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2021-11-29朱宇航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泥石流灾害情况

朱宇航

(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大理分院,云南 大理 671000)

引言

在自然灾害中存在的地质灾害问题一旦出现,往往会带来严重的破坏性和安全威胁,尤其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自然环境的正常存在状态,容易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所以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技术应用工作,在有效治理灾害问题的应用方案中,结合水工环地质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升治理方案的应用效果。

一、地质灾害中的常见情况

(一)地震

由于地质情况的自然形成情况和地壳运动,在历史记录中地震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在近几十年的时间内,由于地震灾害的出现带来严重的破坏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比较明显的破坏性损失。尤其是在地壳运动逐渐接近临界值时,随时可能会出现地震情况带来严重的环境破坏和经济损失问题,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深入探索,依然无法及时进行有效的判断工作,控制和降低地震带来的严重安全威胁[1]。

(二)山体滑坡和塌陷,以及泥石流

目前在地形复杂区域,容易出现山体滑坡和倒塌以及泥石流等灾害现象,主要是由于山区环境受到伤害影响出现结构变化导致,比如因为矿山开采工作而出现结构松动,在长期经受风沙雨雪等气候因素的干扰和侵蚀情况后,容易加剧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机率,尤其是在土壤情况并不结实稳固的区域,更加容易在受到雨水的长期浸泡等情况下,出现水分饱和以及土壤滑落的情况,于是在斜坡位置容易出现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问题。在泥石流形成的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特征,比如,具有较小的规模但是多点出现的特点,通常会在数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出现,在山坡上部出现水分过度饱和导致土层软化出现薄弱地带,出现滑坡与泥石流联动反应等情况,造成大范围的经济损失和破坏情况[2]。

二、引发灾害问题的主要因素

(一)客观因素

目前在已知的地质灾害情况中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可以发现地形环境形成规律以及植被、气候等条件,都可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问题,尤其是气候因素在地质灾害情况发生的次数中,占据了大部分诱发机率。受到工业行业的发展影响,对周围环境条件和气候情况都造成了明显改变,于是在经受降水和温度等情况的变化影响后,很可能会为地质灾害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除此之外,地形环境的特殊结构也可能会导致灾害问题频发,比如某一区域内出现明显较高的坡度和切割度时,随时可能会受到大量降水等条件的影响,出现泥石流或者滑坡现象。地质因素中往往会由于地壳运动剧烈等情况,导致地震频繁发生造成大范围的伤害和影响情况,在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因素。并且在灾害问题出现的区域内,大量植被的实际覆盖率以及种类情况也会对灾害问题起到引导和影响作用,比如土壤性质和结构容易受到植物根系的影响,可能会随着植物根系的深入情况而逐渐稳固,对于灾害的形成情况出现减弱作用[3]。

(二)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在于对某一区域范围内进行施工和挖掘工作后,出现了地质条件和山体环境的改变现象。由于在某些地区范围内,能够进行建设和施工的用地面积较少,因此需要在某些山地区域内进行挖掘施工,满足开山挖石和房屋修建等需求。如果在进行房屋修建的过程中,选择了容易出现洪水淹没和地质灾害的区域进行修建工作,很可能会增强地质灾害的风险性和破坏性。如果在进行开山挖石工程时,没有依照国家定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控制和施工,很可能会出现山体裸露,以及植被情况严重受到破坏等现象,对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性损伤,更容易加剧生态失衡诱发地质灾害。尤其是在矿山开展工作中,可能会存在某些企业进行过度开采或者违规开采等情况,更加容易出现环境情况的变化影响,导致滑坡和泥石流情况的发生机率增加,在破坏性方面也出现了成倍增长等影响。同时也可能会在建筑工程进行边坡开发工作时,出现随意堆积废弃渣土的行为,更加容易在受到强降雨影响时出现泥石流情况造成严重灾害。

三、水工环地质技术的概念

这一技术主要包含水文和工程以及环境方面,涉及比较详细且完善的地质资源资料,可以在对地理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工作时,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判断。这一技术的运用效果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得到提升,尤其是在对矿产资源和其他资源进行大量开采的同时,利用这一技术尽可能减少对地质环境带来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在减少地质灾害的同时提高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多个方面促使人们在使用各种资源时,重视如何定制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工作方案和相关措施,尽可能提升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尽量减少自然灾害问题的形成条件。因此这一技术的有效使用,能够在多个影响方面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和控制效果,更加需要进行重视和深入研究,对地质灾害情况进行有效预测和损失控制[4]。

四、应用策略

(一)在地震灾害中应用

由于地震灾害的发生情况具有不同等级的区别,所以在产生的破坏力方面也会存在差距,特别是在工程建设发展过程中,对地震灾害的预测工作始终存在明显困难。尤其是地震灾害在出现后往往会明显破坏建筑和地形环境条件,不但会导致自然环境条件出现改变,还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程度,因此,需要通过对地震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形成特征作为参考依据,为水工环地质技术的正常开展提供有力支持。通过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通过分析和预测工作确认地震灾害情况的出现机率,可以及时定制和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和紧急预案进行布控,在损失程度方面尽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以有效提高这一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

