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慕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
2021-11-29王维燕
周 丽,张 伟,王维燕
(1.郑州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2.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北京 100084;3.北京体育大学 中国武术学院,北京 100084)
社会正从信息时代向人工智能时代过渡,慕课资源共享和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服务对象逐步向全体社会成员发展,课程类型多元化,以促进全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最终目标。慕课、SPOC、雨课堂等发展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相连,民族传统体育慕课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大学MOOC平台民族传统体育慕课的现状调查研究,分析现有民族传统体育慕课存在的局限性,从具身认知视角为民族传统体育慕课的建设提供建议。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与专业建设,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传统体育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1 民族传统体育慕课开展现状
截至2019年12月26日,通过中国大学MOOC平台检索统计体育教育在线课程共100门。民族传统体育学和公共体育专业的课程数量较少,仅占课程总量的8%,表明中国体育慕课课程建设不均衡,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全面性不足[1]。2021年大学MOOC平台体育相关课程为332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26门,由此可见,体育类网络课程数量在近些年快速增长,但民族传统体育慕课数量依旧较少。
1.1 民族传统体育慕课分类
在郭文革学者“基于互联网教育传播四因素模型”[2]的基础上,从传播模式的视角,民族传统体育慕课均属于“I+C型”,此类课程重视资源的开发和成本,但交互设计不足;按慕课教学模式主流分类,该平台民族传统体育慕课均属于xMOOC教学模式;按教学目标可将大学MOOC平台民族传统体育慕课分为两类,一种是普及类,以促进大众健身或以提高大众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为主要目的。大众健身类包括《中华气韵——健身气功》《中华五禽操》等;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认知为主要目的有《太极拳医学》《止戈之心、话说中国武术》等。另一类是专业类,以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可依据动作的难易程度,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如《太极拳初级》《二十四式太极拳习练及实战技法》等。
1.2 教学理念分析
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其教学行为具有指导作用[3]。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掌握,更在于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课程改革始终遵循建构主义的观念,教师以培养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成为培养学生主动建构其意义的指导者、推动员,鼓励课堂教学创新和开发相结合,教学相长,促进师生之间的交往,生生之间的交往[4]。
民族传统体育基于身体活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孕育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和地理中,发展演变出不同形式。人们通过对技艺的不断追求,感悟自身、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重视身体锻炼的同时主动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敬畏自然,身体与认知、环境融为一体,既相对独立又统一为一个整体。大学MOOC平台中民族传统体育慕课以身心二元论为主,26门相关课程中理论和实践(技能)泾渭分明。理论知识的获得对动作技能具有促进作用,同样动作技能的习练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具有重要作用。
1.3 教学目标分析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慕课的教学目标:宏观上,基于巴班斯基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民族传统体育慕课多以教养性和教育性任务为主,重视技术和理论的传播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但缺乏对发展性目标的要求和规划,且目标整体设计较为模糊,涉及的维度多集中于知识与技能,情感目标设计不足;微观上,基于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民族传统体育慕课认知目标以最低层次的识记为主,缺乏对较高层次认知的要求,不利于其应用和创新发展,情感层次目标以价值评价为主,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目标,缺乏对价值观的组织和价值体系性格化的目标设置。在情感维度的教学目标设计中需提高乐情度、冶情度和融情度[5]。
1.4 教学内容分析
大学MOOC平台中民族传统体育慕课教学内容以武术和养生功法为主,对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内容的开发较少,如舞龙舞狮、弹弓术、蹴鞠、毽球、抖空竹等。且武术为主的教学内容中又多以太极拳为主,其他拳种涉及较少。学习者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方面需要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引领,另一方面也需要学习者自身对教学内容的价值进行判断和选择,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积累对教学内容的重要性进行认识、理解、分析和再创造。目前民族传统体育慕课教学内容,多是照搬教材或以客观知识的讲述和动作的直观演示为主,未将教学内容活化,深度融合于教学设计。
1.5 教学视频分析
教师在慕课视频中的服饰、身体姿势和语言运用(包括表情、坐姿、站姿、手势、眼神、语调、节奏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和观看慕课时的注意力集中水平。精致或符合项目特征的服饰、端庄的姿态、间接的手势、简洁明快的语言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慕课视频观察发现,民族传统体育慕课视频水平差别较大,视频形式较为单一,多以实景拍摄为主,优势在于贴近自然,使学生产生熟悉和亲近的感觉,但劣势是受拍摄技术的限制,对动作细节展示不清,不利于学生对难度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1.6 考核标准分析
