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九大以来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研究综述

2021-11-30张天浩

关键词:时代研究文化

□张天浩

[内容提要]坚定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牢牢把握乡村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健全乡村振兴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基于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分析法,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以“乡村文化振兴”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围绕该命题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现实困境和推进路径等方面展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有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为推进该命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需要进一步强化研究话语的中国建构、研究视角的多学科性拓展和研究内容的多维深化等。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也是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关键之举,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着重要作用。[1]其中,乡村文化作为乡村得以延续的根基灵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之源。没有乡村文化的持续运转及创生性转化,就没有乡村振兴战略的统筹推进,也无法全面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坚定实施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还有利于激发乡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个极具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不过,十九大以前乡村文化研究主要侧重于文化自信、文化传播和文化价值等,以乡村文化振兴为专题的研究较少。十九大以来,“乡村文化振兴”逐渐成为学界研究关注的焦点,在研究方法、研究逻辑等方面涌现出许多新成果。本文对十九大以来,乡村文化振兴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现实困境和推进路径等四个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评价,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科学内涵

“乡村文化振兴”科学内涵的界定和研究,是理解“乡村振兴”的基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关系乡村持续发展繁荣的内生动力和核心保障。研究乡村文化振兴,只有深刻理解这一科学命题的科学内涵,才能准确把握其深刻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学界主要从“精神动力”“振兴战略”“智慧源泉”等维度对“乡村文化振兴”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精神动力”说

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是新时代乡村文化产业兴旺、乡村伦理文化复兴、乡村文明风气建设、乡村自治文化治理等三农问题的新指针和新方略,也是新时代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乡村农耕文化传承体系、建构乡村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创新乡村现代文化治理体系的文化推力和精神动力。[3]有学者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改变农村人民精神风貌,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的系统工程和铸魂工程,是正确认识文化创新与打造特色关系、坚持文化借鉴与继承传统关系、坚持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关系、坚持文化投入与以民为本关系、坚持文化公益与产业发展关系的发展向度和坐标导航,也是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根基灵魂和精神动力。[4]也有学者指出,乡村文化振兴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构建乡村现代文化体系、推进乡村现代文明、焕发乡村社会文明、延续乡村传统文化、强化乡村文化人才、激发乡村民众社交、巩固乡村思想道德、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内在逻辑、路径选择和重要载体,是乡村地域独特民俗的直接反应,也是新时代乡村民众生活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动力。[5]

(二)“振兴战略”说

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还原农村文化历史结构的振兴战略,也是新时代文化生态学、代际冲突理论和场域嵌入理论与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实践产物。[6]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中国以广大农村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以促进共同富裕为落脚点,全面推进乡村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于一体的振兴战略和源头活水。[7]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振兴战略,是构建实施框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合、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优化文化协作机制、共享文化振兴资源、实现文化主体合作、保障村民文化权益、防范文化安全风险的全方位、全过程化的内在机制。[8]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文化载体和乡村文化价值的“接点”与“嵌入”,是提升乡村文化治理能力、推动乡村文化走向“新生”、确保乡村文化主体能动性的振兴战略和历史转型。[9]

(三)“智慧源泉”说

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农民参与乡愁意识改造的建设本能和理解模式,是回归农民本身文化创造自主性的文化创新和智慧源泉。[10]有学者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的自我觉醒,是积极探索新时代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文化人才、乡村文化生态和乡村文化组织等振兴的内在动力,也是完善乡村道德建设、探索乡村人民全面发展方式、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建设、强化乡村文化生产保护的智慧源泉。[11]也有学者指出,乡村文化振兴是对农耕生产文化、农业技艺文化和乡村节庆文化的“培土”,是积聚和流传乡村传统文化、增强乡村文化自信的根基,蕴含着尊重自然、保护土地、塑造综合人性的理念内涵,体现着乡村文化与乡村经济的融合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生相融合,是乡村文化延续发展的智慧源泉。[12]还有学者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城乡融合发展、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挖掘乡村历史文化、重视地域文化融合的智慧源泉,也是推进乡村文化扩散、乡村文化嵌入、乡村文化权力与乡村文化小康于一体的重要抓手。[13]

