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实际问题的解决策略:画重点

2022-01-05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震阳实验学校张宇城

青年心理 2021年18期
关键词:关系式做题乒乓球

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震阳实验学校 张宇城

在数学的考查试题中,实际问题因综合性强、分数高一直是学生和老师关注的重点,而教师让学生重复、机械地练习题目,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知识掌握情况的不同,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状态,都影响他们解题的正确率。知识掌握不足我们可以在课后做针对性的补习,那解决问题时的状态呢?我们能不能让学生在分析题目时规避无用因素,把注意力集中到题目的关键点上进行分析呢?

一、画重点策略的简介

(一)画重点策略的出现

随着年级的增长,数学知识不断变难,学生在分析问题时遇到的困难也越大。尤其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有学生不会用基本的解题策略去分析题目,或者使用没有联系的数据进行计算。因此,怎么样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了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由于我中午有坐班面批作业的习惯,看到语文、英语老师都会给学生画词语、单词、句子等,之后学生对照着这些重点内容反复背诵、记忆,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那我们数学学习是不是也可以来“画重点”呢?我立即将我的想法付诸行动,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画重点策略的涵义

顾名思义,画重点就是在通读题目的基础上,把题目中重要的信息(小学的实际问题中,一般都是带有数据的)用下画线或者彩笔标注出来,越精炼越好。例如:“一水池有一根进水管和一根出水管,进水管每分钟流量是6L,出水管每分钟流量是5L,只打开进水管25分钟放满水池,如只打开出水管几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

题目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长的,如果学生只是通读一两遍题目,把重要信息记在脑海中来分析问题,还是比较有难度的。而如果应用画重点的策略,我们可以这样标注:一水池有一根进水管和一根出水管,进水管每分钟流量是6L,出水管每分钟流量是5L,只打开进水管25分钟放满水池,如只打开出水管几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提炼完的信息是:进1分钟6L,出1分钟5L,进25分钟放满,求出几分钟放完。我们通过画重点的策略把一道长题目精炼为几个短句,有利于学生针对性地分析题目。

(三)画重点策略的特点

1.易学、易操作

画重点的策略简单易学,小学阶段学生只要找出带有数据的信息将其标注出便可,即使刚开始使用时不好掌握标注的度,多做几道题后也能初步掌握,等熟练了以后就能达到精炼的要求。同时,画重点的策略也容易操作。

2.简洁、明了

实际问题都是由句子组成的,画重点策略的作用就是把长文字转化为短句或词,把泛性的信息全部剔除,仅留下对计算有用的信息,能很大程度上减少无用信息对学生的干扰,而有了重点以后,学生能够更简洁、明了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画重点策略的重要性

(一)分析数量关系式的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抽象数量关系式也是建构模型的过程,但是让中低年级学生在有大量文字的实际问题中找到数量关系式,无疑是大海捞针,而画重点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找出题中的重点,让学生把这些重点精炼出来,再根据实际情况,组成具体的数量关系式。因此我认为画重点策略是分析数量关系式的基础。

(二)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

现在我带的2个班总共有100位学生,学生整体比较贪玩,虽然学生们基本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但是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还有待提高。因此,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是我迫在眉睫的任务。学生会有向师性和从众性,在这两种心理的作用下,只需要老师加以传授一些解题方法,规范学生的做题格式和做题要求,就会有一部分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实践。接着老师投影一些达到要求的作业,并积极鼓励他们,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

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全面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这方面失分较多。在我没有传授画重点策略前,大部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都是通读一遍或几遍题目,把信息记在心中后,直接在纸上进行计算。但是学生时常错记数据或未完全理解题目意思。在我传授画重点策略后,学生能够把重点精炼出来,并找到有联系的条件,来求出下一个条件或者确定先算什么。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已经通过画重点的策略完美地解决了问题,如图:

而部分优等生,不仅画出了重点,而且还分析了数量关系。他们将精炼出的重点罗列出来,再寻找、分析有联系的条件进行计算,如下图:

在我给学生们投影了这些运用画重点策略的作业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在他们的作业中实践了这些方法,学生们不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且也开始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作业习惯。

三、画重点策略的实施过程

接下来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书本第16页的第11题为例来分析:“一盒乒乓球有6个,每个乒乓球3元。张老师买了乒乓球付了216元,买了多少盒乒乓球?”涉及到买东西的题目,我们都知道“单价×数量=总价”,学生们根据实际生活是知道如何来计算的,但是题目中不会明确地告诉我们单价多少,数量多少。现在我们一起用画重点的策略来分析这道题目。

(一)画出重要信息

加下画线或圈出重要信息(我是强调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注出来)。将题目用画重点的策略标注后:“一盒乒乓球有6个,每个乒乓球3元。张老师买了乒乓球付了216元,买了多少盒乒乓球?”这题和计算无关的因素是“谁”“买了什么”,所以摒弃。于是我们将题目精炼为:1盒6个,每个3元,付了216元,买了多少盒?

(二)找出有联系的条件

方法一:“1盒6个”和“每个3元”是有联系的条件,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可以说出:1盒6个×每个3元=1盒多少元,这就是我们教学中需要的。如果学生整体素质比较高的,我们可以在此提到“1盒6个”就是“数量”,“每个3元”是“单价”,“一盒多少元”是“总价”,即“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式。之后学生很容易算出6×3=18(元)。学生再根据“1盒是18元”“总共付了216元”这两个有联系的条件,可以说出总共216元÷1盒18元=一共买了几盒,即我们需要的“总价÷单价=数量”所对应的具体数量关系式。

方法二:“每个3元”和“付了216元”也是有联系的,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可以说出:总共付了216元÷每个3元=买了多少个乒乓球,即我们将要渗透的“总价÷单价=数量”的数量关系式。学生很容易算出216÷3=72(个)。学生再根据“一共72个”“1盒6个”,可以说出一共72个÷1盒6个=一共多少盒,即“总数÷每份数=份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关系式。

画重点策略作为辅助学生做题的方法,我认为在学生解决问题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要让学生摒弃原来的做题方法,接受新的做题方法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教师决不可操之过急,需要循循善诱,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了,那么就是好的开始。教师可以把按照自己要求的作业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出来,学生们都有很强的竞争意识,慢慢达到老师的要求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

画重点的策略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一方面,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在通读题目的基础上,用画重点的策略标出重要信息并加以精炼,找出有联系的条件,学生能够说出具体的数量关系式,我们在教学中以学生说出的具体数量关系式为基础,慢慢渗透通用的数量关系式。另一方面,画重点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抛却浮躁的心态,静心、耐心地分析题目,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我相信,如果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接纳画重点的策略,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自身素质,还有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

猜你喜欢

关系式做题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例谈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应用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速寻关系式巧解计算题
乒乓球与大铁球
同角三角函数的两个基本关系式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