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民间叙事长歌中的端午习俗与民俗文化探微
2021-11-29何岳球
何岳球
(湖北科技学院 鄂南文化研究中心,湖北 咸宁 437100)
端午节发端于先秦时期,历经两汉、魏晋时期,多种习俗、多种文化因子的碰撞和融合,至南朝梁代基本定型,其标志是将佩香囊、门户悬艾、贴朱符、龙舟竞渡、食粽等一系列辟邪与祭祀习俗整合而成一种内涵深厚、节俗丰富的大型节日[1]。端午节从唐代至今被作为法定假日流行于大江南北,是市井百姓不可或缺的节日,其附着的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有色彩、有味道、有温度、有敬畏,体现了端午的节日内涵。端午节作为一年之中三节之一的传统节日,是历朝历代文人墨客书写与描绘的重要主题,无论是汉赋还是唐诗宋词中,都有许多佳作、佳句广为流传。另外,由于端午节的全民性与接地气,因此也是许多民间文学喜欢歌咏与记述的母题之一,我们从咸宁汉族民间叙事长歌中就可见一斑。
咸宁市地处鄂之南,是湘鄂赣三省交汇之处,是一块曾经相对闭塞的穷乡僻壤,文化的多元杂糅与物质生活的贫乏反倒造就了丰富的民间文化,众多民间叙事长歌的涌现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咸宁市于2016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为“中国汉族民间叙事长歌之乡”,其长歌的数量、质量与特色等在全国都名列前茅。据不完全统计,现已整理好的长歌有110多部,130多种,还有一些未见天日。20世纪50年代《双合莲》《钟九闹漕》等发表后,立刻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中国近代汉民族长篇叙事诗的代表作”,著名民间文学专家刘守华称其“具有千古不朽的价值”。作为一种带着泥土芬芳的草根文学,它是民间文学的一个特例,记录着咸宁的社会历史状貌与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及各种民俗活动。他们所展示的包罗万象的内容,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它们或酿爱情之琼浆,或展社会之世相,或结生活之硕果,或道人生之哲理,或观民俗之画卷……,不一而论。总览咸宁民间叙事长歌,端午节民俗文化在长歌中通过叙事娓娓道来,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它保留至今的很多习俗不仅是节日外在的表现形式,也是咸宁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众多端午节俗文化的集中体现。
一、挂菖艾、饮药酒等驱瘟祈福习俗与农耕文化
咸宁市地处幕阜山北麓,自古以来就以农耕文化为主。而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它以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集儒家文化与各类宗教、民俗文化等于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特征。中国传统节日中所有的活动,包括祭祀、庆贺、社交、游乐,以及宗教等都与人们的农耕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都直接源于农耕生活,服务于农耕生活。
