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举措

2021-11-29江苏省徐州市徐庄实验小学郭依芹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4期
关键词:披萨轴对称素养

江苏省徐州市徐庄实验小学 郭依芹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好知识与方法的传授,更要鼓励学生善于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学习中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开拓自己的教学思路,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把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一、结合生活教学,感受数学应用价值

教师要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引导学生在生动的场景中理解数学知识,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意义,逐步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取案例,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从而收获理想的效果。例如,在进行“分数”知识的教学时,教师提前带来一份披萨,并且选择几名学生来到讲台前辅助教学。教师首先将披萨切成均等的几份,分发给这几名学生,接着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认为小刚分到了多少披萨呢?请用刚才学习的分数的知识来解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了认真的思考,从而对分数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除此之外,教材中的几何图形知识也是学生感到较为困难的学习内容,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比如折纸、堆积木等,都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好方法。

二、鼓励动手操作,强化学生数学思维

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感受知识的含义,以“动手”带动“动脑”,达到手脑并用的效果,从而加深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数的认识”时,教师不妨让学生进行“数小木棒”的活动,强化学生对数与数之间大小关系的认识,比如在认识“10>9”时,学生通过数小木棒就会发现,10根比9根多了1根,对“10>9”的关系产生直观的认识。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培养,也就能够更好地进行加减乘除计算练习,深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再如,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时,教师先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几幅轴对称图形,再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形的特点,并且按照自己的观察结论画出一幅画,这样就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操作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

三、开展小组合作,激发探究问题动力

教师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动力。

例如,在学习《圆柱体》时,教师就将学生分为8个组,以“让圆柱形物体滚得最远的斜坡的坡度”为主题,展开自主探究活动,先由各小组进行详细的讨论,再到操场上进行实际操作。各个小组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积极的试验,他们分配了各自的任务,有的负责搭斜坡,有的负责抛圆柱,还有的用工具量出滚动距离,再由一名成员记录数据。实验完毕后,学生又进行了一次试验,把斜坡的角度做了调整,并且将两组试验得来的数据加以比较和分析,得出最终的结论。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都在互相合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小组之间的比拼也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动力。

四、鼓励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数学探究活动是增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好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教师为学生创造探究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用眼去看、用心去感受,从而让多个感官融入学习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在进行“长度单位”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米和千米的概念,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到校园中,亲自走走看看,从而对长度的单位产生切实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短跑比赛,让学生“较量”100米和1000米,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把握好米和千米之间的换算。由此可见,学生参与数学探究活动,能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具体认知,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

综合上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师不能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在教学方法上力求创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优化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学习,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锻炼,让他们越练越强、越学越好,有效增强自我效能感。

猜你喜欢

披萨轴对称素养
“披萨锦标赛”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轴对称》巩固练习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这条披裙子能吃吗?
陈光中:理工男变身“披萨达人”
“轴对称”复习点睛
感受“轴对称”的洪荒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