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养德:农村教师师德治理的基本路径

2021-11-30袁尚会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养德三全农村教师

袁尚会,钟 丹

(1.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农村教育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咸宁 437100;2.湖北科技学院 教育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3.咸安区横沟桥镇小学,湖北 咸宁 437012)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主要部分和重要阵地,其发展程度事关农村振兴。农村教师(根据《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界定,指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乡中心区、村庄学校教师。与农村/乡村中小学教师是同一概念,下同)是农村教育的力量所在和希望之源,其素质程度影响农村教育发展,而农村教师素质离不开教师道德即师德这个第一标准,师德是提升农村学校教育品质的基本动力。师德是“公民的普遍性与教师职业性品德的统一”“教师做人的本色素质与充当教师的角色素质的统一”[1],是教师个人道德(即人格,具有生命性、个体性和内在性等特质)与职业道德(即师格,具有职业性、示范性和教育性等特质)的结合体,是教师素质的最核心成分。换而言之,师德“作为一种品性, 在本质内涵上是主体德性与师性的契合”[2]。

一、农村教师师德失范的问题呈现

邓小平同志讲过:“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3]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提出:“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作为教师追寻人生幸福的一种德性能力,不仅解答教师面对职业的问题,而且解答教师面对个体人生的问题”[2]。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农村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心怀教育、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农村教育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国家繁荣进步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不过,正如《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3〕10号)所指出的那样:“近年来极少数教师严重违反师德的现象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43号)也确认:“当前乡村教师队伍仍面临……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制约了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亦明确:“有的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同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通知》(教师〔2018〕16号)再次指出:“个别教师放松自我要求,不能认真履职尽责,甚至出现严重违反师德行为,损害教师队伍整体形象。”

除国家层面相关文件对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问题进行界定外(这实际上是一种将师德问题完全归责于中小学教师的传统单极思维定式,是一种现代性元叙事影响下的理想主义师德观),自2000年以来亦有多位研究者探讨农村教师师德缺失问题,典型代表有刘丽华,张昌勋等人。刘丽华,叶丹认为,“教师职业倦怠心理严重”“教书与育人相分离”“侵害教育对象的合法权益”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中的突出问题”[4];张昌勋指出,“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爱心淡薄, 功利思想严重”“职业倦怠, 敬业精神缺失”“自我中心, 缺乏团队精神”[5]。

毋庸置疑,农村教师师德失范必将对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城乡师资水平差距缩小、农村贫困代际传递阻断、农村学生成人成才、农村教育质量提高产生负面影响,进而不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毫无疑问,“师德问题不再是单纯的个人精神困扰,而是成为一种具有个人价值倾向的社会公共问题”[6]。

二、农村教师师德失范的形成原因

当前,一线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学界研究者对农村教师师德“滑坡”的成因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很多深刻见解,比如“传统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的弊端”“教师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4],还如“社会消极因素对教师队伍带来冲击”“学校抓师德建设的力度不够”“部分教师忽视自身师德修养”[5],又如“师德的养成机制与实践过程,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系统力量的宰制(货币和权力),它既给师德主体带来规范认知障碍,又给师德实践带来行动责任困难”[6]“伴随全社会范围内伦理道德体系的转型,教师拥有了走下神坛的机会,但无私奉献仍然是师德标兵的首要标识,给师德建设带来特殊的困难”[7],再如“部分教师失德行为因网络的聚焦效应而形成师德集体滑坡的错觉,进而导致了舆论主体对于教师群体的师德评价整体下行”[8]。

上述分析从某种程度上把握住了农村教师师德失范的部分原因,看到了农村学校条件差、教师教学压力大、教师岗位待遇低、教师职业声望差、教师扮演角色多等问题对农村教师师德建设的影响,看到了农村教师自身不足和社会师德氛围不好等问题对农村教师师德治理的阻碍,但没有注意到农村教师师德失范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套体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特点的体系化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三、农村教师师德失范的治理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为实现“以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的目标,“政府、学校、社会、公民等多中心主体,针对新时期师德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境,对教师教育价值理念进行有效引导,以实质性地改善教育实践行为。”[9]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43号)提出“着力提升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2019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突出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

“师德养成是教师主体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现实处境中自我反思,将社会认同的道德要求和规范逐渐内化,并不断完善个人道德品质,最终成为自觉活出善的师德能动者的过程”[10],是道德认同、道德实践和道德反思三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以上政策文本解读和师德养成界定,我们认为,要破解农村教师师德困境,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促进师德养成应是可行之策。

(一)“全员养德”内涵及其实现

“全员养德”是指除要求教师进行自我修养外,还须通过外在(主要是国家,下同)教育环境道德(即国家道德)和学校(主要是校长,下同)教育环境道德(即学校道德)整治来推进师德建设。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教师的师德水平是外在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教师个体道德三者的综合投射……不能将师德问题统统归于教师的无能。”[11]

