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机制
2021-11-29周禄涛陈惠珍
周禄涛,陈惠珍,张 凯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在此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为维护高校稳定、培育时代新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和“完善国家安全体系”的要求[3],为高校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指明了方向。制度管根本、管长远,带有全局性、稳定性。将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上升到制度层面进行审视,凸显了新时代巩固强化教育成效、持续优化育人实效的理论和实践诉求。从既有研究成果看,学界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主要内容、重要意义有较为清晰的认知,但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视角出发,以制度为切入点,探讨其教育体系构建的高水平成果则不多。在新时代的历史站位下,深入探讨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研究使命。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的概念辨析
什么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这是探讨制度构建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正确定义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概念的前提,则是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内涵、外延。
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内涵、外延,学界进行了深入探讨,不同学者的具体表述方式虽有不同,但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念核心特征的看法基本一致,都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念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全面性。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定义可以阐述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揭示宗教本质、社会作用及其产生发展消亡规律的,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着的,对待宗教现象的观点态度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方针政策的有机统一体。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外延涵盖了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两大部分,前者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本质、产生发展消亡规律和社会作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后者包括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处理宗教问题的原则、方针、政策。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由特定社会群体承认并遵守的具有一定强制力的行为规范体系。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就是内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中,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教育的一系列规范性安排以及由此构筑的长效机制和系统的总称。同一般的制度系统相比,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除了具有要素运行的系统性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承载内容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育人对象的特殊性(高校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二、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的必要性因此凸显。
1.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消解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流弊的需要。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3]就高校层面而言,完善的育人制度是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充分彰显制度优势,改革完善高校治理体制机制中不符合时代发展和育人规律要求的地方,使制度体系更加科学完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作为高校育人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经确立[4],经过70多年的发展,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不少短板:第一,在教材制订方面,除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高校编有专门教材外[4],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还没有被列为单独的主题,鲜明地亮出来;第二,在课堂教育方面,第一课堂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的相关内容少,其他专业课几乎不涉及,第二课堂开展相关主题活动的数量少,质量有待提升;第三,在文化营造方面,相较于对反邪教工作的投入力度,对宗教观正面引导的关注不够、抓手不多;第四,在科学研究方面,研究力量有待加强[5],对“00后”大学生、网络宗教等新问题缺乏足够因应;第五,在队伍建设方面,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政策和工作方法的教学、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第六,在内外联动方面,高校“单打独斗”的时候多,同政府、社会、家庭“协同共治”的时候少。
这些短板长期没能得到补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问题和问题之间相互“粘连”,互为因果,解决难度大。比如,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人才的匮乏,既是研究力量薄弱的“因”,又是高校缺乏内外联动的“果”。补齐短板,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站在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将短板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兼顾,发挥制度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痛点、纾解堵点,把制度优势转化为育人效能。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场域。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从内在要素看,“00后”大学生已然成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成员;从外部环境看,国际局势愈发复杂,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更加严峻,这些情况考验着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育人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6]处在价值观形塑定型阶段的大学生,自身思想、心理状态都相对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在各种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下陷入思想迷茫、心理困惑。如果没有高效管用的教育制度靠前介入、干预、疏导,他们就容易寄托情感于宗教,向宗教寻求心理慰藉。
根据笔者2018年的调查,以福建省高校大学生为例,有37.9%的调查对象存在或曾经存在思想或心理困惑,他们当中有52.3%的人“希望”或“非常希望”寻求宗教安慰。此外,综合近5年有关学者的调研成果可知,大学生群体中明确表示自己有宗教信仰的比例为3%-6%,在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高校这一比例达31%(1)参见吕素香、张德玉《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与对策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11期),马莉、李学迎《关于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若干思考》(《世界宗教文化》2018年第6期),岳宗德《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基于河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第5期),吴敏《当代新疆大学生对宗教问题认识调查报告》(《新疆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周建强《西部地区大学生宗教观调查》(《当代青年研究》2015年第2期)。。基于宗教活动参与度和教义教规知晓度的社会学标准,虽不能将所有明确表示自己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都界定为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徒(2)“信教群众”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大学生群体中明确表示自己有宗教信仰,却不严格遵守宗教活动规范或者不熟悉教义教规的大学生能否被纳入“信教群众”的范畴?这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研究中两个相互关联、亟待解决的前提性问题。,但大学生群体的基数大(3)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9)》的数据,2018年我国有各类在校大学生31 041 60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89 518人、硕士研究生2 341 739人、普通本科生16 973 343人、普通专科生11 337 005人。,信教大学生的数量不容小觑。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使命感,牢固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
3.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领域十分广泛,既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领域,又包括生物安全、文化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4)2014年4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点论述了11个领域的安全,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2015年7月1日,《国家安全法》正式实施,在11个领域安全的基础上,增加了海外利益安全和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生物安全5个新兴领域安全,形成了总体国家安全的16个主要领域。。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高校历来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宗教渗透成为境外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手段[7],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据统计,境外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中文网站多达1 500余家,其中一些网站已成为境外敌对势力向我国大学生散布具有较强政治倾向性非法信息的重要平台。[8]境外宗教渗透干扰高校德育格局,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直接威胁。意识形态的工作我们不早做,别人就会先做;思想引导的话语我们讲不好,别人就会乱讲。高校反宗教渗透斗争时不我待,必须从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构建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扎紧扎实制度的“防火墙”,下好宗教观教育的“先手棋”,让境外非法宗教信息“无地可渗”“无缝可叮”。