端午节处于春末夏初,百虫孽生,其节俗活动多与防病、除害有关。菖蒲、艾叶均为防病治病的中药材,有驱寒消毒、杀虫灭菌之功效,雄黄酒能消炎排毒、通经活络等,除了实际功能,在大门上挂做成人形与虎形的菖蒲、艾叶,还有镇祟避邪、保佑安宁的神奇力量。这些与农耕文化相关的习俗都可以从咸宁叙事长歌中找到踪迹。
咸宁叙事长歌《耍情记》中记载:“五月与姐来耍情/龙船下水闹纷纷/大伙来吃端阳酒/羊羔美酒郎不闻/日日想思病在身”[2](P200)。《钟九闹漕》中也提到“五月端午大节期/太和叔侄转回归/无心去饮菖蒲酒/一醉难解肚中饥/心腹之事不改移”;以及“绍勋打得痛难当/拖拖扯扯到崇阳/双膝跪在将台下/遍身骨节软如秧/好似蛇儿见雄黄”[3](P132);《海棠花》也有:“五月与姐说私情/龙船下港喜洋洋/席上相劝雄黄酒 /情哥滴酒不想尝/不思茶饭想娇娘。……五月忧姐是端阳/打来美酒兑雄黄”[2](P56、67)等,虽然这几节山歌中只是在故事的叙事中提到了“端阳酒”“菖蒲酒”“雄黄酒”,但可以从这了解到咸宁自古很重视端午节,把它当“大节气”,每当节日,家家把艾草、菖蒲各几支捆扎在一起挂于大门口,驱蚊灭虫;还要在米酒中加入雄黄,做成雄黄酒遍洒房前屋后的角落,驱走蛇蝎等毒虫,甚至传说雄黄酒能让蛇精现原形,避免山野之中或黑夜之时青年小伙受蛇精之惑,摄去灵魂,因此,长辈会在晚辈额上、身上涂抹雄黄酒,以驱虫辟邪。这些民间医药知识和习俗都是咸宁人们长期的农耕生活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久而久之就以节庆文化的形式传承下来了。
二、吃粽子、划龙舟等祭悼先贤习俗与祭祀文化
端午节以吃粽子、划龙舟为标志,这些习俗起源于祭祀与纪念活动。早在晋代粽子就作为夏至节的节令食品出现了,南朝时期,由于祭祀屈原进入端午的节俗中,就更加明确与固定了“粽子”的祭祀文化含义[4](P15)。咸宁至今保留了吃粽子的习俗。在节日之时,家家必用粽叶和各种馅,如花生米、蜜枣、葡萄干、腊肉和韭菜等包粽子吃,同时粽子也作为必备的端午节日礼品,用来馈赠亲友。咸宁叙事长歌《放牛记》里就写了德宝在端午节前到未来的岳父家送节礼一事:“叫他街上买礼品/新色花扇买几把/洁白洋糖买几斤/糯米粽子买一提/上好美酒买两瓶/等到五月初二日/德保来到林家门”[2](P63)。除此之外,人们还会用粽子祭祖宗敬神灵,家神案台上要供粽子,去坟墓前祭奠死去的亲人要带粽子,这些都亘古不变地传承着祭祀文化。
位于长江流域的咸宁市,江河纵横,湖泊众多,自古喜划龙舟,只是它的文化含义在逐渐演变。据《古今图书集成》所引“武陵竞渡略”记载:“今俗说禳灾,于划船将毕,具牲酒黄纸钱,直趋下流,焚酹诅咒疵疠夭札,尽随流去,谓之“送标”;然而不旗不鼓,密划船归,拖至高岸,搭阁苫盖,以待明年,即今年事讫矣。尔时民间设醮预压火灾,或有疾病,皆为纸船,如其所属龙船之色,于水烧之……。”可见赛龙舟本是一种“禳灾”仪式,意在‘送标’——送走邪祟、灾异等祸害人们的“不祥物”。古人思想奇特,认为船可以运走“不祥物”,又担心其不愿走,便贿之以牲酒纸钱,还恐怕“糖衣炮弹”不生效,故请巫作法“诅咒”,强力驱之。为了预防它们被送走后仍坐原船重来,因此船到下游后,“送标”的人须“不旗不鼓”地偷着回来。这船既然是载不祥之物的,自然不可再作它用,于是便“拖至高岸,搭阁苫盖”。另据《湖广志书》所载:岳州府“端午罢市竞渡,以为禳灾疾病”;黄岗县“端午溯风巴河镇迎会,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无论是武陵还是岳州、黄冈,与咸宁过去均属于楚地,其文化同根同源,赛龙舟实际上是水上祭祀的遗俗,而龙舟最原始的角色则是去邪祟、攘灾异的“遣灾送瘟舟”。
