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范式下高校思政课管理改革略论*

2021-11-29毛燕慧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范式主体

毛燕慧

(莆田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主体间性是主体一元、主客体二元理论发展下的产物。马克思将实践基础上的主体间性理论概括为三个要素:一是实践性。主体间的交流互动是实践的产物,要在实践中进行并在实践中改善。二是平等性。主体间性在教师一元论、教师学生二元论基础上产生,但完善于二者强调双方沟通机制、沟通情感、沟通地位等的平等性。三是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理论下,主体是共在的,不存在偶然转换的可能性,双方相互成全、相互促进,共同作为教育的核心主体[1-2]。以往高校思政课管理过程中,较多关注教育制度、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资源等客观因素,因为这些因素整改较快且短期革新效应明显。但是较少探讨教育管理过程中互动主体之间的交流机制、交流困境及交流深度。而高校思政课管理过程中,人的管理才是核心,教育是人与人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思政教育更是如此。因此在主体间性范式指导下,有利于寻求高效思政课管理的新突破,实现现时代高校思政课更好管理[3]。

一、主体间性范式与高校思政课管理改革适切

主体间性包含两个层面的实现。一层是认识论领域的主体间性。强调人可以跳出自我领域认识他者。另一层是本体论领域的主体间性[4]。强调人对他者的认知可以跳出理念的领域,将改造他者的理论付诸实践。这两种层面与高校思政课管理的目标相一致,可以为其提供方法指导。

(一)人之沟通建立的可能性:高校思政课人的管理

主体间性最先由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提出,胡塞尔致力于实现人的认识个别性到普遍性的跨越。为了摆脱人类认识的自我困境,他提出了主体间性。开始探究人与外在于自我的他者之间的沟通可能性。人的认识由先验、感觉、知觉共同组成,同时人具有统觉、同感、移情的能力[5]。这表明人的认识元素相同,同时人拥有认识外物的能力,而这里的外物不是任何别的物体,而正是人类本身。因此人可以通过自我认知向外迁移,达到认识他者的效果。高校思政课管理的本质的人的管理,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衡量标准是教育主体的思政素养的程度。表明高校思政课管理的症结在与人对人沟通的有效性。主体间性范式指出人可以通过统觉、同感、移情方式实现对人的认知。管理过程中教育主体主动发挥自身认知能力,解锁与受教育主体之间的认识沟通方式,将当下已经异化的交流机制还原,建立和谐有效的沟通机制才是高校思政课管理的有效途径。

(二)人与世界关系的建构:高校思政课改管理的实现

主体间性的另一重含义指出主体认识过程的存在和解释如何实现人与世界的同一性。在主体认识关系不能仅停留在认识领域,如此便会走向纯粹思维改造的角落,不能对实际的沟通关系起到任何改造作用[6-7]。同时主体认知范畴并不是“单向度”,这与认识主体的多元化理论相违背。主体间性理论强调认识的多元化、科学化与全面化。而实际上高校思政课管理过程中管理理念的单一性、认识模式的“片面化”,都阻碍着高校思政课管理的发展。因此借助主体间性范式对高校思政课管理进行指导。第一,在主体间性范式指导下的高校思政课管理,是在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多元化、尊重其成长历程、尊重其潜能发挥的基础上,实现课堂管理有效性的提升的。第二,在主体间性范式指导下的高校思政课要实现科学化管理,拒绝“一言堂”,充分发挥受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充分挖掘教育主体的灵活性,不受既定制度框架的束缚,在共同教育主体的实践中发掘高校思政课管理的新途径。第三,在主体间性范式指导下,高校思政课管理改变以往片面化的培养方式,联系生活的实际、吸取自然资源,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完整的社会自然人、社会情感人为培养目标。

二、主体间性范式下高校思政课管理困境

当前高校思政管理过程中对主体要素的挖掘还处于初级阶段。这种阶段性表现为对主体间交流关系的重视度不足,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机制,主体间交流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导致高校思政课管理效果不明显,内在机制不加以改善,再多的外在装饰性改善也只是徘徊在门外不得其宗。

(一)忽视主体交往理论挖掘

高校思政课管理中上至管理层下到实践层都没有真正重视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论[8]。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为陈旧的管理观念。受过去陈旧观念的影响,管理方式还停留在工具管理层面,尽管时代已经发生变化,但是观念的更替还没能跟上时代步伐,还未能真正实现工具管理向人文管理的过渡;其二为现有主体理论阻碍。由于经济基础发展较缓的原因,我国教学管理理念的转变相对于国外而言也较为落后。还不能认识二元主体与主体间性之间的实践差距。其三为代际沟通障碍。从生理学及心理学角度来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本身存在较大代际隔阂,这种隔阂是主体之间不能相互沟通的最主要障碍,但由于消除这种障碍的代价过高、操作性低、效果未知等原因,该障碍在沟通过程中反而被忽视。

(二)缺乏主体间互动机制

高校思政课管理过程中,交流沟通机制是实现思政教育的一种常见方式,具体包括谈话、评价、民主会议等形式[9]。但是这些交流机制都不能起到真正的沟通作用。首先教育者主体精力有限,无法实现对每个受教育者每时每刻的动态关注,也就无法真切的做到统觉、同感与移情。其次现有的沟通机制无法保障受教育者的隐私性,在不能保证隐私的前提下,受教育者便无法真实的袒露内心真实的感受,沟通常常流于形式。最后教育管理过程中,为了增强教育者的权威性便于有效管理,教育者常常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地位,这种地位上的不平等在无形之中会增加受教育者的压力,导致沟通无效。