三、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的基本原则
1.政治性原则。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党对高校全面领导,把高校建设成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坚强阵地。要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宗教观教育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地用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教育引导学生,坚决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负面影响,决不允许高校成为境外敌对势力进行宗教渗透的场所。
2.引导性原则。构建制度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引导。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的构建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立足于“导”,在“导”字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要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主体特点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客观形势来构建制度,用人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制度安排让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接地气”“说人话”“得人心”,真正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观教育工作主动权。
硬件设备是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实现的前提,如何针对系统功能要求,选择相应的计算机设备,是目前水电站和电力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机组振动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硬件配置时,应该根据该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特点以及满足的要求进行设计。本设计中,该系统硬件配置主要由上位机、状态监测单元、Web服务器、工业控制网络以及远方专家系统组成。该系统监测与故障诊断主要是利用工业控制网络将各地状态监测单元与中控室上位机连接,对机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判断监测信号所处状态,并采用服务器连接远方专家系统,实现远程故障诊断。
3.系统性原则。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制度不能一蹴而就。制度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的构建必须注重构建要素的多元性、复杂性,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在教育内容上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本质和宗教产生发展消亡规律等基本理论,还包括坚决抵御境外宗教渗透、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党和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在教育主体上不仅包括高校,还包括政府、社会和家庭;在教育对象上不仅包括普通本科生,还包括研究生、成人本科生、网络本科生和专科生,不仅包括不信教大学生,还包括信教大学生;在教育阵地上不仅包括校内,还包括校外,不仅包括网上,还包括网下;在教育过程上不仅包括教学,还包括科研、管理、服务、监督等各环节。只有化“单兵作战”为“三军用命”,既注重内部措施的整体协同,又注重外部资源的耦合联动,才能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宗教观教育工作格局。
4.合法性原则。“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9]依法治理得以实现的基础性条件是拥有一套彰显法治理念(5)本文的法治理念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彰显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包括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制度体系。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作为健全高校育人制度体系的重要抓手,其构建必须符合法治理念要求,遵循合法性原则——遵守《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国家安全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学校章程等规范性文件确定的原则、规则,运用法治思维固定政策措施,采取法治手段推动制度运行,依照法定程序强化监督检查,在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严格落实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
5.实效性原则。制度建设没有“完成时”,制度完善永远是“进行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让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将学生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作为判断构建效果的“试金石”,使这一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得到校正、改进。通过构建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消除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提升亲密度。
四、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的具体机制
根据《当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机制是指系统内部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可见,机制从属于制度,从功能意义上强调了系统内部各要素按一定方式排列和互动所体现的作用。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具体机制的构建与支持。要在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的基本原则指导下,扎实构建好以下九大具体机制:
1.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课堂教学机制。一是加强配套教材体系建设。第一,在教材制订上,国家教材委员会统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修订,建议在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相关教材中,如可在博士生研究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硕士研究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相关章节的编写中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单列为一个主题;省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规定权限,按照衔接有序、各有侧重的原则编写、遴选和修订一批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外的通识课、专业课教材,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知识点有机融入教材内容,形成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协同育人的教材体系。第二,在教材选用上,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外,高校还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工作形势审核和选用符合校情的教材,比如,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高校就可以选用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相结合的教材。
二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高校必须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中共教育部党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发挥好课堂教学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纳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推进。针对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各种“望道者”“慕道者”,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推进“金课”建设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实效性;其他各门课要“种好田、守好渠”,深度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有关的内容资源,形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相互支撑的课堂教学协同育人体系。
高校宣传、统战部门要同组织、学工、研工、教务、群团部门以及各二级学院加强联动,充分利用校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平台的育人资源,探索建立“三个一批”育人机制——一是在每学年的寒、暑假社会实践中开展一批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为主题的高质量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在每学期的校、院两级党、团课以及道德讲堂、主题班会平台上开展一批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为主题的高质量讲座;三是在每年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科普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关键时间节点上利用校、院两级主题党、团日活动开展一批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为主题的高质量竞赛比赛。通过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形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第二课堂育人品牌,涵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法治意识。
3.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心理疏导机制。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不能简单灌输理论、“见物不见人”,而要将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围绕新时代大学生主体特点,注重心理疏导机制的构建,依靠高效管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靠前介入、干预、疏导,解决学生心理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巩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成效。
