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演变的历史逻辑
2021-11-24刘艳梅
刘艳梅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北京 100091)
中国共产党从一百年前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在履行历史使命,领导全国人民开展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伟大进程当中,总结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取得胜利、迈向成功的一把金钥匙。回顾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百年演变并总结其历史逻辑,既有历史价值又有现实意义。历史如同一簇火把,既照亮了过去的辉煌,又指引了未来的方向。
一、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中共中央从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工作做出重要安排。2004年至2020年又连续十七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毛泽东同志一直很重视农业生产。早在1934年,他就提出要把农业生产放在根据地“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毛泽东同志对农业重要性的理性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农业关系到社会稳定;其二,农业关系到工业发展;其三,农业关系到国防巩固,毛泽东同志曾表示“粮食足,军食孰能不足”;其四,农业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毛泽东同志认为农业尤其是粮食与人民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邓小平同志有着相似的论述。邓小平同志认为农业是基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头等大事;其二,农业的发展是工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其三,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是整个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基础;其四,农业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邓小平同志认为全国实现现代化要以农村实现现代化为前提。
江泽民同志对“三农”问题也十分重视。江泽民同志曾提出,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只有靠我们自己才能解决。胡锦涛同志的农业思想与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一脉相承,胡锦涛同志指出,“三农”工作是全党重中之重的工作,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农业基础地位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的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农业发展,提倡发展现代化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习近平总书记将吃饭问题视为治国安邦的首要问题,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如果粮食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二、理论武器: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度重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理论的研究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实际相结合。
在农业方面,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认为农业的发展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也是工业发展的社会基础,更是争取工农联盟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对不同时期的“三农”问题进行探索和改革。毛泽东同志认为,中国要想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就必然要通过合作经济来过渡。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集体所有制和生产经营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邓小平同志提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成了对农业生产关系的改革。江泽民同志主张发展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胡锦涛同志主张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发挥市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推动农业现代化重点是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
在农村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城乡对立是社会统一发展的首要条件之一,需要以下前提:科技融入农业生产、国家支持农业、人口在城乡均衡分布。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的论述不仅在革命建设时期对夺取城市政权有着指导性意义,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农村建设也有关键性作用。毛泽东同志主张通过人民公社将工农商学兵团结在一起。邓小平同志主张赋予农民更大的自主权。江泽民同志则主张通过村民自治补充之前一元化领导,转变为村两委共同治理。胡锦涛同志主张推进农村管理民主以完善乡村管理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乡一体化既要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亦要求创新完善农村社会管理制度,提高乡村治理绩效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农民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农民并不是单一的阶级,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民之间必然会发生分化与无产阶级化。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在不同时期从不同层面关注和解决农民问题。毛泽东同志主张个体农民要走逐渐集体化道路。邓小平同志主张给农民更多的自主权,先富带动后富。江泽民同志提出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农民参与非农领域。胡锦涛同志取消农业税以减轻农民的负担。习近平总书记则更关注农民职业化,处理好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收入与土地问题,才能吸引有文化、有素质的优质劳动力从事农业活动。
三、工作方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地从“三农”实际问题出发
实事求是思想是在我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确立的。革命性质、任务变了,而实事求是思想却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为我党制定正确的对农政策提供了思想保证。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非常重视实事求是和深入调查研究,这对正确认识农民问题和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始终提倡实事求是和调查研究,形成了全党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认识论基础,这是毛泽东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民的土地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指引下,从1950年到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土改运动,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农业发展问题是目前的重要问题。在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引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既体现了集体优越性又提高了个体积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江泽民同志依据农村实际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指出处理好“三农”问题和实现城镇化是解决城乡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问题,是发展农村经济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在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下,农村精准扶贫始终坚持脚踏实地、立足农村实际、掌握贫困实情、讲求脱贫实效,形成了农村脱贫户、非贫困户、贫困户自主帮扶的良好氛围,最终形成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脱贫的良性机制。
四、政策创新:中国共产党始终与时俱进地调整不同时期的“三农”政策
中共中央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引导着我国“三农”的发展,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农业转型提供了保障,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加快了国家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的步伐。随着我国国情与现实问题的变化,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农业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四大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改革农业生产形式、改革农村管理体制、实现农副产品市场化。1982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业生产形式;次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推进了人民公社体制的改革;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促进农村商品生产发展;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在于改革农产品统购统分经济制度;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这一阶段连续五年发布的一号文件,高度重视农业问题,激活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率得到显著提升,温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第二阶段对农业税进行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提出要增加农民收入;次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聚焦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于发展现代农业;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于统筹城乡发展。这一阶段的中央一号文件使我国城乡关系发生了重大转折,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农村的发展。
第三阶段从不同角度着手加快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2012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主要聚焦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2013年聚焦于增强农村发展活力;2014年聚焦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2015年聚焦于加强改革创新;2016年聚焦于落实发展新理念,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2017年聚焦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期间,我国农业由原来总量不足阶段进入了新的农业转型阶段,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逐渐凸显出“三农”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我党针对这些矛盾发布了一系列的文件,这些矛盾的解决为我国今后农业与农村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阶段开启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新时代。2018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聚焦于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新时代以来,国家出台的各种利农、惠农政策凝聚社会共识,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为本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实践检验表明,凡是代表了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的认识和决策,就是正确的。具体就“三农”问题而言,农民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因此一切认识和决策都应以尊重农民利益为前提,我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本,各代领导人以不同的方式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
毛泽东同志认为,从长远看,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变个体经济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集体化路线,是从政策制度方面消除小农经济存在的基础,他提出的社会主义制度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同和支持。广泛的认同感并不能彻底摆脱贫困,而发展农民的个体利益为调动农民积极性展开了新篇章。邓小平同志承认农民个人利益,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目的是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力。因为“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人民生活永远改善不了,积极性永远调动不起来。”
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效果极为显著,但进入21世纪以后,农民的收入又成了新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深刻认识到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影响农民积极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非农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切实解决了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农民的职业化也成了新时代的新诉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因此,中央多次探索解决“如何种地”,使农民这个职业的地位和声望有所提高。此外,习近平总书记也十分关心农民增收情况,解决好农民的收入问题对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加大国家助农的政策力度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外在根本保障,推进农民这个群体自身观念的改变、素质的提升及个人能力的现代化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内在根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