咸宁叙事长歌《兰花》中记载:“夏季想郎端阳边/龙船下港闹喧天/路上行人千千万/夫妻伴友把手牵/恨郎不在姐面前”[3](P119);“五想情郎正端阳/龙船下港闹长江/两岸看船人无数/唯独不见我情郎/哭哭啼啼转回乡。”[3](P124)《耍情记》唱道:“五月与姐来耍情/龙船下水闹纷纷/大伙来吃端阳酒/羊羔美酒郎不闻/日日想思病在身。”《海棠花》中写道: “五月与姐说私情/龙船下水闹纷纷。”[2](P63)《赛牡丹》中也记载:“端阳佳节拢了身/龙船下水闹纷纷”[3](P38)等。无独有偶,几篇长歌中都用了端阳龙舟闹长江,闹水,闹港等,一个“闹”字显示出复杂的内涵。汉民族讲究中庸,“乐而不淫”,再高兴的事都是重视仪式而不张扬个性或喧嚣闹腾,为什么龙舟可以闹呢?如果仅是节日的喜庆,不可能这么喧闹,只有以上说的“禳灾去标”,才要声势浩大,借外在的鸣锣击鼓、吆喝闹腾与某种不可知的神力、魔力相抗,这似乎和传统巫术中巫师的上跳下蹦、呼天喊地的作法才能降妖降魔如出一辙,体现的就是一个“闹”字,由此还能联想到“闹新年”(相传“年”是一种怪兽)、“闹夜”(人死后做法事)等,足见划龙舟反映的是远古的宗教和祭祀文化。
可见,吃粽子、划龙舟来纪念屈原并非端午节的起因,而是节日演化过程中的附会与流变,是特定时代赋予节日的文化印迹,也是民俗传承历史与时代内涵的规律。而传说的加入,不仅有利于节日的传播,而且在文化意蕴上更有利于节日的丰富与生长。当祭悼屈原成为端午节的一大核心内容时,我们从端午的节日风俗中,也就更加深一层对先贤、伟人的敬仰和理解,更多一份忧国忧民、关心国事的人文修养[4](P3)。
三、龙舟竞渡的竞技习俗与民间体育文化
《隋书·地理志》记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到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尔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因此迁客骚人喜欢用“竞渡”主题来吊念屈原,寄托哀思。如唐代白居易的《竞渡》:“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自经放逐来憔悴,能校灵均死几多”。但另一些唐代的竞渡诗添加了新的主题,即体育竞技。如:刘禹锡《竞渡曲》记叙的是湖南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在州刺史的主持下,各队龙舟决一胜负。胜者欢欣,败者沮丧。赛后女子在水中嬉戏,与岸边彩旗相映生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生趣。还有张说《岳州观竞渡》,描绘了紧邻咸宁的岳阳市竞渡的热闹场面,那天锣鼓喧天、挥棹夺标,一片节日闹腾。为了衡量竞渡者的输赢,唐人创设了“锦标”的比赛制度,即在赛程水域的终点设置一个浮标,以先抢夺到浮标来判断胜负,抢得头标的人就是比赛冠军。主办方一声令下,万船齐发,惊吓得水鸟乱飞,争先恐后,只为夺得锦标,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
宋以后“竞渡”的主题仍然盛行,黄公绍的《潇湘神·端午竞渡棹歌》写道:“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棹如飞,棹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最是玉莲堂上好,跃来夺锦看吴儿”。这首词凸显了观龙舟人之多,甚至堂上玉莲(泛指美女)不惜抛头露面争相看帅哥,透露出宋人的生活情趣与端午主题逐渐世俗化、娱乐化的倾向。还有明代边贡的《午日观竞渡》,汤显祖的《午日处州禁竞渡》,清代洪亮吉的《竞渡云溪竞渡词》等都是竞渡诗中的佳作。
