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师制:学习指导与思政教育兼具的培养模式
——从福州大学的一个案例说起

2021-11-29尹万东

关键词:导师制导师专业

尹万东

(福州大学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福州 350116)

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也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家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的指导下,高校一直都在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欲从福州大学的一个真实案例说起,拟就高校实行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度这一问题进行专门深入探讨分析。

一、案例追述

本科生导师制(以下简称导师制),是指高校为本科学生配备导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对他们进行学业、职业生涯、思想品德以及生活等多方面指导的一项教育制度。正如有学者指出,导师制的实施,增强了学生思想教育队伍的力量,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作为高校育人主体的作用,有利于学分制的全面推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1]。

2015年4月,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13级自动化专业大类招生后分成自动化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两个专业方向。与往年不同的是,分到自动化专业方向的81名同学,当专业方向确定后,他们自己的专业导师也产生了:81名学生开始跟着17位专业老师,这17位老师的分配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导师所负责学生的数量,也不再是平均分配,最多的负责6位,最少的负责2位。导师选定后,自动化系老师很快就与自己负责的学生见面交流,指导学生课程学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带着他们做科研以及指导他们科技竞赛。而以前,学生确定专业方向与学院为学生分配导师截然分开,学生只有等到大四第一学期末才能与指导自己毕业设计的导师见面。自动化系的这种定专业方向与学生分导师同步进行的模式,使学生可以提前一年半与自己的导师学习交流,无疑是大类招生背景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提前落实导师制的重要意义

1.提前落实导师制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之举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2]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的事情可以说是方方面面。“落细、落小、落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往往就不太容易“落实”。

高校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的在校大学生的聚集地,承载着塑造和培养未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人才培养功能,就必须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命题进行深入思考。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上不时传来现在的大学生是“一代不如一代”的刺耳、揪心之语,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导师制、给有着强烈求知欲望的在校本科生们提前配备专业导师,让他们在大学四年有充分的时间跟着自己的专业导师学习、实践、夯实基础、“术业专攻”,无疑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造就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可靠抓手。

2.提前落实导师制是深化高校教师职责的千秋之计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3]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与自己导师面对面地交流、学习的时间越多,问题、疑惑也就会提得越多,这样就需要老师拥有更加扎实的知识功底、更加深厚的知识储备方能更好地对自己负责的学生答疑解惑。

作为专业导师,应该以提高学生学术素养、在学业学术上指导帮助学生为己任。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甚至一潭水。正如国外有教育家说过的“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那样,老师应该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瞄准知识发展的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取法乎上、见贤思齐。

同时,专业导师还应对学生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在现代导师制中,学生从导师的言传身教中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研究事物的思路方法和学术探究的批判精神,是主动学习和研究的能力。”[4]导师要善于从不同的侧面发现学生的天性与禀赋而进行启发式教育,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智慧和潜能,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而非消极被动地发展其自主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分析批判质疑的技能。现实中,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就会造就一个天才。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也可以说:“不想当伯乐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如果每位专业导师都对自己负责的学生进行精英化教育、“私人定制”式培养,愿意并乐于在学生身上花足够多的功夫,日复一日地进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么,导师制就势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3.提前落实导师制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之策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的第一要务,立德树人始终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始终是高校不可动摇的中心工作。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由大众化教育向精英化教育迈进、由“放羊式”教育向“精细化”培养,导师制无疑是行之有效的良策。导师和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情况非常了解。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只有导师对学生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地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进行诲人不倦的指导、言之有理的辅导和循循善诱的疏导,学生才会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精进成长、成才、成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5]福州大学自动化系用心开展学生专业导师的配备工作,使81名自动化方向的学生提前一年半多的时间有了明确的“归属”,得益于当年自动化系开阔的教育视野、敢抓敢管的治学思路、高度负责的教书育人精神以及对本科学生培养质量(尤其是专业培养质量)的高度重视。这种分完专业方向就给学生配备专业导师的做法,已经在学生成长中结出了累累硕果。

三、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舶来品”的导师制在我国高校实施以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很多让人惊喜的成果,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也出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雷声大,雨点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部为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了更多的高校早日进入“双一流”,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到国外考察,洋为中用,把19世纪末诞生于牛津大学、后来在欧美国家得以广泛应用和不断完善的导师制引入我国高等教育,欲大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不得不说,初衷是好的。但由于导师制始创的时代、土壤与我国千差万别,我国高校的老师对导师制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

