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留学思想演变的四重逻辑
2021-11-30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在听取关于清华大学的工作汇报时发出了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从此在中国大地上涌起了出国留学的春潮。中外各界人士无不肯定邓小平这一指示的巨大意义:“邓小平同志发出扩大留学生派遣的重要讲话时,还没有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改革开放,但邓小平以过人的胆识、魄力和战略眼光,做出了扩大留学生派遣的决策,为中国的留学事业和改革开放做出了伟大的贡献。”〔1〕但是,客观地讲,鲜有学者将其置于近代中国的宏大历史背景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现实背景下,考量其留学思想演变的逻辑轨迹、意义和影响。据此,本文试图从“历史、实践、开放、发展”递进式的逻辑路径,研究邓小平留学思想的成因和发展,进一步挖掘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资源,透视其对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为新时代继续深化改革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借鉴。
一、邓小平留学思想演变的历史逻辑
近代以来的留学运动是在中国遭受种种重创后,有志之士积极探索汲取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复兴中华的外力逼迫和内力推动的双重作用下展开的。当时复杂的社会现实、轰轰烈烈的留学运动和邓小平自身的留学实践,触发了邓小平留学思想的产生,成为他留学思想演变的逻辑起点。
(一)近代中国“寻医求药”的留学运动:邓小平留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
鸦片战争以后,昔日雄风四起的中华帝国,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攻击之下,逐渐陷于没落的境地,“素以‘天朝上国’、‘礼仪之邦’自诩的国人,不得不正视一向被视为‘蛮夷之邦’的西方世界,其中一批有识之士转而以新的思维方式探讨救亡图存之道和更新传统文化之途。留学生就是当时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产物。”〔2〕
近代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1)容闳(1828—1912),广东香山(今珠海)人,1846年留学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回国后促成了中国官派留美,后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1847年留学美国耶鲁大学,1854毕业回国。在毕业前,他即立下了“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3〕的远大理想。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他策划和促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留美幼童的派出,开启了中国留学教育的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在中国现代化史上都具有开拓意义。此后,福州船政学堂学生留学欧洲。特别是晚清新政以后,留学生纷纷涌向日本,不但形成中国历史上万人出国留学的运动,而且成为“到此时为止的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4〕。这些留学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向产生过巨大影响,特别在清末民初国家体制革故鼎新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
19世纪中期以后,东西方列强侵凌中国的阴影对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中国人造成的心理创伤是无以复加的。救亡图存,留学救国,不齿问道于昔日的弟子,乃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普遍的一种愿望,也是邓小平与他前后不同时期中国人厕身其中振兴中华的一种路径。在毛泽东的著作中曾有概括:“自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5〕邓小平留学思想之历史渊源也就从此开始。
(二)勤工俭学运动和留学苏联:邓小平留学思想演变的时代影响
在中国近代留学史上,发端于民国元年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留苏运动对民间出国留学产生过潜移默化的作用,邓小平的留学活动也受此影响。
1912年,李石曾、张继、吴稚晖、吴玉章等名流,本着“输世界文明于国内”的宏愿,在北京发起了“留法俭学会”〔6〕。经过几年的准备,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得到发展,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双重影响下达到高潮,风靡全国,其中四川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意外地走在前列。“赴法勤工俭学学生,来自全国18个省,其中四川(378人)、湖南(346人)、河北(147人)3省学生最多”〔7〕,“1920年年底,陈毅、聂荣臻、邓小平(当时名邓希贤)等三百七十八人分别赴法留学”〔8〕。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留法勤工俭学活动中,涌现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批优秀干部,如“周恩来、蔡和森、赵世炎、向警予、李维汉、李富春、聂荣臻、邓小平、徐特立、李立三、蔡畅、王若飞、何长工、陈毅”〔9〕等。
这批共产党人精英,后来多数又参加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留苏运动,成为留苏运动的重要成员。十月革命以后,共产国际为推动世界革命、输出革命经验,在苏联“先后创办了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莫斯科中山大学和列宁学院等,为中国等东方被压迫民族培养革命干部……1921年,在陈独秀的组织下,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等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员20余人首次赴苏联留学。此后,由法国勤工俭学转道来苏一些共产党人”〔9〕。如旅欧支部从1923年1月起,从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和留学西欧的学生中分批分期选拔百余人赴苏学习,其中就包括邓小平。
