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沉默的疾病,你知道多少种

2021-11-30陈一竹

人人健康 2021年19期
关键词:慢阻肺骨质疏松症肝癌

■陈一竹

【摘要】 10 月份的健康日多达十几个,其中有不少是进程缓慢、不知不觉间患病的沉默杀手。本文带您一起认识这些“沉默的疾病”。

【关键词】 血栓性疾病;骨质疏松症;慢阻肺;肝癌;精神卫生

10 月份的健康日多达十几个,一起来看看:

10 月8 日,全国高血压日;

10 月9 日,世界视觉日;

10 月10 日,世界精神卫生日;

10 月11 日,世界镇痛日;

10 月12 日,世界关节炎日;

10 月13 日,世界血栓日;

10 月16 日,世界脊柱日;

10 月17 日,世界创伤日;

10 月18 日,世界更年期关怀日;

10 月19 日,世界防乳癌关爱日;

10 月20 日,世界骨质疏松日;

10 月22 日,国际口吃日、世界传统医药日;

10 月28 日,全国男性健康日;

10 月29 日,世界卒中日。

算下来,平均两天就有一个健康日到来。健康日最早由世界卫生组织设立,每一种疾病高发后,即命名一个专为该病种设立的健康促进日,以此来提醒人们重视起来做好防范,同时也可以向潜在的高发人群发出提醒和警示。

因为,有一些疾病生性沉默,是不会向我们提前发出警示信号的。比如它们——

血栓和三大血管性疾病

血栓一向被认为是“沉默的杀手”,三大血管性疾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均与之密切相关。在全球范围内,每发生4 例死亡,就会有1 例与血栓相关。在欧洲,因血栓死亡的人数高于因艾滋病、乳腺癌、前列腺癌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总和。

血栓可能发生于静脉或动脉。动脉血栓主要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静脉血栓主要导致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其中,动脉血栓大部分起因于粥样化动脉血栓生成。其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及其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在我国与西方国家都已成为人口死亡与致残的重要原因。

具体而言,如果大脑的供血动脉发生堵塞,就可能引起卒中。如果冠状动脉发生堵塞,就可能引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心肌梗塞、不稳定心绞痛等。

静脉血栓栓塞则是全球第三大常见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常见的可避免的院内死亡原因。但是由于临床表现不明显,静脉血栓栓塞症精确的年发病率很难获得。

尽管血栓是危害极大的“健康杀手”,但是很长时间内,无论是医学界还是公众对血栓防治重要性的意识都不够充分。这是因为它的到来,往往是悄无声息、不易察觉的。

本刊在此为您整理出几条预警信号,请您收藏:

1.没有关节问题,但腿脚总是不明原因疼痛,或伴随麻木;

2.面部改变,口齿不清,流口水,不能够完整地说一句话,嘴巴会出现向一侧歪斜的情况;

3.胸闷疼痛;

4.眼花缭乱,睡觉流口水,总是很困,莫名头晕;

5.下肢水肿,腿部皮肤冰冷,足青紫。

“沉默的疾病”之Chagas 心肌病是什么鬼?

Chagas 恰加斯病,具备“沉默的疾病”之典型特征:临床过程发展缓慢且经常无症状。全世界约有600~700 万人感染恰加斯病,每年有1 万人死亡。此外,有7500 万人面临感染该病的风险。

这是一种由原生动物寄生虫克氏锥虫(T.cruzi)引起的热带病媒传播感染,也称为美洲锥虫病,被认为是整个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地方病。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人类迁徙,它成为一种负担,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

急性期的绝大多数患者无症状,而慢性症状期在数年后出现,约30% 的患者进展为可检测到的器官损伤,最重要的特征是弥漫性心肌炎伴局灶性纤维化,主要位于后壁和下壁的心尖部和基部,是一种高度致心律失常的疾病。如果不经治疗,恰加斯病会导致严重的心脏和消化系统病变,并可能致命。

慢阻肺:默默到来的“呼吸之痛”

慢阻肺的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疾病。我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都属于该病范畴,因其早期起病隐匿容易被忽视,又被称为“沉默的疾病”。

