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三十里铺》为例看信天游的音乐风格

2021-11-29

黄河之声 2021年21期
关键词:信天游黄土高原演唱者

卫 燕

提起陕北,首先跃入世人眼帘的一定是漫天黄土的高原风貌,黄土高原孕育了华夏文明,自古以来也成为了各个朝代的军事、政治必争之地。曾经的黄土高原,也有过丰沃的土地和宜居的环境,只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才造成了森林的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气候条件逐步走向恶劣。然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始终没有被恶劣的生态环境所打倒,他们祖祖辈辈在这里耕耘繁衍,战胜恶劣环境的同时也培养了坚韧、淳朴、踏实、敦厚的性格特色。他们用乐观的精神面对生命,用积极的心态待人处事,用如火的热情面对情感,用丰富的智慧与大自然抗衡,这些特质都在陕北民歌当中有直接的体现,而陕北民歌本身也成为了黄土高原独特自然风貌和当地人生活、情感的真实写照。《三十里铺》流传于民间其实有诸多版本,有的版本被认为是小调,而当前广为认可的标准版本以陕北当地真实发生的爱情故事为脚本,根据信天游的曲调编唱而成的,因此在此将其界定为信天游。对于多个版本之前的歌曲类型界定暂且不论,就《三十里铺》标准版本当中浓郁的信天游风格,就对研究陕北信天游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一、《三十里铺》的故事背景

众所周知,《三十里铺》的故事脚本源自于陕北的一个真实民间爱情故事,那是战火纷飞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无数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的年代,更是中国历史上动荡不安,民生动荡的年代。《三十里铺》故事中的一对青年男女“三哥哥——双喜”和“四妹子——凤英”虽然自幼两小无猜,暗结情愫。但是为了支援抗战,“三哥哥”义无反顾的响应号召,当兵支援前线[2]。爱人“四妹子——凤英”虽然心中有万般不舍,但是她深深知道自己不能阻拦,甚至连在村口送别时与“三哥哥——双喜”说上几句贴心的话也是一种奢望。“三哥哥”临行前对自己的爱人恋恋不舍,却始终也只能与之离别。就这样,两个相爱的人相隔万里,难以见面了,但是他们相爱的心却没有因为时间和空间而阻断,两人夜夜思念着对方,在梦里相互慰藉。怎奈命运的枷锁再一次深深锁住了凤英,她不得不听命于父母的安排远嫁他方……整首歌曲经历了多次转折,故事情节简单之中不乏命运的曲折,既有青年男女相爱难分的真挚情感,又有分离时的苦涩愁怨,还透露出了跨越时间和距离的爱情坚守,与封建婚姻制度对青年人的感情桎梏……。

二、《三十里铺》的音乐风格

《三十里铺》具有典型的信天游风格,下面具体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

(一)风格上的自由化

从名字来看,“信天游”就是一种自由翱翔于天际,不被束缚和限制的民歌形式,这种形式的民歌讲究的是风格上的自由多变,灵活之中不失创造力。仔细从《三十里铺》的歌词来分析就可以发现,信天游的每句歌词之间存在一定的韵脚,由于在演唱时大多采用当地方言,因此押韵的韵脚也与方言的发音一致。这种押韵并不是固定套路的,而是根据歌词的编写需要和演唱的表现力来构建的,是一种相对自由的押韵方法。有的时候呈现为单节押韵,有的时候则是多节押韵,每个押韵动作之间往往又有对应的转韵和叠字、衬字作为起承转合。从曲调来看,《三十里铺》的曲调朗朗上口,流传广泛的原因主要在于其曲调的便于记忆和简单易学,通常没有听过的人,只要听过一次两次就会有比较深刻的曲调印象。仔细聆听能够发现,《三十里铺》在演唱时,每句曲调都尤为悠扬,具有极强的空间张力和表现力,具体呈现为高音较多,在乐句的尾音多会有拖长唱腔,整句的演唱密度不大,具有比较均匀的节拍分布。想来,这样的演唱方法和乐句构成特色,与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有直接的关系。黄土高原地貌复杂,沟壑众多,交通不便,人们往往为了节省往返于沟壑两端的时间,通过呼喊来进行交流,这就要求他们用比较高的音调,用比较长的字音,以及比较平均的速度来进行喊话,便于让对方听清自己的表达。久而久之,这种喊话的形式就成为了当地信天游的典型唱腔,字字句句听起来都悠长远眺,仿佛要传播到很远的地方似的。这种音乐的演唱风格能够让演唱者的音色听起来更加嘹亮高亢,传递的情感也更为丰富,体现出满满的黄土高原般质朴、浓烈、纯情的感觉。从《三十里铺》的歌词和演唱来看,就具备信天游的典型特色,每个乐句都力求舒展、悠扬,在节奏上体现出灵活多变,演唱时演唱者的声音高亢嘹亮,字的尾音拖长,显得句子的过渡舒缓,意味悠长。从歌词的内容来看,整体讲述的故事线索明确,只用了较短的篇幅,就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活灵活现的呈现在听众面前,朴素真挚,不矫揉造作。在句式上,结构也不复杂,长短乐句交错呈现,在演唱时四度与五度的过渡平缓自由,是突出的信天游唱法。