(二)泥石流和滑坡灾害中应用

由于这类灾害问题的出现通常是受到地震灾害的影响,同时会对周围一定区域内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影响,因此,在预防和治理工作方面需要承担大量的压力,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资金才能够起到一定的控制效果。通过用这一技术能够在有效预防灾害问题发生的同时,定制相应的治理措施和控制方案,在投入应用后最大限度降低损失情况和危险程度。比如可以在资源开采工作中,通过方案的合理规划和定制以实现伐木等工程的合理资源开发,能够将伐木数量有效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减少过去存在的过度砍伐等情况发生,配合生态修复工作实现资源保护效果,尽可能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和平衡能力。在这一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预警监测和数据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及时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调查工作,将泥石流等灾害问题的发生时间和程度等信息进行收集,为后续的工作开展过程提供有力的资料支持作用,并且能够通过预警监测系统使用相关设备进行监测和评估,对灾害发生情况开展预估和评判工作。

(三)在地面塌陷灾害中应用

这一技术能够在发生地面塌陷情况时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比如可以在建筑施工等工程进行开展时,尽量减少灾害情况发生时所带来的影响程度,尤其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提升实际的防患能力。这种灾害情况的发生频率容易受到区域条件的影响,通常在岩溶区域内频繁出现,所以通过合理利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可以在对岩溶地区进行调查工作时起到明显的预防作用,不但能够及时获取地质变化情况的数据资料,同时还能够有效计算和评估灾害问题的发生概率,及时对灾害情况可能波及的影响范围和人群进行预警,降低灾害造成的影响程度和经济损失。

五、防治策略

(一)防治地震灾害

在地震灾害发生时,不但会严重威胁到矿产开采工业和周围人群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会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存在状态和平衡情况,对人们的生存空间也会造成严重减少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地震频繁发生的区域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在断层部位容易出现相交情况的区域,必须要根据实际的地震发生情况和地质结构情况进行分析,要地震可能出现的原因和诱因进行精准掌握。虽然目前的科技技术无法对地震情况的发生进行精准预判,但是可以通过监控周围动物的活动情况和异常反应作为参考,通过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防范,降低灾害问题产生的威胁情况,尽量周围人群的生命安全。

(二)治理地面塌陷和泥石流灾害

在这类问题的治理工作中,需要将工作重心放在预防工作方面,需要将地质灾害造成的危险性和损失情况控制在最低范围内。比如在进行资源开发工程时,为考虑工程开发的安全性,需要在开发工作前期定制合理方案进行施工,尤其是在开采工作和预防工作方面需要符合安全要求。在开展调查工作时,需要重视预警和监测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在相应区域内应设置预警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同时还需要对地质变化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对灾害发生情况的可能性与应急方案进行有效判断和重视,在实际的治理工作效果方面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

(三)控制地面裂缝

这一技术可以在地面裂缝灾害的控制工作中起到明显作用,根据裂缝的形成情况和具体表现进行分析,同时还能够结合地下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和分布情况定制相应的管理措施,提升实际的防止水平,以减少裂缝情况出现所带来的破坏程度,提高地质构造的相对稳定情况以及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情况。

(四)治理地面塌陷

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质情况出现变化,尤其是在受到降水等影响时容易出现软化情况,因此在使用这一技术进行勘察工作时,需要根据变化情况和灾害发生机率进行详细分析和判断,尽量将地质结构和应力的变化情况做到详细把控,做好危险预判或者预防工作。

六、技术的应用

(一)使用虚拟化技术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下,通过对云技术进行深入钻研和不断完善,已经可以通过利用虚拟技术创造平台,对基础架构和应用方法的建设投资进行深度优化和改变,尤其是在现代软件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虚拟化技术满足大量的业务需求和服务支持,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物理资源实现虚拟技术的良好应用,能够在应用系统部署和后期维护工作方面进行优化,对国家地质档案馆的业务需求方面起到优秀的满足效果。

(二)RS 技术

RS 技术是通过收集和处理地理电磁波信息的方式,从高海拔的位置进行有效接收,通过这种技术能够在地质灾害管理工作中,详细的调查地质结构的具体情况和变化信息,通过与信息技术和图像采集技术进行融合,能够全面掌握相应的调查数据,可以在开展地质灾害管理工作时,提供相应的准确数据和有效方案,并且在实际的应用效果方面达到一定程度,同时还能够起到明显的预防作用,及时预判灾害情况的发生机率。这一技术也随着科技技术的深入研究得到发展,在光谱分辨率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探测地质环境的同时提高防范工作的实际能力。

七、结束语

受到科技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影响,在进行资源开发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意识,尤其要在监测工作和预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提高工作能力,合理利用监测技术和调查技术接收大量数据信息作为分析依据,尽可能掌握地质灾害问题的发生条件和各种诱因,为灾害预防工作的控制效果和预防能力方面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猜你喜欢

泥石流灾害情况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脱发 养“老金”
泥石流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灾害肆虐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机械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