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轨超车”:互联网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应对

2021-11-30侯丽朦

关键词:大学教育

赵 劲 侯丽朦

(大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8)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第四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国际格局深度调整。置身其中,我国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18年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变轨超车”的概念,要求高等教育与新的历史性交汇期产生同频共振。2019年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明确提出,要加快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那么到底为何变轨,又该何以超车?在举国上下对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充满渴望的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只有超前识变,才能引领未来,为民族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互联网发展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变轨超车”

(一)为何变轨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高等教育运行模式带有工业生产的显著特征:流水线式的培养方法,整齐划一的教育标准。我国目前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宽带通信网络,随着“00后”逐渐成为新生代大学生主体,“互联网时代”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工业时代教育模式”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并对已有教育供给形式形成冲击,尤其是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方面。

新冠疫情在带来各种冲击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加快了在线教育的发展进程。 “这次超大规模在线教育,是我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长周期、全学科、全方位的实践探索,对未来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明海英:《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2020-06-07, http://www.cssn.cn/zx/bwyc/202006/t20200607_5139803.shtml。随着互联网从传统向智能的迭代更新,其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趋势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争夺下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主导权、话语权的重要阵地。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迎难而上、主动变轨,以充分参与全球竞争。

(二)何以超车

从近现代大学发展历程来看,世界高等教育中心随着经济中心的转移而变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互构特征。英国大学立足于知识的传播,为高等教育发展贡献了书院和导师制度,博雅教育奠定了大学的文脉;德国大学基于知识的创新,为高等教育带来了实验室制度,自由教育引领研究型大学的崛起;美国大学基于知识的应用,使产学研结合风靡一时,社会服务理念催生创业型大学,立于世界之巅。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教育体系、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但从客观现实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在体制机制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互联网发展是机遇,但如果仅将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层面的工具,其效用是有限的。只有从深层次上借鉴互联网组织架构,以此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变革,才能带来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只有充分理解互联网精神,推动高等教育理念创新,才能为我国大学赢得发展先机。所谓高等教育“变轨超车”,变是手段,超是目的;变的是轨道,不变的是方向。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只有通过高等教育与互联网从技术到架构再到理念的深度融合,才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跟随到领跑的转变。

二、互联网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多维启示

(一)技术层面:借助互联网创新教育形态

1.在线教学改变学习模式。传统模式下,大学教育资源聚集在校园这个相对封闭的物理空间,局限于课堂、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场所,满足固定人群的需求。借助互联网,教育资源可以覆盖到世界每个角落。在互联网环境下,学习者只要连接网络就可以学习,不必再完全依赖于课堂和书本,突破了校园的局限,真正实现了学习的时空自由。同时,在线课程面向社会开放,为公众自我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了选择,也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国家提供了资源。此外,在线课程与翻转课堂的结合改变了教育形态,使个性化的互动式学习取代了标准化教学模式,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验感。从总体上讲,“慕课”“微课”仅仅是互联网影响大学教育的前奏,只有当更多教育资源汇聚到互联网时,互联网叠加效应才会显现,互联网教育时代才会真正到来。

2.在线课程扩大教学影响。教学和科研是大学的两大支柱。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非均衡投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政府对大学拨款采取各种建设项目的形式,得到这些项目最重要的条件就是科研规模和实力。大学在制定发展战略、实际办学过程中容易表现出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对教师来说,教学和科研的回报不同,教学相对于科研的内部动力明显不足,这造成很多教师将大量精力投入科研而弱化了教学。在线课程扩大了教学的影响,MOOC搭建起世界名牌大学课程博弈的舞台。这使我国一批追求世界一流的大学更加重视教学的影响,比如清华大学2013年推出“学堂在线”,联合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面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参与大学教学的国际竞争。而数量众多的普通大学,迫于优质在线课程的竞争压力,必须不断改进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可见,在线教育有利于大学回归教育的根本,调整教师工作的重心。

3.互联网媒介重构师生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看,教育的发展经过了口传文化、印刷文化和网络文化三个阶段。在口传文化阶段,教育者在场所确立的“在者权威”控制着教育活动,受教育者被动地进入教育活动。在印刷文化阶段,以印刷物或书面语言为中介,教育者不必在场,也会形成教育活动和文化习得活动。自主教育有了一定的现实基础,“在者权威”的影响力减弱了。网络的出现创造了知识来源多样化的文化环境。面对网络呈现的文本,学生可以自主接触、使用和分享知识,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认识、理解和接受知识。教师不再像过去那样被看作是知识、信息的唯一拥有者和权威解释者,由教育活动的控制者转为教育和学习的引导者,其职责由传授知识转为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师生之间不再是主客二元关系,而是以课程资料为中介的共主体关系。

