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以来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守正出新
2021-11-29钟贤哲罗志刚
钟贤哲,罗志刚
(1. 广东警官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230;2.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7)
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1](P154),这是他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命题。十九大将“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此后,习近平对“以人民为中心”作出进一步阐发,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观、人民主体观,充分展现出共产党人赤诚为民的崇高人格,彰显了人民性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中的重要价值,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鲜明的时代特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的与时俱进、守正出新。
一、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根本宗旨观鲜明的时代特征
为绝大多数人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政党确立的根本宗旨。列宁旗帜鲜明地指出:党的任务就是“维护工人的利益,代表整个工人运动的利益。”[2](P17)毛泽东指出:“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3](P1 004)党的七大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写进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最高价值引领。邓小平提出了根本宗旨的生产力导向和人民生活水平标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依据时代变化,提出了“初心使命论”“美好生活目标论”“为民造福政绩论”,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根本宗旨观新的时代内涵。
“初心使命论”。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4](P1)习近平的“初心使命论”是党的根本宗旨在新时代的根本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做到“一个牢记,三个始终”,习近平强调:“一切国家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4](P139)“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坚持以百姓心为心,时刻关心民生,不断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积极回应人民需求。
“美好生活目标论”。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P234)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坚持和践行根本宗旨观的重要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要是翻身求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要是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不断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层次、质量也要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以前我们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4](P139)因此,要以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取得更好的发展效益,真正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更美好的日子。
“为民造福政绩论”。习近平强调要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重要的政绩标准。正确的政绩观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反映。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还是从一己私利出发,是检验政绩观是否正确的试金石。他对那些一心博取领导关注、追求轰动效应、唯上不唯下、作秀不务实、只求个人功名、罔顾人民利益的行为深恶痛绝,一针见血地指出少数党员、干部政绩观错位的病根在于党性和根本宗旨观的丢失。他要求党员、干部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意识,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不搞损害人民利益的“政绩工程”、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情,实实在在地多为人民办实事、好事,创造有益于人民、经得起人民评价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的理论内涵
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5](P295)列宁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他指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6](P269)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观,始终坚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主体观,团结带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提出了“人民地位观”“执政底气观”“价值评价观”等一系列新观点,深化和延展了人民主体观的理论内涵。
“人民地位观”。习近平强调: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人民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习近平指出:“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称号,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本定位。”[7]人民当家做主是宪法赋予人民的基本权利,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与本质要求。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伟大事业,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主体,创造主体,价值主体。在党与人民的关系中,人民群众是主人。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公仆关系、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服务与被服务关系,“要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4](P523)
“执政底气观”。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4](P142),“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4](P520)。人民群众有深厚的伟力。习近平用“四个伟大”系统概括了中国人民的特质和禀赋,指出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他充满深情地说:“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4](P70)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人民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党执政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最可靠的力量源泉。“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4](P137)凝聚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战胜艰难险阻,应对一切危机和挑战,是习近平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坚定地指出:“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紧紧依靠人民。”[8]2020年8月,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强调:“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抗洪抢险斗争再次表明,只要我们党始终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就能无往而不胜。”[9]
“价值评价观”。价值评价“是评价主体运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客体的价值进行评价的精神活动。”[10](P88)从价值评价能够看出一个政党的性质。十九大以来,习近平进一步发展了价值评价的人民主体思想,其核心要义就是价值评价要坚持人民满意标准,要由人民来评价。“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4](P144)党和国家的一切事业从根本上说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工作,党治国理政全部活动的成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效果好不好,执政能力强不强,只能以人民是否满意为标准,由人民说了算。习近平强调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价值指引和衡量尺度。“党员、干部初心变没变、使命记得牢不牢,要由群众来评价、由实践来检验。”[4]坚持价值评价标准与评价主体相统一,突出人民在价值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是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的又一鲜明特色。
三、展现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人格
习近平强调要“以人格力量凝聚党心民心”[11]。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在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4]“无我”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里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正如 《礼记·孔子闲居》所云:“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在革命文化的视野里,“无我”就是为了人民的事业和利益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的牺牲精神。毛泽东在《纪念张思德》的著名演讲中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3](P1 005)。“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习近平对传统文化中的“无我”进行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革命文化中的“无我”忠实地继承和弘扬,体现了一个中国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炽热情怀,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勇毅担当的豪迈气概,是一个共产党人赤诚为民高尚人格的集中展现。