当前学界对“乡村文化振兴”内涵从不同视野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和研究,阐述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内涵,为我们认识“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科学理论的内涵和主题取得了基本共识。不同观点的背后其实遵循着“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资源和创新模式,体现着“乡村文化”治理的目标取向和振兴的智慧源泉。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价值

“乡村文化振兴”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各部分紧密相连、互相贯通,是一个根植于人民福祉且开放的逻辑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当前,学者们主要从“美好生活的需要”“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美丽中国建设”等四个维度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价值进行了厘析和研究。

(一)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首先,乡村文化振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实质。有学者基于历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政策进行了研究,指出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农村文化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政策走向,不仅有助于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推进了乡村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内在结合,还推进了乡村文化法制体系的建设、乡村文化振兴规划的颁布、乡村文化民主政策的设计,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精神实质。[14]其次,乡村文化振兴是缓解农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制度优势。“后贫困时代”农村人口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与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有学者以“优势治理”的研究视角对“制度优势何以服务乡村文化振兴”进行了研究,指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作为夯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基石,是滋养乡村人民美好生活、缓解乡村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乡风文明”,也是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优势。[15]最后,乡村文化振兴是开启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需要形塑,更需要铸魂。有学者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视角,对乡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进行了研究,指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助推动力,实现了乡村文化与国家战略的高度融合,是乡村文化自觉、自信和认同的精神力量,不仅推动了国家文化战略的有效实施、文明乡村社会的积极建设,还是开启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16]

(二)推动了新时代农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首先,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农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逻辑指南。乡村文化振兴是理解乡村社会的切入口,也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内生再造的逻辑指南。有学者指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不仅缓解了文化断层、文化异化和文化工具化的隐患,还为推动乡村古色文化、乡村戏曲文化、乡村红色文化等传统乡村历史文化的传承,乡村文化产品的开创、乡村文旅融合项目的开发、乡村品牌文化的创立、乡村绿色文化的打造,挖掘了乡村文化精英、建立了乡村文化自治组织、赋予了乡村人民文化“话语权”。[17]有学者认为,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新时代激活“乡村文化资源、乡村文化认同、乡村文化参与”三者有机统一的文化塑造机制,还是推动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逻辑指南,是完善物质性基础设施和视觉性物象空间的载体,推进着乡村文化机制、乡村文化治理和乡村文化生产的内生性发展。[18]也有学者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思想,强化乡村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乡村人民智慧推进乡村文化机制体制创新,以美丽乡村新建设为文化内涵,以一种“活化”方式来推进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丰富乡村人民精神家园的核心需求,也是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发展方向和逻辑指南。[19]

其次,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农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力量。乡村文化振兴作为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和内容,不仅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了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形成了培育乡村文化的情感共同体,推动了乡村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健全了乡村文化的振兴协同共治机制。[20]有学者认为,乡村文化振兴作为当下繁荣乡村文化的基本遵循,不仅引导乡村人民树立了乡村文化的自信与自觉,还有助于乡村文化资源的发掘,乡村文化传统的传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乡村文化人才的培育等,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力量。[21]

最后,乡村文化振兴肩负着新时代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使命。乡村文化振兴是破除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二元对立的中间桥梁,不仅实现了乡村文化与先进文化价值理念的融合,培育了乡村文化创新发展的人才,发展壮大了乡村文化产业,完善了乡村文化制度体系,还肩负着新时代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使命。[22]持相似观点的学者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发轫,不仅为整个新时代的社会大厦奠定了深厚基础,为推进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文化生态、乡村文化风气、乡村文化治理、乡村文化教育和乡村文化自信汲取了多方面力量,也肩负着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使命。[23]

(三)提高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

首先,重点突破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空洞与机制困境。乡村文化振兴作为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机制和模式的重构,不仅在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设方面发挥着拓展性、扭转性和多元化优势,还推动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策略矩阵的形成,填补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空洞。[24]其次,全面提升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质量与治理能力。乡村文化振兴是以乡村文化内生性激发乡村文化自觉、乡村文化认同、乡村文化自信的战略任务,其重点在于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开放—融合”,服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质量空转的困境,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质量与治理能力,以重构农村社会的文化认同,促进城乡文化融合,进而助力乡村振兴。[25]最后,着重发展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服务与价值引导。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的实施,不仅反映了乡村文化由“舆论引导”向“文化服务”角色的转变,还凸显着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农村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蜕变与反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功能。[26]

