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研究

2021-11-29李馨瞳尹力本董艺璇赵雪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营销界 2021年17期
关键词:康养基础设施规划

李馨瞳 尹力本 董艺璇 张 璐 赵雪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 前言

纳林采当村,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中鸡镇,曾被称为“四无”贫困村,即无产业支撑、无集体经济、无青壮年劳动力、无增加收入渠道。为了走出贫困现状、全面小康乃至乡村振兴,要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等优势,创新发展理念,并且基于纳林采当村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政策。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普遍存在两个问题:发展模式单一且同质化现象严重,使得乡村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未能将乡村旅游在乡村经济中的推进作用有效发挥出来。同时,我国将面临较为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此外,亚健康、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使得国民健康成为国家的关注重点,也促使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后,逐步增大对身心健康方面的需求,加大了对健康、养老、保健等康养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因此,国家从战略层面规划,在2030年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要求各地区合理配置医疗、医药等产业发展资源,构建出具备完整性、合理性等特征的健康产业体系,并提出健康要与养老、旅游等融合,发展新业态。

■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通过在乡村地区开展一系列促进乡村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发展的旅游活动的总和。

2.康养旅游

康养旅游,形式上是旅游业与健康、养生业融合而形成的新业态,本质上是一种以满足游客修身养性、康体保健等康养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的总和。

3.乡村康养旅游

乡村康养旅游,是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以深挖资源和细分市场发展方式,形成一种能够产生“1+1>2”附加效应的“旅游+乡村”的旅游新业态。因此,乡村康养旅游,形式上是将乡村旅游和康养旅游相融合的新模式,本质上是一种以优良生态环境、浓厚健康养生文化为特色的乡村地区为载体,提供满足游客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等康养需求的旅游活动的总和。

(二)理论基础

1.马斯洛需求理论

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包括五个层次,并以“金字塔”的形式呈现,意在指出人的需求是有递进顺序的,当人们最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时就会去追寻更上一层的需求。将马斯洛需求理论应用于旅游研究,发现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是不断上升递进的,而乡村康养旅游能满足游客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较高层次需求。

2.可持续发展理论

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发展,有助于形成长期竞争力;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旅游业,诞生了各种旅游业态都应遵循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同时,在实践应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时,既要强调旅游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协调,还要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协调,进而实现我国乡村康养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纳林采当村乡村康养旅游现状分析

(一)发展规划不健全

纳林采当村在发展乡村康养旅游过程中存在旅游发展规划不健全的问题。首先,在旅游发展规划方面,由于规划周期长、规划措施不全面,导致规划完成情况不够理想;其次,在旅游发展管理方面,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科学的管理方法,导致已制定的旅游发展规划方案得不到有效执行与落实,并且独立的监督体系缺失,进而造成纳林采当村乡村康养旅游发展质量不高。

(二)基础设施完善度较低

完善旅游区域基础设施,对改善游客的旅游满意度有促进作用。作为新型的旅游模式,乡村康养旅游发展前期主要是投资建设,后期才开始经济利益回收。因此,旅游业企业将资金主要投资到旅游区域的建设开发,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较少,使得基础设施完善度不高。同时,在基础设施日常管理方面仍然有待改善,要注意规避以下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重数量,轻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与修缮缺失,使得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较低。

(三)智慧旅游系统落后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衍生出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系统等新技术,对提高旅游产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有必要将智慧旅游系统建设纳入乡村康养旅游整体发展规划中。一方面,构建智慧旅游系统能够为供求双方之间关于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信息沟通提供可靠平台,并保证向当地政府所输出的大数据信息的及时性与可靠性,进而帮助其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推进乡村康养旅游发展。另一方面,为了使游客得到更加丰富的服务体验以及满足游客多元化的信息搜索需要,把游客的体验价值评价作为根本标准是很重要的。

(四)医疗康养水平较低

发展乡村康养旅游,需要“两条腿走路”,即不仅要重视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而且还要重视改善乡村地区的医疗康养水平。医疗康养水平的评价,一方面是对医疗康养的硬件建设方面,主要包括康养机构的数量、质量、康养设备的先进程度等;另一方面是对医疗康养的软件建设方面,主要包括康养服务的质量、康养环境的适宜度、康养效果的显著度等。目前,纳林采当村在推进乡村康养旅游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医疗康养水平的提高,呈现出有品牌无服务、有旅有药而无医无养的现象。

■ 乡村振兴背景下纳林采当村乡村康养旅游发展对策

(一)强化政府引导,制定全方位乡村康养旅游规划

当地政府应积极引导并制定乡村康养旅游全方位旅游规划,既要切实落实好国家与上级政府在宏观层面制定的乡村康养旅游发展政策,还要结合区域发展特色制定具体办法,以保证有效推进乡村康养旅游发展。

为了顺应乡村康养旅游发展趋势,要做好SWOT分析,即纳林采当村推行乡村康养旅游所具备的优势与机会、劣势与威胁,合理配置旅游资源,基于全面性与可行性制定纳林采当村的康养旅游规划。具体制定乡村康养旅游规划时,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1)以“保护生态,宣传文化”为基础,优化配置旅游资源,落实差异化发展战略,向游客提供具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如:开发优势资源、土地集约、项目集聚模式,建设乡村康养旅游集群区,并推出主题乡村康养旅游路线,使纳林采当村在陕西省乃至全国健康旅游领域获得竞争优势。(2)加强内部沟通与协调,统一制定规划方案,实现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的综合管理。

(二)完善基础设施,构建康养旅游全智慧景区覆盖

当地政府需要在财政与政策方面对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支持,有效解决“衣、食、住、行、医、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基于纳林采当村康养旅游发展现状,应该将建设与完善“住、行”相关的基础设施纳入首要工作。“住”的方面可以借鉴国内其他区域发展乡村康养旅游的经验,立足于区域特色,合理配置资源以发展民宿经济;“行”的方面,考虑到纳林采当村康养旅游景点相对分散,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用车形式,提升交通通畅度与游客满意度。

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是为发展乡村康养旅游奠定基础,而做好基础设施管理,则是乡村康养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考虑到纳林采当村乡村康养旅游景区的地理位置分布,实际监控管理过程中存在滞后或缺失的问题。因此,要以“智慧旅游”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纳林采当村乡村康养旅游智慧景区的建设,建立有效的旅游公共服务数据共享和分级管理机制,确保公共服务数据及时有效,管理职责清晰有序。

(三)坚持优质化标准,提升医疗康养服务质量和水平

要想提升自身在国内乡村康养旅游业的竞争能力,应注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因此,基于纳林采当村缺乏现代化的医疗康养设备与机构,首先应积极引入现代化设施,优化医疗与康养服务质量和水平;其次应推进服务体系的标准化。现有的乡村康养旅游各项标准都比较滞,有必要全面梳理与乡村旅游、康养旅游、乡村康养旅游相关的政策法规,与医疗康养服务标准、服务内容、服务收费等相关的政策文件,为纳林采当村康养旅游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应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与旅游形象,提高游客满意度。

猜你喜欢

康养基础设施规划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规划·样本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