据统计,慢阻肺也是我国乃至全球的“第三大致死病因”,会引起气道狭窄或肺气肿等结构改变,导致呼吸气流受阻,感到呼吸费力或透不上气,常伴有咳嗽、咳痰等不适。

这种慢性疾病可以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

据统计,该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全球40 岁以上发病率高达9%~10%。

排在首位的绝对是戒烟。戒烟是预防慢阻肺发生和控制其进展的重要手段。其次,要避免接触有害气体或颗粒;进行体育锻炼,均衡营养;预防感染等都是预防慢阻肺发生的关键所在。

秋冬季是慢阻肺的高发季,早防早治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在病情仍不严重、体力和精神尚属充沛的时候开始接受治疗。

肺功能筛查是诊断慢阻肺最容易、最经济、最准确的方法,只要“吹一口气”就可以帮助患者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效果。

以下人群需要定期做肺功能检测:

1.吸烟的人群

2.40 岁以上人群

3.有慢阻肺家族史

4.反复咳嗽咳痰

5.经常油烟暴露

6.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工作的人

如果在爬楼梯、做家务时比同龄人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活动能力下降的情况,也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同时要注意和心脏疾病、心功能不全等相区别。

骨质疏松症人群呈快速上升趋势

骨质疏松是“沉默的疾病”之代表,是导致疼痛、行动不便、造成骨折并危及生命的潜在因素。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质量会无声、渐进地降低,直到第一次骨折之前通常没有任何症状。

据中国疾控中心2018 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骨质疏松患者最多的国家,2018 年年底已达1.6 亿人。相关专家预测,到2020 年人数将增加至2.8 亿。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联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于2018 年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0 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19.2%,65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2%。

50 岁以后,低骨量率和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开始增高,主要与年龄增大所致的性激素水平下降密切相关,而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尤为明显,因此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在中国,每3 名50 岁以上女性中就有1 人患有骨质疏松症,65 岁以上女性超过半数患有骨质疏松症(患病率51.6%)。女性患病率水平显著高于欧美国家,与日韩等亚洲国家相近。而我国的骨质疏松诊治率尚显不足。50 岁以上人群中接受过骨密度检测的比例仅为3.7%。

事实上,骨质疏松症并非人体自然老化的必然过程,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基础骨量积累和随着年龄增长的骨量流失密切相关。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 岁左右达到峰值,骨量积累水平越高,中老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就越晚,症状与程度也越轻。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年龄增长是骨质疏松症高发的主要原因。不平衡膳食、静坐生活方式、日照过少、吸烟、饮酒、药物使用等因素,不仅影响基础的骨量积累水平,也导致中老年后的骨量流失,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

要降低高危人群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应倡导高危人群定期接受骨密度检测,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症患者和低骨量人群,并及时进行个性化健康干预至关重要。

肝癌这个“沉默杀手”,我们该如何打败它

在大众的理解中,肝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发生在肝脏的所有恶性肿瘤。但在医学上,肝癌仅指原发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等。

WHO 癌症2020 年度报告中,肝癌发病率在所有肿瘤中排名第6 位。在癌症死亡率排名中,肝癌排名第3 位。在中国,肝癌为发病率排名第4 位、死亡率排名第2 位的肿瘤。

为什么肝癌死亡率的排名会高于发病率的排名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肝癌是一个“沉默的凶手”。肝癌在发病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很多患者来院就诊时已进入晚期阶段。

中国目前仍为慢性乙型肝炎高流行区,慢性乙型肝炎是引起肝癌最主要的原因。在欧美国家,丙型肝炎是最主要的肝癌诱因。在病毒性肝炎逐步得到控制以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正成为更主要的致癌原因,代谢综合征增加了肝癌的发生率。其他如酒精、黄曲霉及各种血管、遗传代谢性肝病也是肝癌的诱发因素。

肝癌是不是不治之症?这么强大的敌人我们怎么能打败呢?

