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植劳动教育沃土,赋能儿童健康成长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实验小学劳动教育“三重奏”

2021-11-30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实验小学董玉梅

青年心理 2021年32期
关键词:三重奏劳动育人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实验小学 董玉梅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落实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精神是一线教育者必须思考和践行的问题。小学阶段应通过改变育人观念、开设劳动课程、搭建劳动平台、开发校外资源、促进劳动教育真正成为育人的硬核措施,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教育过程中要总结学生的学习现状,在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引导下,完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就当前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劳动教育进行简单分析,以便更好地促进小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实验小学积极探究课程支撑、家校协同、多元参与的劳动教育体系,通过构建多元劳动课程体系、落实学科课程整合、完善劳动素养评价机制,让教育的真谛在劳动教育的理念下绽放生动的光彩;通过深化家校合育机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家校携手培养懂得感恩、自立自主的人;通过推进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和社区公益活动,进一步拓宽劳动教育的外延。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中,感受劳动之美,成就美好未来。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第二实验小学凝聚合力、多措并举,让劳动教育贯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奏响劳动教育“三重奏”,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劳动意识,体验劳动之美,擦亮人生底色。

一、学校:整体架构,课程支撑,奏响劳动育人奋进曲

劳动教育是综合性教育活动,它既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又要形成系统化、特色化的教育路径与手段。我校不断丰富、发展劳动教育多元课程体系,落实学科融合,完善评价机制,让劳动教育落地、落细、落实,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一)构建多元劳动课程体系

学校依托生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意趣,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育相联结,按照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整体设计各学段的劳动教育内容,建构起儿童化、序列化、游戏化和立体化的劳动课程体系。通过校园服务劳动、手工制作、创客实践、家务劳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并推进落实。学校还成立创意手工社团、“梦之队”创客团队、星光志愿服务团队、未来实验室等社团组织,在实践与探究中让劳动真正融入学生生活中,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化、生活化。

如:“校园服务”劳动课程对各年级需要完成的绿地管理、实验室管理、图书管理、校园保洁、库房整理等内容逐一细化,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清洁保洁、场馆服务、餐厅公益劳动等方式,培养劳动技能和习惯,争当“校园小主人”。

学校开发的“我为绿植挂名片”校本课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筛选信息、观察记录、处理表格等技能,了解绿植名称、生长规律等特性,亲手设计制作名片,植绿护绿,学会栽种技能,提升环保意识。

科学教师组建的“未来实验室”社团,组织学生开展“琅琊佳酿”STEM课题研究,自主探究确定工艺步骤,通过“蒸米”“拌酒曲”“发酵”“蒸馏”等多道工序,酿制出浓香的白酒;利用校园紫叶李,开发“一棵开花的树”课程,通过项目式学习,从春天花开持续到盛夏果熟,最后制作出诱人的李子酱;开展“自酿生活百媚生”课题研究,从生活中取材,制作止痒膏、果酱、葡萄酒……孩子们在劳动中提升对生活的感悟力,获得全面发展和绿色发展。

(二)落实学科课程整合

学校坚持“三全育人”,注重劳动教育的全学科渗透,将劳动教育寓于常规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中,巧妙整合学科资源,对学生进行劳动知识、劳动价值教育。

劳动课上,教师依托专用教材,从日常生活情境出发,通过制作创意书皮、学做美味饭菜、制作创意果盘、学习简易木工等引导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点燃创新灵感;科学课教学“种子发芽的条件”,引导学生回家种花生、辣椒等;语文课的观察日记,用矿泉水瓶子生豆芽菜,在观察过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数学教师在教学“对称”时,指导学生剪出对称图形贴在宣传栏里,既美化了校园,又锻炼了动手能力,丰富了想象力;美术课的“树叶粘贴画”,掀起了学生动手创造美的热情。

