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
——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
2021-11-29牛漫兰沈越峰李秀财宋之帅
牛漫兰, 沈越峰, 李秀财, 宋之帅
(合肥工业大学 a.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b.党委组织部,合肥 230009)
一、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6年,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学术年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场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2],会议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主题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和设计;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3]。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促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焕发了新的生机,改变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仅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来完成的单一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进而提高了高校思政课教育的实效。各高校要构建以思政理论课、综合素质课、专业教育课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确保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4]。因此,为了构建新时代《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的思政体系,本文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基础课程《地球科学概论》教学为例,分析如何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与过程,从而构建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专业课程的立德树人目标。
二、《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合肥工业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是面向地质类本科专业低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地质学入门主干课程,授课历史悠久,距今已经走过了70多个年头,上课学生累计达8 000余人。由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课程组组长,授课教师均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力度的加强,课程组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根据“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强化“两注重”教学模式创新,即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尝试将“思政元素”融入教书育人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为培养全能型地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为充分发挥《地球科学概论》课程育人功能,在内容上,注重贴近现实,在知识体系中融入正确的价值观;在讲解上,注重从问题切入,在重大理论观点的讲解中加强思想引导;在师资配置上,注重团队合作,在整合教学力量和资源中形成科学的育人机制;在方法上,注重拓展创新,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在讲课过程中,着重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的融合。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地球科学哲学思想相融合
地球科学哲学则是由现代地球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而产生的,即地质学辩证法。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指导,研究地球科学中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地球科学发展的指导,不仅推动了地球科学新理论的总结和升华,同时也大大地丰富了哲学内涵[5]。在《地球科学概论》授课过程中,合肥工业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题组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地球科学哲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为依据,向同学们介绍地球的物质组成及运动。地球的物质组成包括岩石、矿物、元素等,而地质作用包括外动力地质作用和内动力地质作用,正是这些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或明或暗、或急或缓,不断地作用于地球并改变地球的面貌,地球才表现出巨大的活力。讲到这里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入唯物论的概念。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又是运动的。由于地球是物质的,那么它也是运动的。空间和时间是地球运动的舞台,空间与时间构成了宇宙。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小到矿物晶体结构,大到板块构造、地球圈层甚至是太阳系结构都表现了不同的空间尺度。时间是运动的测度,地质时间需要空间上的表现才能被记录,而地层学就恰好表述了地质物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堆积。
其次,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工具,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自地球诞生以来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受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共同影响,地球才表现出巨大的活力。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大爆发大灭绝事件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的原理,“均变论”和“灾变论”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量变到质变之规律。
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基础,追索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都只是对整个世界的一个层次、一个方面或一个发展阶段的认识。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地球科学的认识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阶段性。比如说,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现在的宇宙观;再比如说,伴随地理大发现,从“天圆地方”说到人们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还有从20世纪初德国的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迪茨与赫斯提出海洋扩张学说,再到后来广为接受的板块构造学说,以及21世纪以来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的“地幔柱”理论,等等。凡此种种,都是人们对于地球认识的不断深入,是人们在原有认识基础上的“否定之否定”。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地质精神相融合
中国地质精神是中国地质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优秀品质、作风和精神风貌,是中华民族精神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具体表现形态[6]。其具体内容包括:爱党、爱国、追求进步的政治品质;育人育才、奉献为民的价值理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风气;艰苦朴素、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中国地质精神不仅促进了地质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地质人才的培养和地质队伍的壮大,而且丰富了民族和时代精神。在授课过程中,相关教师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中国地质精神教育的研讨。
