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集中社会实践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11-29婷,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大理隐性政治

杨 婷,李 穹

(1.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2.大理大学 工程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2]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和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3]积极开发并利用好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于社会实践,有目的地引导高校学生将现实的社会实践与专业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能有效增强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素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然而,一些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特别是集中组织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运用、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尤其是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上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大理大学近三年学校集中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为典型案例,进行了相应的调查研究,对存在的问题作以分析与探讨。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集中社会实践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历史的社会实践,它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其划分方式多样,根据产生效能途径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自建国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多以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式的显性教育为主,然而,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不断深入创新,诸多专家开始把目光聚焦到另一种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寓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不为受教育者焦点关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类型[5],它着重于开发受教育对象周围可利用的一切资源,营造适宜的环境和氛围,以间接、暗示的方式将教育信息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受教育对象日常接触的环境、文化、活动、网络等载体中,对受教育对象产生影响以改变其对待人生的看法、价值观念等,让其在无意识中主动接受积极、特定的教育影响。这种教育方式的对象依然是人,但因其在过程中获取认知的无意识性、参与活动的自主性、渗透方式的潜隐性等特点,有效避开了传统形式上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缓解了教育对象逆反戒备心理和对抗情绪的产生,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生活,调动自身能力和专业知识独立或合作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磨砺中得到锻炼,这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理解,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增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此外,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也具有积极的影响。[6]集中的社会实践形式具有管理规范、人员集中、时间稳定、目标一致、活动统一、执行有力等特点,是大学生乐于参加的重要社会实践方式。但就目前而言,集中社会实践发挥出来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尚待进一步增强。

二、集中社会实践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典型案例调查与分析

大理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采取集中组队和个人分散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集中实践方面,主要以社会实践团的形式组织开展。本文以大理大学暑期集中组队的社会实践团为典型案例来进行研究。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对该校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暑期社会实践带队教师进行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500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涵盖了文学、理科、工科、医学四个学科类别,学历层次均为本科。调查对象年级分布为本科大一(51.56%,),大二(43.75%),大三(3.13%),大四(1.56%),符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人群情况。本次访谈共访谈相关人员12人。

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综合分析,大理大学开展集中暑期社会实践的现状主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高度重视,组织有序

学校对暑期集中社会实践高度重视,活动开展前经过讨论、决策,确定主题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从学校和各学院层面均成立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联合相关部门,建立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实践初期由各学院根据学院学生的培养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主题方向立项申报,经校团委审批后成立各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过程中,学校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和各校属学院分别会派出专门的社会实践慰问组到实践地看望慰问实践团并及时反馈、解决一些问题;实践结束后,校院两级单位都会组织开展“实践归来话成果”分享交流会、总结表彰大会等。从组织领导到后期的评定考核,整个活动过程规范严谨,条理顺畅,确保了整个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纵观大理大学多年的集中组队社会实践,实践主题始终有鲜明的政治导向,与党中央、团中央保持一致。如:2019年主题为“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2020年主题为“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奉献祖国”,这些主题导向明确,能够引导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真正让青年在实践中做到认知国情、青春报国,服务社会、青春建功。同时,学校也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生态环保、医疗卫生、禁毒防艾、教育服务下乡活动,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奉献青春力量,深入开展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和调研活动。

(三)参与动机纯正,成效较好

通过访谈得知,大理大学暑期集中社会实践队的成员大多是各学院精心挑选的,因此绝大多数是学生干部,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和主动性整体较高。这在调查问卷结果中也得到了体现,受调查的学生中,84%的同学为学生干部。在参与目的上,92.19%的学生以提升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加速社会化为动机参与暑期社会实践;84.38%的学生以积累经验、为就业做准备,巩固专业理论知识为动机;只有24.13%的学生为了获得相关证书、奖励和学分,应付学校要求,完成学院任务。同时,全部调查对象均觉得有收获,乐于参加。在社会实践对个人素质能力的提升程度上,问卷设置了10个方面的选项。经调查,10个方面获得的票数均衡,且大部分选择影响“比较大”,选择“非常大”或是“比较小”的人较少,没有人选择“没有效果”。由此可见,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大多认可其对自身素质、个人能力的提升,对社会实践期间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能也能主动接纳,正确看待,但其效能发挥仍有提升空间。

