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构筑教学管理的“五大工程”

2021-11-29张卫华

中小学校长 2021年2期
关键词:作业课程学校

□张卫华

每一项工程都需要系统科学推进,有规划、有设计、有分工、有协作、有检查、有验收,这是一个完整的闭环管理,从“工程管理学”中汲取智慧,主动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创新优化教学管理方法、丰富完善教学管理策略,有助于提升教学管理品质,实现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一、基于常规管理的“规范工程”

常规工作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但是有了常规,如果不执行、不落实,常规则是形同虚设;有了常规,如果不指导、不反思,常规则是纸上谈兵。只有将常规工作紧抓不放、常抓不懈,规范办学才能从口号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优质办学才会从梦想成为真真切切的现实。

(一)常规工作需要扎实“管”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实现智慧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高效管理的重要保障。紧扣上级文件精神,不断分化、细化、量化要求,有助于在教学管理上建立起更为标准化的常规制度。比如,学校以《教学“七认真”工作规范》 来指导专任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学生、组织考核、组织课外活动和指导学生自学,这是一份指导规范的“管理正面清单”。相对“管理正面清单”来说,学校还借助于“管理负面清单”杜绝教师出现违规行为。比如,学校以 《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 对相关的违规行为进行教学事故认定,并且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影响程度进行适当的处理。制定制度是用“脑”,落实制度得靠“脚”。在教学规范执行上,学校主要是采用以下两种行动方式:一种是“随机走课式”。由每天的值班行政和各年级的蹲点行政负责随机检查,检查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另一种是“推门听课式”。由分管教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负责。听课前,各分管教导召集人员、做好分工、确定时间,统一行动。听课时,随机进入相关班级听课,并利用“问卷星”对课堂教学给予客观评价。听课后,跟进检查相关老师的备课、作业等资料。检查并非是对老师的终结性考评,通过检查让规范真正落到实处,让执行规范成为全体老师自觉行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因此,当检查出问题时,一方面学校会反思自身的管理,另一方面则会发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团队力量,共同帮助薄弱的教师强化规范意识,补齐常规短板,让大家携起手、并肩走,实现同频共振、同步发展。

(二)常规工作需要细致“理”

为了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规范推进,首先要加强机制建设,只有理“顺”各层级的关系,才能形成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工作作风,确保将各项要求、规范通畅、快捷地传达到“细枝末端”。教学工作由校长主管,副校长分管,蹲点行政、年级主任协管,教导处牵头负责,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指导帮助,学科教师具体落实。这样的安排体现了框架清晰、条线分明的特点,做到了人人有分工、层层有职责。教学条线工作一般有两个特点。一类是相对固定的长线工作。需要提前规划,周密部署,持续跟进。相对于长线工作来说,另一类工作体现短、平、快的特点,比如平时开展的教研主题活动、课堂展示活动、学科素养活动、校园节日活动。不管是长线还是短线工作,负责部门都要清晰作出安排,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分工到人、安排到位。要把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看作是一次检验,检验部门的组织能力。要把每一项活动都看作是一次展示,展示部门的管理水平。

二、基于课堂改革的“创新工程”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的发展是动态的,课堂的改革是永恒。教师应根植于课堂,让自己的生命在课堂绽放。教学管理者应时刻聚焦在课堂,让自己的智慧在课堂闪光。

(一)让教师的“教”迭代转型

学校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出“云课堂”教学范式。“云课堂”注重预学,教师推送云课程,发布云问卷,利用生成的数据对学情有充分了解和精准把握。课前教师就可以结合课程引导、结合在线问卷诊断;“云课堂”注重导学,课中教师以“课前反馈—精准指导—进阶巩固—协作探究—展示交流—总结提升”为基本元素,依据学科、课型、学段等特点,灵活运用一体机、智写板等信息化设备与云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云课堂”注重延学,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堂学习成效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师利用云技术进行的知识推送,对学习薄弱之处进行“靶向治疗”,对学习困难之处进行“精准扶贫”。“云课堂”围绕课堂教学“参与度·适切度·融合度·达成度”四个维度,杜绝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一问到底”“一讲到底”“一练到底”的问题,实现教师“教”的方式转型,充分彰显“情境化·结构化·交互化·精准化”的智慧教学“四化”特征。

(二)让学生的“学”创新变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人。学校推行的“云课堂”突出了大课堂、大融合、大主题、大单元的理念,重视以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思考、想象、辨析、判断,强调以主题任务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生成、交流、展示、体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充分利用“班级优化大师”App,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过程性激励评价。“班级优化大师”中设定的评价项目有关于学习习惯的评价,比如坐姿端正、发言积极、认真思考;有关于学习表现的评价,比如早读认真、作业及时、书写工整;还有关于学习结果的评价,比如成绩优秀、表现突出、学习榜样等。“云课堂”还注重为学生提供优质、海量的学习资源,激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疫情期间,全体教师认真贯彻“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人人录课、人人播课,让学生的居家学习活动更多元、更个性、更深入,学习方式逐渐由被动走向主动,学习表现逐渐由他律走向自律。

三、基于课程建设的“内涵工程”

如果说课堂是教学的核心,那么课程就是育人的核心与载体。学校坚持“学生为本·素质至上”的理念,积极规划实施“1+N”课程改革方案和建设启用STEAM 课程创新中心,努力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一)规划实施“1+N”课程改革方案

