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论背景下绿色文化传播的路径与方式
2021-11-30张静
张 静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两山”理论,科学回答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一重要理论既是指导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南,更是新时代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传播绿色文化的精神动力与源泉。
绿色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绿色文化是指一切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的精神生产活动及其成果,狭义的绿色文化特指面对工业污染对人类所造成的严重生存发展危机,人们自省自觉形成的一种以敬畏和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为旨趣的新型文化。与工业文明时代的文化样态相比,绿色文化具有显著特征:一是绿色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和超越性。尽管工业文明创造了繁荣的物质文明,但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绿色文化主张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活和绿色行为,既是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历史继承,也是对工业文明 “黑色”文化的扬弃和超越。二是绿色文化具有共生性与和谐性。工业文明极力推崇科学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将人与自然摆在“有我无他”的绝对对立面。绿色文化则主张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融互联、不可分割的和谐共生关系。三是绿色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工业文明时代的“黑色”文化是西方工业革命和西方中心主义文化自身逻辑演变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与自我封闭性。绿色文化则是古今中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互通互鉴的结果,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绿色文化是“两山”理论的内核和灵魂。本文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出发,深入分析绿色文化传播的现状与特点、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探寻新媒体环境下绿色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以期为全面深入理解和把握“两山”理论的精髓、不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精神支撑。
一、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术界从不同视角、不同学科领域,围绕绿色文化传播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有益成果。
(一)国外对于绿色文化传播的研究
绿色文化传播与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爆发的大规模环境运动直接相关。随着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主义运动的兴起,尤其是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的出版,西方逐渐掀起了一股绿色文化传播研究的热潮,《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成为传播绿色文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随后,绿色文化传播逐步延伸到学术层面,1989年,德国社会学家Luhman率先提出“环境传播”的概念,它是一种旨在改变生活传播结构和话语系统的,与环境议题有关的表达传播实践及方式(1)Luhman N,Ecological Communicati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p.28.。一些学者开始从文化层面对环境传播问题展开研究,如美国学者Frome(1998)认为,环境传播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认知世界和自己的方式(2)From M, Green Ink: 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1998, p.15.;Dryzek(2005)进一步提出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受主导意识形态的影响,环境话语可以分为生存主义环境话语、普罗米修期主义环境活语、行政理性主义环境话语等不同类型(3)Dyrzek J S, The Politices of the Earth: Environmental Discours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27.;Cox(2006)认为,环境传播的目的在于揭示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关系,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单向信息传递,在传播过程中会通过语言符号不断提升公众对环境信息的接受与认知程度(4)Cox R,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Sphere,Sage Publications,2006,p.20.。也有一些学者利用文化流程模型等考察环境传播的全过程,阐明媒介在全球气候变暖议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随着大众文化和绿色营销的流行,一些学者试图揭示媒介消费主义倾向所掩盖的“延续霸权的价值与自然界的剥夺,而不是减少消费活动来保护自然大地”的反生态文明本质(5)郭小平:《环境传播:话语变迁、风险议题构建与路径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2页。。总的来说,西方绿色文化研究具有明显的跨学科、多样化、研究对象相对分散以及人文目标的研究总体偏少等特征。受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和经济政治制度的局限,西方绿色文化传播研究既包含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公平正义的进步内容,又有着难以克服的资本驱动的内在缺陷。