考核标准是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慕课中参与讨论情况是考核标准之一,所占比例为总成绩的10%~20%。评价标准间接反映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视,但由于没有细致要求而导致“刷帖”现象的出现。考核标准的制定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民族传统体育慕课中多数课程的教学目标对认知和技能均有要求,但考核标准和教学目标的一致化程度较低。
学习不仅仅是获取事实与结果,掌握与运用知识与技能,也是展现生命意义、激发生命活力、体悟人生价值意义的重要途径,师生互动情况直接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慕课教学安排机械化,缺乏情感的交流,教学者变成了机器,教师成为计算机教学的辅助者。由大数据分析可知,学生的论坛参与度对学生保有率,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6]。主题帖数量均大于教师主题帖数量,间接表明学生是论坛的主要活跃因素,教师是论坛活动的“观察者”[7]。论坛是慕课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讨论帖的质量是衡量学生学习投入的重要标准[8],而出现“刷帖”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工作量较大,评论回帖多由助教进行管理,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并未对参与讨论和发帖进行具体要求,导致学生“有机可乘”;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不强烈,多以获得学分为主要目的,从而出现大量“刷帖”。同时计算机的自动识别和辅助教学技术未能对“刷帖”行为做出及时有效鉴别,智能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 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慕课的局限性
(1)多基于传统身心二元论,团队成果展示不足。慕课多基于传统的身心二元论,将理论与技能划分为两个部分,这种划分有利于低水平知识与基本技能的高效传播,但不利于高阶思维的培养和整体认知。民族传统体育慕课建设涉及不同种类院校、不同专业、不同技能水平的教师,其理论和技能水平具有明显差异,且多数课程由多位教师共同建设,具有团队意识,但教学内容的设计仍然是独立板块,并未较好地体现学科融合和合作的重要价值。
(2)教学目标以低水平层次为主,较为单一和模糊,且缺乏可操作性。民族传统体育慕认知层次的教学目标整体以教养性目标为主,以技能为主要目标,而技能的习得通过表象训练虽然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模型记忆,但由于缺少实际体验,难以建立和巩固运动神经反射和肌肉记忆。目前民族传统体育慕课多以基础动作为主,对先修知识和运动经验无显著要求,不利于中级和高级运动技能的培养和传播。
(3)缺少对先修知识和运动经验的诊断。学生在参与课程前期均没有对原储备知识和技能进行预评估,先修知识和运动经验的差异性导致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线上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具有局限性,由于缺乏直接接触,且学生数量较多,难以进行个性化引导和借助教学辅助技术对学生进行分类,从而给予有效指导。
(4)系统性和连续性不足。民族传统体育慕课多以模块化内容或特色内容为主,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但与此同时对教学的系统性和持续性安排不足。碎片化的课程安排有利于教学内容难点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但不利于专业学习和形成民族传统体育整体认知。
(5)教学内容重合率较高,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活化。民族传统体育慕课目前以武术和养生功法为主,而以武术为主的课程中又多以太极拳为主要教学内容,对其他拳种和器械涉及较少。并且对于已有的教学内容,多是进行直接讲述、照搬教材或以客观知识的讲述和动作的直观演示为主,未将教学内容活化,将其深度融合于教学设计中。
(6)课堂互动性不足,缺乏带入感和沉浸式体验。民族传统体育慕课目前主要以移植线下课堂为基础,重视基本技能和理论的传播,由于工作量较大、技术分析和呈现技术不足等多种原因,忽视与学生的情感联系,不利于学生高阶思维和价值观的培养。缺少交互行为的课堂教学,学生容易脱离学习活动。同时身体技能的传授不同于显性知识的传播,二维空间下,不同学习者运动经验的差异,运动知觉的差异都会对学习产生影响,且如果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实际感受,民族传统体育仅仅作为肢体运动,将失去其文化价值和精神塑造意义。
3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民族传统体育慕课发展对策
(1)更新教学观念和学习理念,建设无差别学习环境。教学理念是教学模式设计的价值取向,具有指导作用。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理论范畴的教学,需要通过多次反复练习,逐步形成对各种环境条件的运动反射,需要身体各个系统有效和高度参与。高水平的体育运动技能不仅仅是对身体的控制,更多的是意识和身体的高度融合,甚至是与环境三者之间的高度融合。而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体育,更蕴含着民族情感和精神,民族传统体育慕课与其他慕课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具有具身性。
民族优秀传统体育的课堂上教师要努力成为促进学生终身参与学习的导向者和引路人,以广大学生群众为主要服务中心,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终身参与学习的意识,从广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入手,根据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及其认知变化规律、学生的各种个性化特征、已有硬件和软件条件等,发挥慕课的优势,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注重教学的反馈和考核结果的实效性,在标准化认证的前提下,创建了一种个性化的学习途径和详细准确的学习记录,及时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学生和教师,最后由教师们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去设计一种个性化的课程教学方法,推动建设无差别学习的环境和深度学习,创设智慧学习的环境,与创客式教育相互融合。
(2)进行不同维度、不同层次且明确的可视化目标设置。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设计的起点,明确的可视化教学目标是民族传统体育慕课教学模式具体设计的基础,目标的设置应涉及情感、认知和技能三个维度,根据不同课程设计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目标。目前,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纲领性文件,民族传统体育慕课应以培养民族传统体育锻炼意识和健身习惯为导向,以培养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和体育学习习惯为导向。