(二)架构层面:借助互联网优化高等教育体系

1.“端到端透明性”促进高等教育整体结构调整。与传统电信网络坚持严格控制和层级管理不同,互联网采取的是“端到端透明性”的核心设计架构。所谓“端到端透明性”,就是在互联网协议(TCP/IP)的设计中,将互联网系统中与通信相关的部分(IP网络)和高层应用(端点)分离,最大限度地简化网络设计,将尽可能多的复杂性和控制放在用户终端上(2)③何宝宏:《互联网的基因》,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版,第23页;第39页。。这一架构设计使互联网通信与传统电信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业务与承载分离,网络中不保存与业务和应用相关的信息,只有终端发生故障时才会中断通信,可最大限度地保障信息传输。其次,应用与承载分离后,完全开放的网络接口让任何用户都可以参与到互联网发展中去,提高了网络的可扩展性。互联网的基本要素是信息,网络架构决定信息流动方式,信息流动方式影响着组织结构。智能终端使网络数据分布式、碎片化、实时化、海量化,信息自由发布和获得的非等级化使传统意义上的金字塔社会结构扁平化,要求组织间网状、并发、实时协同。与企业应对互联网发展的快速调整不同,当前高等教育信息化基本只做到了“互联网+教育”或者“互联网×教育”,未来更具颠覆性的变化应该是“互联网÷教育”,即用互联网解构工业时代的行政化组织模式。政府主动去权,强化政策制定和监管职能,真正把大学建设成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在提高大学自主地位的基础上,变强调服从的线性垂直结构为注重竞争合作的横向网状结构。打破单一的行政化管理体制,以特色化实现多样化,以多样化提高办学效率。

2.“云平台+小前端”促使大学内部去行政化。“端到端透明性”具有很多优点,为互联网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优势,但也为后来互联网商用埋下了隐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互联网将应用的控制权完全交给用户,也就意味着几乎把全部的责任交给了用户,导致安全问题泛滥而互联网界束手无策。随着互联网从IT时代向DT(大数据)时代发展,云计算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方法。云服务提供商将应用部署到云端,提供像水、电一样触手可及的计算能力,而用户通过计算机和手机这些“客户端”,像使用一个工具一样去利用云服务。由此,互联网“端到端透明性”的架构升级为“云平台+前端”的架构(3)阿里研究院:《互联网+从IT到DT》,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第19页。。对于安全问题,云安全技术识别和查杀病毒不再依靠本地硬盘中的病毒库,而是依靠庞大的网络服务,实时进行采集、分析以及处理。客户端不用单独安装杀毒软件,用户可以获得免费的实时杀毒服务。以此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政府已下放了专业设置、职称评审等各项权力,提高大学办学自主权是未来趋势。去行政化对我国大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即如何承接政府下放的办学自主权,防止扩大的办学自主权在大学内部被进一步行政化。“云平台+小前端”的组织方式,使大学可以把很多职能如人事、财务和后勤等留给平台,减少重复投资,从而提高核心能力。在行政组织简化的同时,自发、自主、快速聚散的学术共同体大量出现。政府在大学内部赋予广大科研人员更大的空间和自主权,促使行政简化而学术兴起。同时,辩证地来看,去行政化并不是去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下放部分权力是为了更好地履行监管、规划和服务职能,采用小而强的“政府+大学对应云平台+前端”的架构,可为高等教育发展赋能。

3.“无连接的连接”启示大学打破垄断。通信技术存在“面向连接”和 “面向无连接”两种信息传输模式③。电话体现的是“面向连接”技术,从拨号发出信令到建立稳定连接开始语音交流,信息传输稳定、可靠、安全。但是在拥有一个稳定连接的同时,它也失去了扩展性。而互联网采取无连接模式,在Email等应用需要发送信息时,不需要预先建立一条连接,而是直接往网络上扔IP包。一个节点可以同时与无数的其他节点通信,在复杂网络上选择最优路径传输信息。互联网“面向无连接”没有一个稳定的连接,却使其理论上拥有了无限连接。无连接技术是无却有、似有却隐,使人们深刻思索世界的有无之道。由此反思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两个方面值得商榷:其一,教师是大学的主体。我国大学教师很多是本校毕业,逐渐在校内形成准血缘关系共同体。这种“近亲繁殖”有利于学术传承,但限制了学术交流,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学术僵化。在万物互联的视域中,人们不该固执于流派,更不应执着于学术圈地。只有从根本上破除垄断思维,建立起公平、多元的学术生态,才能更好地推进知识创新和科技突破。其二,文凭是大学的重要载体。我国长期实行的国家授予文凭制度保证了高等教育的规范化和严肃性,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高等教育“异化”(4)“异化”(alienation)是一个哲学和社会学的概念。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此处“异化”指的是文凭垄断导致学生读大学以“混文凭”为目标而忽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在线教育公司在提供课程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学位认证制度(5)比如成立于2006年的美国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可汗学院,尝试开发一种可以比肩“斯坦福或哈佛”学位的通用证书体系。。这将直接冲击现行的高等教育学历制度,但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打破学历垄断,通过多元竞争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三)理念层面:学习互联网思维塑造高等教育生态