(二)国内对于绿色文化传播的研究
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全球环境风险治理的不断深入,尤其是2015年“两山”理论明确提出以来,学者们从不同视角、不同学科领域深入研究绿色文化传播问题,涌现出大量成果,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1.关于绿色文化的内涵、特征与本质。杨新莹等(2014)认为,绿色文化是一种与高碳社会文化不同,涵盖了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具有文化气息和文化品位,社会成员能够自觉形成绿色意识和自律的文化形态(6)杨新莹、李军松:《绿色文化:基于我国的构建与繁荣》,《河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第12-18页。。王建明(2016)认为,绿色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绿色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指在人类认识和实践中所取得的环境友好型的一切物质进步与积极的精神成就,狭义的绿色文化指观念形态,它与绿色政治、绿色经济、绿色社会和绿色环境相对(7)王建明:《绿色发展的文化路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6年第1期,第297-322页。。马艳等(2016)则认为,新时代绿色文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时代担当的新文化(8)马艳、张思扬:《绿色增长: 美好生活的动力来源》,《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8期,第105-110页。。杨玉珍(2018)认为,绿色文化是人类在创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各种活动中所产生的精神现象的总和(9)杨玉珍:《绿色文化的理论渊源及当代体系建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第64-69页。。一些学者指出,绿色文化具有传播性、继承性、渗透性、排他性、习惯性以及渐进性等特征,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扬弃工业文明的新型文化形态。
2.关于绿色文化传播的理念、方法及途径。我国绿色文化传播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绿色文化逐步从文化体系的边缘走向主流中心位置。一些学者从传播学角度对绿色文化传播理念进行挖掘,认为在新闻报道中所坚持的理念应实现从“人定胜天”到尊重生态规律、从人文关怀到超越风险文化的转变。也有学者对绿色文化传播的方法与途径作了初步探索,比如通过环境新闻采写,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的生活理念;从科技、经济及文化习俗的视角创作能宣传绿色文化的影视产品等;从媒介生态学视角,通过对西方环境保护运动进行文化反思,提出对于中国绿色文化传播具有积极的、建设性的和实践价值的启示或建议;从社会组织动员视角,通过大众传媒或者环保组织的环保动员,不断提升公民环境意识、规范公民环境行为。
自“两山”理论提出以来,绿色文化传播研究愈发注重与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美丽中国”“共同富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逐渐成为引领绿色文化传播的核心词汇。
二、绿色文化传播的媒介方式及其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0)《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十九大代表热议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2日,第7版。以“两山”理论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完善,已成为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指导思想。在绿色文化传播过程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合力,呈现出传统媒体深耕内容与打造精品、新媒体拓宽渠道与创新报道等特点。
(一)传统媒体:深耕内容与打造精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统媒体在涉及以“两山”理论为代表的生态文明思想宣传报道中,提供了更多权威且优质的绿色文化产品,主要包括如下三种方式。
1.报纸:开设专栏,用图文打动人。报纸通过设立理论专栏等形式,发挥文字传播的效果,报道不仅涉及国家重大环保政策出台、环保整改的功绩,还有来自中央环保督察组现场的深度调查。邀请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对“两山”理论和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进行深度阐释,加强各级组织和民众的理解,使生态文明理念渐入人心。