(四)成员年级断层,覆盖面窄

当被问及学校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实践活动的育人效果时,选项“增强暑期社会实践的覆盖面”占比82%。这恰与之前的统计相吻合,参加集中社会实践的学生大多是学生干部,参加时大多为大一和大二,两个年级合起来占了总人数的80%,其他年级则鲜有参加。造成年级断层的原因,与高年级学生学习任务重,又要考虑就业等因素直接相关。而这一现状又直接导致了通过集中社会实践的方式无法使思想政治教育触及到高年级人群。

(五)带队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指导素养有待提高

在集中社会实践期间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引导和学生自我教育相互配合。按照学校要求,所有社会实践团都配有1—3名指导老师,实践期间全程带队并加以指导。然而,能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度和效度来理解和指导社会实践的带队教师寥寥无几。问卷调查中,31.25%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缺乏科学的指导。带队教师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大多仅执行浅层次指导,只满足于实践事件本身的完成,而疏于对实践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效果的挖掘和运用。或者带队教师的专业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能良好地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讲求指导学生的艺术,带队敷衍了事,方法简单直接;或者是停留在讲“大道理”上,使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能“隐”在其中,甚至直接将“第二课堂”变为“第一课堂”。

(六)评价机制有待完善,导向不够鲜明

虽然大理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但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学校在建立运行保障、考评反馈机制等方面还不够健全完善,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调查问卷中,35.94%的人员认为大理大学暑期实践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17.19%的人员认为整个实践过程组织管理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保障。访谈中也发现,大理大学对社会实践的考核标准,停留在具体工作的数据上,关注于清扫了多少吨垃圾,发放了多少份传单以及新闻媒体的宣传等,而关注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的效果如何则没有明确体现。考核的指挥棒中缺少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关注与考核,也就自然会导致社会实践的管理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和效果的忽视。

三、改善大学生集中社会实践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的路径

(一)科学规范内容,提升实践覆盖面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范围很广,内容也很多。但是不同学科、年级的学生之间会存在对社会实践的需求差异。如果在集中社会实践中采取“一刀切”,就会造成集中社会实践对部分学生群体吸引力不强、锻炼效果不佳的结果。调查显示,低年级的同学喜欢科技、文体、卫生、法律“四进社区”和学习参观,而高年级的同学更青睐于创新创业、预就业实习。因此,科学规范实践活动的内容体系,遵循学生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设置实践内容,可使实践活动从内容、形式等方面大大提升吸引力,扩大活动参与覆盖面。在科学的内容体系下,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进行无声却有效指导,就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并自觉践行,大大增强其实效。

(二)“显”“隐”相互联动,建立耦合机制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促进青年在实践中了解国情、历练本领、成长成才,树立正确的三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高校要提升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把大学生社会实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注重在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把育人工作摆在首位,与思政课教育同向同行,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7],从显性的角度出发为隐性教育助力。同时,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的内容适时恰当地融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整体框架中去,精心设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严密组织把控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艺术,及时引导,使实践者能够感受到“第一课堂”理论知识并非空洞说教,而是可以用以指导实践的真理,真正的“入脑”“入心”并外化于行,以达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重视队伍培养,加强指导力量

在集中社会实践中,带队教师起着教育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带队社会实践,要求教师要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能够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因此,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做的扎实深入,就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师选拔体制,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8]积极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进行带队指导,从各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重视实践育人指导过程,从而提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完善考评机制,落实政策保障

实践育人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而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全方位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式[9],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纳入考评体系,是社会实践考核的应有之义。主客体联动,在整个开展活动过程中建立完善考评方法,采取对老师、学生双线并行交叉评定,可以采用自我评定、指导教师评定、实践机构考评及投票评价的方式,设定专项考评、细化评价指标。实践结束后可由学校及院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评比和分享活动,从学校组织者、带队教师和学生参与者的角度分别进行反思总结,要更注重内容,不流于形式。设立针对社会实践的反馈匿名小树洞,鼓励全体参与者对整个暑期社会实践环节进行匿名评价建议,设置分析小组梳理汇总问题,并逐级反馈,推动暑期社会实践的改革创新,探索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10]而社会实践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新形势下高校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就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其特性,融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索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提升高校育人质量。[11]以此引导青年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青年在实践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历练本领、成长成才,成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猜你喜欢

大理隐性政治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大理·拾叁月”城市生活馆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大理好风吹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