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高校思政教育融入研究生专业课程的路径
2021-11-29郑乐平
郑乐平,宫 悦
(西南民族大学 a.研究生院;b.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2016年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和契机下,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实现“三全育人”新格局,对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1 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现状
耿华、魏留芳等[1]认为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与教材内容相融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针对不同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将思政元素融合于所教授的课程中,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自主思考。教材的编写对于思政元素与教材内容相融合非常重要,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在坚持教材功能知识性的同时,凸显价值性;在注重教材内容学理性的同时,坚守政治性;在遵守教材编写规范性的同时,牢记以人为本[2]。目前存在专业课程侧重于专业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情况,“德”“能”教育分离。柯翌娜[3]认为,对于专业授课内容要认真梳理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当中,在注重知识传播的同时强调价值引领。
“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政治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王学俭和石岩[4]的研究认为,新时代思政课程的难点是专业知识的教学侧重于知识的“求真”,而大学思想政治专业教育则侧重要求“真善美”的知识统一。因此,知识领域的“真”如何融入“善与美”成为课程思政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朱广琴[5]对课程思政的核心要素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探析,认为“课程思政的实质是教育理念;目标是课程育人;主体是全体教师”。课程思政运行机制是“思政元素要同教材耦合、同教师的契合和同教学方式的融合三个层面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
本研究从民族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视角出发,探讨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的融合路径。总结提炼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形成民族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课程思政路径。
2 民族高校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主要路径
进入新时代,民族高校一方面要坚持“四为”的教育方针;另一方面,还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办学的主线,将其作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根本,凝练出自身的“特色”。民族院校的研究生教育是民族教育领域的最高层次,培养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精英人才。为此,必须全面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要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严格对导师的政治标准评价,所有的研究生导师都应当不辱“导师”这一光荣称号,不但成为学生学科专业上的引路人,也要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为人师表。
由于研究生教育是以专业教育为主,思政课程所占分量相对较少,因此,开展课程思政,打造“每门课都是思政课、每位老师都在上思政课、实验室和工作室就是一个个思政课堂”的“大思政课”格局,对于彰显民族高校研究生教育区别于一般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的民族“特色”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路径入手,促进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课程思政建设。
第一,打造一流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不断提升研究生导师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个人魅力。研究生培养单位可采用新上岗教师培训、新增研究生导师任职资格审核、课程思政专题培训、课程思政工作坊、教学研讨等多种措施,增强研究生导师的“育德意识”,提高导师的“育德能力”,教学小组组织课程思政公开课及听课活动;研究生导师要在课程教学中主动研究,养成开展思政教育的自觉意识。
第二,以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为纽带,培养一批具有强大亲和力和影响力的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全面提升研究生导师的育人能力和水平。发挥课堂教学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以及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功能,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的核心价值体系深度融入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实践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研究生的头脑,坚持价值引领、能力提升和知识传授有机融合,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将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
第三,以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为标杆,精心挑选知识性、研究性与思想性三位一体的研究生课程参考书目,对参考书的内容严格筛选。对于专业授课内容要认真梳理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尤其是对于民族学相关的教学,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当中,在注重知识传播的同时强调价值引领,改善专业课堂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思政教育的不足。建设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形成一套可推广的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转变。
第四,以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为载体,探索和实践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相结合的有效路径,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高水准地融入研究生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培养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积极做好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经验交流、观摩、示范、推广工作,以示范课为典型,将好的做法、经验推广到其他课程。
3 结 语
本文主要通过两方面对民族高校思政教育融入研究生专业课程的路径进行探讨。一方面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有利的激励机制等手段促进专业课授课教师对于如何融入思政教育进行深入思考并将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充分融入课程;另一方面,通过打造示范课程,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优秀案例,以期为民族高校课程思政的良好开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