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大赛背景下中职院校大赛资源转化现状分析
——以江西省某中职学校为例
2021-11-29裴吴斌
裴吴斌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5)
近几年来,我国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呈现白热化的状态,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职业教育进一步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坚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努力造就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产业大军”[1]。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在第四十五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工作动员会上发表讲话:“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目的,不能是简单追求金牌数第一。我们希望通过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提升整体技能人才的水平[2]。第四十六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上海举办,无疑是将中国推入了技能大赛的“中国时间,上海时刻”。紧跟国际步伐,我国也将从2020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这是一场向世赛看齐的、充分开放的、创新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盛大赛事。
无论是世界技能大赛还是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他们的目的都是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输入新鲜血液,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气,更好服务就业创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要求。
一、电子信息技能大赛开展现状
江西省南昌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以下简称电子信息)位于江西省会南昌市青山湖区,本校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集高级技工、技师、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并且是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国家重点技工院校,是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职院校。
电子信息自2011年起就开始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大赛,先后参加了江西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等并多次获奖,更有17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肖星星学生在2019年8月俄罗斯喀山举办的第四十五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夺下了电气装置项目金牌。学校在2019年期间累积参加各类技能大赛12次,参赛人数24人,获奖总人次24人,各项荣誉创历史之最。
二、职业技能大赛背景下大赛资源转化
自教育部2008年提出要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以来,技能大赛一直秉持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理念[3],技能大赛并不只是一个炫耀技能展现职业院校风采的平台,我们更多的应该去关注他背后对我们职业教育本身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即我们称之为大赛资源转化。技能大赛资源转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大赛装备转化为教学设备
大赛项目的选择与确定都是参照真实工作内容和情境,它所使用的比赛装备反映当前企业生产最先进和高精尖的要求,所以在比赛过程结束后,将赛项装备真实的过渡到学校日常教学和培训中,通过任务驱动式或行动导向式等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的布置参照真实工作场景。通过对大赛内容流程的全面解读,教师可以对比赛细条结合自身学校和学生的特点进行自由的分解与组合,导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辅助日常教学。同时探索更多模式的辅助教学媒体,争取做到赛项装备转化最大化,实现赛项装备转化的新途径。
(二)大赛要求转化为课程内容
大赛竞赛项目可以投射到课程标准之中,按照大赛任务要求以及专家组专业评审意见,结合职业岗位能力提取关键核心知识与能力并将他们加入课程标准设计之中,为课程内容的制定提供基础,为课程教学指引方向,深化教学改革。大赛赛项来自真实工作内容和情境,在比赛过程中,每一个任务要求都反应工作前线对于员工的职业素养的要求,对照职业院校常用的工作导向模式和任务驱动模式来分解大赛任务要求,通过知识与能力的螺旋式递进来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为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提供专业帮助,引导职业院校相关课程内容的优化与整合。
(三)大赛任务转化为专业建设
技能大赛给出的任务书都是以真实工作任务为基础的,其中包含工作的观察、设计、实施、总结、反思、再设计等,考察的是参赛选手专业知识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结合,同时要求参赛选手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任务书的解读,掌握最新技术在当前领域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专业建设,同时从大赛任务书中我们可以获取到这样的信息:大赛任务的设置越来越要求选手的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并且不会提前公布任务,但是会提供详细的设备解读和操作流程,需要选手们全面的知识与能力来应对。所以在专业建设中,应当适当地加入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激发学生潜能。
(四)大赛合作企业转化成人才培养资源
技能大赛中除了来自全国各地优秀职业院校的学生和老师外,不乏一些对职业教育拥有坚定信念和支持的企业作为参赛者或举办方参与到技能大赛中,从中不难看出当前社会环境下,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推进作用,国家政府大力推广职业教育需要学校和企业的配合,而与之契合度高的企业应当是学校层面乐于结交的,融合度深的校企合作对于人才的培养起到正面的影响。
三、电子信息大赛资源转化现状
在教学设备方面:学校已建成符合现在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实验实训中心102个,教师技能工作室16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8642.91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0.9779万元。其中社会服务工程系新增沙盘模拟企业经营实训室、酒店餐饮实训室;机电工程系对部分实训场地进行了改造,完成了钳工实训改造、汽车美容实训场地改造项目,改造后的工位可同时满足集训和各类竞赛工作要求;电子工程系新建了高铁设备维修实训室、机器人工作站实训室、印制电路板设计实训室等。
在专业建设方面:社会服务工程系2019年新增加了与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联合培养专科层次的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机电工程系重新修订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修订了《机械制图》《普通车削技术》《数控车床结构与维护》等41门课程的课程标准。
在课程内容方面:电子信息利用第二课堂充分开拓学生学习途径,利用多媒体微课等方式将专业学习分层次整合,给予学生更自由的学习氛围。其中社会服务工程系在学习通平台上创建了《综合素质》《幼儿教育学》《幼儿教育心理学》等十一门课程;电子工程系开发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用电子产品制作》课程视频+微课+习题集17G,同时建立全套维修电工题库总计2000题,完成《实用电子产品制作》课程三个项目式任务3D模型信息化资源建设,初步实现信息化资源建设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的跨越式发展。
在校企合作方面:电子信息和企业共同参与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标准,同时企业方面定期派遣技术人员来校指导学生并授课,共同建立并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内建立了实训区以及校外顶岗实训基地等。其中计算机工程系与江西神舟信息安全评估中心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对网络及应用安全、云计算机大数据安全技术人才培养进行了全新的探索;电子工程系与南铁科技、江中药业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定向班专业教学任务,有效提升了定向班人才培养质量。
四、技能大赛背景下电子信息的优化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竞争机制,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4]
在大赛资源转化过程中,学校可以参考各类大赛的竞争机制的建构,通过分解和整合将他融入自身的竞赛组织形式中,进一步拓展职业技能大赛覆盖面,形成层层选拔、校内竞赛的良性竞争模式,从而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普通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的热情和积极性。对于不同学情的学生给予多维度的竞赛评价方式,适当增加技能大赛项目的丰富程度,设置不同的赛程和标准,邀请行业领先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竞赛监督和评价,以提升校内竞赛的专业度和专业建设能力。
(二)将大赛项目融入日常教学[5]
将大赛的项目融入日常的教学中,不仅能够解决在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同时也能摆脱技能大赛精英教育的恶性循环,通过技能大赛任务书来指导日常工作任务模式教学,同时在课程内容的编排设计上也向大赛靠拢,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将技能大赛的惠果普及到每一位学生,这样即使是未参加技能大赛培训的学生,也能在专业性上不落后于参赛学生,同时激发学生参赛的热情,将技能大赛向更高更广的方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三)加强校企合作校企深度
校企合作是职业技能大赛质量提升的有力保障,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起到积极作用。通过与技能大赛相关企业的交流合作,不仅在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设备等方面具有相当优势,其在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方面可以提供专业度颇高的建议,同时深度校企合作能够为职业院校提供竞赛设备及其安装操作调试,以及竞赛经费的支持,在某种程度上减轻职业院校对于竞赛资源的投入,提升其他教学资源的拨款,促进职业院校全方位发展,一改竞赛优其他弱的局面。同时通过与各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教学以及行业专业人员的交流,不仅可以促进企业人才录用标准的转变还可以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标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大赛参与效度。
综上所述,技能大赛的开展如火如荼,电子信息作为国家重点技工院校,在技能大赛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反思自省,不断完善自身校内竞赛体制,提升全校学生技能大赛参与度,优化大赛资源转化策略,加强校企合作,整合多方资源,在职业技能大赛和学校专业培养上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