(四)助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

首先,激发了乡村文明改革的深层动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迈向新时代的总动员,是引领新时代亿万乡村人民奔向小康社会的幸福起点,激发了乡村文明改革的深层动力,不仅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撑和稳定的资源环境,还对传承、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助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27]其次,推动了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内生动力的形成。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是乡村文化重塑和乡村文化自信的核心要义和发展通路,不仅提升了乡村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能力,建立了城乡互动互通的发展制度,还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凝聚了文化合力,拓展了乡村文化再生长的创新空间。[28]最后,推动了乡村人民生活的现代化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美丽新乡村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环节,是重点突出乡村人民文化创新主体性,引领乡村人民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加强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不断增强乡村人民提高生活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战略。[29]

纵观当前关于“乡村文化振兴”时代价值的研究成果,尽管学界基于不同视角对“乡村文化振兴”进行了研究,但主要还是集中于“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价值,对其理论价值的关注度不够。未来“乡村文化振兴”的解读,还需加强其理论价值研究,坚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辩证观点出发,对“乡村文化振兴”进行全面化、系统化的研究。

三、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

围绕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逻辑,学界发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主要聚焦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普遍弱化、基层软治理与公共性建构的失序、封建迷信思想残余的影响、农村村民与地方政府的互动乏力等四个方面。

(一)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普遍弱化

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普遍弱化是制约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原因。有学者指出,当前乡村文化振兴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普遍弱化,即表现为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的空心化、政府公共文化供给的失衡化、传统乡土文化价值的认同危机。[30]也有学者基于历史性视角对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历史境遇进行了研究,认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生产张力亟待回应历史挑战,直面城乡文化空间拓展困境、地方与全球文化空间生产动力不足,进而传承和重构乡村文化空间的自身意象和家园美感。[31]

(二)基层软治理与公共性建构的失序

基层软治理与公共性建构的失序切断了乡村文化延续性发展,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威胁与挑战。有学者指出,乡村文化公共性建构的失序,不仅使得乡村传统文化体系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着解体与衰败,也阻隔着乡村文化传统精髓的再造和再生。[32]也有学者指出,一方面,乡村人口的“城市化”流入,人为地切断了人和自然间的循环路径,加速了乡村文化共同体的解构;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利益的无序分治和官员的自利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文化治理的科层悖论,不仅使得乡村文化和乡村社会的相互契合面临着传统文化基底的失序与公共性重建的价值定位,还缩减了公共文化治理的执行空间,扰乱了乡土社会公共规制和乡规民约的正常运行。[33]还有学者认为,乡村文化面临城市文化、市场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日益呈现出衰落之势,不仅扭曲了乡村人民的文化价值观,还严重影响着乡村文化治理者和乡村文化建设者的主体意识,破坏着“四位一体化”的乡村文化治理模式等。[34]

(三)封建迷信思想残余的影响

封建迷信思想残余,不仅污浊了乡村文化振兴的环境,还腐蚀着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的思想,是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大阻力。有学者指出,乡村封建迷信思想不仅使得乡村振兴精神动力不足,还不利于建设乡村文明,导致乡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给乡村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威胁,是乡村人民群众实现人生价值的毒瘤。[35]也有学者认为,封建迷信思想在乡村的残余,不仅阻碍着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还破坏了乡村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乡村文化振兴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36]还有学者指出,封建迷信活动在乡村的时有发生和数量增加,表明封建迷信思想不仅“占据”着乡村中老人、妇女等弱势群体的精神世界,还腐蚀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是乡村文明重构和回归的重大阻力。[37]