以《人民日报》为典型代表的党报较早地开设了生态新闻版和生态周刊版,随后其他媒体也积极跟进,以2019年为例,《新京报》特别推出《绿道》生态环保特刊,提出“家园保卫战,匹夫有责”的口号,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还配发专栏评论,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能,用社会舆论倒逼的强大力量督促政府解决环境问题,接着一些都市报也相继加入;《绿道》以大型专题和深度报道为主,聚焦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履行媒体作为“船头瞭望者”的观测和监督职责,聚焦深度报道,曝光违反绿色生态保护的企业;《中国日报·国际版》刊登了一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特稿——《飞向天鹅湖》,讲述了上万只白天鹅从境外飞往山东威海荣成市过冬的故事,通过有感染力的细节描绘和具体的数字对比,反映当地生态治理成效。由于《中国日报·国际版》面向海外读者,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容易使人身临其境,能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更顺畅地“走出去”。此外,为扩大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范围,吸引公众积极参与并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一些报纸联合生态文明办公室共同开设生态文明摄影大赛,记录祖国秀美山河和生物多样性。
2.电视:深度报道,介绍典型经验。电视媒体充分发挥音画结合、声情并茂的特点,营造现场感,通过对人物专访和典型经验的介绍,潜移默化地培养公众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对具体事例的报道,达到使公众尽快了解政策理论的目的。这种报道方式更多体现在地方电视媒体的报道中。比如,在“两山”理论重要发源地的湖州安吉,当地电视台策划的一档为农服务栏目《生态家园》,以生动、活泼的电视语言,辅以多样的典型事例与生态案例,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实现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传递给观众,让观众熟知“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发展理念。又如,央视《焦点访谈》栏目通过报道上海崇明东滩湿地的生态修复之路、关注海南东寨港生态修复红树林等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向观众展现全国各地生态治理过程中的典型经验,推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同时,该栏目利用媒体的舆论监督力和社会影响力,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有关行为予以曝光,并督促相关部门治理环境问题。除深度报道外,一些立意新颖、制作精良的环保类、生态类纪录片也大量涌现。比如,《绿色中国》摄制组走遍中国极具特色的14个区域,在优美的风景中讲述14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用镜头记录中国人在最严酷的自然条件下顺应环境而生的生活方式,探讨中国人最独特的环境观。总之,电视媒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展示出媒体高度重视节能环保、治理环境污染的社会责任感。
3.广播:从“幕后”走向“台前”。各级广播电台通过开设新闻专题、专家访谈等方式,在内容的深度和传播的广度上下功夫,致力于传播“两山”理论和生态文明理念,并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其中,广播视频化表现突出,成为广播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主动出击的有效手段。比如,2019年全国百家电台主持人齐聚杭州,举行“全国百家广播电台‘践行四力’融媒体采风——美丽乡村浙江行”启动仪式,主持人从“电台后”走到“舞台前”,采用优美的诗朗诵方式歌颂浙江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取得的新成果和新模式。又如,“V蓝北京”电台自2016年起,在线上线下发起了数百场绿色文化传播活动,积极号召公众加入保护环境的绿色公益活动。2019年,该电台为推广“三绿色一志愿”理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文化周系列活动和趣味环保短视频征集活动,研发“V蓝北京”文化创意产品,以提升环保知名度。这些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新媒体:拓宽渠道与创新报道
不同媒介有着不同的信息传播特点,受众的个人喜好和受教育程度等决定着其信息接收与媒介的选择。在绿色文化传播过程中,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微信、微博、抖音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为公众提供了多渠道的理论宣传和新闻报道,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1.借助新媒体拓展绿色文化传播渠道。相较新媒体,传统媒体传受双方的互动性较弱,受众呈原子式的分布状态,传播者因无法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喜好,难以向受众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绿色文化。新媒体的交互性和互动的即时性弥补了这一缺陷,成为绿色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不少媒体在绿色文化传播过程中移步新媒体领域,“绿色中国”公众号作为中国第一绿色传播平台,采用微信推文、公益视频、宣传片和H5等多样化的形式,向用户传达绿色、生态、低碳和环保的理念。《中国环境政务新媒体2018—2019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8月底,全国共有401个市级生态环境局、33个省级生态环境厅(局)开通官方微博,384个市级生态环境局、31个省级生态环境厅(局)开通官方微信,其内容大致可分为环保督察、环保科普、环境污染治理及其他。
2.通过游戏传播绿色文化。媒介融合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新闻媒体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得到了很大革新。在技术驱动下,社交化、沉浸式的游戏化传播思维逐渐得到了新闻行业的认可,于是传播游戏化应运而生,这也体现在绿色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这种游戏化的绿色文化传播表现出较强的新媒体社交属性,如在“蚂蚁森林”游戏的设计中,用户可通过偷取好友的“绿色能量”增加绿色能量数值,还可在能量排行榜上看到自己和好友的排序。通过游戏化的竞争模式和互动分享,充分调动用户的积极性,传播低碳减排的绿色理念。这种游戏化的传播策略切中了新媒体时代绿色文化传播的脉搏,寓教于乐,传播效果显著。