(二)极强的音乐叙事性

对于信天游而言,往往有完整的故事线索,《三十里铺》就是通过较短的歌词来展现了“三哥哥”和“四妹妹”之间的爱情片段,虽然这些片段不能覆盖整个爱情故事的全部细节,但是却足以交待清楚这个爱情故事当中的关键性转折和起因结果,一些研究的学者认为,这是信天游在音乐表达上的二元性,歌词中出现有如讲故事的人一般的陈述,如:“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绥德三十里铺村”。也有由故事中的女主角“四妹妹——凤英”为第一人称口吻进行歌词传达,如:“人人说咱们二人天配就,你把妹子我闪在个半路口”。在文学角度上来看,这是忽而第三人称叙述,忽而第一人称内心独白的一种呈现方式,通过这样的二元性表达,让听众既通过叙述了解了故事的大致内容和走向,又与故事中的人形成了情感共鸣,感同身受,更容易对音乐本身强化理解,印象深刻。由于这样的二元性,信天游具有了较强的音乐叙事性,听众往往能够通过对信天游的聆听,听到一个故事,听到一段独白,了解到歌曲背后的创作背景,体会到音乐当中主人公的苦辣酸甜。因此,这就对信天游的演唱者提出了极强的要求,在演唱陈述部分内容时,要保持信天游宽阔、舒展、自由的风格,同时还要交待清楚核心内容,引起听众对歌曲的了解欲望。在演唱到内心独白的时候,应当充分体会曲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并用艺术语言淋漓尽致地提出来,让听众能够感受到演唱者就是曲中人本人,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黄土高原风土民情的真实写照

信天游诞生于黄土高原之上,翱翔在千沟万壑的纵横交错之上,绵延于群山之间,信天游的内容源自于黄土高原上土生土长的人们最平凡的生活,他们把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写进歌词里,将最真诚质朴的情感吟唱进了信天游之中,正如《三十里铺》当中的表达一般,“洗了个手来和白面”、“崖畔上的灰塌塌”、“三年二年不见面”,这都是最淳朴的表达,也是最能够体现黄土高原风土民情的真实写照。黄土高原植被稀疏,土地流失严重,在这样的条件下许多农作物都不适宜生长,当地人最常常食用的就是面食,而面食当中“白面”又较为罕见,大多是粗粮为主,逢年过节才能吃得到“白面”。《三十里铺》当中,“三哥哥”要上前线了,许久都不能与他相见,想来凤英和的白面该是想要给“三哥哥”送行时吃的践行饭吧。在陕北民歌当中,常常用一些叠词来表达场景,“山丹丹”、“蓝线线”、“灰塌塌”都是这样的一种表达,《三十里铺》本是表达质朴的情感,这“灰塌塌”用在句子当中,显得真诚质朴,也与当地的实际土地风貌极为契合,真实反映了当地的风土民情。