“1+N”课程改革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主动优化地方课程,积极亮化校本课程,并且将三级课程实行有机整合,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学校将此方案命名为“星启航”,并描绘出课程图谱。立足“人文素养”“科技素养”“身心素养”三大课程明确实施路径,在语言与运用、艺术与审美、数学与科技、道德与心理、运动与健康五个领域采用“课程群”的形式,巩固基础、拓展提升、探究发现,从而培养“德才双全、文理兼通、身心两健、知行合一”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时代新人。在同一门学科中,“1+N”中的“1”是国家规定实施的课程,“N”包含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比如学校的体育学科,“1”是课表中“体育与健康”,这是国家规定的课程。“N”体现校本课程,比如,一、二年级武术课;三、四年级足球课;五、六年级篮球课。

(二)建设启用“STEAM”课程创新中心

为了加强课程的管理,优化课程的实施,实现课程的统整,推进“课程·技术·空间·活动”的深度融合,达到课程共研、共建、共享、共育的理想效果,学校建设启用了“STEAM”课程创新中心,并配套出台了课程建设评价方案与社团管理手册。目前已有区级以上课程基地14 个;校园节日课程6 个;校级社团类课程73 项;学校还有针对特殊学生的“1+1+1”融合教育课程。为了进一步发挥课程育人功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学校还推出了57 个年级扬长课程,覆盖到每一位学生。这些课程有学科类的经典语文、趣味数学、快乐英语,有运动类的跳绳、踢毽、乒乓球、篮球,还有综合类的插花、魔方、绘本、电影欣赏、美食品鉴等。丰富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适合的学习资源,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课程创新中心还对劳动育人课程进行系统建构,开辟了“五大”劳动教育课程,即:劳动课堂、居家劳动、社团劳动、班务劳动和公益劳动。

四、基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工程”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被称为学校的生命线。一所学校要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有比较稳定且较高的教学质量来保证。建校以来,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处于稳步上升期,主要得益于对教研工作以及调研工作的重视。

(一)开展教研“促”质量

“教学研一体化”是发展教师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动力源泉。学校小学部设立了11个教研组,覆盖到每一门学科,因为学校的规模大,所以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细化,成立了27 个备课组。每个教研组、备课组都是由骨干教师或是优秀的青年教师担任组长,各教研团队聚焦核心素养,加强课程、课堂、教材、教学研究。教研组活动侧重于培训学习,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教师在培训中更新理念,在学习中提升专业素养。备课组活动侧重于实践探索,从集体备课到研课磨课,从上课听课到议课评课,大家坚持立足课堂,一“课”不停开展研究,扎实有效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此外,命题是教育评价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体现。科学、合理、有效的命题,需要教师对课程目标的准确把握,需要教师对教材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更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适切的了解。各研究团队一方面积极开展“命题研究”活动,团队成员对照省、市、区的监测指标,主动创新题型、设计题目内容;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研究命题”活动,“研究命题”主要对各层级学科教研专业人员的命题进行剖析,在研究中对比、在对比中研究,借智纠偏、借力调整。学校还结合市、区级监测报告,主动查找薄弱点,撰写研究案例,不断探寻突破点。案例的研究为深入推进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促进适合的教育,推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二)组织调研“提”质量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可以起到强基固本、厚积薄发的作用,这相当于“中医手法”。而组织学科调研则可以达到精准诊断、靶向治疗的效果。学科调研的目的是通过收集实证数据,加强分析诊断,精准查找学科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寻找有效对策,指导跟进整改。学校每学期都会抽取相关年级、相关学科作为调研的对象,且整个调研的过程都坚持做到严谨细致。各学科老师依据方案分工,各司其职,各担其责。调研后,学校特别注重整体推进质量分析,从学科教师的质量分析,到备课组的质量分析,再到教研组的质量分析,最后还有学校层面的量化分析。借助数据可以看出学科的整体发展情况,借助数据可以看出教师的动态发展情况,借助数据可以看出班级的均衡发展情况。通过数据诊断出各方面的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结对帮扶指导薄弱,齐心协力补齐短板,从而切实地提升教学质量。

五、基于家校沟通的“合作工程”

“家校一家亲”是学校一直坚持的方向,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才能共促孩子健康成长。

(一)积极融洽家校关系

不科学的作业布置往往容易引发家校之间矛盾,因此学校高度重视作业的管控工作。除了按要求规定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三、四年级的回家作业时间不超过1 小时;五、六年级的回家作业时间不超过1.5 小时。学校还积极推出作业统筹制、作业分层制、作业免做制、作业熔断制。学生每天记录回家作业,班主任负责所在班级的作业量的统筹,发现作业偏多了,及时联系任课教师作出调研。作业分层是为了避免“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提升作业的有效性。对于表现进步的学生适当减免一些作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熔断本是金融术语,用在作业上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学校与家长约定,如果回家作业到了晚上九点还没有完成,不管做到哪儿,不管什么情况,先熔断,停笔不做,第二天教师要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如果是作业多造成的,要适时调整班级作业总量。如果是因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要拿出个别辅导方案,与家长一起帮助孩子克服作业过程的不良习惯,提高作业的效率。

(二)努力形成家校合力

家长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有生力量,为此学校邀请家长们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为孩子们带来理财、航模、摄影、食品制作、法律知识、情绪管理、健康卫生等多方面的个性化课程,这些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学校还定期召开家长会,各学科教师与家长进行双向反馈,全面掌握孩子在校、在家的学习情况。教师借助App 加强家校联系,App 便于教师与家长点对点或点对面联系,还可以记录孩子每天在校的成长情况,特别是对于新生家长来说,他们每天都可以查看到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的照片、视频,增进了家长对孩子在校情况的了解。学校每学期都会利用“问卷星”面向家长开展主题不同的大数据问卷调查,如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学行为、班级管理、家庭情况等。通过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家庭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掌握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表现,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再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接待日及家长学校活动。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也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对待教学管理工作,学校要充分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让学校的发展更坚实、更均衡、更优质。

猜你喜欢

作业课程学校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作业
学校推介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