2.重形式,轻内容

对于我国高校导师制存在的形式主义,何齐宗教授概括为导师制生师比过大、本科生参与导师辅导的应付、教师参与本科辅导课的敷衍和行政部门导师考核的象征性[6]这四个方面。在导师制的实际执行过程中,比较缺乏付八军教授10多年前就指出的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和成才向导五大方面的实质性内容[7]。导师制注重形式轻视内容的情况,从某种意义来说,学生与老师、学院与教务部门都难辞其咎,对导师制的认识不到位、付出不充分、管理不严格是问题的关键。

3.重科研,轻育人

尽管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被反复提及,并且2020年2月23日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在当今高校考核制度下,考核每位高校教师每年的科研成果仍然是主打,囿于科研成果的考核指标,很多老师忙碌的主要是“项目论文经费”,导师制往往有其名无其实。

四、构建导师制的长效机制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征程中,没有尽善尽美的,导师制也不例外。但是,导师制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化、有利于扬弃学分制的内在流弊、有利于师生建立起良性的沟通机制[8]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导师制潜移默化影响人、春风化雨培育人、出神入化造就人的作用,必须构建导师制的长效机制。

1.转变观念,达成共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名优秀的老师,就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育人”为责任和使命,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兼而有之。学生在确定了专业方向后就分配导师,只是从时间上比原来提前了一些,但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与导师交流、更加充分地享受到导师的全面指导,这种方式应该成为学校本科教学的核心和基础,而不应该因为工作量的增加、负担的增大而被抵制、被搁浅,导师们应该尽快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学校则要营造氛围、统筹推进落实。

2.指导学习,因人而异

国家施行的大类招生,是指高校按院系或学科大类招生,而不是按照具体专业招生,学生进校经过1—2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待对专业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后,再根据个人兴趣,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专业(方向)分流完,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基本学完了,接下来就着手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专业课程的学习,一般又分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选修课这么三类。必修课的选课学生不会遇到困难,学生经常感到迷茫的是限定选修课、选修课的选课问题,这就需要导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兴趣、特长后提出中肯的建议、进行单独的指导,而不是让学生盲目选课后占据宝贵的时光学习对自己意义不大的课程。

除了指导学生选课之外,导师还应从专业的角度科学指导学生学习。如果没有导师的引导、鼓励和督促,学生就有可能会怠慢学习、遇到学习上的问题绕道走,在专业学习方面就失去了拼劲、韧劲,甚至还可能会迷失学习的方向。

3.“导师+项目+团队”前行

除了指导学生选课、督促学生学习,专业导师还应该带领学生进行专业研究,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深入探索专业领域里的奥妙。带领学生进行专业研究,有效的方式就是“导师+项目+团队”。“导师+项目+团队”模式是指以项目为载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项目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专业学习、进行科研等实践创新活动[9]。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

美国学者亨利·埃兹科维茨曾说:“大学里的发明一般都是来自学生而非直接来自教授。作为教师,教授们提供指导和资源,但实际的工作和想法通常都来自学生。”[10]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切赫也深刻指出:“研究型大学给学生最有震撼的教育并非来自课堂上课,而是让本科生进入研究实验室。他们在那里获得个人体验。他们接触最新的设备和尚无答案的问题。这些经验是他们毕业5-10年后也不会忘记的。正是这一点改变了他们的生活。”[11]

项目做完后,导师还应鼓励和指导本科学生撰写论文,对所做项目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系统归纳、凝练。高校也要把本科学生发表论文(尤其是高水平论文)形成常态化而非当作新鲜事,并对本科生发表高水平论文进行奖励,从制度层面激励学生进行原始创新。福州大学2018年9月11日专门出台了《福州大学本科生高水平学术论文奖励办法(试行)》文件,对理工科学生在《Nature》《Science》和《Cell》(均不含子刊)上发表的论文,每篇奖励高达30万元;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生在顶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每篇奖励高达3万元。2019年12月17日在全校郑重表彰了10名在国际、国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的本科学生,反响强烈。

4.指导实习,针对性强

以福州大学为代表的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高校,更应该重视本科学生的实习环节。按照教学要求,实习包括认识实习、教学实习、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前两种实习,一般都在学生分专业方向之前就已完成。专业生产实习,是指学生通过接触生产、经营或管理实际,比较深入地了解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经营或管理实践经验,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毕业实习,则是围绕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搜集有关的图纸、资料、技术数据及相关信息,使学生获得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锻炼,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通常,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都是组织同一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到企业进行集体实习。而学生导师确定后,这两种实习都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散的、小规模的、深入的“量体裁衣”式的实习,实习直接为专业研究、毕业设计做准备、做铺垫,而不是整个专业学生全体出动走马观花。