1.“人人参与”,推动大学管理向治理转变。互联网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参与,初衷是资源共享,通过开放网络,让用户参与并创造应用价值。从技术角度来看,互联网的发展经过了从Web 1.0门户网站时代单向互动,到Web 2.0搜索/社交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互动,再到Web 3.0大互联时代“万物互联、实时互动”三个阶段。可见,互联网因其开放性而不断扩大参与群体,不断加深参与程度,开放是互联网繁荣的前提和基础。在互联网推动公共事业发展的背景下,更多人开始关注大学,更多利益相关者要求参与大学事务的管理、咨询、建议及决策等工作。大学的前途、命运和风格等重大问题已不再是政府行政主导,而是转化为全体成员共同关心、思考的公共事务。正如布鲁贝克(1987)所言:“就像战争意义重大,不能完全交给将军们决定一样,高等教育也相当重要,不能完全留给教授们决定。”(6)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8页。通过设立大学章程和大学理事会,可以充分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一方面,这有利于筹集资金,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实现从面向政府办学到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的转变。另一方面,从教育系统内部来看,大学成立行政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和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等治理架构,建立起党委领导下多元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有利于培育大学发展的内生动力,构建以共治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生态。

2.“用户至上”,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许多互联网从业者和学者都对互联网思维作了阐述。其中,“用户至上”是重要共识。首先,用户不是客户。互联网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与用户保持连接并建立起长期的联系。与企业相比,大学是一个具有最忠诚客户的组织,因为大学的客户和产品都是学生,每一个客户本身就具有维护大学这个组织的积极性。具有最忠诚的客户和品牌是大学基业长青的独特优势,也进一步凸显出大学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其社会声誉(7)张维迎:《大学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117页。。互联网“用户至上”追求的是聚集更多的用户,基数越大,越可以尝试新的盈利模式。但是大学要选择客户,不能为了收入等原因降低录取标准,以保证培养质量。其次,互联网的去中心打破了信息不对称。通过社会化媒体,每个人都是信息节点。信息传播结构扁平化,使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也使用户口碑成为选择产品的重要依据。在互联网环境中,每个人都是评价的主体,社会各界介入教育评价更为方便,也更为深入。因此,政府应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通过开放竞争,打破封闭且等级化的大学利益格局,同时营造自主办学、充分竞争的良性环境,促进大学特色化发展。最后,随着社会发展和物质产品的丰富,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心理在近几十年发生了巨大转变。从功能式消费到品牌式消费,再到体验式消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是参与式消费,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可触碰、可拥有的共同成长的品牌。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进入普及阶段。面对教育对象和时代的变化,大学要改变过去规模经济下标准化、集中化和流水线式的培养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提高学校口碑和美誉度,以赢得校友和社会的认可。

3.开源共享,促进大学由封闭走向开放。互联网的核心理念是开放,而开放与开源相伴随。1990年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万维网,并将其免费推广到全世界,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21世纪,谷歌推出移动终端Android开放系统,使人类快速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出的开源软件,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公共性和价值。与之相对应,大学的主要职能是创造和传播知识,实现这一职能依赖于学术的自由交流。但是在知识产权制度下,大学里越来越多的知识被申请成专利或受到版权保护,整体性知识被分割成学术孤岛。知识的公共性逐渐被商业性所取代,大学也变成了“知识工厂”,大学内部自由的学术交流受到抑制。大学可以申请专利,也可以拥有和转让专利,但必须在知识的商业性与大学的公共性、强化知识产权与促进学术交流之间保持平衡。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分享经济在全球快速发展。分享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将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将空闲资源向他人和社会开放,通过协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大学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和资源,但这些资源局限于大学内部,往往得不到有效利用。因此,大学应响应互联网共享精神,推动校园适当开放,既可以提高学校资源利用率,又可以丰富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还可以让大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互联网时代,大学身处云端,但只有扎根社区,才能获得丰富的给养,也才能从容应对网络大学的挑战。