3.以短视频助阵绿色文化传播。自媒体的发展使公众也成为绿色文化传播的主体,如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将镜头对准四川农村,介绍日常绿色田园生活,展现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骑马踏青,取花为食,用山泉水酿造酱油,用竹子做家具,还有桐油烧墨、构树造纸、端石凿砚……这些赏心悦目的画面离不开当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帧帧如诗如画的场景就是农村地区对“两山”理论最好的实践阐释。目前李子柒的短视频已制作了近20期,最大的特色在于打破了传统生态环境宣传片空喊口号、固定僵化的宣传模式,制作出一系列环境宣传教育视频,不仅在国内拥有较大影响力,也激发了众多海外人士对绿色田园生活的向往。
此外,科技的发展使主流媒体的宣传表达有了更多公众喜闻乐见的呈现方式,如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入驻火爆的短视频等社交媒体平台,通过对重大主题报道的恢宏叙事和聚焦草根民众的人情表达,获得众多粉丝。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相交相融,使“两山”理论绿色文化传播的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绿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困境与挑战
自“两山”理论提出以来,各级媒体都在积极履行大众传播媒介的监督和信息传播职能,但在报道范围、报道理念和话语主体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报道范围:传播区域受限
在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过程中,媒体善于对涉及典型经验的地区作“扎堆”报道。由于各级媒体都有类似的报道诉求,对典型经验的新闻价值判断也类似,虽然采用了多样化的叙事手段和信息呈现形式,但是在报道范围上,除了国家级媒体因为承担报道全国各地区新闻的重任外,更多媒体的报道范围局限在某一区域,造成报道信息重叠度较高、同质化现象明显。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媒体对生态文明的关注面不够广,大多基于同行间的信息传递推送类似的新闻,很少深入基层探究具体情况,以至于一出现典型经验就抢抓热点,挖其他媒体的“边角料”。这就容易使媒体忽视对其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关注,并将有限的媒体资源集中在几个特定地区,不利于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工作。比如,针对“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的宣传报道大多集中在浙江的湖州和安吉等地区,报道模式雷同,大多为地方媒体。受传播条件和媒体定位的限制,地方媒体对于典型的宣传报道较难辐射到全国范围。
(二)报道理念:绿色文化传播意识不深
虽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但是大众传媒对于绿色文化传播的报道意识仍有待加强。一方面,“两山”理论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媒体对于绿色文化的关注度不够、报道数量较少、报道形式较为单一。大多数党报和都市报重视时政新闻、财经新闻及社会民生新闻等报道,虽然在纸媒上开设了环境新闻版面,也积极利用融媒体丰富的报道形式,但是总体上对绿色文化的传播报道较少。一些都市报受地域的限制,注重民生新闻的报道,挤压生态类报道篇幅。在报道议题上,媒体将眼光集中在湿地景观、野生动物的保护和森林土壤的恢复等层面,忽视了对能源节约和绿色生活的倡导。另一方面,欧美国家对生态环境的新闻报道是由具有生态学、环境学和植物学等专业背景的媒体人士来开展的,而我国新闻工作者往往是“杂家”,他们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熟悉某一领域的知识并进行采访。受专业的限制,媒体从业人员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储备不足,对环境问题的洞察力不够敏锐,对生态文明理论、生态平衡指标等问题把握不到位,很难写出专业化、系统化的新闻报道,最终使舆论引导力和传播力大打折扣。鉴于此,学者诸大建(2003)提出要实现环境革命从“浅绿色向深绿色的过渡”,并将“浅绿色的环境观念”定义为“较少探究工业化运动以来的人类发展方式,而仅仅就环境论环境”(11)诸大建:《“绿色前沿译丛”总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三)话语主体:未形成新媒体传播思维
一些媒体将报纸或文件上的绿色文化传播报道搬到互联网平台,只是在形式上增加网站、客户端、微博和微信等传播平台,并非实质意义上的转型。以环境类政务微博“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为例,在宣传以“两山”理论为背景的绿色生态文明理念时,话语议题基本集中在四大类:转发各地的环保头条、预报全国空气质量、规划近期生态环境重要工作以及宣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这些内容大多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虽然以新媒体渠道为展现手段,但仍未完全摆脱传统媒体“以传者”为中心的掣肘。同时,缺少评价或添加表情等与用户互动的元素,只是单向输出。一方面,表述方式过于官方化,语言风格较为严肃庄重,未充分发挥微博这一新媒体平台交互性强的优势,不能将自身与用户置于一个平等开放的交流场域。另一方面,传播效果不佳,转发和点赞的绝大部分是各级环保局,普通用户参与量屈指可数,且由于环保类政务微博重发布、轻互动,经常导致用户的咨询得不到及时的反馈。这说明媒体和用户间未形成很好的交流,若媒体议程无法激发用户的广泛参与和讨论,就无法与用户达成环境共识,而这些都是政务机关未顺应新媒体发展特质的结果。
此外,伴随着融媒体的发展,各级媒体纷纷加快融媒体中心建设和运作,推出报纸、“广电+网络”、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微博、App以及短视频等产品,探索媒体传播新格局。当前各级融媒体建设初有成效,但尚未完全发挥潜力,比如跨平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目标人群的精准推送仍显不足,远未达到融媒体应有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水平,矩阵传播的效果较弱。部分媒体盲目跟风推进融媒体建设,但实际上只是对人员等作简单的机械组合,未形成人员、部门的有机整合,导致矩阵传播徒有其名。因此,如何发挥好融媒体的真正效力,也是当前绿色文化传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四、“两山”理论背景下对绿色文化传播的建议