部分慢性肝病患者会有持续的肝炎症、肝纤维化和肝细胞异常再生。这些异常可能会导致肝硬化发生,形成发育不良结节,这是真正的癌前病变。同时其他分子改变使发育不良的细胞具有增殖、侵袭和生存的优势,并完成向全面肝细胞癌的转变。

肝细胞癌也可发生在有慢性肝病但没有肝硬化或明显炎症的患者。所以,在癌前病变出现前,截断肝细胞损伤和异常再生进程,是阻止肝癌发生最好的方法。

首先,预防是最主要的手段。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 感染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其次,抗病毒治疗是降低肝癌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另外,要控制与肝癌发生相关的环境因素和行为危险因素,包括避免粮食黄曲霉污染,控制吸烟、饮酒、肥胖及糖尿病。

由于早期肝癌无明显症状,所以对肝癌高危人群监测筛查尤为重要。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是年龄大于40 岁的男性风险更大。

借助于肝脏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进行肝癌早期筛查,建议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 个月进行1 次检查。

以目前医疗手段看,极早期和早期的肝癌甚至可以达到完全治愈。但对于晚期及终末期的肝癌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仍不佳。

因而,对于肝脏这个“沉默而重要的器官”,必须用细致科学的方法来呵护。面对肝病,既要重视又不必恐慌,多读《人人健康》,多学习医疗专业知识,将为所有患者撑起坚强的后盾。

多年的牙周病迎来“老掉牙”

牙周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首要原因,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

世卫组织针对口腔卫生问题列出的重要事实中提到:可能会导致牙齿脱落的严重牙周病影响到全球近10%的人口。而全国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牙周病患病率高,成人各年龄组的牙周健康率均不足10%。

牙周病是一种先由细菌感染的,然后经全身宿主因素相介导的一类慢性、感染性疾病。

按照分类来说,可以分为牙龈病和牙周炎两种。牙龈病是指我们牙周表层的软组织,就是包在牙根周围的红色的这一部分发生了问题。而牙周炎是指细菌已经波及到了牙周的深层组织,也就是牙根周围的牙槽骨这些位置出现了问题。总体来说,牙龈病的临床症状会相对轻一些,如果牙周病早期没有及时治疗,发展成为牙周炎的话,就比较难治愈了。

作为一种口腔疾病,严重的牙周炎不仅会使我们的牙齿发生松动,最终脫落,还与多种高发的全身系统性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妊娠不良反应、类风湿关节炎、呼吸道疾病、幽门螺旋杆菌性胃病等。那么,如此危险的牙周病为什么却容易被大家忽视?

主要是由于牙周病初期很少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只有发展到特别严重的时候,牙根周围的牙槽骨出现严重萎缩,牙齿已经松动,或者引起了逆行性的牙髓感染时,患者才会感到疼痛。但是往往这个时候牙周病已经发展到晚期,部分牙齿已经无法再保留了,因此,专家们也会把牙周病称为“沉默的疾病”。

生活中,只要您觉得牙龈有些红肿,或者出现牙周出血时,就一定要尽快去看口腔医生。这些正是牙周病的征兆。

警惕“慢性肾脏病”这个“沉默杀手”

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8.5 亿人因各种原因罹患慢性肾脏病。世界卫生组织2020 年发布的《2019 年全球健康评估》报告显示,肾脏疾病已跻身全球十大死因之列。慢性肾脏病造成的疾病负担正在迅猛增加,其致残致死率增幅排在所有慢病之首。

在中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8%,患者人数超过1 亿,而知晓率仅为12.5%。由于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花费高、知晓率低、治愈率低,列入“沉默疾病”之列。

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表现为水肿,比如发现自己的颜面、眼睑、下肢水肿;还有的患者发现尿液里有很多泡沫。这些都可能是慢性肾脏病的表现。慢性肾脏病一旦发生,延缓其进展至关重要,部分会进展到终末期肾衰,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尿毒症”,需要靠透析或肾移植延续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认为自己身体没有问题,往往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医学上把慢性肾脏病分成五期,一期到三期症状不明显,五期就是尿毒症。让患者自己掌握相关知识预防疾病比较困难,专家给出的建议是普通人从入职开始就进行规律的体检,通过很简单的验血验尿的检查,完全可以筛出来肾脏病早期的病人。

猜你喜欢

慢阻肺骨质疏松症肝癌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宽胸理肺汤治疗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30例疗效观察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研究
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慢阻肺机械通气撤离的影响因素分析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