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圆柱形吸附装置内部的流场模拟

2021-11-29党明岩王复兴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球体吸附剂壁面

党明岩,王复兴

(沈阳理工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沈阳110159)

吸附是化工分离的一种重要方法,吸附剂的制备工艺和吸附性能的改进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诸多学者对新型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化学改性进行了研究,王子然等[1]以KOH、K2CO3为活化剂制备了生物质活性炭材料,以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为评价标准,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实验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刘玲等[2]通过磷酸三丁酯改性樟树叶,得到一种有机吸附剂,用于吸附植物中的铀,该吸附剂对铀的吸附速率快、吸附效率高,且可有效提取盐湖水中的铀,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与重要经济学价值。

壳聚糖类吸附剂由于其原料取材于天然产物,来源丰富,且具有多孔性结构,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赵瑨云等[3]采用原位共沉淀法合成了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并用于吸附氟离子,探讨其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施周等[4]以膨润土、壳聚糖、Fe3O4为原料制备了磁性壳聚糖/膨润土复合吸附剂,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其对Cu2+的吸附性能,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

目前对吸附过程的研究内容多为静态吸附[5-6],主要讨论静态吸附过程的等温吸附特性和吸附动力学[7-8],且多数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对于更接近工业过程的动态吸附过程则研究较少。

动态吸附装置多为吸附剂填充形成的床层结构,吸附剂本身为多孔结构,流体在吸附装置内的流动既包括吸附剂颗粒间的流动,还有颗粒内的流动,故其内部流动状态较为复杂,对其内部流体流速以及压力的测定较难进行。流速和压力的变化会影响到流体与吸附剂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吸附效果。近年来,随着计算流体力学的不断发展,对复杂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也越来越成熟,为装置内部流场状况的研究提供了帮助。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壳聚糖类吸附剂为例,以水作为流体介质,对有序堆积的吸附剂层内部流场和压力场进行研究。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物理模型,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计算结果可为动态吸附过程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 物理模型

本文以吸附装置中的颗粒床层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床层中的球状吸附剂有序堆积,形成圆柱形吸附装置,其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壳聚糖颗粒孔隙率取为69%[9],为避免产生无效网络,球状吸附剂之间的平均间隙设为0.5mm,其他尺寸详见图2。

图1 吸附装置物理模型

图2 计算区域结构示意图

2 数学模型

采用粘性定常不可压缩流体稳态流动模型进行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分析,并作如下假设:

(1)不考虑重力因素;

(2)边界无滑移;

(3)不考虑温度变化。

数学模型由如下方程组成。

(1)Navier-Stokes方程

本文流体介质为牛顿型流体,其Navier-Stokes方程为[10]

(1)

式中:p为流体压力;ρ为流体密度;t为时间;μ为流体动力粘度;u为流体速度;F为施加在流体上的外力;I为单位张量。

(2)连续性方程

(2)

(3)湍流方程

按照初始条件计算雷诺数,结果显示流体进入吸附装置与吸附剂接触前为湍流流动,假设流体在吸附剂球体内流动为层流,选用k-ε湍流模型。k-ε模型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稳定性以及较高的计算精度,采用k-ε模型可更好地解决吸附过程的流体流动问题。k-ε模型属于第一类两方程模型,需要求解湍流动能k和耗散率ε的输运方程。

湍流动能k代表流体流动的紊乱程度,其输运方程为

(3)

式中:ui为沿i方向的流体流动速度;σk为k对应的普朗克数,取为1.0;μt为涡黏性系数;Gk为由平均速度梯度产生的湍流动能。μt计算式为

(4)

式中Cμ为模型常量,可由k-ε模型半经验公式推导,模拟计算中取为0.09。Gk计算式为

(5)

式中uj为沿j方向的流体流动速度。

湍流动能耗散率ε表示流动时的能量损失,其输运方程为

(6)

式中:σε为ε对应的普朗克数,取值1.3;C1ε、C2ε为经验常数,取C1ε=1.44,C2ε=1.92。

(4)多孔介质模型

球形吸附剂内部为复杂的多孔结构,按照多孔介质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相较于普通流体流动方程,多孔介质模型附加动量源项Si,其表达式为

(7)

式中:α为渗透因子;1/α为粘性阻力系数;C2为惯性阻力系数。α、C2可由欧根公式计算得出。

(8)

(9)

式中:θ为孔隙率;Dp为吸附剂颗粒当量直径。

3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设置

3.1 网格划分

用ICEM-CFD对物理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划分网格优先选用六面体网格,吸附剂部分选用四面体网格进行划分,并对壁面网格进行加密处理。六面体网格具有质量好、收敛速度快等优点;四面体网格的适应能力强,能够更好地填充复杂的几何形状。网格划分如图3所示。

图3 吸附装置计算网格

划分网格数量共有731233个单元,节点总数为135779,最小网格无负体积出现,网格总体质量良好。

3.2 网格无关性验证

数值计算所需要的网格与所采用的算法密切相关。理论上来说,网格布置越密集,所得计算结果越精确,但是过密的网格也会导致计算周期增大。为验证所划分网格的可靠性,计算中另外将网格划分为783000个进行模拟,所得结果与低网格下模拟结果相同,说明数值计算在低网格下已经收敛,模拟结果可靠。

