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药监人才队伍建设 筑牢龙江药品安全屏障
2021-11-30黑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李劲松
黑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 李劲松
黑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 李劲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省政府职能部门,对专业性、技术性的要求都比较高,迫切需要高科技监管技术人才的支撑。特别是当前药品监管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有新要求,人民群众有新期盼,医药行业有新诉求,药品安全呈现新旧风险隐患交织叠加的状态,以及在宣传新的“两法两例”和适应新型检验检测等各类设备中,都需要有相关专业人才做业务保障和技术支撑。因此,既要引进好、聚拢好人才,也要使用好、发挥好人才的作用,做好“存量”“增量”“变量”三篇文章,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使其产生价值,充分释放人才红利,做到人尽其才、才有所用。
一、盘活“存量”
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药监事业既要接续传承,更要发展进步,关键在人。“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奋”,激活人才“存量”,意味着精心育才、精准用才,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推动药品监管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更大成绩。经过本轮机构改革,药品监管各条战线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局党组班子成员、机关各处室和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大多是新近调整的,本身就是各部门的人才,更是全省药监系统发展的中坚力量。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在盘活“存量”上充分发挥中坚力量的表率作用,防止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思想。
首先,要精准“识才”。岗位不分高低贵贱,每个岗位都能够培育出人才。只要肯干、会干,干得好、干出成绩,就是人才。重复做着一件事,加上勤于琢磨、善于总结,就会高于别人,成为行家里手,也是人才。各级领导干部要当好“伯乐”、识准“千里马”,注重发现人才、挖掘人才,为本部门(单位)和全局长远发展考虑,挖掘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和培养价值的可塑之才。察人识人历来不易,考察干部不可能一时了解清楚,需要把考察了解干部的功夫做到日常,既要看“八小时内”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政治表现等情况,还要紧盯“八小时外”的“生活圈”“社交圈”,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透视干部,提升识别干部的精准度,真正把政治过硬、作风优良、能力突出的干部用在更为适合的岗位上。
其次,要精心“育才”。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要充分利用“能力建设提升年”的契机,发挥“药监大讲堂”等培训载体的作用,坚持“请进来”“走出去”“讲出来”并重,带动药品监管队伍整体能力提升。坚持“请进来”,就是邀请国内药监系统领域内的顶尖人才到我省举办专业知识讲座,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做专题辅导授课,提升监管水平,增强综合素质。坚持“走出去”,就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条件下,依托省内外红色教育基地等各类培训机构分批次举办专项培训班,旨在提高监管人员的政治素养、政治能力和业务水平。坚持“讲出来”,就是主动挖掘培养我们身边的专家,不断增强本土人才造血功能,这些专家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能够形成看似传统老套,但又行之有效的一整套工作方法,这也是值得选树推广的。同时,要建立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工作机制。领导班子成员要充分发挥把关定向作用,注重培养分管领域的年轻干部,养成立足全局看待手中工作的眼界和格局。中层干部既要学会“弹钢琴”,充分发挥下属所长,还要做好“传帮带”,帮助下属补齐短板,利用处务会等时机,随机指定年轻干部上台讲解,把加强能力素质历练谋在平时、做在平时。各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同志要优化整合人才计划,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营造拴心留人的浓厚氛围。
最后,要精确“用才”。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成大器的。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能不能”作为检验人才的标准,在完成重点监管工作和其他重大任务时,多给年轻干部“压担子、搭台子、指路子”,提供在重要岗位历练的机会,给他们培培土、墩墩苗,使他们经受风吹雨打,快速成长成才。在选人用人和职级并行上,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和规范公务员管理相关工作的有关要求,领导班子要带头凝聚思想共识,不能搞“到点就上”和“普惠制”,也不能把干部职级并行当作政治红利,要打破常规、论资排辈、隐性台阶,坚持“英雄不问出处”、五湖四海、选贤任能,突出政治标准、注重实绩实干、兼顾资历贡献等导向,大胆选拔使用一批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不能道听途说和个人“标签化”,关键要看干出的工作实绩,防止“假人才”“伪人才”,发挥好“真人才”的作用,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得优惠。要不拘一格选人才、敢为事业用人才,着力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要激活用好各类岗位人才,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根据人才优势和专业特点,合理匹配人员岗位,让人才在药监系统充分施展才华,避免大材小用、小材大用、人才乱用现象,积极营造“人尽其才、各尽所能”的用人氛围。
二、引进“增量”
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优化人才“增量”意味着精心量才,精准引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新“三定”规定确定后,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工作职能增加、任务增大、责任增重,加强人才建设、选优配齐岗位是当前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最大难题。一方面,要“招贤纳才”。立足药品监管工作实际需求,本着对标补短、缺啥补啥、精准引进的原则,科学制订人才引进计划,结合疫情防控形势,认真谋划局机关缺编人员遴选工作,抓紧推动事业单位招录工作,努力引进一批高学历、高水平的工作人员,真正让优秀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持续不断地为药监事业注入源头活水,着力解决检验检测机构人才短缺等棘手问题。另一方面,要“队伍扩容”。要加快推进药品专业化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建设,依据选拔程序、按照职责标准,选优配强检查员队伍,依托12家企业建立的实训基地,加强实战训练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检查员的实操能力,充分发挥现场检查员的骨干作用。
三、创新“变量”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加强人才培养,各级党组织有各级党组织的责任,要增强职业“赋能”,围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创新实施人才强局战略。首先,局党组要加强统一领导、坚持以上率下,在现有政策条件下,进一步修订完善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落实举措,念好“稳、严、实”三字经,为各类人才提供干事创业、展示才华的舞台和空间,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其次,局直系统各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主动担负使命责任,教育引导所属党员干部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聚焦“做示范、勇争先”,想为、敢为、勤为、善为,时刻以人民为中心,在疫情常态化条件下,牢牢守住药品安全的底线,不断追求药品高质量发展的高线,不负伟大时代,不负组织重托,真正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争做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青年铁军,促进人才作用发挥。最后,全体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决对党忠诚,要努力践行“八字箴言”,即守住“根”和“魂”、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带头“闯”和“干”、强化担当作为的使命责任,用足“心”和“情”,保持爱民为民的公仆本色,做到“严”和“实”、坚守清正廉洁的从政底线。新时代需要的是德才兼备、对党忠诚、敢于担当之人,但是不能“唯才是举”,有才无德是危险品,要坚持好干部标准,讲规矩、守底线,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的监管人才。
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关系党的事业的薪火相传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龙江药品监管事业赓续发展。培养锻炼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短期效应,而是一项立足当下谋长远、身处一域谋大局的重要工作,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为龙江药品监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药品监管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