咸宁民间叙事长歌主要咏唱的是清已降至现在的当地民间故事,记载的也是清代以来的端午竞渡习俗,上文中已经列出。不过,由于咸宁叙事长歌大多是爱情悲剧,除了描写龙舟竞技万人攒动的热闹场面,很少渲染欢乐气氛,因为长歌就是要借人家欢度端午来衬托男女主人公不能相见的孤独与落寞,甚至是生离死别的感伤与痛苦。这一动一静,一闹一哭,将感情的张力尽情迸发,凸显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事实上,在咸宁民间,端午竞渡一直流传,非常盛行。端午正值春末夏初,万物复苏,欣欣向荣,人们脱下了厚厚的衣服,浑身舒展。男人们正好借龙舟赛亮出健壮的身姿和积蓄了一冬的力量,趁机在女人面前努力拼搏、挥汗如雨,一展力量与技能,一展雄性之风采。因为在这一天,大姑娘小媳妇会一改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习惯,都出来感受春天的魅力、节日的喜庆,她们为自己的亲人或喜欢的男子助威呐喊,加油鼓劲;情侣们也正好借机约会,倾吐相思之情,正像《兰花》中所唱:“夏季想郎端阳边/龙船下港闹喧天/路上行人千千万/夫妻伴友把手牵”[3](P119);同时还为未婚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盛大的、自由的相亲场合,那龙舟竞技的优胜者肯定是众多女人争相青睐的对象。
不难看出,各朝代竞渡诗以及咸宁叙事长歌中的竞渡场面,主题从纪念屈原、祭神攘灾的敬神、娱神逐渐发展到体育竞技与娱人。“竞渡”就是现在赛龙舟活动的前身,现在,人们把划龙舟到江中抛洒粽子纪念屈原的活动,逐渐演变为节日的庆祝活动,甚至已成为民众喜爱的竞技活动与民间体育文化。目前,咸宁各县市及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龙舟队,每年的端午节会以政府或民间团体的名义组织龙舟比赛,已发展成为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交流交友、切磋技艺的民间体育文化活动。龙舟竞渡本就是中国人热爱运动,高扬生命、彰显力量的表现,这种民间竞技体育带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和酣畅淋漓的快乐正体现了人生飞扬舒展的一面,给我们的生命以欣悦与鼓舞,这恰好应是当今提倡的大健康背景下端午节俗的重要意义之一。
四、斗百草、回娘家等娱乐团聚习俗与宗族文化
端午节俗中的“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活动,实际上与屈原无关,应是节令民俗活动的体现。《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是夏至。夏至与端午节时间相近,此时,花红柳绿,莺飞草长,正是郊游、登山、踏青的好日子,古人认为这天登山玩水可消百病。此习俗北方有南方也有,爬山登高实质上有祈神求福的意义,带有原始先民登高祭天祈年仪式的遗迹,先民相信通过祭天仪式可得到天神的保佑,以达到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但到了后来,随着改造与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人们关注更多的是野外的娱乐与游玩,体会到亲朋好友一起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咸宁至今保留了端午节出外踏青,走亲访友,互送粽子、红咸蛋等节礼的习俗,如《双合莲》记载:“五望亲哥过端阳,路上行人走忙忙,也有亲友送节礼,也有出外转回乡,单单不见我情郎”[2](P5)。还有,端午节前,各家的大人也会带着孩子们打扫院子,清除房前屋后的杂草,一是保持家宅洁净;二是怕杂草丛生,藏虫纳毒,担心蛇虫、瘴气等伤害或影响家人的健康;三是借节庆活动体现亲子关系与亲人团聚,等等。这种习俗其实与中华民族重视家族、宗族观念的文化一脉相承。
