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学龄期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11-29罗物婷
聂 琴 罗物婷
1.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江西宜春 336000;2.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江西宜春 336000
哮喘为慢性气道疾病,易发于学龄期儿童,通常表现为气急、胸闷等病理学特征,遗传、环境等因素均参与其发病过程,随着疾病进一步加重,易引发气道不可逆缩窄[1]。患儿患病后,其心理会高度紧张,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且由于患儿家长对疾病认知不足、重视度不够,常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给患儿生活质量和其身心成长发育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需对其采取科学规范的护理干预[2]。持续、长期、规范的护理管理可增强患儿和家长的家庭护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对患儿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常规护理时间多从入院至出院结束,多数患者在出院后受生活、学习等因素影响,常自行终止治疗,护理有局限性,已无法满足临床所需[3]。延续性护理通过护理干预,确保患儿在出院后可受到连续性护理,以此促进其恢复,提高生活质量[4]。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延续性护理在学龄期哮喘患儿的作用,旨在提高其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 例学龄期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 例)和观察组(35 例)。对照组中,男22 例,女13 例;年龄4~10 岁,平均(6.51±0.32)岁;体重22~40 kg,平均(31.67±2.51)kg;身高112~154 cm,平均(132.74±2.45)cm。观察组中,男23 例,女12 例;年龄5~11 岁,平均(6.54±0.35)岁;体重23~41 kg,平均(31.71±2.53)kg;身高113~155 cm,平均(132.77±2.48)cm。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儿监护人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6]相关诊断;伴有咳嗽、胸闷等症状;患儿监护人知晓本研究并同意参与。排除标准:先天性疾病者;严重肺源性心脏病者;肝肾功能严重不足者;精神功能障碍,依从性较差者;无法表达自身感觉患儿。
1.3 方法
1.3.1 治疗 患儿入院后,予以其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等基础处理。连续治疗14 d。
1.3.2 护理 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包括住院期监测患儿各项生命指征;出院时由护士予以常规健康宣教,规范正确药物吸入方式,并提醒出院后所需注意事项;嘱咐其定期复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延续性护理小组构建:成立由护士长、护士等人员组成的延续性护理小组,共9 人,熟练掌握哮喘的治疗与护理措施,便于日后开展护理。②健康档案建立:患者出院前1 d,由责任护士详细记录患儿的姓名、病历资料等资料,同时对患儿身体状况进行系统性评估,以便日后随访。③微信群创建:出院时面对面建立微信群,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方式在群内推送关于哮喘家庭治疗、护理与日常锻炼小妙招,指导患儿家属熟练掌握哮喘急性发作的急救知识。同时于每周四晚7 点开展视频通话,询问患儿家属近期疾病状况与护理措施实施情况,对于错误的护理措施给予及时纠正,且耐心解答患儿家属疑问,控制时间40 min。④电话随访: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患儿药物使用状况,并积极与患儿交流,给予其心理疏导,排解患儿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了解其需求,并尽量满足,及时督促患儿遵医嘱服药,加强其自我保健意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⑤家庭随访:患儿出院后,进行每个月1 次家庭随访,重点了解患儿服药依从性,不良反应情况,全面评估其心理状态,探寻居家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针对患儿近期状况,为其制定合理化的膳食食谱,记录膳食日记,告知其与家属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同时叮嘱其注意休息。⑥知识讲座:每个月中旬举办1 次知识讲座,通过现场指导、病友沟通等多种方式,再次增强患儿与家属对疾病认知,设置疾病咨询处,详细对家属的问题予以解答,使其了解依从性的重要性,提高战胜疾病自信心。两组均连续干预3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和干预前、干预3 个月后的生活质量。①治疗依从性:采用自制治疗依从性量表评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其Cronbach's α 系数为0.852,重测效度为0.862。量表共分为4 个条目,包括您是否有时忘记用药? 您是否有时不注意用药? 当您自觉好转时,是否停止用药? 当您用药后自觉症状更坏时,是否停止用药? 每个问题采用“是”(得1 分)和“否”(得0 分)作答,得分越高,依从性越差。总依从性=(良好+中等)例数/总例数×100%。②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ummary health status survey,SF-36)[7]从躯体功能、肌体疼痛、躯体角色、活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评估患儿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量表共计36 个条目,采取6 级评分标准,换算为百分制,分值100 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依从性的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依从性的比较[n(%)]
2.2 两组干预前后SF-36 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SF-36 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F-36 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F-36 评分的比较(分,±s)
对照组(n=35)观察组(n=35)t 值P 值67.59±5.63 67.68±5.71 0.066 0.947 74.36±6.31 81.64±6.78 4.650 0.000 4.736 9.317 0.000 0.000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
3 讨论
哮喘以咳嗽、气促为主要病理学特征,重者易诱发肺水肿、丧失体力劳动能力等不良后果,有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等特点。由于诱发和加重哮喘的危险因素复杂多样且无法彻底消除,常导致哮喘反复发作,严重危害患儿身体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给其家属与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8]。现阶段,临床对哮喘患儿以缓解其临床症状为主要治疗目的,但多数患儿在较长时间仍带病生存,因此需在治疗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措施。
常规护理通过对患儿进行健康宣教等措施,帮助患儿与其家属建立疾病的预防意识,以此减少患儿疾病发作次数、缓解临床症状,但由于常规护理模式多集中于患儿住院时期,护理大多为落实医嘱,较为单一,且多受护士自身主观意识的影响,其自身责任感较弱,导致对患儿身体状况关注度较小,无法做到针对性护理[9-10]。同时该护理模式尚未形成系统规范,不利于病情控制,多数患儿与其家属出院后治疗依从性较差,常无法遵医嘱用药,进而促使疾病反复发作,预后较差,故寻求更有效的护理模式,以此促进患儿快速康复[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性、干预后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学龄期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其生活质量。李英灯[12]研究显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利于其生活质量提升,与本研究结果类似。延续性护理突破传统护理束缚,将一系列护理措施从院内延伸至院外,有效解决医院与家庭脱轨这一难题,帮助患儿建立正确生活方式,进而有效控制哮喘发作,预防疾病复发,提高其生活质量[13]。哮喘患儿多因为感染与免疫力低下导致,延续性护理为其制定轻松的日常锻炼方式,帮助患儿提高身体机能,以此改善其自身免疫功能,避免再感染。患儿与家属出院后无法合理用药,导致疾病迁延难愈,延续性护理通过构建微信平台,日常推送疾病相关知识,指导其合理用药,以此督促其按时服药,有效减轻哮喘症状,有利于治疗依从性提升[14]。同时定期的视屏通话能及时解决家属日常的护理难题,促使其更好地护理患儿,提高护理效果。延续性护理每个月1 次的家庭随访,利于了解患儿近期疾病状况,以此对护理方案的不足进行完善,做到针对性护理,帮助患儿早日恢复。此外,延续性护理通过举办知识讲座,采取现场指导、病友沟通形式,再次强化患儿与家属对哮喘认知,促进其态度、行为正向改变,进一步提高治疗依从性,而促进其哮喘症状快速缓解,提高生活质量[15]。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提高学龄期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