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传承,积极德育的生命价值
2021-11-30江苏省无锡市西漳中学胡文珠
江苏省无锡市西漳中学 胡文珠
积极德育,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遵循积极主动的干预原则,用积极、开放、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行为表现的积极方面,带领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认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自我道德成长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模式,促进道德社会化的完善。对此,我在多年教育实践中,深有体会:积极德育让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共同成长,被教育者积极生活,教育者幸福行动,在代际传承中收获人生的幸福。
一、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在第35 个教师节的时候,我收到了一封感谢信。写这封信的是我曾经的学生——小君,一个转学生。她曾佯装自杀威胁父母,只为了离开就读的学校。在全面调查后,我了解到她原本优秀,只是因为一时错念才做了一些反常的事,“处理问题和惩罚不良行为”的粗暴教育让她更加反感,于是恶性循环,终使她自暴自弃而“跌落谷底”。
显然,在德育工作的现实实践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德育样态。一种样态,过度关注学生的问题、缺点和不足,容易造成教育中的“阻抗”;反之,另一种样态,在面对问题、缺点和不足的同时,更关注优势、长处和潜能,唤醒人对自己的美好期待,激发人的积极行动,更好地解决问题,推动人的品德成长。前者是消极德育,后者为积极德育,要求德育工作者更新理念、转换视角,将德育目标指导下的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成长过程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扬善”培养受教育者的积极德育情感体验,促进其道德社会化的完善。
她来到我班后,我首先利用集体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真诚温馨的德育环境,让她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融化她心中的坚冰。通过集体的接纳,引导她融入集体,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重新审视自己的精神需求和现实行为,促成其潜在德性的发展,助其转化为优良的道德品质。
在深入交谈后,我发现她有能力胜任班委,而且风险可控。于是,在充分的铺垫之后,让她表达出想要担任班委的想法。经过竞聘,她竟然脱颖而出,被选为了班长。这件事情,帮她重建了自信心和责任感。后来,在班委团队培训和建设的过程中,持续的积极指导让她带领着班委团队共同成长。当然,她自己也渐渐从黑暗重新走向了光明。
她转化的过程中,故事很多。后来,我才知道:教师微小的行为,在学生的眼里都会被无限放大,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重要的教育前提。正如她在信中提及,那一次我和她的月光下漫步(对话的内容早已忘记),那“平静而亲切的场景”深深地烙印在了她的脑海中,对她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其实,我早已记不清那些与学生的相处的小事了。
人生际遇就是那么奇妙,这个曾经在我班级就读的孩子,现在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而她在信中反复提到,因为那段美好的师生缘分,她才逐渐找到了自我,产生了当教师的渴望。因为她想成为像我一样的教师,想将深入骨髓的师恩传递下去。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听到这样的话更能备受宽慰呢?它让我感觉到:此生为教师,我已不负初心。
二、大道无言,身教示范
其实,小君就是另一个我,因为如果当年没有我的班主任——史耀朴老师的谆谆教诲,我想我也不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初三的我,理科中最擅长的是几何,文科成绩也不逊色,尤其擅长语文,曾获得语文竞赛一等奖。也正因为如此,我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不容许有半点失误。可是,在一次生物考试中,我发现题目比较难,很多题目都不会做,于是我倔强地没交生物卷。当倔强与倔强相撞,那结果不亚于“火星撞地球”。生物老师在得知我没交卷子后,非常生气,准备给我零分。如此一来,本学期的所有荣誉都会与我擦肩而过。
幸亏班主任史老师理解我,他想正因为优秀才追求完美,正因为优秀才“输不起”。得知此事后,他没有批评我,而是多次找生物老师沟通商议。我也不知道他花了多大的功夫,才最终将倔强的生物老师说服,并为我争取到了补考的机会。无言的教育,积极的行动,我能够感受到他的理解和期待,我也觉察到自身错误所在。于是,我更加努力,在期末的时候,史老师仍然给我颁发了“三好学生”奖状。
其实,人正是在经历错事中获得成长的,犯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此外,很多学生犯错只是一时意气用事,事后往往能够及时意识到错误,他们需要纠错的机会。史老师恰好给了我这个纠错的机会,站在成长的积极方面对我进行引导和身教示范。他告诉我,应该自己积极寻求老师的原谅,并给自己争取机会,从而补救错误。
这件事让我觉得:老师的行为举止对于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如果我日后也能成为一个老师,就要像史老师这样:大道无言,尊重学生、帮助学生,身教示范使学生步入正轨,这该是一件多么神圣又伟大的事情!
三、代际传承,积极德育
积极德育就是打开师生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就是唤醒美好良知的一曲佳音,就是善良遇见善良时定能绽放的绚丽光彩。一方校园、两处教室、三尺讲台,承载的是恩、是情,是代代相传的师恩与师德,更是积极德育的代际传承。回首德育实践的经历,坚持积极德育就要坚持“正面引导、遵循规律、积极指导”。
(一)正面引导为主,私下真诚沟通为辅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效仿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孩子们的心灵是脆弱而又敏感的,正面教育可以让孩子的良好行为得到适时的反馈,从而获得被肯定的感觉,产生良好的存在感,进而自我觉察、自主教育。小君在孩提时代,两个学校完全相反的表现,不正是因为当她出现问题时,教育者是否给了她积极的正面教育吗?当正面教育让她意识到了什么是责任感、什么是爱的时候,她才重拾自信、走向光明。相反,如果教师未能及时做到正面引导,甚至在集体面前“脱光”孩子,让孩子的颜面尽失,那么孩子便有可能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样一来,在下一次遇到相同的事情时,他们便很有可能采取消极的态度,道德缺失的“破窗效应”将由此开始。
(二)遵循成长规律,尊重差异随缘化人
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犯错和纠错的过程,教师要遵循成长规律、尊重学生差异,“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地点化学生。这是一个静心等待花开的过程,需要给他们无限的耐心和成长空间。按照孩子的成长节奏,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就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期待。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就能多一些柔软,多一些契合,多一些美好。当年史老师正是因为理解我,才会给我补考的机会,挽回我的面子和自尊;我也正是因为理解了小君,才会尽我所能帮她重建自信,让她学会对人对事要认真负责。在这样的身教示范下,胡同学成为胡老师,胡老师的小君也成为了“胡老师”。他们在面对孩子时,不执念于经验,不固执于目标,让孩子生动的脸庞浮现在眼中,将孩子内心美好的期待想在心中,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的目光注视他们,无论是赞扬、鼓励、批评,都会源于尊重,基于规律,春风化雨,不着痕迹。
(三)积极指导引领,创造条件聚缘度人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钻石,只有在光的照耀下,才会反射光芒。积极德育要求我们充当那束明亮的光,找到孩子最亮眼的切面,让钻石放射璀璨的光芒。积极德育重视家校协同,挖掘家庭资源、构建合作机制,形成彼此理解、相互信任的双向沟通模式,指导家庭内部形成真诚、温馨的家庭氛围,在帮助家庭发生向上向善的变化过程中与孩子向上向善的变化交互影响、协同共进。
小君作为一个转学生,被新班级里的班主任、同学和家庭一起用爱和集体的力量拂去“灰尘”,她重拾自信、扬帆自航,最终成为了一名教师。相信,现在她也正用积极德育的力量为她的学生拂去“灰尘”,用自己的光亮照耀那些尚待闪光的钻石。
积极德育,因心而动,为心而动,感动师生的内心;积极德育,眼中有人,心中有爱,温暖师生的情感。学生时,积极德育使我受益匪浅;为师后,积极德育让我为善助生。积极德育通过班主任的教育实践而得到代际传承,这正是积极德育的生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