由此可见,邓小平个人的选择和成长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近代以来勤工俭学和留学苏联的运动成为他留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三)1949年以后中国的曲折发展:邓小平留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触动
邓小平留学思想演变的历史逻辑还来源于他对1949年后中国曲折发展的反思和感悟。1949年,夺取革命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以执政党的身份担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但是,由于战争的破坏,百废待兴,人才凋零。建国初期“我国科学研究、教育、工程技术、工业、文艺等方面高级人才不足7万人”〔10〕。党中央为了尽快恢复生产,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决定向国外派遣留学生,以培养建设人才。不过由于当时冷战的国际环境,中国对外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在留学教育方面,也确立了“一边倒”的留学工作思想。从1950年开始选派留学生前往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学习,“到1965年,中国共派出了6834名本科生,2526名研究生,1116名进修生,222名教学实习生和翻译”〔11〕,学习各类专业,如江泽民、李铁映、罗干、钱其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宋健、刘国光、顾明远等各行各业的专家,就是那个时期派出留学的。
因此,应该充分肯定的是,建国初期我党确立的留学政策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人才,如“留苏学建设的中国学生,到199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7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3人”〔7〕,这对新中国各项事业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现实局限,今天看来,当时所派的留学生无论是数量还是留学专业,与这期间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是不够的。
特别是1966年到1976年期间,包括留学教育在内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遭到严重破坏。1966年6月30日,高教部印发了《关于推迟选拔、派遣留学生工作的通知》,我国留学生的选派工作就此停止,几乎长达10年之久。而在这期间,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大陆周围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也实现了经济的起飞,拉开了与中国的差距。国内外巨大的差距,促使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积极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这成为邓小平留学思想发展演变逻辑上极其沉重的一环。
二、邓小平留学思想演变的实践逻辑
邓小平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留学岁月,回国后在革命、建设时期的经历以及改革开放初期出访美、日、法、新加坡等国的活动,都构成了他留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和实践基础。邓小平个人的实践与其留学思想的形成辩证统一,构成了邓小平留学思想形成的实践逻辑。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激活了少年邓小平对新生活的向往和革新念头
20世纪初,四川广安是受到维新改良思潮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的主要地区。邓小平出生在四川广安,其父邓文明(1886—1936)生活在清末民国的乱世之秋,“是一个典型的旧社会的人,他的思想和生活都是旧社会的,但对旧社会又不满意。他甚至还说过这样的话:‘这个社会是不像个样子,是应该革命!’”〔8〕这说明他想改变社会现状,其思想是维新的。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中说:“爷爷在二十五岁左右血气方刚的年纪,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支持过辛亥革命,还参加了地方上辛亥革命的武装斗争”〔8〕,后来因为他听说重庆要举办“留法助工俭学预备学校”的消息,就让邓小平去重庆,进预备学校读书。
此时,邓小平年方14岁。当时的四川,经过清末保路运动,广安是在辛亥革命中较早宣告独立的川东地区。民众已经觉醒,对新生事物充满兴趣,四川的勤工俭学运动如火如荼。1919年9月,邓小平刚考入广安县中学不久,就根据父亲的安排,来到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学习。同期,该校共招收学生100余人,根据学生是否中学毕业,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邓小平因只上过一年中学被分到初级班。初级班主要开设法文、代数、几何、物理、化学、中文和工业常识,法文是最主要的课程。预备学校的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学习任务较重,如果毕业考试通不过就没有资格去法国留学。因此,邓小平十分刻苦努力,成绩很好。他因年龄小、个子矮,在同学中十分抢眼,生活自理能力和为人处事都较好,谈吐又十分幽默,很快成为留法预备学校同学会的一员。在校期间他还参加了抵制日货的宣传和斗争。经过一年的学习,邓小平初步掌握了法语的会话和读写、物理学、化学和工业常识等知识,还阅读了不少介绍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知晓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俄国革命、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工读主义等理论,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在邓小平的一生中,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正是在重庆形成的。”〔12〕最后他通过了毕业考试、口试和体检,获得赴法勤工俭学的机会,成为一名自费留学生。
(二)勤工俭学法兰西与留学苏联的域外经历培养了青年邓小平坚定的政治信仰和高远的国际视野
邓小平在青年时期留法勤工俭学和留学苏联的社会实践对其留学思想的形成产生最初的、最直接的、最大的影响。著名海归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的闵维方教授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广阔的视野,不能说与他的留学经历无关”〔13〕。留学不仅使他了解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实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培养了他广阔高远的国际视野。