端午节很强调辟邪求吉,包括寄托于女性身上的传宗接代观念,因此,明代把端午节称为“女儿节”。节日期间,家家的未婚女孩必须穿花衣,打扮得漂漂亮亮,头上戴着石榴花;已婚女人则必须回娘家吃粽子。其本质蕴含着希望女儿成人后能像石榴一样多子多福,如粽子之意能实现“宗子”目的,从而,传达出端午节一个重要的节日主题“传宗接代”[5]。目前,咸宁端午节保留了出了嫁的女儿必须随夫君或带孩子回娘家过节,送节礼、孝敬娘家父母的习俗,同时也接受娘家父母的祝福,在夫家多子多孙,延续家族,达到宗族繁荣,这与我国北方所说的女儿端午节回娘家是“躲恶日”不太相同。现在,回娘家吃粽子包含的“传宗接代”的思想发生了一些演变,而亲情团聚的主题得到了强化,显示出民间节日的一个共同指向,即突出亲情友爱与天伦之乐。
五、赠白扇、订婚约等嫁娶习俗与婚恋文化
赠白扇也是端午节俗中充满仪式感、满带情谊的社会交往习俗。该习俗民间早已有之,到了唐代时,端午已成了重要节日,唐朝皇帝多在端午日赏赐臣下,扇子就在赏赐物之中。王溥(922-982年)的《唐会要》卷三五记载,贞观十八年唐太宗以御笔题字的“飞白扇”赐给长孙无忌及杨师道。《唐书·礼乐制》也记载,天宝年间于端午节以衣、扇献于祖陵[4](P124)。可见扇子不仅作为皇家礼物赏赐,还作为皇家神圣的供品,充满了仪式感与神秘感。那么,民间是否送扇子呢?其实端午送扇在唐代就发展成节俗之风气,端午前两日,长安东市即成为扇市。宋明以后端午节亲友之间除了馈赠粽子、香囊外,还以扇子为节礼[4](P33)。咸宁至今保留了许多的唐宋遗风,记得小时候,定了亲的准女婿、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过节以及邻里亲人间,送端午节礼是必不可少与非常隆重的常规动作。除了送粽子、涂红了的咸鸭蛋,还有贴上一绺红纸的白扇。无论是宫廷赏赐还是民间互送白扇,其本意可能是端午日的避瘟祈福,是一种美好祝愿。早期的扇子大多以菖蒲叶制成,有禳毒功效,所以,这种扇子也称“避瘟扇”,即取其端午热季避暑除疫的祈福祝愿之意,随后逐渐转为人们互致节日祝福的功能[4](P33)。
咸宁叙事长歌中记载了端阳送白扇的习俗,只不过意义发生了一些转变,由表达社交友谊到情人间的信物,其目的也是希望情人在端午热季来临时用扇子降温避暑,甚至驱毒避邪,如《桂花》中记载的:“五捺姐来是端阳/郎买白扇送姣娘/鞋袜破了姐来补/衣衫汗了姐来浆/得郎白扇也无妨……六捺姐来热闷闷/烈日当空郎进门/反手扯巾郎揩汗/手拿白扇扇郎身/不扇情哥扇何人。”(《桂花》中有“十捺”, 捺:方言,念“纳”音、“入声”,“捏”的意思。)[3](P93)《海棠花》中唱道:“三月与姐说私情/买把白扇扇姐身/郎说相交满天下/姐说知心能几人/打开白扇见情人……夏季想郎热难当/手拿扇子去乘凉/扇子本是郎送我/打开扇子如见郎/不扇风来也清凉。”[2](P50、51)还有《赛牡丹》中也记载了赠扇定情之习俗:“眼看又要过端阳/手扯荷包掏钱忙/将钱买把耍喜扇/请个朋友带回乡/叫姐莫要牵挂郎”;“么时打道回通城/请你带扇给佳人……难为情哥带扇回/手捧扇子流眼泪”[3](P43)等以上长歌中展示的是情人间送扇定情的习俗,甚至有“送扇即定情,见扇如见人”的效果。