当学科与劳动邂逅,学科的真谛便在劳动教育的花园里开出了灿烂的花。

(三)完善劳动素养评价

学校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各类校园活动中,将学生劳动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鼓励学生以绘画、主题小报、主题演讲、个性化劳动成果展示、微信推送等多种形式记录与分享劳动的快乐与收获;同时,每学期开展低年级“系鞋带”、中年级“择芹菜”、高年级“航模”等各类技能比赛,通过教师评、家长评、同学评、自我评、社区评等多层评价机制,结合校内随机抽查学生参赛等方式,评选“自理小达人”“厨艺小能手”“最美志愿者”“科技小能人”等劳动明星,颁发喜报、奖章,激励学生树立劳动价值观,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二、家庭:家校互动,协同合作,奏响劳动育人和谐曲

家庭是劳动育人的第一现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劳动教育老师。我校不断深化家校合育机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配合学校开展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劳动教育,成就真正懂得感恩、自立自主的人。

(一)父母引领,亲子共成长

学校通过“家长大讲堂”等培训方式,提升家长科学育人理念,形成劳动教育共识。鼓励家长首先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用创新的劳动方式吸引孩子参与并爱上劳动;其次要学会逐步放手,舍得让孩子“吃点苦”,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最后要放大激励效应,通过写亲子日记、制作美篇、朋友圈分享等多种途径,为孩子的劳动习惯点赞喝彩,让孩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学校还倡导各行各业的家长走进学校,开设“皮影制作”“茶道”“插花”“烘焙”等特色课程,让学生感悟家长的“工匠精神”,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二)劳动清单,技能全掌握

学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为学生细化阶梯式劳动清单,让家务劳动成为学生家庭生活的必修课。如低年级学习简单整理收纳、养护绿植、垃圾分类等,中年级学习整理房间、洗叠衣物、洗涮餐具等,高年级学习烹饪、创意劳动……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生活技能,人人成为“家务小能手”。

学校还制定“1+N”家庭劳动体系。“1”指“以劳动育人为中心”,“N”为学校设计的N 个劳动主题,如“日常家务主题劳动”“孝老敬亲主题劳动”“巧手创意主题劳动”等多元家庭主题劳动,依托双休日、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假日,强化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劳动中传承美德,感受劳动的价值与崇高。如“孝老敬亲主题劳动”包括“我陪长辈说说话”“我为长辈洗洗脚”等;“巧手创意主题劳动”则是居家劳动升级版,引导学生装饰家庭环境、制作创意果盘(面点)等,让学生增强创造性劳动的意识和能力。

家庭变成了劳动成果的“大秀场”,孩子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大汗淋漓的小主人、颜值与美味俱佳的食物、整齐美观的房间……成为家长朋友圈的一道道风景线。孩子们出力流汗、亲历劳动,初步理解了平凡劳动中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

三、社会:多元参与,兼容聚力,奏响劳动育人交响曲

社会是最好的劳动教育课堂。学校结合我区的自然、经济、文化等因素,充分挖掘企业、科研院校等可利用资源,形成多元立体、丰富适切的劳动教育学习空间,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一)研学旅行长知识

学校充分利用我区及周边区市企业及研学旅行基地,分年段开展序列化研学旅行活动。低年级学生在种植园采摘果蔬、磨豆腐,中年级学生在“非遗展示体验中心”体验扎染、造纸,高年级学生“海青识茶”“琅琊台酒厂研学”……久居城市的孩子们零距离接触自然,亲手进行动物饲养,小组合作进行豆腐制作,在泥土中亲历农耕劳作……这样的劳动课程,实现了知识学习与实践课程的深度结合,学生与世界充分接触,用其全部感官去认知和学习,他们不仅感受到了劳动的价值,也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了合作与分享。

(二)公益活动养情怀

学校与社区、养老院、农场等对接,组织“守住美丽海岸线”“重阳节送温暖”等卫生保洁、志愿服务、环保宣讲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平凡劳动的艰辛,打造劳动教育的生动课堂。学校还组织学生走进偏远山区,开展爱心志愿服务,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形成顽强的意志品质搭建真实而生动的舞台。

丰富而多彩的劳动教育,为学生在人生的田野里播下了金色的、厚实的种子,相信“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和“勤俭、奋斗、奉献、创新”的劳动精神也会像种子一样破土而出。经过劳动的洗礼,孩子们会更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创造性劳动,从而为幸福人生奠基。

猜你喜欢

三重奏劳动育人
三重奏栏目作者:阮敏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奏响抗疫“三重奏” 彰显人大为民情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