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城市天际线造型规划设计的研究(三)

2021-11-29苗巍

魅力中国 2021年39期
关键词:天际线滨江生态化

苗巍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观察城市天际线,你会发觉这条线确实十分重要。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抬头看见天际线,远望看见天际线,周围还是天际线。这条美丽、神密的天际线时刻萦绕在城市,馈赠着人们。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了解、明白、读懂这条神奇魔幻的线条,并且运用相关的知识把这条线规划设计好,认真地创造性地把它建设好!

天际线就象一首音乐或者一首诗词一样,有着自己的节奏、高低、旋律、和声、长短、间隔。如何巧妙地把音符或文字组织起来,形成一首优美的交响乐或诗词,并且符合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文化风俗、自然环境、审美需求,的确非常复杂,十分不易。但是,不管天际线包括的要素有多少,最后还是会充分地体现在天际线的造型上,用天际线造型来诠释所包含的各种因素。就象音乐家一样,通过对音符的组合,最后形成一首表达主题和作者精神境界的完美乐章,比如: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世界名曲《蓝色多瑙河》,还比如: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然而,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天际线不象音乐、诗词一样,不是用声音和文字来表现自我,而是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既是使用各种造型的线条以及线条的疏密、宽窄、高低和不同造型的线条之间的连接来进行表现,以自己的旋律节奏和韵味来展示城市的人文历史、文化风貌、经济社会的独特状况。所以,不同的城市所营造的天际线不尽一样,也就形成各自城市的特色符号。

天际线旋律、节奏、疏密、高低等与天际线的造型相关联,主要是由城市的规划设计确定。就目前来看,人们已经提出并在实践着多种模式:城市多中心、组团或建设、卫星式城市、放射性模式、城市群模式、城乡一体化、双城化模式,这些不同的城市规划设计和模式,都会影响到天际线的营造。但总的来看,新的城市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优化居住环境,而且有利于克服建筑过于拥护、高楼过于遮挡、绿化面积过少等突出问题,有利于在规划设计中去成全天际线,从而营造出符合审美规律的优美的城市天际线。

目前,已经十分欣喜地看到《滨江区城市规划设计及重点片区城市规划设计》(以下简称《滨江城市设计》已成功获得杭州市政府批复,提出将以“一心、一带、一路、五片、十点”为抓手,全面提升滨江城市品质,共同规划全域空间。滨江区拥有钱塘江、冠山、回龙庵山、紫红岭等山水资源,在这次的城市规划设计中进行了景观风貌分析和优化,强化江边景观带与山体生态景观的连接,努力将近二十年杭州跨江、拥江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成果—“国际滨江”推动进入高质量的生态发展阶段。经过新的生态规划设计,聚焦区域生态优势和资源特点,对城区风貌进行分类管理,形成重要的山水视廊,“让市民在市区里也能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围绕滨江建设“快乐创业、幸福生活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总体目标,实现滨江识别的“气质内涵”,彰显“未来风、国际范、江南韵”。

由滨江的发展深深地引起我们的思考:一是近二十年来滨江的城市规划建设已经发展很好,为什么还要作出新的规划设计?二是为什么坚持生态建市区,回归“山水视廊”?三是为什么重点对未来“增量”区块进行了城市规划设计分析,对开发建设进行前瞻性规划引导?四是为什么深度思考打造滨江的城市阳台和地标,实现滨江识别的“气质内涵”?在思考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看《滨江城市设计》,可以发现,滨江结合城市设计,在土地出让规划条件中,设置了相关要求,“比如裙楼建在哪里,高楼建筑可以布局在哪个点位,‘尺子’和‘标准’都十分明确”,从而给企业明确了方向和建议。如此一来,因为工作做到了前面,企业有了方向,等江边建筑建好,整体呈现的城市天际线一定会有强烈“设计感”的。

随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我国越来越重视城市设计工作。今年6 月份,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以下简称《城市设计指南》),希望设计工作贯穿规划全过程,引导各地以设计思维解决城市风貌管控问题。《城市设计指南》提出了城市建设的系统性、程序性、生态性、特色性以及历史地域、民族文化方面的原则和要求,对于我国城市今后的高质量建设和生态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历史意义。

城市设计,是跨界于城市规划、景观与建筑设计之间,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的一种设计。根据设计对象的不同尺度、不同要素或设计目的差异,城市设计成果往往具有多层次、丰富性的特点。《滨江城市设计》为杭州全市拿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样本,全市各区城市设计也将在后续相继出炉。而杭州的城市总体设计也正在进行新一轮完善,面向全域国土空间一体化的新要求,将视野进一步从城镇放大至乡村,将视角从城市与建筑转向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协同,从而提升城乡融合、“三生”(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人境和谐、整体大美的国土空间品质。杭州市提出对照《城市设计指南》,今后将在市级国土空间总规划中强化总体城市设计的内容,充分把握城市的总体空间关系、城市空间品质的营造,尤其是加强实施政策的制定,让城市设计能够通过公共政策得以落实,助力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近三十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快速提升,作为宏观经济的一个切面,城市的发展也有目共睹。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截止去年,我国城镇化覆盖率已经增长至63.89%,城市数量达到687 个,城镇常住居民突破九亿人口。面对快速膨胀的城市,只有按照《城市设计指南》作为指导,结合各自城市的特点制定公共政策加以布局和管控,以先进的理念进行生态化的规划设计,我们的城市才能出彩,天际线才会好看。