三、互联网发展基础上我国高等教育“变轨超车”的现实路径

新冠疫情使在线教育迅速普及。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在思考和应用互联网技术、架构、理念的同时,更应认识到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改变,并以此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哲学创新和制度变革,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一)以系统论的方法论为指导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有一个著名的命题“钱学森之问”,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从自身专业出发,认识到工业时代教育机械化的问题,从而提倡以系统科学思维为指导,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跨领域、跨层次的综合集成创新,培养更具创造力的“大成智慧型”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更是对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变革的鞭策。国际教育技术领域也有一个类似的命题“乔布斯之问”,即“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8)王庆环:《“乔布斯之问”问出什么教育问题?》,《光明日报》2015年12月8日,第14版。这一疑问是20世纪90年代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在讨论教育问题时提出来的。随着互联网对社会影响的日益广泛,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高等教育。钱学森出于学理而提出的思考虽被广为传播,但终究未能改变现实,而互联网使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交往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正在重塑着教育形态和生态。两个问题的立足点不同,但有相似的旨趣,即都是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想以此改变机械、僵化的教育形态和生态,体现了方法论上机械论向系统论转变的时代要求。

(二)建立交往论高等教育哲学

我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始于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翻译和解读,现已形成认识论、政治论、生命论、经济论及境界论等各种学说。这些学说加深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带领人们走出了高等教育哲学的困境,也说明高等教育因传统和环境的差异,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哲学选择。从历史来看,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大学形成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种功能。但无论高等教育的职能如何演变,人才培养的本质职能从未动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都要服从于人才培养这个本质职能。当前,传统的课堂讲授正在面临在线课程的冲击,既然可以接受在线教学,还有必要离家去上大学吗,互联网时代大学的价值何在?面对疫情带来的超长假期,在接受在线教学期间,几乎所有大学生都盼望能够早日重返校园。这足以说明,大学不仅是接受知识、获取学位的地方,其更重要的价值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交往、经历和体验。大学知识传授的职能可以被在线教学替代,但知识传授过程中的交往(表现为学术交流和精神交往)将越发珍贵,更加凸显大学教书育人的本质。大学以高深学问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而交往是实现两者联结的有效途径。交往论高等教育哲学立足于互联网发展实际,与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论对交往的重视相契合,与现代西方哲学交往转向相一致,弥合了高等教育哲学中知识论与人本论的二元对立,涵盖了博雅教育、自由教育、实用主义等所提出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通过建立交往论高等教育哲学,进一步思考交往的条件、途径,塑造平等自由的交往环境,并在交往论基础上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哲学。

(三)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属于政府主导建立的后发外生类型。政府主导模式在高等教育发展之初具有显著优势:一是可以集中资源重点办学,使一批大学经过积累开始进入到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行列;二是通过各种规范、评比和评估,建立起一套标准化的大学制度体系,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这两个优势背后具有相同的逻辑基础:一方面,有投入必有产出,投入越大产出越大,那么集中财力一定能出重大成果;另一方面,有因必有果,可以通过“预测设计+层层落实”的模式来推行各项教育决策。随着时代变迁,基于因果必然律的机械发展模式的缺点也开始显现。首先,重点建设思路强化了不同学校之间的壁垒,弱化了大学之间的竞争,使高等教育系统失去活力。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垄断资源,沿袭计划经济和行政指令的工作思路,迫使各校不得不将主要精力用于竞争各种资源。审批经济使大学纵向垂直关系发达而横向交往欠缺,限制了大学的发展空间,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欠缺内生动力。重点建设思路和审批经济模式基于因果必然律,与工业时代社会运行逻辑相契合。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快速转化,互联网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契机。面对互联网发展,中西方大学站在同一个起点上,不存在先发后发的问题。两者都面临着遗传和环境的博弈,谁能积极调整、主动拥抱互联网,谁就能占得发展的先机。这为我国大学摆脱被动追随、实现赶超提供了机会。另外,在互联网环境下,整个社会都面临着转型,政府职能和行政方式也需要作出调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制度变革也将告别小修小补,像国企、科技、卫生等领域一样,从顶层设计上进行一场体制机制变革(9)张应强:《新中国大学制度建设的艰难选择》,《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年第6期,第25-35页。,通过“变轨超车”,实现从跟随向领跑的转变。

猜你喜欢

大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留白”是个大学问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大学》征稿简则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