人民至上的炽热情怀。中华文化的润物无声,良好家风的耳濡目染,学校教育的浸润熏陶,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学笃信,滋养了习近平深厚的人民情怀。梁家河七年知青生活,是他迈向社会的第一站。他在那里不畏艰难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不仅让群众吃饱了肚子,还实现了让老百姓过年能吃上肉的心愿,彻底改变了梁家河贫困落后的面貌。他担任地方领导以后,从河北正定到福建、浙江、上海,一路走来,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为己任,正如曾经与习近平共事多年的一位福建省原老领导所说:“习近平同志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他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后,更是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在他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之中。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199次,有4次提到“以人民为中心”。新冠肺炎疫情刚一出现,他就果断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不惜一切代价,不惜豁出一切来护佑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尊严。从出生仅一天多的婴儿到年已过百的长者,都得到了精心有效的救治。他对人民充满了仁爱之心,总是设身处地的为人民着想。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对群众有些情绪宣泄要理解、宽容、包容。他要求各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关心照顾好被感染的病患及其家人,让患者安心治疗,充满了对人民群众的一片赤诚与关爱。习近平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所需所想所盼所难挂在心头,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保险、育幼养老、公平正义等现实问题。习近平强调要保证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好生活,小康路上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他亲自部署指挥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环境整治、扫黑除恶等民心所向的攻坚战,效果卓著,深得人心。在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面前,他作出了统筹疫情防控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英明决策,提出“六稳”“六保”,要求化危为机,力争把疫情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他十分注重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心愿。他说:“我无论多忙,都要抽时间到乡亲们中走一走,看一看。”[12]在十四五规划编制的过程中,他不仅召开多个层面的调研座谈会,充分了解人民所思所盼,问计于民,而且还指示有关部门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征求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让民意得以充分表达。
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忘我奉献、一心为民,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最鲜明的特点和精神品格。他把自己完全融入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事业之中,殚精竭虑、夙夜在公。2014年2月7日,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中国有一首歌—— 时间都去哪了。 对于我来说,我的个人时间“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以2019年为例,他先后发表27次重要讲话,7次出访,8次到国内调研考察,出席122项重要会议,参加23次军队重要活动、111次外事活动,向外国政要致电115次。即使周末,他也没有停下为人民服务的脚步。2020年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他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对疫情防控作出战略部署和安排,亲自统帅、亲自指挥、亲自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打响了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此后,他多次主持召开会议,深入抗疫一线调研指导,进社区、访百姓、慰问医护人员,激励全国人民抗疫必胜的信心和斗志,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和决策安排。在今年防汛的关键时期,他亲临防汛形势最严峻的地区,走到群众之中,靠前指挥,全面部署安排防汛救灾工作。回眸习近平的工作日历,每一页都记录了他为了人民不辞辛劳的密集行程,布满了他为了人民忘我奋斗的心血和汗水。习近平为全体共产党人树立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光辉典范。
勇毅担当的奋斗精神。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与蔓延,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对中国的围堵打压,加速和加剧了未来世界的不确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关涉人民最根本利益的伟大事业,在面临前所未有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既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复杂局势面前无私无畏、敢于担当、勇毅前行,坚定捍卫和实现人民利益的豪迈气概,也蕴含着对全体共产党人坚守为民本质,加强人格修养的基本要求。要有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不是轻易而就的,新时代要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所有共产党人都要坚定的人民立场,勇于迎难而上化解矛盾,勇于挺身而出应对危机,勇于承担责任修正失误,勇于迎击各种歪风邪气。为了人民的利益要甘于舍弃“小我”,成就“大我”,做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不管前路有多么艰难、有多少关山险滩,我们都必须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利益的初心,牢记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要有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要自觉提高党性觉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饱满精神状态,锐意进取、勇往直前,完全彻底地为人民利益而工作,以共产党人践行“初心”的模范行动,凝聚人民共同奋斗的伟大力量,努力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要有担当作为的实干精神。共产党员要把“初心”和“使命”落实到真抓实干上。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以担当作为为荣,以消极懈怠为耻。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境界,甘当人民的孺子牛。只要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能把群众发动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就能干成任何事业。一切不思进取、不想作为、不敢作为、得过且过、无所作为的消极思想和行为,与人民的利益和期待都是背道而驰的。要笃定实干,杜绝空谈。要增强本领,善作善成。要把“向书本学”同“向人民群众学”“向实践学”有机结合起来,特别要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练就顽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过硬本领,敢战能胜,不断为人民作出新贡献。
四、彰显了人民性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人民性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和鲜明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3](P39)“两个绝大多数”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鲜明的阶级性和人民性。列宁指出:“党是阶级的先进部队,是阶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整个运动及其根本和主要目的的代表。”[14](P363)党来自无产阶级队伍本身这一铁的事实和客观条件,决定了坚持人民性是其内在规定性。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绝无任何私利可图。”[15](P1 877)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强执政党建设必须以增强党性为基础、为依托。党性与人民性是辨证统一的,人民性就是党性。提高党性觉悟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加强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习近平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紧扣民心这个最大政治,把群众路线贯穿于治国理政的一切工作和活动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实现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刀刃向内,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但是党内政治不纯、组织不纯、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的问题仍然存在,脱离群众的风险仍然严峻。习近平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他告诫全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4](P48)他强调要重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质在于背离了人民立场,丢失了党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遵循执政规律,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得众者得国,失众者失国”。习近平多次引经据典,向全党同志揭示古今中外执政的历史经验,要求全体共产党人深化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获得长期执政合法性的根本基础;是人民选择共产党,紧跟共产党的根本依据;是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根本原因;是党带领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开创前无古人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中国才能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1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新时代党要实现长期执政,更好执政,必须遵循执政基本规律,全体共产党人都要有强烈的爱民、忧民、惠民情怀,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思考问题、谋划工作、为民造福。
五、结语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的守正创新。“初心使命论”“美好生活目标论”“为民造福政绩论”,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根本宗旨观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刻反映了新时代党的价值追求坚守根本、与时俱进的理论自觉,也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方向、目标;“人民地位观”“执政底气观”“价值评价观”深化和延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的理论内涵,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法、路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新“无我”观,彰显了共产党人人民至上、赤诚为民的崇高人格,必将高度凝聚起党心、民心,形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磅礴合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党的建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综上,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一个由目标、方向——方法、路径——动力支撑——根本保证构成的有机体系,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