更有趣的是长歌《梅花》里面的“扇子”不仅是定情信物,而且是整个故事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媒介,因“扇子”的浮现影响了知府老爷的断案,不但改变了故事的结局,还颠覆了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终身这一因袭的儒家观念。梅花小姐与公子韩秀云相好,韩公子赠白扇作为定情物,与梅花私定终身:“情姐转面笑吟吟/手拿白扇说知音/相逢一语难言尽/我郎宽怀放下心/慢慢相交扬好名。”[2](P125)后来,梅花父亲不知女儿芳心暗许,又把她许配给陈家,造成一家有女两家求,两家都不愿退出的尴尬局面。陈家自认为与梅花订婚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状告韩家无媒无庚书,无理霸婚,哪知知府老爷传唤梅花,得知有韩公子在陈家订婚之前送有定情物“白扇”,便断陈家败诉,后作主做媒,把梅花许给韩公子,“扇为媒”打赢了官司:“老爷看状气不平/就差衙役下乡行/速提梅花来对审/果有白扇作凭证/本州与你做媒人。”[2](P147)足见不论是情人间还是民间或官府,是认可白扇的功能和蕴含的婚俗文化的,因此成就了一桩稀有的逆传统的美满姻缘,有歌为证:“本本山歌曲曲新/悲欢离合唱不尽/白扇为记两结拜/终成眷属归有情/万古千秋永传名。”[2](P150)咸宁有在端午节订婚,春节前后结婚的习俗,过去农民平时劳作,除了重大节日很少有时间休息,为了不占用劳作时间,或表示隆重,人们往往在端午、中秋、春节等商谈婚嫁之事;一旦订婚,男方必须向女方送礼,叫“介礼”,过去物质生活不富裕,订婚要送礼,三节也要送礼,男方干脆就定在节日订婚、结婚,一搭两便,可以节约一份礼物,女方也不计较,因为女方家也会有儿子,大家心照不宣。因此,端午节订婚的习俗较为普遍的保留下来了。《赛牡丹》中记载了端午送礼的习俗:“端阳佳节拢了身/龙船下水闹纷纷/手提花篮去送礼/一行行到姐家中/亲哥送礼姐相迎[3](P38)。”《放牛记》里唱道:“不久就要端阳到/送节礼物要办成/送礼送到林家门/看他把你怎么行。……女婿今来送节礼/老朽府上拜亲翁。”[2](P163)
咸宁也有在端午节结婚的习俗,《钱六姐》中就记载了明代咸宁马桥的官宦人家之千金六姐钱梅窗端午节远嫁河南光山的盛大结婚场面及丰厚的陪嫁:“转眼五月端阳到/黄道吉日好时辰/八吹八打彩花轿/李家前来接新人/钱府爆竹喜迎亲/又把嫁妆抬出门/二十四口檀木箱/绫罗被面丝手巾/七十七件绸缎衣/八十八件绣花裙/箱箱都有压箱银/四块乌金箱中存/枣红大马前面走”[3](P160)等,不一而论。
毋容置疑,端午节是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对中国民俗生活有重大影响。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中国端午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萧放曾说:“我们需要既传统又现代的端午节,传统是我们民族的重要时间记忆,它是保障民族绵延的文化资源与前进动力[6](148)。”从某种程度来说,咸宁叙事长歌中提到的端午习俗就是咸宁人们的重要时间记忆,其中一些源于秦汉之前或唐宋遗风,可在历史长河中,它们在不断地变异或消亡。随着科技的进步,农村中也普遍弃白扇或蒲扇而使用电扇与空调,扇子再也不会作为情人间的定情物,节日送扇也就只能从书刊资料中看到了;还有佩香包,用五彩丝线编成小袋子装红咸蛋挂于孩子胸前也不会有了;另外,《双合莲》中记载的“五月坐牢是端阳,县内店家要算账,用了银子一百两,还有衙门要银钱,不该犯法到牢边”[2](P35),这几句话中,它反映的是节前店家及亲朋好友间要清算来来往往欠账的习俗,等等,这些都逐渐从我们生活中淡去了,直至消亡。而咸宁长歌从叙事文学的角度保留了这些弥足珍贵的端午习俗,从生产生活的细节中,还原了当时人们生存的本真状态,折射出人们远古的宗教活动或多彩的民俗文化,给民俗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