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2021-11-30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太湖路幼儿园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太湖路幼儿园 秦 倩
一、启发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问式策略
提问式策略是指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无论是绘本的阅读,还是日常生活面临问题时,教师通过持续性的提问让幼儿给出答案。该过程中幼儿可以更好地参与讨论,并且根据自身已经储备的生活经验得到问题的答案。这一策略的应用,一方面要能够防止长期性的提问过程中对幼儿造成负面干扰;另一方面也需要扩宽提问的范围,不限于针对绘本内容的提问。在幼儿日常活动和生活出现问题时,也可通过提问的模式让幼儿更好地参与问题答案的发掘过程。
(二)装傻式策略
装傻式策略是指针对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或者幼儿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得结果的问题,教师并不是通过提问等方法让幼儿参与讨论,而是要表现出一种对问题的不熟悉状态,则幼儿在后续的活动过程中,若要能够得到结果,必须通过幼儿群体间的协调和讨论得到答案。该方法的运用,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也需要给予幼儿一定指导,让幼儿能够更好地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装傻策略不可以高频率地使用,以防止幼儿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
(三)实践式策略
实践式策略是指幼儿在日常的绘本阅读活动参与的过程中,会将其掌握的各类知识和活动过程脱离。该模式显然不利于幼儿的实践思想建设,而实践策略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具体的工作阶段,要根据绘本内容让幼儿自主或者半自主地参与各项活动。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特殊性教育项目,如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可以让其通过参与活动的方法,借助实践体系提高幼儿的理论接受水平。
二、启发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思路
(一)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
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现阶段幼儿教育中很多教师仍认为自己拥有绝对的权威地位,或不自觉存在相关行为。这就使得教师指令需要幼儿被动听从,幼儿的个性发展自然会受到负面影响,这一现状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化和个性化发展要求相悖。为了更好地开展启发式教学,幼儿教育的质量必须设法提升,这需要教师正确认识自身与幼儿的关系,摒弃以往落后认知,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只有在师生平等观念下,启发式教学方可发挥作用,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和谐也才能够得到保障,这对于幼儿心理安全建设、教学秩序维持均能够带来积极影响。在师生平等观念下,启发式教学可保证幼儿主动开展探索性学习,以往的被动学习可由此逐步转变为主动学习。总的来说,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可提供更为充分的互动,各教学活动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能够顺利推进,教学质量自然能够不断提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过多地向幼儿提出硬性要求,如绘画课提出怎样画、画什么等要求,而是需要结合幼儿喜好,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自己确定想要使用的颜色、想要绘画的对象。同时强化与幼儿的交流和互动,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可由此得到充分激发,教育的创新性也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二)更新幼儿教育模式
基于师生平等观念,启发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更新幼儿教育模式。考虑到幼儿时期教育的重要性,教师需结合这一时期幼儿特点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幼儿具备的空前学习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属于其中关键,教师可由此明确教学任务,即培养和开发幼儿的潜力及脑力。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必须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设法突破,以此落实启发式教学。