在上海华法教育会的安排下,青年邓小平与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八十余名学生,于1920年9月14日启程,踏上了远赴异国他乡寻求真理、拯救中国的漫长之路。这是邓小平第一次走出国门带着梦想漂洋过海远行,每逢码头停靠,邓小平及其同伴都会上岸观光、猎奇,在邓小平及同伴的眼中,世界之大、之新、之奇,感受之深,都是让人空前难忘的。尤其是巴黎更是让邓小平一行惊叹〔8〕,巴黎呈现给邓小平及同伴的印象与当时封建落后和战火不断的中国有天壤之别,这给邓小平及同伴未来的勤工俭学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信心和美好的憧憬。
在华法教育会的安排下,邓小平和他的同伴们分别到蒙达尼、枫丹白露、圣得田等地的中学去学习或补习法文,同时等待工作。1920年10月,邓小平及其他二十多名中国学生开始了在巴黎近郊巴耶中学的学习生活。但“1921年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进入了极端困难的时期”,“当时大体有三分之一的人进了工厂,有三分之一的人入了学校,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既无工可做,又无钱入学,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7〕。严酷的社会现实迫使邓小平只能极少时间学习,大多数时间勤工,他在法国工厂里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法国最大的军火厂施耐德钢铁厂当一名轧钢工。此工种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每天工作10小时,有时还要加班,吃住条件也很差。为维持生计他又做很多杂工,如饭馆的招待,在火车站、码头当搬运工,在建筑工地推砖扛水泥、当清洁工等等,可以说底层劳动者的生活他都一一体验了。
在五年的勤工俭学中,邓小平“勤工”长达四年多,在校学习仅有五个月,但作为一个求学的少年,他一有空还是抓紧时间学习,以便回国后做贡献,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
勤工俭学期间做工经历对邓小平一生产生巨大影响,让他深切地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科技的力量,深刻感悟到当时法国资本主义社会先进生产力水平和中国封建农业社会落后生产力水平之间的差距,直观看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大规模商品生产中迸发出的力量。这一做工经历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对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认识,从而为他日后留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从后来邓小平留学思想演变的过程来看,赴法勤工俭学无疑成为邓小平留学思想的萌芽。
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中共旅欧支部安排邓小平等前往苏联学习革命理论。1926年1月邓小平从欧洲辗转到了苏联,前往莫斯科东方大学报到,后转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苏联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军事训练,系统学习俄国革命理论与实践、民族与殖民地问题、中国的社会发展问题、语言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列宁主义以及军事课程等,这为他一生的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苏联对中国留学生在饮食起居、学习生活方面提供了优厚的待遇,邓小平可以心无旁骛刻苦学习。但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他为维持生计大部分时间在辛苦做工,极少时间学习,这两种截然不同环境落差促使邓小平深入思考资本主义的弊端、科技的力量、共产主义革命的意义,从而对中国革命都有了新的认识。
一言以蔽之,赴法勤工俭学和留学苏联的经历使邓小平不但开启了为中国革命奋斗一生的航程,还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切身感受到了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力量,感悟到了出国留学的价值,认识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封建旧中国之间的差距,使他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处理国际事务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革命家、政治家。
(三)复出后出访欧美日本的见闻使邓小平看清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与原因,促使他决定扩大派遣留学生学习先进科技知识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邓小平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总书记等要职。但在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中,他曾遭到错误批判,1969年下放到江西拖拉机厂,直到1973年才得以复出,1976年4月又被撤销党内一切职务,1977年7月得以恢复。这两次复出后他出访了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深切感受到现代化发展的力量,悟出了中国与世界差距的原因,决心扩大派遣留学生,开启改革开放之门,在开放和学习中缩小与世界先进之间的差距。
从1974年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特别会议开始至1979年2月,邓小平出访了多个国家,既有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有法国、美国等欧美世界强国。此时的世界与二战前后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的中国与欧美、日本等国相比,社会发展状况更是有天壤之别。邓小平在这些国家的所见所闻感受深刻,对他在1978年前后大刀阔斧地主张派遣留学生与实施改革开放大有关系。“特别是对美国和日本的访问,帮助邓小平完成了对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准确定位,初步形成了通过实行改革开放促进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战略大思”〔14〕,而邓小平出访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见闻更加坚定了他改革开放的决心,扩大派遣留学生就是他实行改革开放的先声和重要步骤。
