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视域下筝曲《枫桥夜泊》的审美与探析
2021-11-29韩文华
韩文华
一、作者简介及筝协奏曲《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
王建民先生出生于江苏,从事作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他擅长结合、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来展开音乐创作,在作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代表作众多,尤其是在古筝、二胡等民族器乐创作领域中颇有建树,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民族性,例如:二胡与乐队《天山风情》、筝独奏《西域随想》等作品描写新疆地域风情;筝曲《戏韵》《湘舞》等作品取材于中国地方戏曲;《枫桥夜泊》《长相思》等古筝作品以中国古诗词为主题元素等,不仅促进了民间音乐的发展,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也对古筝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推进与契机,而且对当代音乐的发展也起到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在安史之乱后南下江南在苏州郊区的枫桥上创作的诗词,深秋的江南,风吹落叶,月光皎洁,乌鸦的啼叫声格外的凄惨,秋风萧瑟,停靠在江边的渔船里,劳累一天的渔夫卷衣蜷缩,疲惫的面容布满皱纹,不远处,城外的寒山寺响起沉重的钟声。眼前的景象勾起了诗人思乡的愁绪。①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正是王建民先生于上世纪末根据唐代诗人张继所作的同名诗所创作的极具代表性的“标题性”作品。所谓“标题性音乐”就是作曲家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等其他姊妹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又一综合性音乐创作形式,筝协奏曲《枫桥夜泊》正是作曲家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与古代质朴纯真的自然意蕴相结合,深切地表达了古代文人墨客的人格魅力与丰富的精神世界,古筝与钢琴的协作配合浑然一体,叙事性的音乐语言表达亦像是现代人与古代诗人的一次深切的对话,二者并没有明显的主副之分,而是在各自的旋律空间里相互缠绕,相得益彰不分彼此。使乐曲在符合东方古典审美意韵和审美情趣的同时和现代接轨,也使筝曲《枫桥夜泊》在“愁思”的基调上增添了神秘朦胧的艺术色彩。
二、筝协奏曲《枫桥夜泊》的艺术特色分析
筝协奏曲《枫桥夜泊》在中国传统七声雅乐调式的基础上采用了超八度的定弦,王建民先生没有局限于中国传统五声音阶的调式,而是突破传统进行改革,《枫桥夜泊》的定弦从F,ьB,ьA,ьE,ьA四个领域,为全曲设定了更宽泛的音乐表现空间,同时也克服了古筝传统调式演奏中需要通过左手按弦来演奏变化音的局限性。②乐曲创作融入了中国昆曲、苏州民歌和江南丝竹等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为创作素材,乐曲中进行了移码转调的创作手法,在调式,技法和旋律上做了大胆的创新尝试。
筝协奏曲《枫桥夜泊》为典型的再现单三部曲式,全曲可分为引子,慢板,行板,尾声四个部分。遵循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散、慢、中、快、慢、散对称式的渐变原则,引子部分为自由的散板,融合了昆曲的元素,秋风徐徐,小舟轻轻停靠在江边,朦胧的江面波光粼粼,一个字“谧”,悠远而平静的意境,总会勾起异乡旅客对家乡对亲人的愁思和孤独在外的苦闷。演奏时注意右手力度的把控以及左手的配合,引子开始弱起,泛音要轻巧干脆,右手的弹和左手的按要同时进行,弹后手指快速离弦,避免出现杂音,力度逐渐加强,速度逐渐加快由远及近,乌云密布,秋风冷瑟,枫叶沙沙作响。最后以泛音的演奏结束引子,乌云散去,月光重新洒落江面重新恢复平静,把听众带入思愁的意境中,意犹未尽。