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下段前后壁贯穿缝合联合宫内球囊压迫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治疗前置胎盘破宫产术中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2021-11-30陈娟何文丽

贵州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球囊胎盘

陈娟 何文丽

(1.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2.延安大学咸阳医院,陕西 咸阳 713200)

前置胎盘是临床妊娠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也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常见于经产妇[1]。前置胎盘患者可出现无诱因无痛性阴道流血,若反复大量流血则会使患者出血贫血,严重者还可发生失血性休克[2]。本研究分析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大出血采用子宫下段前后壁贯穿缝合以及宫内球囊压迫、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行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术中发生大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9.97±4.17)岁,妊娠周期(35.22±1.18)周,初产妇14例,经产妇26例。观察组年龄(30.12±4.29)岁,妊娠周期(35.49±1.29)周,初产妇15例,经产妇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均符合前置胎盘诊断标准,且实施剖宫产手术治疗[3];(2)无凝血功能障碍;(3)患者及其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妊娠期合并症[4];(2)机体肝肾功能有明显异常;(3)严重认识功能障碍。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 予以宫内球囊压迫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在患者子宫下段做一横切口,取出胎儿及胎盘后,应用缩宫素及前列腺素,对子宫进行按摩并局部采取8字处理。经子宫切口将球囊放置在子宫底部,推送双腔管至阴道外口处,并将双腔管尾端放置在阴道外,缝合子宫切口。球囊放置4~12 h,取出球囊前测定球囊内压力情况。同时对患者子宫动脉上行支实施结扎手术,于剖宫产手术切口处将子宫移至腹腔外,操作者左手将子宫向一侧牵拉,避开圆韧带,将左手掌放置在子宫下段后壁部位,避免缝线对肠管造成损伤,充分显露手术视野,在子宫切口下2 cm处找寻子宫动脉上行支,利用圆针由前向后在距离子宫侧缘2~3 cm部位穿过子宫肌层,避免穿过子宫黏膜,再反向穿过,并在无血管区域打结。缝合结束观察有无渗血,当渗血量下降或无渗血情况时可将子宫送回腹腔内,随后将腹腔关闭。

1.2.2观察组 予以子宫球囊压迫、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以及子宫下段前后壁贯穿缝合,其中子宫球囊压迫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方式与对照组相同,贯穿缝合子宫下段前后壁方法是:于剖宫产手术切口处将子宫移至腹腔外,使用1号可吸收缝线在患者剖宫产手术切口下缘3 cm部位经子宫前壁垂直进针,由经后侧出针;随后在出针部位内侧1 cm出经后壁向前壁垂直进针,在出针后将缝线拉紧并打结。缝合完毕后检查有无渗血情况,若无异常情况可将子宫放回腹腔内并关闭腹腔。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6]:优异,术后子宫收缩良好且无活动性出血;正常,子宫收缩,基本上无肉眼可见的活动性出血点;差,收缩不佳且有明显活动性出血点。本次研究将优异以及尚可归纳为治疗总有效。(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24 h出血量。(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后住院时间。

2 结 果

2.1治疗效果 对照组优异14例,尚可19例,差7例,总有效率82.50%;观察组优异29例,尚可10例,差1例,总有效率97.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24 h出血量 对照组出血量手术过程中(522.37±32.19)mL,手术后24 h(1 566.98±296.85)mL;观察组出血量手术过程中(501.09±30.17)mL,手术后24 h(1 324.29±285.25)mL。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24 h出血量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手术时间及手术后住院时间 对照组手术时间(61.29±5.18)min,手术后住院时间(8.89±1.15)d;手术时间(45.88±5.06)min,手术后住院时间(5.26±1.01)d。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前置胎盘属于临床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患者可出现无诱因阴道流血[7]。宫腔球囊填塞在产后出血止血方面发挥一定效果,其主要是通过向子宫球囊内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使其充盈并压迫出血部位,进而达到止血效果[8]。但是球囊填塞容易出现缝隙,进而遗漏出血部位,因此止血效果一般。钱敏等[9]发现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使用子宫下段前后壁贯穿缝合方式治疗,操作简便,止血效果明显。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24 h出血量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利用子宫球囊压迫以及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后,对子宫下段前后壁实施贯穿缝合,对子宫下段前后壁形成压迫,使得肌肉组织紧缩,进而闭合血窦,影响子宫肌层血管,发挥止血效果[10]。将三种止血方式联合使用,相较于两者方式止血,可弥补子宫球囊缝隙等缺点,避免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时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同时操作方法简便,一定程度上提升止血效果,因此缩短手术治疗时间[11]。手术后出血情况较少,患者机体恢复快,因此住院时间也相应缩短。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球囊胎盘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产前超声与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果对比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药物球囊 冠心病治疗新方法
宫颈阴道双球囊与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产妇引产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胎盘位置有低危害吗?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