1978年的日本之行,使邓小平正视世界的变化,引发他的思考。这一年,在中国的留学教育史和改革开放史上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10月,邓小平作为国家领导人,在二战后首次正式访问日本。从外交上看,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了中日互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仪式,意义不可谓不大。但从深远的政治视角追寻,则可视为邓小平在酝酿中国现代化大战略过程中一次异常重要的取经之旅。邓小平访问日本时,正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作为中国政坛上极其罕见的“三落三起”的政治家和当时中国共产党内最有实权和威望的核心领导人,他的心中正在勾画着即将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思考着中国未来的现代化之路。
因为要取经学习,邓小平挤出时间,先后参观了新日铁公司、日产汽车公司和松下电器公司三大企业。邓小平从东京去关西时,“新干线‘光—81号’超特快列车以每小时210公里的速度飞速运行。日本记者问他有何感想,邓小平意味深长地说:‘快,真快!……这就是现在我们需要的速度。’这次访日,我明白什么叫现代化了”〔15〕。为期8天的日本访问几次使邓小平陷入沉思。他反复比较中日差距,建设现代化的决心更加坚定。1978年10月25日,邓小平在东京日本记者俱乐部举行的一次举世瞩目的西欧式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了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要以现在国际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首先承认我们的落后,老老实实承认落后就有希望。再就是善于学习。这次到日本,就是要向日本请教。我们向一切发达国家请教”〔16〕。这次访日对邓小平后来扩大派遣留学生有重要启示,他认识到,为了使中国尽快融入国际社会,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多边合作,借世界之力发展中国,只有大胆地走出去,才能开放地引进来。
1978年11月邓小平还访问了新加坡。此时,“新加坡岛不但是著名的国际贸易转口港,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东南亚最大的石油工业中心和修船业中心”,“在过去的16年中,已经建立了3家大型炼油厂……1978年时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休斯顿和荷兰鹿特丹的第三个大炼油中心”,“新加坡政府特别重视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以及培养本国科技人才和熟练工人,使一些工业部门一开始就建立在世界先进水平的基础上”〔16〕。新加坡为经济发展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使邓小平受到极大震撼。
1979年1月29日至2月5日,邓小平应卡特总统的邀请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考察了世界著名工业城市亚特兰大、休斯顿和西雅图。在休斯顿航天中心,他会见了一些美国科学家、学者和宇航员,与方毅副总理进了太空实验室,坐在乘务员的位置上,到太空走了一趟(模拟航天飞行),临时成了“太空人”。在西雅图,他参观了波音747飞机装配厂。邓小平所到之处的工业化、经济发展、科技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水平,都遥遥领先于世界,留给他的感受和刺激是异常深刻的。他表示:“中国人民在争取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努力中,有许多方面要向创造了先进的工业文明的美国人民请教。”〔16〕这也成为邓小平发出扩大派遣首批中国留学生赴美的主要原因。
概括地说,邓小平在复出后出访期间的见闻非常丰富,欧美、日本等国先进的生产力和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水平,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取得的进步,给邓小平以深切的触动,使他更直观地看到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深刻总结和反思中国发展的挫折。于是他决心扩大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管理知识,缩小中国与世界的差距。
三、邓小平留学思想演变的开放逻辑
开放与交流是人类先进思想产生的动力和源泉,而留学则是开放与交流的重要途径,邓小平留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也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点。
(一)明清闭关锁国教训惨烈,为邓小平扩大留学生派出提供了开放的历史借鉴
邓小平说:“中国长期处于落后和停滞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闭关自守。”〔17〕这是政治家的邓小平对中国历史的一个总结,也是他在观照世界发展大趋势之后的一个认识。近代以来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开放,然而,中国在明清时期却长期闭关自守,发展方向与世界的发展大趋势相悖。
首先以物质文化遗产为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长久以来生活在贵州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当地人民形成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例如,贵州省的传统建筑为纯木结构的瓦房。这里的山上遍生杉树和松树,这为建筑房屋提供了大量木材。作为桐油的主要产地,当地人为了延长房屋的寿命,还会在木质房屋的表面还会涂上一层桐油。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刷之后房屋呈现灰褐色,与其所处的山林环境融为一体。除此了普遍存在的纯木结构的建筑之外,安顺屯堡区的纯石头建筑,也是当地人就地取材建筑而成。这些充满民族特色的建筑形式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
1368年,明朝建立后,为了防止倭寇到东南沿海烧杀劫掠,明朝政府下令实行海禁。虽然海禁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抵御倭患”,对明朝的安全起到了保护作用。但是,总的来看,明朝的海禁严重影响了中外交流,造成明朝长期的封闭保守,阻碍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萌生。这种情况直到明末才有了短暂的改变。明末清初西方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来到中国传教。此时,西方经过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科学技术得以迅速发展,而中国由于仍然处于封建专制的集权时期,科学技术发展较缓慢,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欧洲。西方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带来西方一些科学文化书籍,引起中西之间狭窄范围内的交流,但大部分著作都深藏皇宫,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不是很大。
