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作业管理模型的建构与实践

2021-11-29李亮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作业管理备课组布置

李亮

(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三中学,浙江 杭州 311100)

作业管理是教师常规工作,也是教学质量的提升的重要内容,做精、做细、做实作业管理的各个环节,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科学学科内容较多,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地理。学校以前是由一个教师全部负责,今年随着学校搬迁、规模扩大、教师增加,为了提高教学的专业化水平,学校开始采用分科学习的方式。科学学科由一大科目变成三小科目,分别由三位教师负责。作业也由一份变成三份。原来科学作业中的问题被明显放大,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提升科学学科教学的关键问题。当前科学学科作业管理中存在作业设计粗放、作业布置无序、作业批改粗疏、作业讲评随意、作业巩固缺乏等。学校积极建构适合本校校情的科学学科的作业管理模式,既是提升作业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润美育人理念真正走入教学实践的必然要求。

一、科学作业管理中的问题

(一)作业设计粗放,作业布置无序

根据备课的问卷调查,物理、化学与生物三科作业数量较多,除过配套的作业本之外,还有老师印制的试卷,每天用于完成科学作业的时间不低于1 小时。有的老师印制作业比较勤,即使今天没有自己的课,作业也是及时足量发放,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加上科学分科学习,与以前相比,作业量明显加大。

(二)作业批改粗疏,作业功能弱化

发而后收,做而后改,才能形成良性的作业循环。由于作业设计粗放、布置无序,结果导致作业量较大,作业完成难度增加,滋生敷衍心态,作业上交的数量和品质下降。同时由于作业过多,教师面对眼前数座小山的作业,也难以做到精心批改,甚至不能做到全批全改,针对个别学生的面批面改也更是分身乏术,较少施行,作业反馈和评价的功能明显弱化。

(三)作业讲评随意,作业巩固缺乏

由于作业量大,批改粗疏,教师往往对学生做题情况缺乏精准统计,全凭感觉把握,于是乎采取逐题讲解这种看似比较稳妥的方法,而实际上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学生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认识误区有哪些,考查目标是什么,命制思路是什么,解题方法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缺乏精深研究和思考,作业讲评未能直击要害,有隔靴搔痒之嫌。对于错因缺乏提炼,对于错题未能进行变式训练,作业讲评形式上完成,实质上草率。

二、科学作业管理的理念与机制

(一)美丽作业管理理念的凝练

美丽作业指的是以美丽学生培养为目标,以教、学、管三者和谐互动为过程,在作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贯彻落实精实教学的教学观,全面提升作业质量的作业管理体系。美丽作业的“美丽”应该体现在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完成、作业统计、作业批改、作业订正、作业讲评、作业巩固等各个环节,从教师角度看,具体表现在精当选题、精心布置、精细批改、精要讲评、精到巩固;从学生角度看,具体表现在精准思维、精美卷面等方面。美丽作业需要教师、学生和备课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体现了教、学、管三者之间的契合互动与和谐发展。

(二)美丽作业管理措施的内容

根据科学备课组的研讨结果,科学作业的管理体现在精当设计、精心布置、精细批改、精到订正、精要讲评与精致巩固等方面,做精做实这些环节,对提升科学学科教学质量有明显帮助。

1.作业设计与审核

作业设计以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为单位,以作业主备人为主体,通过集体讨论完成题目精选,题目选择要坚持素养导向、选题科学、题量适中和难易适中,防止作业过多过滥。

2.作业布置与协商

①作业分层布置。在精当选题的基础上根据学情布置分层作业,设置基础题、中档题与综合题,让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②各科作业协商。为了遏制多发滥发作业挤占学生时间的现象,每天由班主任协调、控制课外作业量,并由各班副班长填写作业记录单,确保学生每天课外作业学科平衡、总量合理。

3.作业批改与订正

批改可采用教师全批、个别面批相结合的方式,杜绝不批、漏批、错批、迟批等现象。批改要注意格式,注明批改日期,标注错误之处,杜绝只批日期和“阅”的现象。对作业评价采用等级、分数与评语的方法,做到规范批改。作业订正在作业批改反馈之后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根据需要对个别或部分学生进行第二次批改,保证学生对错误题目有认真思考。

4.作业的讲评与巩固

为杜绝讲评随意、教师主宰、主次不清、研究不透等显现,备课组每学期每人开设作业讲评公开课,积极探索生本性精准作业讲评的教学模式,努力提升作业讲评课的教学质量。

5.科学作业管理评价的方案

作业管理不仅仅需要理念引导,制度建设,更需要实践机制,特别是评价机制。没有评价机制的创新,制度就无法落到实处,师生的作业行为就容易失范。制约教师多发、滥发作业倾向的力量有四个,学生,其他学科教师,班主任以及教务处。班级设置流动班长主要职责是统计每日作业,每周一上报;学科教师通过班主任进行协调,规范作业布置;教务处的检查也要跟进,相应的考核表也要研制。形成科学学科作业管理评价方案是重中之重。这个环节做好了,可以对所有学科产生典型示范作用。

三、科学作业讲评的实践举隅

(一)集体备课,收集作业信息

同一学科同一年级采用的学材是统一的,教学进度也是同步的。每次作业下来同行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交流,不一定要完全采用全员参与的集体备课的方式,可以采用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同行进行集体微备课。集体微备课在作业讲评方面首先是交流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诊断错因,为有针对性地讲解做好准备,解决“有师无生”“有轻无重”的弊病。

(二)错因归类,确立讲解思路

集体备课活动应将学生典型错题进行整理归类,以便重点突破,设计错题再练环节,让学生反复思考,直至完全掌握。学生作业出错原因比较复杂,包括知识漏洞造成的错误、解题方法不足造成 的错误、审题能力欠缺造成的错误、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等。教师对错因进行归类以后,有的放矢地确定解题思路,是知识掌握欠缺就要联系教材表述,是审题方面的原因就需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审题,是方法问题就需要对方法进行重点讲解。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克服“有教无导”“有讲无评”的缺点;而且避免了讲解时“就题讲题”的缺陷,通过“以点带面”“以题论法”的方式,帮助学生触类旁通。

(三)以人为本,展示思维过程

备课组活动须将作业讲评课纳入公开课系列,改变以往仅仅注重课堂教学的倾向,积极探索生本精准作业讲评模式。深度学习的要义在于深度理解,通过小组讨论、个别表达、唇枪舌剑等方式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地展示出来,这样为师生有针对性地交流提供条件。命题干扰项目的设置往往就是针对学生思维中盲点进行设计的,通过师生、生生深度互动,不仅能有效规避思维盲点,更能对命题思路和干扰项目的设置有更深刻的认识,这对于提升答题的准确性大有裨益。可以有效地克服“有师无生”“有教无研”的弊端,让学生主动探究,而非被动接受。

(四)重视情感,鼓舞激励为主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作业讲评过程中,正确作答会激发学生成就感与自信心,而错误答案更是富含教育价值。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要对学生思维盲点进行正确引导,正面鼓励,不能一味地批评,伤害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有理无情”的弊端,促进学生重建并强化信心,促进学生的进步。

猜你喜欢

作业管理备课组布置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备课组长的定位
延安市高中学科备课组建设与提升实践研究
特别号都有了
众里寻她千百度
以教育规律指导备课组建设
以“梯度”为切入点开展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