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全面预算体系的变革

2021-11-29张珊珊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21年17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部门传统

张珊珊(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全面预算的概述

(一)全面预算的概念

预算是财务管理中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方式,其核心内容为平衡企业有限资源,使企业效益最大化,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因此,全面预算是对企业短期内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做的一个整体规划,预计企业未来的销售量、销售收入、原材料的采购量、产品的生产量、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等,最后反映在企业的现金预算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上。预算的具体表现形式为数量形式和金额形式。

企业总预算包括经营预算、财务预算和资本性支出预算。首先,经营预算是围绕企业供应、生产和销售经济活动展开的,是企业总预算的核心。具体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等,企业的总预算以销售预算为起点。其次,财务预算是反映企业有关财务成本和财务状况的,它同经营预算一样,都是企业在计划期内的预算,是反映企业经营事项即短期预算的。最后,资本性支出预算是一次性业务的预算,这类预算是不经常发生的,而一旦发生一般需要动用大量资金,并在较长时间(一年以上)对企业有持续影响的投资决策,即长期预算。

(二)传统方法下,全面预算的编制流程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策方案由公司董事会制定,经股东会审议批准后方可执行。按照传统预算编制方法,企业编制预算的第一步是管理层需要先根据商业环境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公司战略。接下来,管理层根据历史数据对以往年度进行总结,并下发今年预算计划模板。各部门将战略目标细化为各自的考核目标,并结合往年数据,今年的预期目标按照模板进行粗略预算。各部门将做好的粗略预算及对今年的业绩预期上报,高层管理者根据上报内容讨论修订,下发最终目标和详细的预算表单。各部门编制详细的计划与预算,上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汇总、编制并审批下发预算。

■ 传统方法下全面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部门信息沟通不顺畅,编制周期长,数据缺乏时效性

传统方法下,全面预算的编制、审批、控制以及分析主要通过人工逐层传播,导致预算编制周期长。不同部门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财务部门获取的财务数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将和预算执行部门实时获取的业务数据存在偏差,会导致财务管理部门分解形成的一系列指标体系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最终预算无法按照统一标准执行。由于人工的逐层审批,也会加大监督和控制工作的难度。实际执行与预算出现差异时,仅靠人工的主观经验,无法细致分析出差异出现的原因。这一系列问题会导致传统方法下的预算管理工作信息沟通不顺畅、流程复杂、周期长、效率低,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最终违背了预算管理的初始目标,无法发挥预算管理应有的作用。

(二)缺乏科学有效的技术,无法进行深度分析

大数据时代会产生海量信息,但是信息的价值密度却比较低,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已经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各种要求。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在传统手段上,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经验操作,而大数据时代更加尊重科学手段。传统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进行指标分析时,常常陷入“静态报表”分析中,分析的点够了,涉及的广度也够了,但是研究的深度不够。大数据时代,环境是千变万化的,信息稍纵即逝,如果不能深入分析引起指标变化的原因,不能找到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关联性,就很难描述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也就很难帮助企业执行正确的经营决策,也就丧失了预算管理的价值。

(三)无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差异化的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同时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结合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有效的预算。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部分企业的业务开始走向多元化。比如说华为,既涉及通信业务,又涉及手机业务,也在向华为私有云、公有云业务进军。针对不同的业务,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编制时,应采取差异化编制方法,面对海量的数据,多元化的业务,传统的全面预算编制工作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从这一点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一定要转变传统观念,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 大数据的发展对全面预算带来的机遇

(一)优化预算编制流程

在预算目标确定以后,预算编制委员会可以将预算目标通过大数据相关技术平台发布给各个部门。各个部门利用大数据技术直接从本部门及相关部门提取预算编制的数据,减少不同部门之间的无效沟通。另外,大数据技术平台可以优化预算组织架构,优化不同部门之间的勾稽关系,减少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复杂流程,提高预算编制效率。

(二)借助大数据相关技术,挖掘足够、实时、有效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大数据时代的特点首先是数据量大,可以为预算提供足够的数据。其次是数据变化快,因此需要对数据快速响应,对数据的分析要迅速。此外,数据具有多元性。大数据时代数据类型繁多,非结构数据愈来愈多,必须经过清理、梳理、挑选等实际操作,将其转变为结构数据。最后,数据价值密度低,如果数据收集不及时,数据可能会失真,但当数据具有一定规模时,能够根据大量数据做到真正全方位的意见反馈。相比传统的小数据,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从大量不相关的各种类型数据中,挖掘出对未来预测分析有价值的数据。

大数据的上述特征,足以弥补传统预算体系下缺乏足够、有效、实时的数据缺陷,从而使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这一闭环能够更加高效、顺利的运行和开展。借助大数据与商业智能(BI)技术,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筛选和分析等,使数据可视化、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预算政策和经营决策。

(三)建立合理的、个性化的预算编制

面对海量的数据,多元化的业务,企业已经无法依靠传统的全面预算编制工作来满足发展需求。利用大数据相关技术,可以根据不同部门,预先设定个性化的预算编制表及相关方法,并根据实时提取出的有价值数据,对预算编制工作进行动态改进,满足不同部门的合理需求。此外,还可以根据风险控制的要求,对预算审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以及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设置预警。一旦审批过程或者执行过程中触碰到该预警线,大数据技术平台即会向有关的责任人员发出预警信号,这样既可以实现有效控制又可以保证预算的顺利执行。

可以预见的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会改变传统全面预算实施的局限性,积极迎合大数据带来的挑战,推动全面预算工作的变革,应用大数据技术对预算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已成为趋势所在。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部门传统
连锁餐饮企业预算编制与优化措施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企业预算编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建议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整体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