仅此而已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精心研究构成城市天际线各主要要素之间的相关联系及影响。比如:目前,一条好的天际线都是由城市的建筑连接而构成,一些艺术家喜欢采取抽象的方法,忽略建筑的其它结构、细节、色彩,仅只保留由许多建筑顶部线条连接而成的线条造型,并作为城市的特征、名片。其实,认真观察研究一下,不难发现,一条天际线的前面,还会有一条或两条相对低一些的线条造型,这些线条有时由一些低矮的建筑构成,有时由一些成片的树林构成,线条造型也蛮好的,对天际线也能形成一个好的辅助,谓之辅助线吧!再分析一下,在天际线的后面,还会出现一些隐约的线型,一般是由远山或高大的树林构成,谓之衬托线吧!继续分析,你会发现在一条天际线的中间,会出现间断,其间有一些树林加以连接,使天际线更加活泼、生动,谓之补充线吧!

与天际线相关的这几条线,如果营造好了,不仅不与天际线相悖,产生不良影响,反而能够对天际线产生帮助,使天际线更加厚重,形成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的效果。尤其是补充线。但是,一般来说,几条线之间还是互相有干扰、遮挡和影响的。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仍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恰当运用。

天际线的乐章还与城市构成模式、城市道路密度、城市绿化面积密切关联。一般来说,城市建筑容积率越大、道路密度越大、绿化面积越大就越容易形成优美生态的天际线,反之亦然。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标准的要求也在向不断地提高这些指数的方向发展和提高。比如:德国汉堡的城市绿化率已经达到40%多,大约有120 座城市公园。不仅如此,据不完全统计,德国城市所有屋顶的平均绿化率达到14%,首都柏林有近45 万平方米的建筑物屋顶实现了植被化,柏林的城市水面加上树林面积已经占到市域面积的50%。作为以慢行系统为导向的交通畅通城市,柏林地铁地下150 千米,地面190 千米,城际铁路300 千米,公交线路5000 千米,联合构建了便捷快速的交通系统,而大面积森林绿地为慢行交通系统提供了可能。在柏林城区化设计中,道路宽度减少,而道路密度增加,为保证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停车场主要建在地下和商场顶楼。对比柏林,尽管我们在绿色发展上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但依然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绿色生态空间、绿色发展政策、精细化治理能力和市民绿色生活习惯方面。

朝着生态化城市规划设计与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自然的朝向,也开始成为人们的共识。一个时期之后,生态化城市的面貌会逐渐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城市的天际线也更多地会以生态化的或生态化加上经典建筑相结合的面貌加以呈现。城市的功能、品质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画卷般的城市及天际线一定会更加靓亮光鲜。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建设生态化城市,对城市的建筑尤其是单体建筑的经典与风格将会要求更高,对建筑与环境的高度契合、相得益彰要求更高。从历史角度看,曾经出现过太多的著名建筑和建筑风格派别,比较知名的单体建筑有中国西藏的布达拉宫及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德国的新天鹅堡、法国的圣米歇尔山城堡、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法国的凯旋门……,不胜枚举。一些主要的建筑流派有中国的皖派建筑、苏派建筑、闽派建筑、京派建筑、晋派建筑、川派建筑;欧洲的主要建筑流派有:哥特式建筑、古罗马式建筑、拜占庭式建筑、地中海式建筑、古典复兴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十八世纪以后,出现浪漫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功能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和后现代主义建筑。

历史上这些不同时期的建筑流派,是历史建筑文库里的宝典,为我们留下了十分珍贵而丰富的建筑及理论财富。这些至今看起来依然熠熠生辉、流光溢彩的典籍建筑,对我们的规划设计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和理论研究价值,仍然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与思考。而现在追求的城市面貌及风格将会受到冲击,甚至会颠覆,人们需要在分析当前状况,反思追问中积极探索新的理念及发展。

当前,可喜的是已经有不少地方开始了生态化的城市规划布局,比如:浙江的德清市、杭州市桐庐县及临安区、上海市崇明岛、山东的威海市、海南的海口市等许多城市正在利用充足的临山、临湖、沿海的自然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化组团式社区,成功转向不再提高城市密度、向空中发展的格局。优美的社区将会吸引世人的眼光,展现出一种崭新的紧紧围绕“三生”布局的新颖社区。

关于城市天际线问题的研究,是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题,也是一个历史性和现实性兼容的重要课题,还是一个随时间而发展和不断更新的课题。研究天际线的问题,追求的是一个审美的问题,其实是一个重大的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发展的问题。时值当下,中国正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城市也迎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日新月异,正在朝着世界化的先进城市跨越,期望在这个过程之中,城市天际线造型营造问题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绽放出新的光彩,为城市增辉添色。

猜你喜欢

天际线滨江生态化
福州滨江私宅
芜湖滨江天际线
张择端:汴梁的天际线
FULL TEXTS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面向优势选择评价的天际线方法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
生态化生存:“打群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