对比启发式教学和传统教学可以发现,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因此必须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落实启发式教学,以此实现幼儿教育模式的更新,幼儿的身心发展才能得到更好地满足。通过幼儿教育模式的更新,幼儿可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以“数字”相关教学为例,完成教学后幼儿会经常指着墙上、书上的数字向教师发问,这源于幼儿对未知的探索和学习特点,此时教师不应单纯解答幼儿的问题,还需要注意启发其思维,如引导幼儿思考数字的作用、生活中的数字应用等。同时需要为幼儿提供充足时间进行思考和回答,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引导,幼儿的思维和能力提升可由此顺利实现。在持续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幼儿的想象、探索、创造热情将不断增长,并将逐步产生愈发强烈的学习动力。
(三)发挥家园合力作用
家园合力在启发式教学中的作用发挥也需要得到重视,具体可从两方面入手:第一,保证教师与家长的教育理念统一,可通过开展各类亲子活动、召开家长座谈会等,逐步更新家长教育理念,保证家园教育理念一致性;第二,强化沟通机制构建,通过微信群沟通渠道的建设、定期家访,充分了解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双方共同探讨教育策略优化路径,打造更为亲密的家园关系,更好地发挥家园合力作用。
三、启发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各类策略的使用
(一)提问策略的使用
在提问策略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提问内容,之后可以让幼儿参与讨论,或者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之后,直接让幼儿说出答案以了解该幼儿的潜意识。
以绘本《小蝌蚪找妈妈》为例,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小蝌蚪会多次认错妈妈呢?”由于该问题可以直接反映幼儿的思维体系,所以可以不让幼儿参与讨论直接回答。比如某幼儿说:“小蝌蚪并未了解妈妈的具体形态。”另一个幼儿说:“小蝌蚪通过和不同动物的交流更好地了解了妈妈的状态,所以说这不是一种‘错认’行为。”教师之后提出的问题是“既然小蝌蚪和不同动物的交流过程不是一种‘错认’的行为,那么它们为何看到不同动物时直接就喊妈妈呢?”幼儿可能并未考虑如此深刻,教师后续的提问则是让幼儿可以通过直接回答“是”或者“不是”表达观点模式。比如教师的提问是“是不是可以说,小蝌蚪的行为实质上是一次又一次的试错行为,在试错数量多了就能够得到答案?”则幼儿可以直接通过回答“是”或者“不是”阐述观点。对于教师来说,其教育过程必须具备发散性思维和敏捷性思维,帮助幼儿表达一些其自身无法表达的观点。
(二)装傻策略的使用
装傻策略的使用目的是让幼儿能够更好地参与各类可能性的验证过程,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防止幼儿产生固定性思维。教师可以采用两种模式促成该策略的使用,一种是通过设置难题的方法,让幼儿自主参与讨论;另一种是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在幼儿面临问题时合理引导。
比如:幼儿在生活过程中向教师提出的一个疑问,“我们的‘脚下’是哪个国家呢?”此时教师给出的结果是“我也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自主讨论一下。”让幼儿直接通过组内讨论的方法,给出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但是该结果只是一种猜测,甚至成为幼儿对国家和地名掌握数量的一种展示,教师后续带领幼儿通过地球仪找到在地理环境下与我国相对的国家名称。在幼儿给出错误答案时,一些幼儿会产生挫败感,教师要表示该结果自身也不知道,然后通过借助专业工具得到最终结果。可以说,工具的利用会直接影响知识的获得方法,在该教育模式使用之后,让幼儿形成“学习工具特别重要”这一基础性理念。
(三)实践策略的使用
在实践策略的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幼儿当前已掌握的知识和教育内容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筛选。在具体的探索过程中,可以根据想法给出具体实践的两个步骤,让幼儿根据实际生活中的各类因素,自主参与到方案的确定过程。比如:教师提出问题“使用10张硬纸板和胶带,怎样才能让这10张硬纸板站立并且高度最高?”幼儿给出的方案不外乎两种,一种是通过直接堆叠成三角形的方法放置,在硬纸板的连接处使用胶带粘连;另一种是对硬纸板进行自身处理,将其卷成圆筒状或者三角形,并竖直堆叠放置,在连接区域处使用胶带粘连。两种方案给出之后,教师向幼儿发放教学工具让幼儿进行验证,则幼儿可以发现第一个方案最终的高度较低,第二个方案容易在拼接过程中出现倒塌问题。则要求幼儿在后续的实践过程中,要能够真正做到这两个方案的有效对接。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主要使用的策略包括装傻策略、提问策略和实践策略,策略的使用则要根据幼儿的天性以及天赋,合理选择策略类型。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可以自主给出难题让幼儿解答,该过程中通过装傻或者提问引导让幼儿参与问题的研究过程,同时也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幼儿的行为状态,合理选择启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