第二部分慢板音域集中在中音区,音色饱满与人声接近,更像是娓娓道来的诉说与倾诉,音色要轻而实,而不是轻而飘,因此更注重对音色的掌控和力度的把握,旋律和节奏相对于引子部分的散板更为连贯和流畅,望着重复平静的湖面,游人的愁绪与孤寂更加凸显,思念和苦闷像这深秋冷清的月光缓缓流入游人心底,随后切分节奏和十六分音符的增加,使音乐的情感发展逐渐欢快明朗,层层发展,循序渐进,为游人情感的转变爆发做准备。慢板结束作者进行了移码变调,将降3移到降4,散板自由进行,低音re的上滑音开始力度逐渐加强,情绪逐渐高涨,作者的心境发生变化,欢快规整的旋律顺应而出,作者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作曲方式“鱼咬尾”,使音乐颇具情韵,活泼而富有生气。大量的十六分音符的快速指序以及八度跨越点指的演奏技巧,对演奏者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要求演奏者每个音弹奏精准的同时,更要注重音色的明暗强弱的变化。这一段的音乐表现为更具张力,节奏更为紧凑,一气呵成。思愁散去,心中豁然开朗,美好的回忆思潮般涌来。快板中最后四小节的模进将情绪推向高潮。钢琴与古筝的配合也从古筝为主旋律钢琴呼应到钢琴与古筝一打一应的对话式演奏,到最后钢琴逐渐浮现上来。慢板再现部分,音乐重新回到孤静的意境,古筝左手无调性的自由刮奏,不协和的音色像烦闷的心情和寂静孤缭的画面完美地融合成为一体,在尾声处十个小节的持续不断的泛音,好似远处寒山寺的钟声和木鱼声,一次次地击中游人孤寂苦闷的心,钟声漫在耳边,经久不停,正如游人孤独寂寥的思绪久久不能平复,全曲终止,却思绪随着钟声慢慢飘远,意犹未尽。
三、《枫桥夜泊》的审美意象分析
最初“意”与“象”是分开各位一体的,“意”是指心意,“象”指象物,在《周易》中对他们进行了哲学上的结合,意象一词的首次是在南朝粱刘勰的著作《文心雕龙》中提出,写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其意思为有独特眼光的工匠,他能窥探到事物的内在,根据自己心中的想象而挥动斧头。③之后“意象”这一词逐渐成为古典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北京大学叶朗提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美’就是‘审美意象’,‘审美意象’就是广义的‘美’。④而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是作者在经历客观事物审美和接纳的基础上,自己主观愿望上想表达和寄托的情感体验,然后作者通过创作等艺术媒介将自己的想传递的情感和主题动机投射到作品身上。随着时代的进步,古筝的演奏技法也在不断的创新改进,而在现代的作曲中不仅要重视演奏技法技巧,更重要的是将技法的创新与审美意象的结合,由情而生,是情感表现的明朗化过程。
从古至今,无论是古代文人墨客还是现代的词曲作家都乐于将自己的情感寄托融入于大自然的山水情怀中,创作筝曲《枫桥夜泊》作者通过揉、按、滑、刮、颤、谣等古筝演奏技法,将诗中游人孤、寂、愁、思、喜等不同的心境表达的淋漓尽致,作曲者与唐代诗人张继的诗词产生情感共鸣,在体会到这种大自然的情怀之后的一种艺术上的理解和感悟,用现代的演奏作曲技法与诗词中月、乌鸦、霜、江、渔火、钟声等景物所表达的情感内涵相结合,以情融理,情理相协,也使当代听众对乐曲所表现的惆怅与孤寂与诗人所表达的“愁”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中国传统诗词的创作一般具有严谨的结构章法,尤其是律诗和绝句,起承转合对于古诗词的创作来讲至关重要,诗人张继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亦是如此结构章法。难能可贵的是,作曲家王建民先生通过音乐的逻辑将筝协奏曲《枫桥夜泊》中的起、承、转、合表现得淋漓尽致,“起”表现为乐曲的引子部分,古筝泛音的轻盈透亮,自由空灵的音色,勾勒出月夜的朦胧迷离,泛出一丝丝幽静与冷清;“承”表现为乐曲的第一部分慢板,作曲家采用了在右手弹奏主旋律音的同时左手加入同一个音中音re的小指拨弦,手指拨弦的音色与甲片弹奏的音色不同,手指拨弦的声音更加的低沉和稳重,给听者带来无限的遐想。前面“起”的时远时近,缥缈虚幻,引起了“承”的感慨万千,想象和延伸;“转”表现为乐曲的二部分快板,旋律转急,钢琴密集紧促的八分音符带出古筝轻快饱满带有颗粒性的音调,鱼咬尾式朗朗上口的旋律更深刻记忆在听者的脑海中,怡然自得的感觉随之而来,前面的感慨惆怅一扫而空;“合”则表现为乐曲的结尾部分,作曲家又回归到了第一部分主旋律的音调中,并且做了转调处理,与第一部分慢板不同的是主旋律在钢琴的演奏上,最后以古筝的泛音,和钢琴的主旋律再现结束全曲,一切归为平静,情感得到了释放后的满足和升华。
