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绿色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

2021-11-30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小学张佩珍

青年心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垃圾文明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小学 张佩珍

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青少年绿色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我们着力施行绿色规划管理,建设绿色环保校园,培育绿色校园文化,推动绿色创新研究,不断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追求“人与环境、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建设绿色生态文明,让绿色理念在校园生根、发芽。

一、环境育人,营造绿色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对师生进行绿色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不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营造健康快乐成长的绿色校园文化,使学校在绿色生态文明教育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学校的场地有限,我们因地制宜,在校园走廊、楼梯间设立同学们的环保绘画作品专区;在每层教学楼放置分类收集垃圾筒,旁边介绍垃圾分类的具体知识;在校园内建立绿色生态园,在教学楼楼顶种植耐寒、耐旱、耐热的草坪,给师生一片绿荫;结合学校特色教育,打造主题植物园;完成雨污分流系统的改造,所有废水均进入排污沟,既清洁又环保。

二、课堂教学是绿色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应当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传播绿色生态文明、提高师生环境意识的主渠道,有目的、有系统地将绿色思想、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在学科教学中。

每学年,学校都举办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公开课、观摩课等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精心设计了渗透环境教育,由此初步厘清了环境教育在学科中渗透的意义和策略并在其他学科推广。如周倩曦教师结合广州市倡导的垃圾分类活动,与道德与法治科一道整合教材,设计实施了“变废为宝有妙招——暴增的垃圾”一课,荣获海珠区“海教杯”课堂教学评比三等奖。该课例还与贵州黔南州、福泉州的帮扶学校共享,同学们在辩论、交流和完成实践任务过程中达成了跨地域的环保共识,懂得了垃圾减量的问题的所在、垃圾循环再用、填埋或焚烧垃圾的利弊……各学科课堂注重环境教育与学科教学渗透相结合,相得益彰,学以致用。

学校注重绿色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研究开发了《环保要知道》校本教材,教材主要分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学生作品”“环保信息要了解”三大部分。其中“环保信息要了解”涵盖了50类环保知识,包括水资源、大气污染、用电、用纸、节约粮食、噪声污染、垃圾回收、保护野生动物、文明旅游等内容。教师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活用教材,增强学生参与力度。在进行学科环境教育的同时,不断强化学生爱祖国、爱民族、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教育。

三、科研引领,绿色科技教育成效显著

为使学生从绿色科技教育活动中学到更多生态科学知识,唤醒孩子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倡导科学和文明的生活方式,我们积极开展绿色科技项目研究。

我们申报了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项目“深入开展垃圾分类系列实践活动,提高环境科学素养”。在研究过程中普及了垃圾分类知识,全面推广和落实垃圾分类处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环境科学素养、生态文明素养,共同努力建设一个绿色、和谐、美丽、节约型的校园。

学校还申报了海珠区科普计划项目“环保酵素对家居清洁作用的科学探究”。在环保人士和科技专家的指导下,组建活动QQ群,孩子们纷纷在学校和家庭内同时开始了环保酵素的制作,制作的过程长达三个月,同学们每周记录观察日记,发现问题及时在“环保酵素QQ群”中提出,专家、老师、家长、学生展开讨论,纠正错误做法,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制作环保酵素,大大提高了制作成功率。同学们在使用环保酵素的过程中,还注意观察其对净化水质、清洁去污、分解无机化学污染物质等方面的功效,并与普通清洁剂对比,得出最终结论,撰写实验报告,最后集结出版了《环保酵素小探究》一书。整个探究过程,学生通过查询资料、记录数据、实验对比、写观察日记、动手实践等途径,学习了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探索了垃圾减量的有效途径。科研课题的研究让绿色科技教育鲜活起来,让其不仅是知识的灌输。同学们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情感内化,充分认识到垃圾减量、分类的重要,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实验和实践活动,同学们从思想上认识到环境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树立起一种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对生活与环境的关系了解得更透彻了,也知道了应该关心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课题;另外,通过不断学习科学小知识、进行科学小实验,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和科学人文素养,从而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四、习惯养成是绿色生态文明教育常规化的体现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根据学校的日常工作的要求,我校把绿色生态文明教育有机地融入日常德育管理之中。