到了清朝,“清政府已放弃和中断了明朝‘海禁’政策中积极对外防卫安内的职能,而改变为消极排外的‘愚民’性能的闭关。清朝的‘闭关’与明朝的‘海禁’又有本质的区别,这种质的变化就决定清朝‘闭关’政策的落后和反动性”〔18〕,导致清朝政府在闭关中闭目塞听,全然不知此时欧洲西方国家资本主义蓬勃发展,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工业革命接踵而至,手工作坊逐渐被机器生产代替,资本主义急需扩大世界市场,西方列强到处建立殖民地,这成为中国近代百年以来被动挨打的祸根。
邓小平“以史为鉴”,深刻反思“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19〕。对明清两朝闭关锁国的教训,他这样总结道:“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的闭关自守。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20〕邓小平这段反思意味深长,既包含了对历史的无奈,更蕴含了汲取历史教训和改变现状的渴望。“对外开放不仅仅是—种发展战略,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对世界发展规律的认识。一个国家之所以对外开放,是因为可以从其他国家发展中,体察和透析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征。”〔21〕显然,邓小平通过留学实践、革命锻炼和对历史的反思把握了世界发展的规律。
因此,邓小平对20世纪中期中国仍然落后和封闭的现状无法容忍和接受。他强调,在现代化过程中,不论经济上或政治上,都“不要把自己置于封闭状态和孤立地位;要重视广泛的国际交往,同什么人都可以打交道,在打交道的过程中趋利避害”〔22〕。派遣留学生就是与世界打交道的重要一步,他强调:“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从科学和教育着手”〔19〕,大量派遣留学人员到科技先进发达的国家学习,博采各国之长,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无疑是造就宏大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队伍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他果断地决定派5000名留学生去美国学习,将派遣留学生工作置于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宏大战略之中。
(二)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的艰难曲折,为邓小平不屈不挠坚持发展科学教育事业提供了现实的反思
邓小平对历史上闭关锁国的反思不止于明清,他还联系了他为之奋斗和建立的革命政权。他曾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对外开放的,不过那时只能是对苏联东欧开放,以后关起门来”〔20〕,在这里,邓小平实际上道出了两个历史阶段不同程度的“关门”:
一是从1953至1957年,虽然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比较好的成就,但是开放不够,仅仅“是对苏联东欧开放”。这限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也“只能是对苏联东欧开放”。
二是1957年到1976年期间,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到严重挫折,包括留学教育在内的国际交往、交流也受到严重影响。在1960—1965年的六年时间里,中国仅派出留学生220人。1966年教育部发出通知“选派留学生工作停止”,向苏联派遣留学生的工作也自然停止。
1974年,江青等人一手制造了“风庆轮”事件(2)风庆轮是70年代初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国产万吨轮船之一,是我国远洋运输事业自力更生的产物。“四人帮”利用发生在风庆轮上的小矛盾而制造的一起政治事件被称为“风庆轮”事件,它是在正准备召开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的特殊背景下酿成的。江南造船厂制造完成风庆轮移交运输公司,却被发现存在问题,即风庆轮主机汽缸套磨损达0.15毫米,质量尚不过关,恐将来不能适应远洋运输的需要,需采取改进措施。“四人帮”在上海的亲信却说风庆轮主机汽缸套的“磨损仅为0.08毫米,完全属于正常”,拒不接受公司方面的意见,反而对交通部进行污蔑攻击,说交通部的人对国产船如何百般地挑剔,是“祟洋媚外”的典型等等。江青“组阁”借风庆轮为达政治目的大做文章,攻击主张买船的周恩来、邓小平,说是“祟洋媚外”“爬行主义”“洋奴哲学”等。“风庆轮”事件与“四人帮”的组阁阴谋是联系在一起的,“四人帮”名曰批判李国堂,批判洋奴哲学,实为欲扳倒周恩来、邓小平对立面,为其“组阁”铺平道路。参见程瑾,朱仁的《知情者说 第2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271-290页。,并借题大批“崇洋媚外”“卖国主义”“爬行主义”“洋奴哲学”等。邓小平与“四人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才一万吨的轮船,就到处吹。我对他们说,一万吨有什么可吹的,1920年我到法国去的时候,坐的轮船(3)1920年9月11日邓小平同四川八十三名学生一道去法国勤工俭学的邮船称“鸯特莱蓬”(Andre—Lebom)号,是来往于欧亚美三洲的法国邮船,长约五十丈,宽约六丈,高约十丈,约有几万吨。船的舱位分为三等,每舱可容数百乘客。最高的一层是游戏场,专供乘客运动之用。货舱在首尾两头,容量甚大。船上还设有起重机两架,以为装卸货物之用。参见毛毛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72页。就有几万吨!”〔8〕邓小平以他一贯的坦荡胸襟和强硬态度,临危不惧地反驳,这与他青少年时期去法国留学的不同寻常经历和经验关系密切。留学西欧使他深切体验了“山外有山,楼外有楼”,造就了他的博大和达观。因此,他不“妄自尊大”,也不“固步自封”。他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22〕“风庆轮”事件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看来,都是错误的,邓小平的反驳也是客观的。封闭必然造成狭隘和落后,邓小平在否定之否定中肯定中国要发展必须改革,改革的主题就是开放。