外在教育环境道德整治是加强农村教师师德建设的前提,“一个民主、正义、公正的国家本身,就是对国民最好的道德教育。亦即:国家道德即德育。”[12]外在教育环境道德整治的重点是树立科学理念和重构师德规范。其一,坚持“规范论”(由外向内的规范逻辑)——“着眼于如何克制和压抑教师的某些有悖于道德性教育教学活动的冲动, 以减少乃至消除教师的不合理性教育教学行为(从正面来看, 也就是增加了合理性的教学行为);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从教师职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着眼”与“创生论”(由内向外的美德逻辑)——“所关注的是如何转移教师的某些有悖于道德性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冲动, 创造条件诱导教师最大限度地将冲动或生命力用到完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创造条件,开展活动,满足教师正当合理的要求”[13]两种师德建设指导思想相统一,且突出“创生论”主导地位是树立科学理念的必然选择。其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在兼顾理想高线与现实底线、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规范约束与人文关怀的基础上依法依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教师〔2014〕1号)、《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2018〕16号)——重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使之成为具有正义性、民主性、人文性、科学性、具体性、层次性、针对性、操作性的具体师德规章。

学校教育环境道德整治是加强农村教师师德建设的关键,学校的制度环境通过对教师的利益考量直接影响师德行为[14]。作为育人机构,学校的理念、追求、制度、管理等要素的道德高度决定了全体教师的师德水准,特别是有道德的校长应该能带出一批有道德的教师,这也正契合了《教育部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关于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教师〔2008〕2号)的要求:“学校领导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全员养德”将国家、学校、教师三者置于农村教师师德治理同等重要的位置,从根本上纠正了传统师德建设只针对教师而忽略国家和学校的单极认知思维,并且化解了因单极认知而产生的治标不治本、官僚主义习气、学校主流文化与教师群体亚文化被撕裂的严重危害[15],凸显了农村教师师德治理的主体性和全面性。

(二)“全方位养德”内涵及其实现

“全方位养德”是指主要通过教育培养、业务渗透、自我修养等三大载体(途径)多方面推动教师师德养成。

教育培养是教师习得师德规范的主要途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将师德教育置根于关于人的尊严与幸福的理想叙事之中,逐步替代以往简单的政治教化和政治服从为主的思想灌输方式”[6],要将情怀理想融进养成目标、理性自觉融进养成方法,更须将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实际行动和行为习惯,切忌落入不顾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只刻板解读规则的窠臼。

“最好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在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恰当关系而得来的”[16],道德时刻渗透在平凡而又真实的业务工作之中。育人先育己,教师理应在教学、科研等各项具体工作当中同其他人,如领导、同事、学生等学校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个体真诚交往,从而反思自身之短、吸收他人所长以涵养师德。也就是说,要“使教师在职场中、在追求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成为师德建设的积极主体, 实现师德提升”[17]。

康德说过,“道德的行为不是产生于强制,而是产生于自觉,达到自律道德,才算真正具有道德意义。”[18]习近平同志亦曾指出,“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养成良好师德,单纯依靠外力约束(他律)是不行的,根本还在于教师对照师德规范,以复归人性、健全人格和追求幸福为旨趣,主动开展深刻反思、砥砺、体悟、自律,进而将师德规范内化为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

“全方位养德”将教育培养、业务渗透、自我修养等载体融为一体,在坚持通过教育培养、自我修养提升师德水准的同时,展现了业务渗透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延展师德养成的途径。

(三)“全过程养德”内涵及其实现

“全过程养德”是指将道德养成贯穿于教师入职到退休、学期开学到期末结束、双休日到寒暑假等所有时间,延伸到重构师德规范、加强教育培养、重视自我修养、强化监察监督、严格失范惩处等全部环节。

鉴于利用所有时间实施师德养成比较容易理解,且重构师德规范以加强外在教育环境道德整治、运用教育培养和自我修养等两个载体来推进“全方位养德”上文已有论述,我们仅重点解读强化监察监督和严格失范惩处等两个通过清除教师非道德行为来维护(仅有师德教育培养肯定是不够的)师德的环节。

师德规制是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运用师德规范,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约束和限制。监察监督是师德规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构建师德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则是实施监察监督、落实师德规制的核心环节。各级教育机构要运用好监察监督这一师德规制手段,保持高度敏感性,及时发现师德舆情,力争将师德风险降至最低,从而满足《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年1月20日)提出的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要求。

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教师〔2014〕1号),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治理师德失范提供了标准。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中指出,“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坚决依法依纪予以严惩。”显然,对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进行惩处是没有价钱可讲的。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不应生搬硬套,而应通过制定负面清单来提高处理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进而增强惩处制度的公正性。因为“一个真正的制度应当包含着自己的道德性,一旦国家施行的制度没有能蕴涵着道德的价值取向,就会导致一个根本不宜称为制度的东西。”[19]当然,我们还须按照《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2018〕16号)要求,“建立师德建设责任追究机制,对师德违规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等失职失责问题,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肃追究责任”,坚决遏制师德失范行为蔓延。

“全过程养德”将所有养成环节纳入监控范围,形成了养成全覆盖,很好避免了真空地带的出现,极大提高了师德养成的实效性。

“师德困境……,其危险性主要在于:于上动摇政治理想与权力秩序,对下滋生见利忘义与离心离德,居中亦使人心不古世风日下。”[6]农村教师师德失范治理事关农村发展,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科学系统施策,切实构建起“三全”养德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养德三全农村教师
《节俭养德》
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应对
高校“三全”育人模式探索
农村教师的课改观
节俭养德进校园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
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育人
坚持“三全”原则实施“三项”工程构建德育工作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