(四)农村村民与地方政府的互动乏力

农村村民与地方政府之间政策信息的不对称,不仅使得乡村人民很难对政策的实施发挥监督作用,“熟悉的陌生人”和“选择性漠视”等现象频频出现,致使地方政府与农村村民之间缺少互动动力,使得文化认知、实施过程和体制机制面临着实践难题和制度保障。[38]另一方面,移风易俗活动中不合理的角色定位,不仅稀释了乡村文化有限资源的使用效果,降低了乡村人民对乡村文化的发掘能力,更不利于政府对乡村文化的治理,无法杜绝农村村民与地方政府的互动乏力。[39]

总体来看,学界对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主要是围绕农村文化发展、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文化主体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等方面而展开。目前学界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现实困境的研究,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党政文件中已提到的现实困境的讨论上,而对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乡村文化振兴载体、乡村文化振兴历史等困境的关注度不够。因此,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和治理现代化的研究,应该更多地从党政文件层面的讨论转移到对微观、具体问题的研究上来。

四、乡村文化振兴的推进路径

学界对乡村文化振兴推进路径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供给侧改革和文化总体发展而展开的,显示着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路径的实践要求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塑造乡村文化振兴的精神风貌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乡村文化振兴精神风貌的价值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乡村人民生活领域的回归与渗透,以实现乡村人民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乡村化拓展,即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制度;培育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性化农民个体;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的和谐乡村社会关系;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内核的文明乡风。[40]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乡村文化振兴精神风貌的力量整合。乡村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塑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升乡村文化振兴精神风貌的力量整合,也是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主要表现为: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增强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空间,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民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提高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网络,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41]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乡村文化振兴精神风貌的内在动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加强乡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发掘乡村文化内蕴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引领乡村文明风气建设,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焕发出新时代乡村文明建设的新气象。[42]

(二)以文化供给侧改革推进乡村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首先,健全新时代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制度供给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顶层设计需要不断进行制度体系建设和改革,即健全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效率的制度体系,为新时代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注重乡村文化供给的可持续性接受,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乡村文化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43]其次,推进乡村公共文化制度体系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乡村公共文化制度体系的支持,即包括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以及淳朴民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进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生态振兴、乡村产业振兴的融合发展之路。[44]最后,加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制建设。乡村农耕传统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发掘农耕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让乡村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体系构建中形成其独特话语和内容,乡村文化才可以在现代文化产业改革发展中得以转型发展,这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45]

(三)以文化总体发展突破多维度需求匮乏

首先,大数据传播助力。乡村文化传播是提升乡村文化振兴现代化的助力和前提,而大数据是实现乡村文化传播的技术保障。有学者认为,基层政府应抓住大数据的发展机遇,结合乡村生态文明、乡村乡风和特色文化小镇等资源,积极推动乡村文化协调发展,塑造独具特色的新型乡村文化。[46]其次,社会组织参与助力。鉴于目前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定位模糊、治理低效和激励有限等困境,乡村文化振兴亟需社会组织等专业力量、社会力量的介入,以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动力、资金和氛围上的帮助。[47]再次,助推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推进乡村文化教育均衡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纽带,是整合乡村文化制度、乡村文化市场和乡村文化空间循环互动的桥梁,应坚持乡村文化教育的空间关联、空间集聚和空间扩散,以促进乡村文化教育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文化链建构,协调政、校、企的文化空间,以助推乡村文化振兴。[48]最后,建设乡村公共图书馆。乡村公共图书馆是乡村文化振兴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应对乡村文化基础建设薄弱、贫困文化蔓延和文化矛盾频发等乡村文化建设困境。有学者指出,乡村公共图书馆建设需要以增加乡村文化文献储备和情报收集来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以参与数字乡村振兴战略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以发挥乡村记忆功能来加大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以及时关注文化教育短板来有效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发展。[49]

总的来看,目前学界对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推进路径的研究主要基于宏观层面,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供给侧改革和文化总体发展而展开,而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化、可操作化和目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困境等问题却关注度不够。因此,要推进这一问题的研究,应该更多地从宏观层面的讨论转移到对微观、具体问题的研究上来。

五、乡村文化振兴的未来展望

当前,学界对乡村文化振兴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现实困境和推进路径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是进一步深入研究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参考与借鉴。但也可以发现,学界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宏观性总结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微观研究相对不足,较少研究乡村文化振兴的历史轨迹和生成逻辑,忽视实证模型方法的建构与运用,这些未来研究关注的重要方向。