后来邓小平对此做了反思,他说:“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20〕,恰恰在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时间里,国际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邓小平说:“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困和落后就必须开放”〔20〕,“要扩大对外开放,现在开放得不够”〔20〕。邓小平审时度势,善于利用国际社会微妙的变化和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关系,抓住时机,恰当引领中国参与到世界科技经济进步的浪潮中,加快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也加速了中国科技进步的脚步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由此可见,邓小平通过对1949年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反思,总结了闭关锁国的反面教训,论证了开放的必要,而留学则是实施开放加强国际交流的重要标志和途径。
(三)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恢复和扩大留学教育,推动改革开放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但在西方、日本等发达国家达到顶峰,而且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如日中天地展开,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与中国在1966年至1976年间的“停滞倒退”形成鲜明的对比。
有感于此,邓小平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档口“拨乱反正”,扭转乾坤,以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审时度势,清醒地判断世界形势,准确定位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他指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19〕邓小平认为提升和突破中国科技的瓶颈关键在教育,而留学教育是推进先进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渠道。学习别国先进经验,就要积极主动地走出去,“走出去,才能引进来”。他抓住一切机会,宣传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心,表示虚心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留学教育既是一个走出去的好方法,又是一个与国际社会建立广泛联系的好途径,更是一个学习世界先进技术、科技和知识的好选择。因此,邓小平在1975年主动请缨主管科技教育工作,说:“对于科学我是外行,但我是热心科学的。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23〕。这些话语反映出邓小平对于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认识、生产力发展促进国家进步的认识、国家的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认识。而且他毛遂自荐主管科技教育工作,真正能做到实事求是,身体力行。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近代以来就处于落后地位,如何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邓小平从他丰富的阅历、实践和宽阔视野中,形成一个大胆的设想——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思想,因而在1978年6月发出“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指示后,“出国留学工作成为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一环”〔24〕。大力开展留学教育,以开放的姿态向世界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是邓小平为加快中国发展实施开放政策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也是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做出的准确判断,他说:“我在八月八日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那篇讲话,是个大胆的讲话”〔23〕。正是由于邓小平的大胆和魄力,才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找准了开放的突破口——留学教育。邓小平富有远见地提出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数量、改革留学生管理制度、鼓励大力发展教育和吸收海外留学生回国做贡献等,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以后改革开放的实践与对世界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观察中,邓小平进一步形成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思想,这不但大大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和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大踏步飞跃。
四、邓小平留学思想演变的发展逻辑
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邓小平无疑是一个文韬武略、出类拔萃的政治家。以邓小平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国共产党人,立时代潮头,开改革之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如果要摘取其中的关键词,窃以为最大的公约数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和“发展”。而邓小平留学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遵循了发展逻辑的演变。那么,留学与改革开放、留学与发展的关系究竟何在?理解和明了这个关系对于我们理解邓小平留学思想及其遵循的发展逻辑演变有重要的帮助。
简言之,“发展”是目的,“改革开放”是途径和方式。“改革”是对现实、现状的部分否定和除旧布新;“开放”是对外界、对“现状”和“范围”之外的开禁和放入;而“留学”尤其是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数量对1978年以来的中国而言,不仅是对现实的“改革”,而且是对外界“开放”的重要方式,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发展”。就此而论,邓小平留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中开放和发展思想的丰富,而“发展”又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终极目标,也体现了邓小平留学思想“与时俱进”的“发展”特点。因此,在邓小平留学思想演变的逻辑链条中,“发展”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于此,“发展”是向人类的高级文明阶段发展、向现代化发展,是中国也是人类历史的大趋势。