5.指导论文,质量优先

在以前(包括现在的某些学校某些专业),学生只有等到大四第一学期末方能与指导自己毕业设计的导师见面,初步谈下毕业设计的相关事情。真正进入到毕业设计阶段,是在大四下学期毕业实习结束,导师才开始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最基本的格式指导,而从准备撰写毕业论文到毕业论文答辩,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很难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网络上时不时传出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都很差吗”“如果这样本科论文有意义吗”“本科毕业论文‘紧箍咒’念痛了谁”这样一些论调。

而提前给学生配备导师,导师对学生的指导重点放在以项目、论文为载体的学术指导上,提前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文献收集能力、批判质疑精神、学术研究能力进行系统的训练,对毕业论文的注意事项、选题、准备也可以提前布置,真正让毕业论文成为经过研究、积淀、思考写出来的好文章,而不是通过赶、抄、拼而“凑”出来的,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6.求职就业,优化顺畅

学生毕业就业,从学校工作分工来讲,确实是辅导员的工作,与专业导师无关。但是,实际上辅导员一个人要面对至少200名左右的学生,多则达到500名以上学生,哪怕辅导员再尽职尽责,可能都很难一对一地指导、跟踪每个学生的就业。而如果学生从大二下学期开学后不久就开始跟着自己的专业导师学习,每位专业导师与其所带学生有长达两年多的接触交流,那么导师对学生的了解应该会更加充分,导师与学生关于要么考研、要么出国深造、要么考公务员,要么进国有(外资)企业这样的交流也就会更多。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专业导师一直在专业领域摸爬滚打,有着丰富的、对口的社会资源,加上对学生的充分了解,这样就自然使导师成为“不少学生在找第一份工作时最靠谱的贵人”[12],导师的一条微信、一个电话、一封推荐信可能就会改变学生的一生,让学生少走很多求职发展的弯路。

7.思政教育,结合专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工作职责来讲,主要是辅导员等专职政工干部的事,可以灌输、可以引导、可以虚实结合、可以以点带面,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陶冶情操、得到锻炼、健康成长。但是,在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理念下,本科专业导师围绕专业适当对学生做些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专业潜能开发、专业方向指导、专业领域内的泰斗行家介绍等等方面向学生多讲解一些,把自己在专业中积累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与学生多分享一些,把学生在学校的主要精力和注意力尽可能吸引到专业中去,让学生心无旁骛地学习、聚精会神地研究,会极大地避免出现学生因为对专业不感兴趣无所事事、目标不清无所适从、空余时间太多心里空虚等问题。协同育人,本科专业导师多为学生注入专业基因、行业理想、职业道德,意义深远。

8.育人业绩,表彰宣传

每年的教师节,各个高校都会隆重召开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表彰一年来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教职工,让很多受表彰的老师深受鼓舞。但是,如何进一步对爱岗敬业、重视学生培养、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研实力影响学生、带领学生做出突出成绩的专业导师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他们作为专业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则是系、学院、学校要认真考虑的事情。

事实上,专业导师们自己不一定非常在乎组织上对他们的表彰肯定,每年学生选导师期间,每位导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受欢迎程度、毕业出去很多年的学生每逢佳节对导师发自肺腑的一句微信短信问候、毕业出去若干年的学生取得成就后向他们及时报喜等一定程度上就是对导师最好的奖励。但组织上对优秀的专业导师进行表彰、奖励、宣传、报道,一方面是对他们在指导学生过程中的辛勤付出的褒奖,另一方面还起着鞭策一些能力暂弱的专业老师不断取得进步的作用。

五、结束语

大学生专业学习,既需要学生自己热爱专业、刻苦钻研、发奋图强,也需要专业导师科学训练、精心指导、用心导航。“导师”这个称号是十分神圣的,自古至今很多成功人士都希望成为人们的“导师”而难以如愿,而作为高校的老师,由于具备了指导学生的资格,就自然而然地当上了“导师”,老师们必须倍加珍惜。导师制,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已明确提及、高校的大会小会重点部署。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高校要让导师制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长期坚持,而不仅仅是噱头、一阵风、形式主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人才培养是学校的光荣使命。学校的名气、美誉度不是凭空宣传出来的、包装出来的,而是专业导师和学校培养的大学生们事业有成、功成名就后由衷地向社会公开讲出来的。校友对母校、导师的肯定更是学校前行的动力。

猜你喜欢

导师制导师专业
导师制联合进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来源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部分专业介绍
V eraW an g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