针对当前绿色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与不足,今后绿色文化传播应借助现有媒体平台扩大传播范围,充分发挥融媒集群矩阵优势,并积极推进绿色文化海外传播。
(一)多元传播绿色生态文化,扩大绿色文化传播范围
首先,新时代绿色文化传播的过程要尽量避免将着力点聚焦在几个典型地区的“扎堆”报道,应致力于拓宽生态环境报道的角度和视野。其次,媒体报道要注意避免僵化的宣传模式,以免造成公众信息接收疲劳。再次,传播内容要尽量多元,不仅有涉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还要加大对能源资源、医疗健康卫生和食品安全等维度的报道力度。同时,注重理念、生活和产业等方面的宣传引导,充分发挥绿色经济产业的优势,通过产业发展带动绿色文化的传播。最后,加强培养公民环保的意识,积极倡导践行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利用媒体的榜样作用,科普绿色文化知识。要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尤其是民间意见领袖的作用,提高公众参与度,通过民间群体的自主介入,使绿色文化传播成为全民主动参与的行动和共同追求。
(二)增强新媒体属性,加强矩阵传播建设
传统媒体时代主张“内容为王”,一个内容质量上乘的报道自然会得到受众的青睐,因此传统媒体从业者多深耕内容,忽视了渠道推广和受众需求。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渠道为王”和“用户至上”的理念使表达者不仅要传递自己的意图,还要根据不同的传播渠道转换身份,洞察用户需求,积极与用户进行互动,从而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媒体在内容报道和传播时都应竭力避免将原本放在纸媒上的内容稍作更改就放到新媒体平台上,而是要顺应新媒体平台的交互性、平等性和活泼性等特点,使绿色文化更加亲民。比如在微信公众号报道的标题上,可以加上语气词和网络流行词,在评论版块更多地履行好小编与用户交流的职责;在环境类政务微博的内容发布上,应在表达方式上补偿性地加入一系列键盘符号和微表情,或发起投票和抽奖功能,吸引用户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参与。在客户端平台上,一旦具备了VR(虚拟现实)功能后,还可以让传播内容更加鲜活生动,即推出H5互动小游戏,让用户进入绿色生态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比如成为护林工人、环保小卫士和生态公益形象大使等,以增强生态文明宣传效果。在短视频平台上,可对大型环保活动进行现场直播。媒体还要充分利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传播特征,将用户视为传播的重要节点和活跃因子,积极向用户征集有关践行环保活动的短视频,发挥用户在信息传播和发散过程中的辐射、叠加效应,让用户通过参与环保行为,成为绿色文化传播的内容生产者,从而促成由单纯的理论宣传向参与式传播转化。此外,针对媒体绿色文化传播时未形成体系化、规模化的传播矩阵的问题,媒体应充分发挥融媒体建设中集群矩阵传播的优势,从矩阵各产品的传播特点出发,建立受众的细分市场,推出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服务内容。通过挖掘新闻素材,结合不同的新闻体裁呈现多角度、多样化的报道,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提高受众的认可度。比如《新京报》平台除了做好传统报纸对于绿色文化传播的宣传外,还致力于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辐射效应,利用新闻客户端、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和新闻网站等平台传播环境议题,积极采用H5动图、“我们视频”现场视频、一图流、数据新闻等适合网络和移动媒介传播的新闻产品形式,形成传播的涟漪效应,打造了一个全媒体运作的报道模式。矩阵传播能有效扩大整体报道的规模和影响力,今后有必要加大矩阵传播平台间的互推力量,提升互联互通的矩阵集群效应。
(三)推动绿色文化传播“走出去”,展示与交流并重
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也标志着“两山”理论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也对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贡献。习总书记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12)转引自赵建军:《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则》,《光明日报》2019年2月11日,第6版。,这意味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走出国门”,具有全球视野,向全球展示中国的“绿色名片”。相较我国全球绿色文化传播现状,西方国家在全球环境治理问题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不过,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传播模式的创新为我国开展绿色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如可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国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环保类媒体账号,搭建中外民间交流的渠道。在参与国际传播时,要充分考虑到国外民众的心理特征和信息接收习惯、喜好,丰富报道形式,可邀请外国友人一起参与制作Vlog,用一种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化“硬宣传”为“软着陆”。新时代,中国应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推动绿色文化海外传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以生态文明为代表的中国绿色文化的影响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