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影响分析
2021-11-29闫丽娜
闫丽娜
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福建厦门 361009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面临的生活压力及工作压力不断加重,各类精神疾病的发生率也不断升高,给患者家庭和谐及社会稳定均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1-2]。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科常见病,临床以药物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3-4]。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对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及用药效果确切等特点,但是患者用药后出现代谢综合征等病症的风险较高,血压、血脂及血糖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易加大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损害患者生命健康[5-6]。临床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发的代谢相关疾病等机制尚不明确,据推测与中枢神经调控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7-8]。该研究旨在探讨精神科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产生的影响,所选188 例患者自2018 年3 月—2019 年10 月接受药物治疗分析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188 例该院门诊或者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与国际疾病分类第10 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相关诊断标准相符;②均为首次发病且既往无精神分裂症史;③患者入组前2周未服用过抗精神疾病药物;④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70 分;⑤患者与其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⑥研究方案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史者;②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肝肾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③患有恶性消耗性病变者;④有严重自残或自杀倾向者。根据患者用药差异将其分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及氯丙嗪组,其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包括奥氮平组、利培酮组、氯氮平组,每组各47 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n=141)男81 例,女60 例;年龄27~59岁,平均(41.06±5.14)岁;病程1~14 个月,平均(8.42±0.37)个月。氯丙嗪组(n=47)男27 例,女20 例;年龄27~59 岁,平均(40.79±5.15)岁;病程1~14 个月,平均(8.39±0.35)个月。各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奥氮平组患者采用奥氮平(国药准字H20030512)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5 mg/次,1 次/d,若治疗效果不理想可逐渐缓慢增加用药剂量,最大用药剂量为20 mg/d,2 周为1 个疗程,连续用药4 个疗程。利培酮组患者采用利培酮(国药准字H20010309)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1 mg/次,2 次/d,连续用药7 d 后逐渐缓慢增加用药剂量至2~4 mg/次,2 次/d,2 周为1 个疗程,连续用药4 个疗程。氯氮平组患者采用氯氮平(国药准字H32022963)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25 mg/次,2 次/d,逐渐缓慢增加用药剂量至200~400 mg/d,最大用药剂量≤600 mg/d,2周为1 个疗程,连续用药4 个疗程。氯丙嗪组患者采用氯丙嗪(国药准字H23021277)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25~50 mg/次,2~3 次/d,最大用药剂量≤600 mg/d,2 周为1 个疗程,连续用药4 个疗程。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对用药剂量和时间进行适当调整。
1.3 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1 年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与氯丙嗪组代谢综合征异常发生率、患者代谢综合征指标水平及奥氮平组、利培酮组、氯氮平组代谢综合征发生情况。
1.4 评定标准
参考如下标准判定代谢综合征:①患者已确诊为糖尿病且空腹血糖值≥6.1 mmol/L;②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3 mmol/L 或者女性<1.29 mmol/L;③三酰甘油≥1.7 mmol/L;④患者已确诊高血压或者血压水平≥130/85 mmHg;⑤BMI≥24 kg/m2或者女性腰围>80 cm,男性腰围>85 cm。代谢综合征阳性:≥3 项指标阳性。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代谢综合征异常发生率对比
治疗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与氯丙嗪组BMI≥24 kg/m2及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代谢综合征异常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代谢综合征指标水平对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与氯丙嗪组收缩压、舒张压及BMI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代谢综合征指标水平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代谢综合征指标水平对比()
2.3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对比
利培酮组出现代谢综合征患者7 例(14.89%),氯氮平组出现代谢综合征患者25 例(53.19%),奥氮平组出现代谢综合征患者26 例(55.32%)。利培酮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奥氮平组及氯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57、15.351,P<0.05);奥氮平组及氯氮平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3,P>0.05)。
3 讨论
非典型抗精神疾病药物在精神科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阻断D2受体及5-HT2A,抗幻觉及抗妄想效果理想,同时还可发挥激活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阴性症状改善[9-10]。但是部分患者用药后存在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当前临床对代谢综合征引发机制尚无定论,可能与组织胺、去甲肾上腺素、M 受体及5-HT 等单胺类神经递质阻断等存在一定的关联[11-12]。单胺类神经递质被阻断后使得患者食欲增强,还具有镇静效用,可使患者食物摄入量增加、运动量减少,体内积累的能量随之增多,容易诱发胰岛素抵抗、BMI 升高等症状,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出现异常[7-13]。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对细胞活性发挥调节作用,导致患者出现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随之升高[14]。约50%长期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的患者可出现体质量增加或者肥胖等表现,对其治疗依从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故而难以保证精神疾病治疗的稳定性[15-16]。
该研究中,治疗1 年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与氯丙嗪组收缩压分别为(118.67±11.45)、(130.27±17.15)mmHg,舒张压分别为(77.34±10.05)、(84.57±10.38)mmHg,BMI 分别为(24.95±4.43)、(22.86±4.09)kg/m2,两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柏林等[17]研究中,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及氯丙嗪治疗后1 年收缩压分别为(118.50±11.80)、(130.25±17.20)mmHg,舒张压分别为(77.25±10.89)、(84.50±17.86)mmHg,BMI 分别为(22.97±4.12)、(24.85±4.50)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与氯丙嗪组对比,治疗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患者BMI≥24 kg/m2及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更高,收缩压、舒张压更低、BMI 更高(P<0.05)。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患者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及氯丙嗪治疗均会导致血压、血糖及血脂、BMI 等发生异常,而且与氯丙嗪相比,接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出现代谢综合征的概率明显更高,表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代谢综合征存在一定的关联。利培酮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奥氮平组及氯氮平组(P<0.05)。表明不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作用机制及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保证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必须谨慎用药[18-19]。利培酮属于苯并异口恶唑衍生物,以利培酮为主要活性成分,为选择性单胺能拮抗剂,与多巴胺D2受体及5-HT2 受体均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此外利培酮还能够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比,该药物引发的运动功能抑制等均明显更少,可减轻对机体代谢产生的影响[1,20]。
综上所述,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可产生一定的影响,临床必须谨慎用药,利培酮既能够保证治疗效果还可降低代谢综合征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