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成课程下中班幼儿探究能力培养的初探

2021-11-30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幼儿园沈建兰

青年心理 2021年18期
关键词:糕饼童谣面团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幼儿园 沈建兰

一、研究缘起

“天哴星,地哴星,外婆叫我吃糕饼……”《吃糕饼》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首童谣,教室里时常会传出孩子们快乐的童谣声。有一天,天天跑来问我:“老师,你吃过糕饼吗?”我摸着天天的头说:“老师吃过糕饼,糕饼可好吃了!”旁边的甜甜拍了拍我的肩问我:“老师,糕饼是用什么做成的?” 我摇了摇头说:“我也不知道,要不我们一起回家上网调查一下,并将你们调查的结果带到幼儿园来分享给别的小朋友。”……此时,孩子们对糕饼产生了兴趣,于是一个关于糕饼的有趣的生成活动就产生了。

二、研究实施

(一)立足幼儿生活,及时捕捉兴趣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我们在生活中要细致观察,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充分发挥它们的教育价值,给幼儿提供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片段一:什么是糕饼?

“周末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对糕饼进行了调查,谁来说一说什么叫糕饼?”我问道。

“用糯米粉做成的团子就叫糕饼。”飞飞说道。

“我奶奶说糯米粉和梗米粉做成的好吃点心叫糕饼。”怡怡说道。

“请你来说说你认识哪些糕饼?”我问道。

孩子们马上举手回答:“我看到了绿豆糕!”“我看到了枣泥糕!”“我还看到桂花糕,上面有好多桂花!”“还有红枣糕,就是中间有颗红枣的那个!”每个小朋友都很认真地把自己喜欢的和见过的糕饼都一一描述出来。

片段二:我们的开心糕饼

明明跑到我身边问道:“老师,过几天就要感恩节了,感恩节我们要吃什么糕饼呢?”明明的话一下子把我问住了,我摇了摇头说:“我也不知道感恩节要吃什么糕饼,怎么办呢?”“要不我们自己来设计制做一款感恩节的糕饼?”明明期待地看着我说。

“我想做很多葡萄味的糕饼,就叫葡萄糕饼。”曦曦说。

“我去糕饼店看到有的糕饼里有芝麻,就叫芝麻糕饼。”修修说。

大家各抒己见,最后孩子们进行投票,选出自己喜欢的糕饼名字——开心饼。

(二)激发主动探究,支持幼儿深度学习

《纲要》指出:幼儿活动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在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支持幼儿进行探索与表达。

片段一:软软的面团像什么?

明明抓起手中的面团问边上的朋友“你看我揉的面团像什么?”

“像一条鱼!下面弯弯的像鱼的尾巴。”恺恺说。

“我觉得像一只小熊,上面突起的像小熊的耳朵!”然然说。

“我捏了一块三明治,可好吃了!”瑞瑞举起手中面团说道。

“明明,你看我搓了一个大汤圆”婷婷捏着“汤圆”得意地说。

“啪!”婷婷一失手“汤圆”掉进了水碗里。看着水碗里的面团婷婷着急地叫了起来:“怎么办?掉水里了?”

“没关系,我们往里面加点面粉就好了!”恺恺安慰道,他拿起一大把面粉往面团上撒去,婷婷使劲地揉起来,不一会儿,她举起手中的面团开心地说:“我的面团现在一点儿也不粘手了!你看我搓了一根大香肠!”

片段二:我会刷油和敲模具了

金妤媗从其中拿了一小块面粉揉成团,在中间摁了一下,双手继续往两边捏,捏出一个碗状,沈子琪赶紧往里面放了一勺豆沙,金妤媗将碗口往中间捏拢,对边上金熙晨说:“你的模子油刷好了吗?”金熙晨听了金妤媗的话,连忙拿起油刷往模具的四周刷上一层油,将刷好油的模具放在桌子上高兴地说:“磨具刷好油了。”金妤媗将手中的面团放进了模具里,用力按了一下,但面团还是有一部分鼓在外面,这时金熙晨站了起来将自己的小手也放在了上面,一起用力将面团往模具里压实。

只见金熙晨一只手拿着模具将模具倒扣着,另一只手在模具的背面用力地拍打着,拍了很久,开心饼还是没有掉出来。

“怎么办呀?”金妤媗问金熙晨。

金熙晨看了看模子里牢牢粘住的开心饼说:“我们将这个模子靠在桌子上,一起来拍模具好吗?”

