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合生长”理念构建活力综合实践课堂

2021-11-30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岳王学校

青年心理 2021年18期
关键词:生长学科活动

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岳王学校 王 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调查研究、实践探索为基本方式的学习课程。我发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合”字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如何进行活动资源的“整合”、学科文化的“融合”,以及人的“合作”将在“合生长”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中获得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从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出发,找到其能力发展的生长点,开展综合实践主题学习设计,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合理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厘清思路,形成“合生长”主题活动整体架构

“合生长”,是“合”与“生长”的融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任何主题课程都有自己具体的教学目标,而活动的任何一个环节,要达到的任何一个具体目标,都应自觉地朝向这个教学的终极目标——完整的人的发展,并且使每一个教学活动与教学环节,都能作为通向这个终极目标的步骤而存在。因此,构建了“合生长”主题活动,科学有效地梳理总结“合生长”与主题活动的关系,厘清主题活动课堂设计与实施落实的操作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合生长”主要从学生综合生长的视角来研究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探索出各学科课堂活动与实操的方式和路径,形成“合生长”的课堂活动模式。

基于综合实践学科特点,“合生长”主题活动将从各学科的分科发展走向综合成长,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时达到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综合生长,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活动。其次,它是关注生命的活动。学生的生长空间是自由宽松的、自主生长的,学生的生长环境是生态,吸收的生长养分是多元的、均衡的,学习的过程是乐享生命的过程,将设计的活动单等作为载体来催化学生的生长,调控主题活动的生长,关注学生的协调发展,使活动具有生成性、生动性、生活性和生命性。最后,合生长主题活动是指从分科发展走向综合生长,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课程教学更好地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即培养学生可持续的综合发展的能力对接,符合学生综合生长的需要。活动中,教师进一步落实主题活动课堂综合的、融合的生长,形成了学校“合生长主题活动”的整体架构:纵向专题活动与横向主题探究。

二、确定目标,把握“合生长”主题活动的基本特征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提升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合生长”主题活动中,我们力求达成以下几个方面的行为目标:一是提升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二是培养与人合作的态度,三是形成亲近自然的初步意识。

因此,在开展“合生长”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时,一定要注意活动内容可操作性和学校的具体实际,如结合我所在学校九年一贯制办学特色,通过“有预计、有构想、有结果”等一系列活动,力求形成以下几个特点:

(一)主题设计“生活化”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生活中来,在确定活动项目总主题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了解,从学生日常感兴趣的话题中选取相应的主题,如经常接触的、相对比较熟悉的案例和热点话题,使学生有一个积极的状态来参加研究。

(二)主题内容“专题化”

要确定所实践的主题前,必须了解学生个体及其家庭情况,我们必须努力选择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和其他有意义的主题。通过专题化的形式,开展一系列的项目活动,结合学校各类活动开展、实施。

(三)主题学科“融合化”

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目标,是学习和改变实践,所以“综合性”是大的特点。一个信息系统涵盖了很多主题,教师也受到各种各样的设计的影响,展示出不同的有机实践,为学生们适当地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为改革新的学生方案,建立了不同学科之间的通道,为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提供了机会。

三、构建模式,形成“合生长”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

(一)构建了“合生长”横向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框架

1.聚焦个案,有效实施。以综合实践为指导活动开展“合生长课堂”活动设计,围绕一个主题整体设计,展开不同的课程,这样的活动更强调适合学生综合能力的生长,统整多种学习途径和方法,经历综合的、融合的学习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精神和不断生长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生长课堂的进一步落实提供指导方法。例如,课题组以综合实践活动《环境保护》研究为切入点,跨学科合作整个主题活动。综合实践课程全程参与,美术学科通过《绿色生活》通过绘画的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体会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美好的生活环境给人类带来的美好感受;手工课《我喜欢的鸟》带着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生机,鼓励学生用剪、贴、画等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音乐学科通过《捉泥鳅》《夏夜》动人的旋律,让学生感受环境的优美;信息学科,通过多媒体手段,《制作小报》《设计横幅》帮助学生进行宣传口号的设计,学生小组设计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让人耳目一新;科学学科通过《污水和污水处理》,让学生对生活污水进行简单的处理,明白污水处理的不易,从而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推广主题,形成模式。通过本课题一系列主题活动的研究和课堂上的教学实践,探求多学科合作,助力学生全方位发展,打破学科间壁垒,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主题知识体系。教师通过恰当的启发、点拨和引导,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探究的思维空间,从主动探究到实际运用,从而形成了横向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框架。

(二)构建了“合生长”纵向与学科融合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框架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的融合、实践与创新,着重摸索出适合九年一贯制学校纵向学科主题活动的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而形成课堂生长策略,即同一学科在不同年段的纵向整合的课堂活动研究。从传统单一独立的教学活动,走向综合学科专题纵向的整合教学实践,打破了学科内原有的章节,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研究活动。教师将同类知识内容按其内在的逻辑,组成在各单元内、单元之间、各年级乃至跨学段的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通过资源重组、整合、拓展、提升,将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这样“纵向”整合,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有更清晰的认识。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思考、探索、合作、验证等,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并对自己的探究方法和结果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控,从而提高自我管理及自我学习的能力。例如:课题组以“数”为专题进行研究,1-3年级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进行读数、认识小数和分数及其表达的意义等研究;4-6年级认识万以上的大数,进行简单的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开展用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研究;7年级认识负数,增加有理数实数的概念,尝试用字母代替数字的研究;8年级认识函数,体会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的普遍存在;9年级提升对函数的认识,借助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让学生认识函数,并学会结合三角形、四边形、方程、不等式等综合知识的运用。分别从数的“理解”“数系的扩充”“运算”“应用”四个方面,在不同的年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做到整体“数与代数”知识结构的螺旋式上升,打通各年段之间的节点。

通过对综合实践专题类的活动,发现学生进行名著阅读、英语写作及数学等专题的研究时,需要对教材、课时重组和教材内容优化,要打破固有知识体系的分割,突破年级的限制,对主题研究范围进行综合延伸。纵向整合教学从学生立场出发,最大限度地调整学生思维框架,整合知识内容,使教学资源获得新开发,探索出“合生长”纵向与学科融合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模式。即:生活问题,感受主题—跳出单元提炼主题—跨跃年级,形成专题—打通节点,纵深发展—综合运用,发展主题。

总之,在“合生长”课堂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的综合实践课堂结构越发清晰,在简约的前提下,向着自主生成靠拢,向着学生的生命生长努力,可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充分激发学生潜能,拓宽学生的融合视野,静待生命成长、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生长学科活动
【学科新书导览】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碗莲生长记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超学科”来啦
《生长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