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情景的课堂对话教学初探
2021-11-30江苏省溧阳市上兴中心小学潘青松
江苏省溧阳市上兴中心小学 潘青松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少不了老师的问,但问题怎么提、何时问,对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一个好的问题常常就像一扇打开知识的门,学生走进门内能相互扶持,拾级而上,对文本进行解构和重建。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以多元互动对话为形式,激励学生自我对话、鼓励学生争辩对话,让学生不再自我封闭,而是善于思考、表达和敢于质疑,在对话中相互启发,进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课堂成为老师、学生、文本相互交流的乐园。
一、问题情景下的对话教学
问题情景对话教学是以一个核心问题为中心,组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并由此衍生出一连串相关的问题,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共同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师生各抒己见,最终促使学生理解知识、内化知识,从而在认知、情感、价值观的多方面获得提升的教学模式。
“问题情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是要让教师在课前明白以什么问题为抓手,让教师准备得好;第二是教师要懂得在核心问题下设置什么样的关联问题引导师生互动对话,让问题问得好;第三是课堂上如何根据设置的不同话题开展互动对话,让学生学得好。
二、问题情景下对话教学的策略
(一)在统领处,点燃对话
古人写文章,常常追求“立一字缀全篇,缭绕盘旋到底”。我们在上每一节课前,也都会对文本进行反复钻研,精心设计,寻找这节课统领性的问题,并以此提纲挈领地辐射和管辖起其他教学内容,使整堂课有骨架,有推进的节奏感。学生在此问题的指引下,点燃了相互对话的导火索。
在教部编版教材第九册刘章写的《搭石》一课时,我紧紧扣住了课文中一句话,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它到底美在哪里?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是基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而言,问题设计要让学生能思考、够得着。我也曾设计过这样的问题来发问:为什么一块小小的搭石是乡亲们美好感情的见证?看似核心问题,但仔细一想,这样问得太宽泛,学生无法抓住一个点去思考,无法找到思考的支撑点,更无法点燃学生思考的热情。第二是符合对文本的解读。本课的宗旨就是让学生感知由搭石引申出来的“美”:人们走搭石时“协调有序”的美,过搭石时“互相礼让”的美,修搭石时“为人着想”的美。学生在此问题的引领下,展开了对文本的研读,学生在读文、圈画、写批注等过程中,与文本进行了对话。
在全班交流的环节,学生与学生,与老师、文本又进行进一步的相互交流,思维的火花碰撞出一个个精彩的瞬间,课堂上学生们陶醉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行走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搭石上,感受在人间处处有“美”的画面里。
(二)在关键处,深化对话
一节课常常有关键之处,它对文本的解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文本的关键点上设计有效提问,促使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交流,同时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保持某种思考式的对话、互动式的学习状态?
在教部编版教材第十一册《桥》时,对老汉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是本课教学重点。如何让这个人物更完整、更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我让学生通读全文,画出最令人感动的画面。学生认真而仔细地用“读画写“的方式与文本交流,感知老汉的感人场景。一只只小手、一次次发言,大家交流着老汉的令人难忘的情景:汹涌的洪水中,人们的慌乱,老汉的冷静;过桥逃命时刻,老汉镇定自若的指挥,铿锵有力的命令,等等,这些画面深深刻在了大家的心里,也被老汉先人后己的精神深深感动。但有一个画面却极不寻常,我请大家读这个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我引导学生体会老汉的语言和动作,顺势发问:生死存亡之际,老汉这样做不是把自己的儿子往死路上推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此问一出,学生间顿时炸了锅,有的开始小声议论,有的凝神思考,还有的开始与文本交流……经过一段的自主学习,课堂又热闹起来,大家对老汉的形象随着这个问题的讨论,一步一步在深入,小说所要表达的主旨也在大家“剥笋”般的对话中,更加清晰明朗起来。
(三)在思辨处,升级对话
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很适合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让学生的思想和文本产生激烈的碰撞,教师以此可以升级学生与文本和人物的对话,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康桥执教的苏教版教材《九色鹿》一课,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生齐读最后一小节,学生对文中的国王、调达、九色鹿分别进行了评议,张老师结合学生实际,援引三句“名言”,让孩子们看到了人的两面性。而后张老师突然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若干年后,调达出狱了,有一天调达又掉进了水里,生命垂危,恰巧又让九色鹿碰见了,九色鹿这次要不要救他呢?当学生马上要说救的时候,张老师引出了《农夫和蛇》和《东郭先生和狼》两则寓言故事。这样一来,给学生巨大的迷惑感,到底救还是不救?学生分成了两派,有人说不救,有人说救,孩子们给出了来自心灵深处真实的想法,赢得了在场所有老师的掌声。
张老师立足文本而超越文本,打破课堂教学常规,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方式,运用多种方式不断地来升级与学生的对话,学生在一次次的思辨中,逐渐发现灵魂深处最可爱的人性。
三、问题情景下对话教学的误区
(一)问题过碎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老师错误地认为“问”就是“启发”,导致课堂教学“满堂问”,学生不断地在回答,课堂看似“对答如流”,而实质上这种一问一答的教学并没有形成师生、生生、生本间的多层对话。学生在繁杂的问题中,只做了机械般的解答,“能不能”“是不是”“对不对”等一些琐碎的问答,造成满堂课尽是学生震耳欲聋的“回音”。 这种哗众取宠的现象,从表面上看似乎“双边”活动热闹非常,实际上学生思维并没有真正展开,对知识仍是一知半解。长此以往,反而会使学生养成轻浮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惰性。究其原因,是由于老师对教材没有完全吃透,准备不足,没有好好设计关键问题来组织教学,导致课堂出现了过多过杂的师生问答,而没有形成完整、连续性的有效对话。
(二)问题过浅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好的问题是课堂的“课眼”,它可以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畅所欲言,言无不尽,言而有意。而一眼就可以看到答案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师生、生生间互动。所以课堂中这类问题尽量少问甚至不问,多问一些需要学生跳一跳、再跳一跳才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师生的对话才有张力和韧性,师生的互动才会变得趣味盎然。
(三)无需一致
对话不是为了消除差异、排除异己,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珍视差异。观点的不同正说明问题的复杂性,说明有对话的必要与可能。所以问题情景下对话教学,不是为了追求统一的标准答案,而是要肯定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教《落花生》这课时,我出示父亲的两段话(第10和12自然段),读后问:父亲的话语向我们传递了什么信息?学生对文本进行对话交流,大部分学生都认可了花生的品质,想做一个默默无闻对社会有用的人。但也有学生就提出了桃子、苹果、石榴同样了不起,不仅外观鲜红嫩绿,令人喜爱,而且营养丰富,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水果,所以长大之后愿意做外观漂亮又对社会有用的人。学生不同角度的解读,给了课堂别样的生机,对文本进行解构与重建。
总之,基于问题情景的对话教学,是建立在高质量的问题之上,它将有力引导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文本进行高效的对话,呈现课堂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