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事”与“理”的关系刍议
2021-11-29刘国军陈晶华宋晓敏王艳卓
刘国军,陈晶华,曾 宁,宋晓敏,李 旸,王艳卓
(大连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是中国高校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笔者认为,要想使这门课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任课教师需要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方面下功夫,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好“纲要”课教学中“事”与“理”的关系。所谓“事”,是指真实的客观的历史事实,对这些历史事实的掌握,即知道“是什么”,哲学术语叫“感性认识”;所谓“理”是指隐藏在历史表象背后各种历史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历史规律,对这种历史规律的掌握,即知道“为什么”,哲学术语为“理性认识”。只有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既清楚是什么,又懂得为什么,才可以说掌握了历史的真理。
目前在“纲要”课程教学中处理“事”与“理”的关系上,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倾向是偏重于讲事而疏于对理的分析;另一种倾向是偏于理的分析而对事的掌握不足,第一种情况更为突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对“纲要”课程的性质把握不准确,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同于历史课。“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是全面系统地传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知识,而是重点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基本史实的讲解,明确和突出“四个选择”,即中国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而这“四个选择”既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更是与当代中国政治紧密相连的重大问题,也是最基本的“理”。因此,任课教师在讲授时,首先不能脱离基本的历史事实,同时,因为它属于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在讲授时不能就历史讲历史,而要突出政治性,即通过对史实的科学分析,着重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四个基本问题,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这应当成为讲授这门课程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正确处理“事”与“理”的关系,是任课教师必须注意的问题。
1 准确把握“事”与“理”的关系
(1)任课教师要有宽广的历史视野,为此需要在掌握“事”的厚度和宽度上下功夫。
一是要有比较渊博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这门课程涉及晚清时期、北洋时期、“中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等不同历史时期,时间跨度大,头绪众多;涉及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史等“四史”,内容极其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党的理论等多个领域;还涉及众多人物、事件、会议等内容。这在客观上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否则会制约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是要具有一定的中国古代史知识。因为近现代中国是古代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二者前后相续,紧密相连,不可割断。任课教师如果不了解中国先人创造的辉煌古代文明,就无法理解“民族复兴”思潮在近代中国的兴起和发展;如果不知道康乾盛世的基本情况,也就难以讲清楚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如果不清楚儒学发展史,就无法解释康有为所著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进而也就无法深刻理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理论;如果不了解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就难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近代由“自在”向“自觉”的转变,等等。
三是要具有一定的世界历史知识。鸦片战争使中国被西方资本主义强行拖入了世界体系,此后,中国与外部世界发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中国的历史由此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外部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往往对中国国内局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任课教师,需具有相当丰富的世界历史知识,这样才能以宽广的视野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变革。
四是要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史知识。社会主义运动从产生到今天已经有数百年时间,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阶段、科学社会主义阶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阶段、苏联模式逐步形成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阶段以及中国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只有掌握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史实和基本脉络,才能讲清楚近代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个道理。
总之,任课教师讲好这门课需要储备丰富的历史知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中,要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要有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奋斗史,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史,要有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要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1]。
(2)任课教师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思想理论界呈现出十分活跃的状态。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使社会进入了人人都可以评说历史的时代。在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评说中,有各种声音,既有马克思主义的,也有非马克思主义的,还有反马克思主义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兴起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反思历史还原真相为名,大肆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对于“纲要”课教师来说,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有一段时间,理论界、学术界对这段中国近现代历史尤其是中共党史的评价和解读,在一些基本观点以及重大问题上认识和看法并不一致。而之所以如此,既有研究视角的不同,也有世界观历史观的歧义;既有认识的局限所致,也有偏见使然,有的甚至怀有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认识这些分歧需要任课教师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认清这段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必然要求,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2]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们科学认识党史的重大意义。为此,任课教师需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
2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学习。人们常说,在看待历史时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历史观?历史上产生过多种多样的历史观,哪一个是正确的历史观?一言以蔽之,只有唯物史观是正确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理论发现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中处在基石的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去认识和说明社会历史现象,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发展规律,在人类认识史上具有破天荒的意义,实现了人类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唯物史观既不是为封建主义服务的,也不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而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它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所谓阶级性,简单地说,就是指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为多数人还是少数人服务的问题。在阶级社会中,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是为这个阶级服务,就是为那个阶级服务,超阶级的立场是不存在的。唯物史观属于哲学社会科学,在过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今天也依然如此。唯物史观不是站在少数人的立场,而是站在大多数人立场,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历史观,因此也可以称为大众史观。2017年9月29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因此,“纲要”课任课教师在理论学习中要把对唯物史观的学习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