3.3 边界条件设置

进口条件:速度为0.05 m/s,湍流强度为5%。

出口条件:出口表压为0,湍流强度为5%。

壁面条件:将壁面条件设置为WALL,忽略壁厚的影响,圆管壁面为固体壁面。流体和固体的接触面均设置为耦合面。

模型计算采用SIMPLE方案,求解精度设为二阶迎风格式,速度项、湍流动能项等采用Fluent软件自带方程及参数进行求解计算。设置亚松驰因子为0.001,迭代200次。

4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分别选取穿过吸附剂球体中心的yoz平面和xoy平面进行分析,模拟计算得到吸附装置内部流体的压力和速度分布规律。

4.1 yoz平面压力分布

图4所示为yoz平面上径向位置x=13.25mm处的压力云图。

图4 yoz平面压力云图

由图4可见,流体进入吸附装置后,随着其向出口方向移动,压力逐渐降低,即压降逐渐增大;流体流经吸附床层时,流通面积减小,速度增大,压降随之增加;吸附剂球体接触间隙处的压力与其他位置压力相比明显较大;流体流动过程中,吸附剂外侧流体与吸附剂球体内部流出液体交汇,形成压力涡。

4.2 xoy平面压力分布

图5所示为圆柱形吸附装置内xoy平面上的径向压力云图。其中图5a、图5b、图5c分别对应轴向位置z1=23.5mm、z2=50mm、z3=76.5mm。

由图5可见,当液体流入吸附剂球体时,压力明显降低,在球体内部压力变化较小,由于孔隙的存在,吸附剂球体内压力云图区别于外侧压力分布。对比图5a、图5b和图5c可以看出,随着流体向出口方向移动,吸附剂球体内部与球体壁面处的压差逐渐减小。因吸附装置壁面附近的空隙率大于吸附装置内部,液体在近壁处的阻力较小,压力较大,表现为“壁效应”。

图5 xoy平面不同轴向位置压力云图

4.3 yoz平面速度(矢量)分布

图6所示为yoz平面上径向位置x=13.25mm处的速度云图。

由图6可见,流体在多孔介质内流速很低,因不考虑边界滑移,流体在两侧壁面处速度大致成对称分布,且壁面附近流体流速明显大于吸附装置内其他位置处流速。该截面区域内可见几处漩涡,分别位于吸附剂球体衔接处与出口处位置。漩涡会引起速度分布不均,也会导致能量损失增大。从速度云图来看,流体从进入吸附剂内部到流出,其速度变化不明显,故可认为流体在吸附剂球体内部流动为层流流动,符合假设条件。

图6 yoz平面速度分布云图

yoz平面上x=13.25mm处速度矢量图及局部放大图如图7所示。

图7 yoz平面速度矢量云图及局部放大图

由图7可以看出,在吸附装置内流体大体呈轴向流动,但在出口位置与吸附剂球体衔接处可见回流和漩涡,产生切向流和径向流,切向速度分量产生的离心力引起明显的离心对流作用,导致吸附剂内流出的流体与壁面附近的流体混合,影响吸附效果。

4.4 xoy平面速度分布

图8所示为xoy平面上圆柱形吸附装置的径向速度云图。其中图8a、图8b、图8c分别对应轴向位置z1=23.5mm、z2=50mm、z3=76.5mm。

图8 xoy平面不同轴向位置速度云图

由图8a可见,当液体刚刚流入吸附装置时,速度偏低,吸附剂球体内液体流出不明显,少量流出液体也会很快被后续进入液体带入到下一阶段;由图8b和图8c可见,随着液体沿轴向向出口流动,近壁面处流速明显增大,液体从吸附剂内流出愈加明显,更多液体达到吸附剂内部,充分利用吸附活性位。此外,越近出口,吸附剂内流出液体与吸附剂外流体交汇混合越剧烈。

5 结论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方法,对圆柱形吸附装置内壳聚糖吸附剂层中的流体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确定其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得到如下结论。

(1)入口流速一定时,压力沿液体流动方向逐渐降低,吸附剂球体接触间隙处压力与其他位置压力相比明显较大,吸附剂球体内部压力变化较小。

(2)吸附装置壁面附近的空隙率大于吸附装置内部,产生“壁效应”,吸附装置近壁处及中心处流体部分未被充分吸附即流出装置外,影响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3)流体在出口位置与吸附剂衔接处产生切向流和径向流,影响吸附效果。

猜你喜欢

球体吸附剂壁面
铜基改性吸附剂对磷化氢的吸附去除研究
二维有限长度柔性壁面上T-S波演化的数值研究
多孔介质界面对微流道散热器流动与换热性能的影响
非对称通道内亲疏水结构影响下的纳米气泡滑移效应
净水污泥柠檬酸钠改性焙烧制备陶粒吸附剂及其对废水中氨氮吸附性能的研究
解析壁面函数的可压缩效应修正研究
越来越圆的足球
用于空气CO2捕集的变湿再生吸附剂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计算机生成均值随机点推理三、四维球体公式和表面积公式
炭化活化温度对活性炭-CaCl2复合吸附剂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