(一)研究话语的中国建构

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如何进一步凸显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理论中国化的进程,深入总结中国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国话语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指向。目前学界关注更多的是如何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战争的实践问题,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历史演变和生成逻辑等理论研究较少,且大多采用西方文化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理论话语,较少深入研究及建构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话语体系。就乡村文化振兴的话语表达来说,研究主要集中于治理话语和路径话语等西方话语体系,而乡村文化振兴本身就是中国本土乡村振兴话语的创新和发展,如何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话语体系,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对中国乡村文化创新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此外,比较话语研究的成果也相对较少。同是乡村振兴话语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体育振兴、乡村教育振兴、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旅游振兴在话语表达、思想阐释等方面存在哪些异同;乡村文化振兴走出去与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表达有何差异;乡村文化振兴在民族地区有何话语特色等都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学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思想的形成进行了有益探讨,但对其乡村文化振兴话语体系的研究探讨相对不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形成的特色话语究竟有哪些,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国话”特色包含哪些具体的内涵等都有待于学界再进一步探讨。

(二)研究视角的多学科性拓展

目前学界不少学者基于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视角对乡村文化振兴展开了探讨,但在深度和广度方面仍旧不足,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法学、文化学、艺术学、传播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来研究乡村文化振兴还有待拓展,进而以形成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态势。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视角。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治理理论、扶贫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的乡村文化振兴,是如何与中国优秀乡村文化、中国乡村振兴实践等生相融合,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中国化”,又如何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进行话语转化进而推进乡村振兴,其内在的逻辑理路和生成机制是如何体现的,这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创新机制与实践指引。二是经济学视角。乡村文化振兴事完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政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文化资源有效配置,关系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向度和效度,特别是其内在的经济逻辑和行为研究。三是历史学视角。乡村文化振兴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其生成的历史逻辑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研究也相对比较缺乏。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及其内在的理论逻辑等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四是法学视角。基于依法治国的研究视角来深入探究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也是目前研究的薄弱点。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制度保障,制度需要法律规范,如何运用法治程序和法规制度来保障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符合中国国家治理的趋势和选择。因而,乡村文化振兴法治化研究是未来有待于深化拓展的又一重要内容。

(三)研究内容的多维深化

当前,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主要以宏观视野为基础展开,研究取向较为宽泛,研究内容相对宏观。虽然也有学者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对乡村文化振兴展开探讨,但选择的研究对象要么不具有代表性,要么研究内容不够具体,特别是研究的维度还有待拓展。一是中观与微观研究的有机结合。基于微观视角探寻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的现实困境、主要特色和未来路径是当前研究的薄弱内容,特别是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证研究更为迫切。二是乡村精神振兴与乡村物质振兴的有机结合。目前学界对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旅游振兴等关注较多,对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文化振兴等精神方面的关注度较少。三是长时段与短时段的有机统一。乡村文化振兴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且从乡村文化振兴走向乡村文化自信还需要进行长期动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四是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文化扶贫的有机结合。扶贫是振兴的前提,振兴是扶贫的保障,需要把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文化扶贫有机联系起来研究贫困问题,才能够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实现乡村振兴。五是中国乡村文化振兴与国外乡村文化发展有机结合。乡村文化振兴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未来乡村文化振兴研究还需宽广的世界视野批判性地吸收世界各民族乡村文化发展的有益经验,以不断推进中国乡村文化振兴的道路发展。六是政府引导与市场经济的协同创新。乡村文化振兴不仅需要政府发挥先进的引领作用,还需要市场经济这双“看不见的手”的助力,以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研究的多维度和多视野。这些研究维度和研究内容不仅能拓宽乡村文化振兴的研究视野,而且能够改善以往研究中重宏观设计、理念宣传、轻理论分析的状况,以加强研究内容多维深化的力度。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研究现状及其不足,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强化研究话语的中国建构、研究视角的多学科性拓展和研究内容的多维深化,对乡村文化振兴的生成逻辑、主要内容、实施路径和价值意义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科学性的研究,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理论的学术研究取得新的发展。

猜你喜欢

时代研究文化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谁远谁近?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