在讲授中国地球科学发展史的过程中,课程组结合中国地球科学发展历程,向同学们总结和宣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地质精神的内容。例如,新中国建立之前,形成了以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在开创中国地质事业过程中的客观求实、求知求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杰出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则体现出一代地质人的唯图国强、不谋己荣的爱国情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攀登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改革开放之后,又形成了以“大光精神”和以“三光荣”精神为核心的地质工作者的精神品质。这些都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优秀品质。而当谈到国内外著名的中国东部“郯庐断裂带”的提出者,本系杰出教师徐嘉炜教授的先进事迹时,学生们就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课后,课程组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反映新中国建国初期地质工作者不畏艰险、艰苦朴素的地质工作生活的电影,如《年青的一代》;再现优秀海归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追求卓越等先进事迹的电影《黄大年》;以及根据中国登山队的攀登者们,肩负时代使命,于1960年和1975年两次登顶世界之巅珠峰的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攀登者》。同时,课程组还利用课余和野外实习时间教学生们学唱反映地质工作者精神面貌的经典老歌《勘探队员之歌》和《我为祖国献石油》等。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此外,课程组还积极发掘地质行业的“工匠精神”,夯实青年地质工作者“匠心”“匠术”“匠德”。2016年3月,“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7]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技能选手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8]。进入新的时代,中国正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行走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道路上,这些都要求新时期大学生具有工匠精神,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任务。新时代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这四个方面的内容[9]。同时,课程组充分利用师资优势,践行一带一或多带一的学徒制度,先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3.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地质学可持续发展相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党代会报告,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基本方略[10]。
在介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时,课程组积极引导学生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让他们认识到要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之间关系,尤其是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在讲到生命大爆发和生物大绝灭事件时,组织学生们讨论引起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迁、海洋酸化、生物大绝灭事件等的主要原因,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思想融会贯通。此外,还利用国际地球日、国际地质学家日等各种纪念活动,积极宣传保护环境,做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地质学可持续发展。
4. 专业实践教学与思政教学相融合
地球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经验性非常强的科学,而《地球科学概论》在引导地质类大学生推开地球科学殿堂大门,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实践性强,必须进行第二课堂的实习和实践活动,才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矿物、岩石、地层古生物、构造等方面的知识与实际地质标本和地质现象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本概念与理论,培养观察、认识、描述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建立起地质学习的兴趣,奠定热爱地球科学、主动钻研地球科学的专业思想感情。实践过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地球科学概论课程质量乃至整个专业培养质量的好坏。因此,课程组特别为大一新生制定了“两创新三实验四实习”的第二课堂教学,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之中。
“两创新”是在《地球科学概论》学习基础上,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大学生地质技能大赛等活动,在竞赛中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提升实践经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真正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实验”即是安排学生进行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识别和鉴定的三次实验,让学生们在实践中综合认识和鉴定矿物、岩石、矿石和古生物化石,融入实践出真知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地质精神,为今后地质学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实习”是指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和课程结束后,安排了四次认识实习,分别是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实习、大蜀山火山地质遗迹实习、淮南八公山地区野外地质实习和黄山综合野外地质实习。地球科学专业最大的特点是野外实践,在野外实践过程中,师生同行、同吃、同住、同学、同研,彼此之间加深了解、建立信任,解决了教育过程中亲和力和感染力不足的问题。成功的野外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结协作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加强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方法
如何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正确引导学生;如何挖掘专业课蕴含的思政元素,做到润物细无声;如何将思政建设与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网络教学将成为新常态,为此,总结出以下四点做法:
第一,重视理论学习,统一思想认识。
教师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因此,教师始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站位,提升对思政教学的理解和重视,才能用好课堂主渠道,正确引导学生,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第二,积极探索实践,打造优质课堂。
发动课程组优势,邀请学生参与讨论,群策群力,精心打磨,共同挖掘思政元素,建立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包括课程思政资料库建设、课程思政野外课堂建设、课程思政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等),不断提升思政教案质量。依托“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邀请知名专家分享育人经验,开辟地学类思政课程活动角,开展专题学习和讨论,挖掘典型事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评估教学效果,提高课程质量。
对课堂教学积极开展问卷调查和座谈会或小组讨论会,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并进行改进。合肥工业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程除了配有班导师,每位学生还有配有专业导师,践行一带一或多带一的学徒制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了解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等各种问题,为学生们答疑解惑。
第四,结合两类课堂,注重育人实效。
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充分利用本系教师科研项目的优势资源,近距离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严谨细致、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
四、结 语
合肥工业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在全国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项目的支持下,积极推进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课程组在讲课过程中,根据“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地球科学概论》课程育人价值,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地球科学哲学思想相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地质精神相融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地质学可持续发展相融合、专业实践教学与思政教学相融合,探索了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法,为最终实现培养新时代优秀地学人才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