(3)课程内容应多元化、系统化、层级化、社会化。课程内容的设置是民族传统体育慕课教学模式构成要素之一,慕课内容设置应多元化,不应只集中于单一项目或类别。内容设置更加系统化,依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技能训练规律,循序渐进设置初级、中级、高级课程内容,并在合理范围内促进动作技能的正向迁移,还可运用运动心理学转换理论模型,设计教学内容和技能练习时间,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拘泥于预设的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发展,灵活安排课程内容,启发学生对社会和课程内容的积极思考。
(4)促进团队合作,打造“金课”,建设学习共同体。团队合作须有坚实的基础,具备“有主体的意愿、可分解的任务、有共享的规则、有互惠的效益”四个要素[9]。术业有专攻,不同领域专业老师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角度不同,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从促进身体健康的角度,还可从运动健身功能、艺术审美、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医学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教师间良好的团队合作可以打破专业壁垒,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程价值。学生间因任务定向产生的团队合作,也有利于良好的同伴关系,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绩效和情感交互。
(5)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学习体验和互动交流。互动模块是民族传统体育慕课教学模式的重要构成要素,关注师生讨论、互动交流和师生学习互动社会化教学需求,突破目前传统网络课堂教学中普遍缺乏讨论交流和师生互动的各种障碍性教学壁垒,充分利用好网络论坛交流讨论的重要作用,同时注重其他传统课堂辅助教学技术。由于大学生同伴网络具有非对称性[10],在随机分组和教学时需要注意发挥同伴的积极影响,降低消极影响。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学习体验,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3D建模、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慕课的现实感。
(6)使用多级诊断和多元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教师的教学热情。采用多级诊断,依次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动作技能水平、性格特征进行诊断,因人而异,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或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如通过对于行动学习者的行为学习和行为分析进行信息聚类和数据分析[11],给予技术干预和学业提示;为不同性格的学生提供多种考核标准,供其选择。并在促进评价方式和途径多元化的同时注重形成性评价,促进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合作学习,在保持外部动机积极作用的同时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通过采用可视化信息表达等干预措施,如利用学生投入时间、观看视频情况、论坛交互行为等数据,激励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内在动机。
(7)政府加强引导和监督,相关机构共同推进,学校落实保障措施,教学模式的实施和发展需要外部环境的保障。慕课最先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广泛运用,如何适应本土化发展,尤其是具备浓郁中国传统色彩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发展,需要更加谨慎的思考。政府的引导和监督是民族传统体育慕课科学建设的重要保障,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完善的法律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信息爆炸和泛滥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不利影响,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促进知识和教育资源共享,促进社会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相关组织和机构通过合作的方式促进资源共享和合理利用,避免课程资源泛滥,混入部分质量不佳慕课,将会阻碍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效传播。促进学校慕课本土化的发展,学校应落实政策保障,加大宣传力度,增加任课老师培训机会,创设良好的教改氛围,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如慕课课时与工作量之间的换算,慕课效益与职称评选相结合等。
4 结 语
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慕课现状调查,从具身认知的角度提出相关对策。但由于基于同一平台对民族传统体育慕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其教学条件相同,教育技术相对统一,导致现状分析时缺少对教学条件的研究和讨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平台可视信息分析,缺乏对平台幕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数据准确性有待提高,且相关建议需进一步通过实践的检验。伴随着慕课和混合式教学的不断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学习数据,对数据的收集和深层分析有利于改进民族传统体育慕课设计,使其适应学生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大数据和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据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掌握高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是对民族传统体育慕课进行研究的重要前提。但同时也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人工检验判断与其他高科技手段结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