二是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有关论述的学习。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可以看到,他是一位既谙熟历史又重视历史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和理论家。在谈及历史学习问题时,他尤其重视“四史”的学习。所谓“四史”是指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关系十分紧密,可以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核心内容就是“四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四史”学习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多次指出,要注重学习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因为这段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特别是要学习党史、国史,他认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学习问题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不仅涉及为什么重视学习“四史”以及如何学习“四史”、研究“四史”、借鉴“四史”、把握历史规律、评价历史人物、发挥历史教育功能等方面,还涉及“四史”学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家意识形态、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历史观教育等重要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他站在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高度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就“四史”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概括、新观点、新论断,具有极为鲜明的现实针对性,为人们学习和认识“四史”提供了正确的指引、遵循和方法,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有关论述的学习,对于高校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尤其是开展“纲要”课教学和改革,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再次,要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关注、了解和研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思想理论界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使社会思潮传播的速度更快,内容更趋多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强国之路,这引起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慌,加大了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力度,以达到其搞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在这种形势下,历史虚无主义和西方普世价值、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交织在一起,成为影响较大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构成较大挑战。这提醒人们,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且复杂的。在这种情况下,“纲要”课任课教师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关注、了解和研究,对于清醒认识当前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面临的形势,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的传播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讲话精神,深化教学改革,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讲好思政课要坚持“八个统一”。在“纲要”课程教学中,贯彻落实这一要求需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在“纲要”课程教学改革中,要注意六个结合。
3 以六个结合为切入点深化专题式教学改革
一是要紧密结合教学目的推进改革,增强课程的政治性。任何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有其教学目的,“纲要”课程也不例外。当前,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广大青年学生“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意识显著增强。但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也不时泛起,对中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构成威胁。在这种形势下,通过综合性、系统化改革,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纲要”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在专题式教学改革中要紧密围绕“四个选择”进行内容设计。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尤为重要。因此,“纲要”课教学改革要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结合起来,深入挖掘与此相关的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之中。
二是要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中破立结合。实行专题式教学改革是当前和今后思政课改革的趋势,“纲要”课程也不例外,这样做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纲要”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种改革必然会打破教材体系,但在“破”的同时,任课教师又要坚持教材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结论、基本评价,这就是所谓的“立”。目前高校使用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组织下编写的统编教材,且纳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所以,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始终遵循教材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结论以及对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基本评价。有破有立,破立结合,才是改革的正确方向。
三是要注重把历史知识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结合起来。历史里面有善恶,历史里面也有是非。一个人如果对历史里面的是非善恶分不清,那么现实里的是非善恶也是分不清的。历史教育既要告诉学生“是什么”,更要告诉学生“为什么”,前者是历史知识的传播,后者实际上是历史观教育,如果说历史知识是血肉,那么历史观则是灵魂。高校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提高大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极为重要。因此在改革中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结合,有助于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教学质量,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提高历史辨别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譬如,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深入剖析农民起义的合理性,以及辛亥革命的必要性,以提高学生对“革命”的理解。也可以结合对历史人物孙中山、毛泽东等的介绍,阐明历史人物评价标准,让学生明白只有对那些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推动社会进步、维护民族利益的人物,才能肯定;而对那些为少数人谋利益、阻碍社会进步、出卖民族利益的人物,则需要否定。再譬如,在讲授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必然涉及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任课教师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这个问题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对这个问题加以重点阐述,进而让学生明白“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5]。在学习这段历史时,要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历史结合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也让学生学会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四是要把教学改革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结合起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以否定革命、反对马克思主义、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否定毛泽东等领袖人物为主要内容。“纲要”课程与这种思潮关系紧密,不少内容是这种错误思潮攻击的重点,因此,任课教师要在讲授时注意对这种思潮的批判。譬如,任课教师可结合辛亥革命、土地革命、解放战争等历史史实,阐明“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批判“告别革命论”。也可以通过人物的评价告诉学生,一些人站在否定革命前提下的所谓现代化的立场上评价近代历史人物,或者完全以道德评价代替政治评价,极力抬高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等历史人物,大肆贬损孙中山、毛泽东等历史人物,是完全错误的。
五是要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改革。如果说中国古代史是中国的前天,那么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因此,这门课程与中国的现实密切相关。当下的中国,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而这些问题不少都与中国的近现代史紧密相连。如香港问题、台湾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改革开放问题、中美中俄中日中印关系等。在教学改革中,可以紧密联系这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内容设计。此外,还可联系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设计专题,如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也可联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设计专题,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必然性,使学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六是要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纲要”课程是理论课,因此课堂讲授是主要教学形式,但辅之以一定的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也是必要的。不少学校的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实践教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既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实践教学,也可以建立资料库,向学生推荐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资料,扩大学生知识面。中国近现代史的资料浩如烟海,新中国成立以前一些有影响的中国近代史著作,近些年也陆续再版,同时,西方学者的一些中国近现代史著作也被大量翻译成中文,网络上也有各种文章和书籍。“纲要”课任课教师利用这些作为教学参考当然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对其观点的把握,不能不加区别地采取“拿来主义”,而要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其加以辨析。既要鼓励学生读书,也要向学生推荐好书。此外,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好的视频资料,如《九一八记忆》《南京大屠杀》等,既保证了“纲要”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也有助于增加“纲要”课程的吸引力和针对性,使“三贴近”和“三进入”最终落到实处。
4 结 语
在“纲要”课程教学中,处理好“事”与“理”的关系对于发挥该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性质;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才能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