(一)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是现代化,邓小平把握了世界的主流趋势,其留学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特点
人类社会进入18世纪以来,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代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和大趋势。到20世纪,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科技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主题。
邓小平审视国际国内发展大势,敏锐和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发展的方向也是现代化。他与时俱进,坚持“发展”,尤其他在晚年超常清醒,避免了一个高龄政治家常见的思维定势和思想僵化,石破天惊地提出了中国就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站在百废待兴的中国教育的基础上,循规蹈矩的培养人才,难以在极短时间里培养出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各类高层次人才。为此,邓小平将人才培养和使用置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的高度,思考和审视中国的教育事业和人才发展,希图打破常规,培养人才,极富远见。早在1975年,他就顶住“四人帮”的压力,狠抓科技和教育,力图弥补人才匮乏的现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路线上,国家急需大批科技人才,人才紧缺问题十分严重。因此,他更“重视教育事业,曾多次就教育问题发表看法”〔25〕。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在同中央两位同志谈话中指出,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教育“同发达国家相比……整整落后了二十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19〕。他说:“在人才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20〕,“也只有成批的人才,才能带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20〕。也正因为此,他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也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决定改革开放之前,出人意料地发出了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指示。
邓小平留学思想的脉搏是随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而跳动的,他之所以要扩大派遣留学生,就是要培养掌握世界先进科学技术,造就发展中国的建设人才。邓小平主张的发展是全方位、多样化、多渠道和多层次的。留学教育就是为了谋求中国的发展学习世界先进文明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确保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二)振兴中华必须走正确的发展道路,邓小平留学思想开启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先声
相对于西方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姗姗来迟,而且是在西方列强洋枪大炮的轰击下被迫开始的。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发展轨道,被迫纳入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大潮之中。“就现代化的特定意义而言,在19世纪后半叶,它只是中国近世社会大变动诸流向中的一个流向;到20世纪初清王朝解体,现代化才异常艰难地上升为诸流向中带有主导性的趋势”〔26〕。民国时期,内忧外患,现代化的道路非常曲折。
1949年以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然而,受到“阶级斗争”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被严重扭曲,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差距愈来愈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邓小平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档口,“拨乱反正”,扭转乾坤,以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清醒地判断世界形势,准确定位中国未来发展方向,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1978年2月4日,邓小平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市的群众大会讲话中表示:“中国人民决心在本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6〕
那么,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呢?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20〕但1966年至1976年十年的动乱,使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学校几乎停办,各类人才奇缺,各方面都需要重建重整。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重新走上现代化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在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指示中指出:“不要怕出一点问题,中国留学生绝大多数是好的,个别人出一点问题也没什么了不起。即使一千人跑掉一百个,也只占十分之一,还剩九百个”〔27〕。这一大胆的、博大的、包容的、具有创新型的思想在当时来说完全是石破天惊的,超越了当时的时代和人们的思想水平,在其精炼语言的背后隐藏着深远的涵义,“扩大派遣留学生是思想解放的标志性成果,也是中国封闭多年后开放的开端”〔28〕。邓小平的思想远见而成熟,表现了他对知识分子的一种信任,对中国科技发展道路的选择;他的思考深邃而周密,通过派遣留学生打破国际交往交流的僵局,为改革开放开路。这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留学教育的指导思想。
(三)建设现代化要依靠人才,邓小平通过扩大留学培养人才,奠定发展之基
