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急危重症产妇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2021-11-30张东梅李海涛刘艳妮

贵州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子痫产科产妇

张东梅 李海涛 刘艳妮△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1.产科二病区;(2.药剂科,陕西 延安 716000)

急危重症产妇病情变化快,会直接对产妇和胎儿生命安全产生威胁[1-2]。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对现存的以及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分和干预,全面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避免护理风险事件对产妇以及医院造成较大危害和经济损失,从而提升护理服务水平[3]。本研究分析对产科急危重症产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行急危重症治疗产科产妇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29.68±1.08)岁,妊娠周期(36.05±1.27)周;初中及以下16例,中专或高中20例,大专或本科22例,本科以上2例。观察组年龄(30.05±1.37)岁,妊娠周期(36.12±1.31)周;初中及以下17例,中专或高中21例,大专或本科21例,本科以上1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4]:(1)单胎妊娠;(2)妊娠周期>28周;(3)产妇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5]:(1)多胎妊娠或胎儿畸形;(2)严重脏器功能异常;(3)严重认知功能障碍;(4)不配合研究。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常规护理及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内容包含:(1)对产科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制订护理管理规范,培养护理人员责任感;(2)安排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指导年资较短的护理人员,可采取“新—老”方式搭班;(3)定期进行护理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考核,并纳入绩效管理;(4)对产科用药进行规范管理,严格进行药物管理,合理控制药物使用剂量及滴速,对于特殊用药需在醒目位置张贴标签;(5)要求护理人员规范、及时书写护理文书;(6)在产妇分娩期,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避免产妇发生感染及纱布遗漏等风险事件发生,产后需观察新生儿有无窒息、产妇有无产后出血等;(7)向产妇介绍母乳喂养以及人工喂养相关知识。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出现率:新生儿窒息、胎盘早剥、子痫以及先兆子痫。(2)对两组产妇使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100分:高,80~100分;中等,60~79分;低,<60分。满意度高+满意度中=总满意度。

2 结 果

2.1不良妊娠结局出现率 对照组新生儿窒息3例,胎盘早剥6例,子痫1例,先兆子痫3例,总出现率21.67%。观察组新生儿窒息1例,胎盘早剥3例,先兆子痫1例,总出现率8.34%。对照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总出现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产妇满意度 对照组满意度高19例,满意度中26例,满意度低15例,总满意度75.00%。观察组满意度高36例,满意度中18例,满意度低6例,总满意度90.00%。对照组产妇总满意度总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护理风险是指在医院内存在于整个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危害因素,可直接或间接使得产妇发生伤残、损害以及死亡等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6]。护理风险具有水平高、不确定性、复杂性以及危害性大等特点,而对于产科急危重症产妇而言,受到产妇病情影响,护理风险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极易出现各种风险事件[7]。许宝莹等[8]研究发现,护理风险管理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不良妊娠结局明显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总出现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产妇总满意度总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护理知识以及护理技能培训,提升护理人员对风险因素的识别以及处理能力;通过对护理措施进行有效规范,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护理风险因素,避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将护理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纳入绩效考核中,从而促使护理人员主动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因此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出现率有明显下降[9]。

猜你喜欢

子痫产科产妇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子痫前期是什么病?
如何防范子痫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