(四)演唱的方言化表达

《三十里铺》作为经典的信天游曲目,研究其演唱风格能够更好地了解信天游的音乐风格,也能对其他信天游曲目的演唱有所帮助。而从《三十里铺》的演唱来看,极具地方色彩,在演唱时,要求演唱者要有纯正的方言表达,才能传递出信天游极具特色的地区色彩。比如:演唱者在演唱《三十里铺》之前,一定要以黄土高原的风土民情与文化特色为背景对歌曲本身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地地道道的陕北口音是信天游的标配,演唱者一张嘴就能够传递出浓厚的乡土民情,将自己置身在《三十里铺》的故事当中,这样才能既扮演好陈述者,又扮演好曲中人,让听众相信这是发生在黄土高原上的故事。除此之外,《三十里铺》在信天游当中属于强调演唱者角色化扮演的类型,因此在《三十里铺》的演唱当中,仅仅使用地道的方言还是不够的,应当充分了解《三十里铺》的故事背景,体会在当地当时社会背景下没有被世俗眼光、战争纷扰切断联系,最终却输给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制度下,凤英的人物塑造,扮演好的基础是理解好,体会方言之下人物的内在情感表达。

(五)悠久的历史积淀与顽强不屈的民族性情表达

信天游的出现构建了陕北民歌的主体,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能够代表陕北民歌的大致风貌,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积淀。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黄土高原的自然植被得到了质的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也逐步走向富裕,早已不再是当年的穷山恶水,漫天黄沙之姿态。但是,自信天游诞生之日起,它的发轫和吟唱,就是建立在一望无尽的黄土高原之上,那里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积淀,构建了信天游的核心审美。如果用现代的流行眼光来看待当时的民歌审美,人们往往会认为信天游是过时的,是年轻人不再关注和喜爱的。但是,信天游背后悠久的历史积淀是社会发展的烙印,更是世世代代黄土高原人的淳朴精髓所在。正如《三十里铺》当中所写,黄土高原的人送人要送到村口,还要继续目送离去。即便家中贫苦,也要用最好的白面来为离别之人践行,这是一种旧的生活常态,但其中也渗透着黄土高原世世代代传承的善良与敦厚,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发展印记,也是至今为止仍然保留的习惯,仍然传承的民族真性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即便是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黄土高原人民,也能做到“舍小家为大家,舍小爱为大爱”,在《三十里铺》当中,“三哥哥——双喜”虽然从小与同村的“凤英”青梅竹马,两人也早早为了爱情背着村里人缔结了婚姻的誓约,但是在面对国家需要的时候,“三哥哥——双喜”仍然能够毅然决然地选择当兵,保家卫国,虽然他也深知战场上凶险万分,一不小心可能会一去不复返,无法再与自己深爱的“四妹妹——凤英”相见、相守。这是黄土高原青年为了保家卫国舍弃的小家小爱,更是不容质疑的民族气节。对于“四妹妹——凤英”而言,即便她有千万般的不舍与留恋,也没有阻拦双喜去战场,这是一个农村女孩为了成全自己深爱的男子成就自己的人生而付出的牺牲,也是为战争做出的让步,为大家舍弃的小家。在《三十里铺》的故事当中,这对青年男女还勇敢打破封建世俗的眼光,偷偷地互许终身,虽然在未来的故事发展中,并没有得到理想当中的感情结局,但是以梦境相会,互相坚守,体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对封建世俗的反抗。然而,最终故事结局,凤英受迫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终嫁给了自己不爱的人,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封建婚姻制度对青年人的情感摧残和迫害。当然,在这背后,凤英没有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仍然从内心盼望着“三哥哥——双喜”的回还,也为封建婚姻制度看似坚不可摧的地位凿开了一道希望的裂缝,让自由恋爱的渴望能够穿透壁垒,有了可以实现的希望。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陕北民歌的研究一直在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研究的目光从单一的音乐节拍、旋律、唱腔等转移到了对民歌内涵的挖掘研究当中,从《三十里铺》着眼研究信天游的音乐风格,只能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到信天游的节拍、旋律、唱腔等方面的特色,并不能够完全覆盖信天游的全部音乐风格,在今后的研究当中,应该向着更加多元化、深入化、广泛化的角度去了解信天游,将其更全面深入的音乐风格展现在广大音乐爱好者面前。对于民歌的研究,要建立在对其历史渊源、文化积淀、人文色彩、风土民情以及潜在象征意义等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的研究,要结合民歌审美的核心价值,综合进行考量和比对,方能对民歌的研究做到深入、有代表性。■

猜你喜欢

信天游黄土高原演唱者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信天游故里靖边的《信天游》
信天游唱给亲爱的党
咏退休族
我国黄土高原区域地质地貌特征及风土人情
黄河哺育了黄土高原
写给吼信天游的汉子
小石狮——黄土高原农家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