他们将模具的柄靠在桌子上,两个人一起用力拍打起模具的背面来,开心饼稍稍有点松动,但还是没有从模具里掉出来。

“这可怎么办呀?是不是你刚才油刷得少了。”金妤媗有点着急了。于是找了阿姨询问,才知道敲也要秘诀的。于是,他们沿着模具的四边用力往桌面敲打,开心饼终于从模具里掉了出来。

(三)建立高效互动,聚焦探究能力培养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们要转化教育行为,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借助适合幼儿活动的材料,把握教育契机,灵活机智地以适当的方式与幼儿进行有效互动,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究学习。

片段一:开心饼礼盒怎么做?

“老师我想要做一个盒子,将开心饼装在盒子里。”甜甜提议道。

“这个主意不错,但是盒子没有怎么办?”我问道。

“我们到网上去买!”甜甜挠了挠头说道。

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上网挑选一款盒子,大家按照图片制作起来。

“这么多的开心饼,我可以送一块给门卫的叔叔吗?”飞飞看着我征求道。

我看着飞飞点了点头,然后对着全班孩子问道。“你们还想把开心饼送给谁呢?为什么?”

“我想送给老师,老师每天都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想送给保健室的阿姨,阿姨每天给我们量体温。”……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

孩子们将自己制作的开心饼赠送给想要感谢的人:门卫的叔叔、老师、保健室的阿姨……他们收到这么一份既好吃又好看的感恩节礼物很开心。

片段二:我们的《开心饼童谣》真好听

“切土豆”的音乐响起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切土豆,土豆土豆土豆块,土豆土豆土豆片……”孩子们边念唱着歌曲边做着手指操游戏,音乐循环播放到第二遍,突然人群中传来了萌萌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来做开心饼……”

于是,我就问萌萌:“萌萌你刚才唱的跟大家不一样?”

“萌萌唱的是什么呀?”我对着全班小朋友提问道

“她唱的是开心饼。”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对呀,我们还可以来唱一唱开心饼的童谣呢,‘让我们一起来做开心饼’用桃源话怎么说呢?”我继续问道。

“船家一道来做开心饼。”曦曦自信地回答道。

“你说的真棒!那做开心饼需要哪些步骤呢?谁来用桃源话来说一说?”我问道。

“揉面粉”“放艾子”“放到模具里拍一拍”,孩子们纷纷举手用桃源话回答道。

“我们将这些做糕饼的步骤,都放到童谣中来唱一唱吧。”我说道。

快乐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孩子们边唱童谣边开心地玩着游戏……

三、研究分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在“你好!糕饼”主题生成活动中,我始终处于观察者和支持者的地位,选取生活化、游戏化的材料,使孩子永远保持探究和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得到更大的发展。

这次活动以童谣《吃糕饼》为题材展开活动,让孩子们动手动脑,学会了探索,学会了想象和创造,大多数孩子能主动去做、愿做、乐做。在活动中,孩子们兴致浓厚,收集糕饼资料、了解糕饼的种类,亲手制作糕饼并进行品尝和分享活动,最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创编了属于自己的糕饼童谣《开心饼》,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实践,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相互讨论、交流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在活动中生成的课让孩子们更感兴趣,更有兴趣去探索实践,从而学习到更多。

猜你喜欢

糕饼童谣面团
快乐童谣
跟踪导练(二)(3)
咖喱香肠面包
猫面团
未来的糕饼坊
天上星
月亮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