(三)主体间交流理解错位

新时代的高校学生较以往的高校学生而言,性格更加多元、个性更为鲜明、知识面更广、思维也更为灵活[10]。而面对这些新时代的新主体,教育者的变化又表现出另一个极端的特征,他们的体制化过重、思维模式固定、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下降。两种具有鲜明特征的群体相互接触,便会出现自说自话的局面。尽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极力改变现状,不断实现教师团队更新换代,但是考核体制又倒逼新生力量不断走向统一模式。结果是不断出现新的模式化教师,而受教育主体却在日新月异的更替。主体之前远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理解。

三、主体范式下高校思政课管理改革路径

面对日趋紧张的主体间关系,深度的主体间性理论挖掘,合理的沟通价值建构,有效的交流方法确立是当前实现高效思政管理改革的必行之路。

(一)深度挖掘主体间性范式理论

合理有效的沟通是双向互动的结果。因此对主体间性范式理论的深度挖掘不仅是教育主体的任务,更要实现受教育者对这一理论的掌握。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讲,实现对主体间性理论的深度挖掘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科学建设高校思政管理组织结构。改变以往“单向度”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最重要的是管理观念的多元化、科学化,根据新时代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第二实现工具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人本管理要求,管理主体因人而动、以人为本。高校思政课管理要将关注点聚焦于受教育者主体身上。拒绝一刀切的管理制度,增强管理的层次性、阶段性、多维性及递进性。第三扩大主体间性理论传播。组织教育主体学习讨论,使教育主体深入掌握主体间性理论的深刻内涵,摆脱以往片面式、独立式的理解层面,以达到教育主体转变管理理念的效果。从受教育主体来讲,就是要实现受教育主体对主体间性的理解与掌握,只有受教育主体同时掌握这一理论,才能实现沟通双方的交流互动。所谓独木难支简单苛求教育主体的不断更新,在加大教育主体工作量的同时,还不利于局面的改善。

(二)合理建构主体间沟通机制

构建合理的主体间沟通机制。一是要主动寻求沟通模式的创新。二是要建立主体间心理确信。三是要改变教育主体权威观念。新时代条件下主体间的沟通机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主动借助新媒体的沟通优势,在原有沟通机制基础山拓宽沟通领域。根据受教育者主体的沟通特性,主动利用微信、QQ、微博等新型沟通工具。利用新型工具在拉近主体间交流距离的同时,还能增强主体间交流的信任度。寻求课堂之外的实践沟通方式。语言文字的沟通尽管有效且直白,但它优于直白也缺于直白。语言文字之外劳动、活动的沟通是一种隐形的沟通机制,教育者可以通过肢体的互动,与受教育主体之间达成一定的行为默契。该沟通机制可以让受教育主体在卸下防备的时刻,增强对教育主体的依赖感。既可以实现有效沟通,又可以实现心理确信。再者新时代的高校学生与以往学生不同,用绝对权威进行驯化的手段已经失去了它的震慑作用,反而会激起学生的不信任、排斥、叛逆等情绪,阻碍主体间的有效沟通。因此合理建构主体间沟通机制,教育主体就的转变权威观念,转以平等观念代之。将受教育主体真正当做一个独立的行为主体来看待,让受教育主体充分感受到自身被尊重的事实,实现双方同感、共情的有效传达。

(三)有效确立主体间交流方法

高校思政课管理中主体间代际差距是无法忽视的客观事实,代际差距导致主体间不信任、沟通层域不同、词不达意现象是导致思政课管理难协调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高校管理中的制度约束又无形中将这一现象扩大。因此如何实现主体间代际差距的缩小,减少制度因素对主体间代价差距的影响,是有效确立主体间交流互动的两个重要切入点。教育者作为教育实施过程的引导者,要主动寻求自身的发展,根据时代、现实的发展需求,主动让自己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一方面是为了增强自身对受教育主体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教育主体自身的适应能力。受教育主体并不代表时代先进的引领者,受自身发展心理状态与思维状态不健全的影响,受教育主体在纷繁复杂的事物诱惑下极易走偏。因此教育主体在紧跟时代步伐的同时应时刻保持冷静,在接收新鲜事物的同时保留批判的专业性。在实现主体内在改变的同时,高校制度规划也要为内在机制的改变提供物质保证。高校对教育主体的考核应根据主体发展的具体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变以往陈旧的考核机制,放宽对教育主体的限制,实现管理制度的生活化回归。使得教育主体可以在更加宽泛的领域活动,实现与受教育主体间的有效交流。

四、结语

高校思政课管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新时代条件下高校思政课管理弊端日益暴露。最重要原因是新时代条件下主体间交往机制的缺失和工具理性的盛行。研究深刻剖析高校思政课管理中的主体沟通机制与实践机制。指出高校思政课管理中缺乏对主体间性理论的深度挖掘,主体间沟通机制不够健全且主体间交流理解错位等问题。导致高校思政课管理效果不佳。因此在主体间性范式指导下,通过对主体间性范式理论的再思考,对主体间交流机制的建构以及对主体间交流方法的重新确立,实现了对高校思政课管理路径的重建。但由于研究无法实现对思政课主体的控制,因此之后还需健全实践监督机制,以保证研究的具体落实。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范式主体
浅论党风廉政教育实践中的隐性教育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法治范式的沟通主义进路
——简评《中国法治的范式研究:沟通主义法范式及其实现》(郭金平)
论碳审计主体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何谓“主体间性”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活动及其有效性分析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的认知范式转移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