段描绘出白鹅叫声的特点、白鹅傲慢的步态以及白鹅可笑的吃饭方式。文章运用了“总——分”结构来布局,每一个部分都有一个中心句。而全文又围绕“傲慢”来展开,可谓全文是“总——分”,各小节又是“总——分”,是布局文章的一篇精品佳作。

四、写后对比修改,让习作“剑指中心”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较低的写作水平导致了他们的作品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虽然教师会指出这些问题,但是效果并不显著,因其只是要求学生在下次写作时注意这些问题。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在“跑题”这一方面。所谓跑题,简单来说,就是学生的文字表达和习作的中心、主题严重脱离,如果不能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修改,虽然学生知道自己跑题,也并不能够了解怎样做才能不跑题。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欠缺,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本范例组织学生对照范例进行修改,完成修改之后还需要展开对比阅读,这样才能体会其中存在的异同。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围绕中心意思写”,要求学生的写作必须紧扣一个中心思想,尽可能选择不同的事例,或者以不同的视角进行阐述,还要详细、具体、具有说服力。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课时:在第一课时,先引入游戏,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表达主体意愿,然后借助表格或者利用思维导图,对所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梳理,明确排序,然后进行尝试习作;在第二课时,先完成小组分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赏析对方的作品,并给出相应的评价;最后由教师给出优秀范例,指导学生对比修改。再次修改之后,还需要进行班级展示,分享成功经验。

总之,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而言,习作具有极其重要且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与此同时,习作能力也不是孤立存在的,习作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会带动其他语文技能的同步发展。所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水平需要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重视基础教学,并付出更多的努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客观的态度,了解具体的教学过程并不是为了“教教材”,而是要使学生透过教材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而且教学也要具备灵活性,以教材为核心展开深入挖掘、认真领会。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习作文本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探索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探讨如何通过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习作展示
写日记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