教师们利用国旗下讲话、晨会、午会、班会常抓不懈地进行《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并开展每周“宝玉五德之星”“文明班”评比,每学期末还会评选“文明示范班”和“宝玉环保小卫士”。经过多年的努力,学生环境意识增强了,环保习惯也自然形成。

学期初,少先队大队部还发出了“光盘行动你我携手”的倡议,要求队员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口号变为行动,将行动化为习惯,文明消费,节约用餐,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现在学校午餐的同学都自觉履行“光盘行动”。

五、主题活动是体验绿色生态文明的主阵地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结合“3·5学雷锋行动日” “3·12植树节”“4·22地球日”“5·31禁烟日”“6·5环境日”等主题活动日,设计了许多寓意深刻、内容充实、形式新颖的绿色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不少活动已成为每年都进行的传统活动,队员们寓学习于活动中,不断提高环境意识。

3月也是我们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月,内容包括:和父母一起参与的“我与小树同成长”亲子植树活动,红领巾雏鹰小队的社区创绿实践活动等。孩子们走出校园,派发绿色生态文明宣传单,向路人宣讲“光盘行动”“垃圾分类”“节约用水”“文明环保出行”等内容,参与环境卫生劳动,清理乱张贴的小广告,打扫花圃花基,美化社区生活环境等。坚持多年的环境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既充实了孩子们的环保知识,又锻炼了其能力,同时把绿色生态文明教育拓展到社区,促使环境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每年的无烟日,我们都会组织全校师生进行“拒绝吸烟”签名活动。学校的科技环保节也通过各种环保绘画比赛、环保科技小制作比赛、环保演讲比赛、环保主题班会、环保科技知识游园会等形式对师生进行环保教育。“6·5环境日”前夕,学校还会邀请家长一起隆重举办环保科技节闭幕式,使全校师生、家长一起感受绿色生活理念。队员们以认真、热情、友好、耐心的态度为每一位到访摊位的学生、家长进行“水测量盒子”的详细介绍并演示水质测试小实验。本次展示活动不但宣传了水资源保护,还充分展示了宝玉少年的良好精神面貌。

2020年是广州创文的关键一年,我们以“文明健康,有你有我”为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广州创文。我们以“文明健康有你有我 宝玉少年携手践行”为主题举行了开学典礼活动,分享了同学们在假期收集的“文明在身边”视频,观看广州最新城市形象片《花开广州·汇聚全球》,活动还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与全体家长共享,一起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广州。在寒暑两假,少先队大队部都结合广州市倡导垃圾分类行动、节约粮食行动开展“垃圾分类知多少”“节能减排我最棒”等主题活动……

2020年也是很特殊的一年,疫情影响了我们上半年的学习和生活,但学校大队部根据队员的年龄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开展队员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教育活动,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队员居家学习期间,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居家德育实践活动课程”,五育并举,把战“疫”淬炼为生命成长的课堂。大队部围绕“健康、环保、感恩、成长”四大主题,让队员在居家期间做到放松不放纵、休息不休学。在学校少工委与全校中队辅导员的支持与合作下,中队辅导员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开展云队课,引导队员们以拍摄环保视频,制作手抄报、绘画、日记等方式,积极参与线上环保行动。林映孜同学拍摄的“用餐文明”小视频还在“学习强国”平台发布。

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师生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努力践行环保行为,建设生态文明。绿色生态文明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坚持不懈,传播绿色生态文明,促进师生共同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垃圾文明
山西晋城阳城次营镇:蚕桑宴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请文明演绎
垃圾去哪了
绿色生态小镇,不可错过的投资圣地
漫说文明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倒垃圾
绿色生态发展:破解德育低效难题之路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