庄子提出“天人合一”,全身心归入自然,物我为一,才能达到真正“美”的境界。筝曲《枫桥夜泊》多次用虚实相间的演奏方式,让听者沉醉其中,如乐曲开始的四组音弱起渐强,随着钢琴的烘托,戛然而止,泛音的出现将逐渐清晰的景象又拉远,静谧朦胧又飘忽不定,就像作者当时的心境一样,如一叶扁舟漂浮大海,没有定向。愁绪随着平实的音徐徐道来,音色轻而实,钢琴的衬托,像多年的老朋友倾听、抚慰、驱散作者的愁思,气氛逐渐明朗趋于热烈,明亮的色彩直抒胸臆,再现部分的主旋律在钢琴,虽然同样是轻声的叙说,但热烈过后平静下来,再看到眼前幽静的景色,古筝泛音的弹奏模仿远处的钟声和木鱼声,左手无调性的刮奏模仿湖面泛起的涟漪表明着生活依然继续,游人烦愁孤寂的思绪也依然存在,但心中多了一丝坦然和平静等等,正是契合物我归一,融情融景,筝曲创作中泛音的广泛运用也体现了作品缥缈与真实的结合,这首作品才能够获得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结 语
古筝的演奏技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在创新和挖掘,二十世纪以来,如曹正先生、赵玉斋先生、曹东扶先生、王巽之先生等优秀民族艺术家的创作主要以在传统古筝曲上的改变与创新,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筝曲以及民族乐器的教育事业和乐器的研究与改进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后像王建民先生、赵曼琴先生、王中山先生有进一步的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了古筝艺术,古筝与当地的戏曲、歌谣等民间艺术相结合,创作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民族风情的筝曲,丰富了古筝表演的艺术形式,古筝与交响乐,,古筝与丝竹乐等多样化的组合更加丰满了创作乐曲的审美意象与情感内涵的表达。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正是在这样一个成熟的时期而创作的极具中国传统审美意韵同时又现代化的演奏表达手法与钢琴的应答式的旋律相互交织融合。还有现代青年古筝演奏家如袁莎、刘乐、宋心馨等,他们的创作就是演奏技巧与审美意境的结合,也掀起了一阵喜爱古筝追求古风的浪潮,类似优秀的创作还有很多如戏曲与古筝结合的筝曲《打虎上山》,充满异域风情的筝曲《西部主题畅想曲》等等,当然有些创作一味的追求在演奏技巧上的炫技与创新开拓,而不注重乐曲自身所表达的主题动机与意境内涵,甚至为了追求所谓的创新,标新立异创作不属于乐音的没有审美意象的怪异音乐,在这一方面笔者是不赞同的。俗话说,美的事物才能激起人们的感知与兴趣。还有很多类似《枫桥夜泊》这样优秀的古筝作品,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作曲者赋予乐曲的独特的审美意象和审美情趣。徐上瀛曾在《溪山琴况》中提出“音意相合”的观点,乐曲如果能将‘音’和‘意’归于和谐,音中有意,意中有音浑然一体,那么就真正的领悟到了琴之精妙所在了,当然,作为演奏者也应该深层次的挖掘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理解乐曲所表达情感与内涵,而不仅仅是会弹奏乐曲,这样的音乐才是“音意相合”的音乐。■
注释:
① 邹昊.筝乐艺术的古今传承与流派发展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
② 杨小丹.古筝近现代乐曲发展理论与演奏技巧[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
③ 《文心雕龙》是南北朝文学理论家刘思勰创作的古代文学理论著作全面的总结和探讨了齐梁时代文学的审美本质及美学规律。
④ 叶朗在文章《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意味》和《胸中之竹》中提出‘美’即‘审美意象’,‘审美意象’是广义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