要按照中共教育部党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由高校学工、研工部门主导,依托校内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等相关学科教育科研队伍,充分挖掘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朋辈心理咨询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队伍的工作效能,构建覆盖学校、学院、班级、宿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健全线上线下心理测评、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素质拓展、反馈转介机制,引导学生理性看待世界、正确认识自己,从“天上”的虚无缥缈回到“地上”的脚踏实地。
4.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学生日常管理机制。学生日常管理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不能忽视的“最后一公里”。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对拓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范围、巩固教育成效意义重大。要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管理的“毛细血管”中,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学生日常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学生宗教信仰情况信息化建档机制。升级智慧校园,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学生宗教信仰大数据档案,基于学习生活行为轨迹科学建模、动态分析学生身心健康、思想状态等各项指标并实施“一生一策”,有针对性地进行日常管理。二是健全特殊学生群体帮扶引导机制。建立辅导员同学生“一对一”定期谈话制度、宿舍走访制度和教室巡视制度,加强同信教学生家庭、实习单位联系,关注信教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和思想心理状况,及时了解动向,制定相关预案,“因人而异、因事而化”,实施精准对接;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澄清宗教理论与现实问题,及时发现与化解苗头性问题,在处理“日常琐事”的过程中加强不信教学生同信教学生的团结互助,引导信教学生遵纪守法、爱国爱教。
5.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文化校园建设机制。首先,要健全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增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文化表达,丰富产品供给。开展形式多样、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展校内校外、网上网下的文化育人平台。充分利用校内宣传栏、电子屏、科技馆、展览馆等有形教育载体,深入挖掘校园广播、动漫、微文、短视频等无形教育资源,讲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故事,将信教和不信教学生共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
其次,要完善校园文化育人机制,凸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先进文化特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校园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凝练好高雅艺术进校园、“我们的节日”、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抓手,运用好教室、宿舍、图书馆等校园文化空间,持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提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辐射力、亲和力,让学生沉浸在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去读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感受其文化力量,接受其文化涵养,增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文化自觉。
最后,要优化文化研究机制,鼓励推动高校科研机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从宗教的形式表象中剥离出来,推动其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6.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网络育人机制。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我国拥有网民8.54亿,其中,从年龄结构看,20-29岁占比最高,达24.6%;从职业结构看,学生占比最高,达26%。[10]大学生是互联网的重要使用群体,利用网络向大学生进行宗教渗透已成为境外敌对势力破坏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手段。[11]因此,我们必须从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构建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网络育人机制。
一是推进学生网络素养培育机制建设。高校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强化网络思政教育,制定学生网络行为规范,规制宗教网络失范行为,强化宗教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其宗教网络信息辨识能力,营造健康网络生态。二是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融媒体机制建设。高校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推动校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体同微信、抖音、B站等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形成强大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网络育人矩阵。三是推进高校网络舆情监测研判预警处置机制建设。高校要整合各类网络管理资源,同网信、统战、公安等部门建立协同机制,明确校内宣传、统战、学工、保卫等部门和各二级学院职责分工,细化优化工作流程,将人工研判同数据清洗、信息聚类等技术手段紧密结合,提升研判效率,靠前干预处置,提高宗教网络舆情线上引导、线下治理效能。
7.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科学研究机制。当前,宗教在我国呈现“佛教东进”“伊教南下”“福音西进”的发展态势[7],加之网络宗教和“00后”大学生出现等新情况新问题,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要性凸显,迫切需要加强对其科学研究的力度,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科学研究机制。
有关主管部门要优化科研项目管理和资源配置,鼓励、支持和引导科研工作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法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开展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研究。第一,建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增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专项;第二,建议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宗教事务局年度招标科研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中对申报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方向的研究课题予以适度倾斜,增加中标比重;第三,建议有条件的高校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高校成立宗教研究机构,以规范化的制度安排保障常态化的科学研究,以常态化的科学研究保障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以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助推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的完善。
8.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人才建设机制。“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12]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成效如何,教育者的因素最为关键。高校要坚持“外引”和“内植”相结合,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第一,“外引”要加强内外联动,健全“输血”机制。针对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政策和工作方法的人才不足的短板,高校应积极主动同教育主管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充分沟通,用好国家、地方各类人才政策;高校内部宣传、统战、学工、研工部门和各二级学院(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同组织、人事部门强化合作,共同制定科学的引才计划,明确引才条件,加大引进相关人才的力度,提高引才质量和水平。第二,“内植”要增强育才本领,完善“造血”机制。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培训规划中,分批次对教工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政策和工作方法培训。出台鼓励教学、科研、管理人员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法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一级学科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相关研究方向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政策。鼓励教学、科研人员利用公派出国计划、科研项目合作等各类合规渠道赴境内外研究机构进修、访学,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有效运行提供长期、坚实的人才支撑。
9.构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党建引领机制。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以上八项机制的构建、运行和协同必须发挥好高校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
一是强化组织引领,构建强有力的领导机制。高校党委要把抓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统筹协调校内校外、网上网下各类育人资源,做好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制度构建的引领、规划、指导;各级党组织要广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学习,把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方针政策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党支部“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广大师生党员要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模范践行者。二是强化监督检查,构建高效能的监督机制。高校纪委要在党委领导、支持下,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的赋权,健全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监督机制,督促各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党委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工作的精准监督,严格责任追究,推动各部门(学院)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确保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