作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性政治家,邓小平认准了现代化就是中国的发展方向,而要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20〕。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培养这样的人才需要派遣大量留学生去世界各地学习先进科技、管理、经营等知识和经验。1978年6月23日下午,邓小平在听取清华大学主要领导当面汇报时,发出了扩大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的指示:“我赞成留学生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大学的水平,一方面派人出去学习,这样也可以有一个比较,看看我们自己的大学究竟办得如何。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搞个计划,今年至少先派三千人出去,怎么选派,派到哪里,要订好计划。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29〕
邓小平如此清醒地认识和判断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石破天惊地发出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指示,不仅与他的革命经历、政治经验、国际交往关系密切,还与他留法期间在资本家的工厂里做工有关。在法国里昂的工厂里,他亲眼目睹了机器大生产的速度和效率,这与农业社会的落后形成鲜明对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6年二十多年曲折探索中,他更加明白教育和人才的重要性,他说:“也只有成批的人才,才能带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20〕,而留学就是当时最适合、最能救急的人才培养途径。邓小平虽然不是研究人才的专家,但他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希望培养各类优秀人才的急切心情,超越了任何时代国家领导人对人才的渴望;况且,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社会建设探索使他客观地具备了培养人才的眼界和经验,从而敢于冒着很大风险为短时间内解决人才之需果断做出了扩大派遣留学生的决定。
(四)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捷径,邓小平顺应人类发展规律造就人才
留学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专门学习的一种重要活动,是培养具有先进理念、国际视野和尖端科学技术等人才的必要途径。
邓小平审时度势,以战略家的魄力、政治家的胆识和革命家的果断,发出扩大留学生派遣的重要指示,打破了中国长达十年的封闭僵局,在国内外引起空前反响,钱宁的《留学美国》一书曾有极其生动的记载描述。后来,邓小平还利用出访美国、法国、日本等先进发达国家的机会,与外国领导人商谈派遣留学生相关事宜。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来留学大潮的涌起,邓小平对中国的留学制度、留学政策等也做了一系列高屋建瓴、符合客观实际的指示,如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针对部分留学生滞留美国的情况,对留学工作也做了指示:“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应妥善安排,这个政策不能变”,“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30〕。邓小平还特别提出了“不计前嫌,来去自由”〔31〕的号召。这比第一次讲的大量派遣留学生的讲话更进了一步,而且他的留学思想是连贯的。“来去自由”的号召是对留学生信任的基础上,表现了:第一,邓小平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没有动摇,坚信知识分子是无产阶级的一部分,是党可依靠的力量。第二,他对国外的先进自然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先进方法的认识是坚定的。邓小平在第一次提出大批派遣留学生时说,“主要是学习自然科学”,但是邓小平后来又说“我们的社会科学也落后了”,这句话的分量很重、很大胆,他表现在对社会科学的认识,其实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认识。19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中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20〕这些观点都是邓小平在对待学习国外长处和社会发展上的科学立场和态度。正确的开放才能引进西方科学的管理方法,他在分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管理经验的方法上也是大胆的、科学的、超越别人的,透过了资本主义制度层面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中的规律,极富有科学的胸怀和眼光。邓小平对留学生回国奉献的主流和潮流的把握与他的出国经历以及对世界留学规律的认识是分不开的。根据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精神,国家出台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
由此,通过留学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推动了我国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培养中国现代化优秀人才奠定了基础,引领中国走上了与国际交流的道路。这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十分伟大的壮举,这也是在邓小平留学思想逻辑演进中发展逻辑的具体呈现。
五、结语
邓小平以政治家和战略家的视角宏观看待教育问题,以革命家的勇气和魄力开拓和发展教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留学思想。
首先,从形成渊源上看,邓小平留学思想的产生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在个人实践和革命经验的基础上,为谋求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而长期思考的理论结晶,是历史、实践、开放和发展四重逻辑交错叠加后呈现的思想精华。其次,从学理和思想地位上看,邓小平留学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添了新的内容和理论。第三,从实践和意义上看,邓小平留学思想开启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留学潮”,对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和大批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新时代继续发展先进科学技术、深化改革开放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