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射介入治疗腺肌症的临床治疗作用

2021-11-29刘清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3期
关键词:腺肌症经期栓塞

刘清华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介入科 广东 东莞 523000)

放射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比较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在现有临床治疗工作开展中具有重要地位[1]。通过相关研究分析发现,放射介入治疗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病症。以腺肌症患者治疗为例,在给予患者放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改善缓解效果明显[2-4]。且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放射介入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经期疼痛时间,对痛经时间及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有一定帮助,所以能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将放射介入治疗应用到腺肌症患者治疗中。本研究以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治疗的35例腺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放射介入治疗腺肌症的临床治疗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广东省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介入科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治疗的35例腺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均值(32.25±2.25)岁,病程时长1~3年,平均病程(1.59±0.25)年。患者均符合腺肌症患者纳入标准,且患者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剔除非自愿参与本研究以及患有其他并发症患者。患者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参与研究患者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2)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已经签署研究同意书;(3)患者无精神沟通以及其他并发症。

排除标准:(1)非自愿参与本研究患者不予以纳入;(2)临床资料不全者不予以纳入;(3)研究中途数据信息脱落者不予以纳入。

1.2 方法

给予35例患者放射介入治疗,具体如下:(1)术前准备工作,给予患者心电图(NIHON KOHDEN cardiofaxS)、血常规(全自动血球分析仪Sysmmex XN-2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SysmexCS5100)、尿常规(COBIO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肝肾功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020)以及凝血四项和子宫内膜诊刮等检查,并且在术前准备工作开展中,应该取出患者节育环。(2)手术适应证分析,对在用药3个月以上没有疗效患者以及疑似患有子宫肌瘤病变患者治疗中,应该给予患者该术治疗。(3)栓塞剂选择,一般情况下,以聚乙烯醇颗粒(即PVA)、明胶海绵、平阳霉素和碘化油乳剂等作为栓塞剂。(4)插管及介入治疗,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后,以股动脉穿刺术将5F子宫动脉专用导管(益心达5F)置入到患者子宫动脉,在影像学分析帮助下,进行造影病灶检查分析。观察患者卵巢和阴道分支情况,并且要控制导管的进入速度,不要触碰到病灶。并且为了防止子宫动脉痉挛,应该在术前20 min给予患者法舒地尔60 mg+0.9%氯化钠溶液100 mL进行静脉滴注。在影像学确定病灶后,经微导管微导丝超选进入子宫动脉远端,给予首先以碘化油及平阳霉素制成乳化剂混合液栓塞,再分批次缓慢注入PVA(300~500μ)、明胶海绵(700~1 000μ)处置,以子宫动脉分支闭塞为主,保留主干,避免栓塞剂进入到卵巢支和阴道支。(5)做好介入治疗后,给予患者抗生素用药指导,用药周期为1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且定期为患者进行随访指导。

1.3 观察指标

(1)术前术后痛经时间和血红蛋白量对比,分为术前术后两个时间段统计,做好数据的汇总和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对比分析。(2)术前术后经期疼痛时间对比,采用分组数据统计分析法,做好疼痛时间的统计和分析。一般情况下,从术前、术后三个月、半年、一年等时间段统计,做好数据的汇总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19.0统计学软件,以率(%)作为计数资料检验依据,以χ2检验,以(x-± s)作为计量资料的检验依据,采用t对其校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前后痛经时间和血红蛋白水平对比

患者手术前后痛经时间和血红蛋白水平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指标显著好于术前,见表1。

2.2 患者手术前后经期痛情况变化情况对比

患者手术前经期痛持续时间为(5.26±1.21)d,手术后经期疼痛持续时间为(1.25±0.35)d。其中,手术后三个月疼痛时间为(3.24±0.28)d,手术后半年疼痛时间为(1.86±0.54)d,手术后一年疼痛时间为(1.25±0.35)d。手术前后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3.1 腺肌症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腺肌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在现阶段临床研究中发现该病的发病率是较高的。对于现阶段社会发展而言,腺肌症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该病发病群体主要集中在30~50岁妇女群体中。(2)该病的发病率约为8%~27%左右。(3)腺肌症患者在发病之后会出现比较显著的临床症状,该年龄段升高原因可能与长时间的雌激素刺激暴露有关,因子宫腺肌症发病时间一般较长,大约需要5~10年甚至更长时间。(4)该病发病高峰时间在40~50岁,在经历分娩和宫腔操作后会影响到患者自身健康,对患者自身病症控制造成了一定影响。

3.2 放射介入治疗进展

放射介入治疗在肌腺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是比价高的,将其应用到患者治疗处置中,可以突出患者治疗优势。也能够在患者治疗指导过程中,完善患者治疗策略。在给予患者治疗指导过程中,做出了如下发展:(1)肌腺症治疗中实施放射治疗,应该以栓塞治疗为主,主要影响因素为栓塞剂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会有聚乙烯醇、三丙烯明胶等栓塞剂,将其应用到患者治疗中可满足患者治疗需求。(2)患者疗效评估结果显示,在给予患者治疗中,可以突出患者治疗优势,为患者自身治疗工作开展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3.3 腺肌症患者行放射介入治疗效果评价

在腺肌症患者治疗指导过程中给予患者放射介入治疗能够满足患者治疗需求,为患者治疗的质量管理奠定了基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患者治疗效果是比较显著的,在放射介入治疗指导处置中,可以改善患者病症,能够突出患者治疗优势,对患者自身治疗工作开展有一定指导价值。同时在该法治疗处置过程中,能够降低患者病症,对患者的治疗质量控制有一定优势。通过在患者治疗研究分析中得出,给予患者放射介入治疗后,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痛经时间,对血红蛋白量以及肿瘤体积改善有一定帮助。

通过研究证实,患者术后痛经程度、子宫壁厚度和子宫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该病治疗而言,放射介入治疗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治疗技术,在二者治疗结束结合过程中,能够为患者腺肌症体积缓解提供帮助。并且在给予患者治疗指导中,实施放射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痛经时间,对血红蛋白水平控制也有一定帮助,所以能够在临床治疗工作开展中,将该项技术应用到临床[3,5]。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35例患者治疗过程中,以放射介入治疗为主可突出患者治疗优势,所以可得到患者认可。首先,在患者治疗前后的痛经时间和血红蛋白量对比中得出,患者手术前后痛经时间和血红蛋白水平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指标显著好于术前,其中,术前患者痛经时间和血红蛋白量为(9.36±3.32)d和(84.25±2.25)g/L。术后指标为(5.24±1.26)d和(124.25±2.69)g/L。其次,手术前后经期疼痛持续时间对比结果显示,患者手术前经期痛持续时间为(5.26±1.21)d,手术后经期疼痛持续时间为(1.25±0.35)d。其中,手术后3个月疼痛时间为(3.24±0.28)d,手术后半年疼痛时间为(1.86±0.54)d,手术后1年疼痛时间为(1.25±0.35)d。手术前后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放射介入治疗在肌腺症患者的治疗指导过程中,其应用的价值是比较高的,能够符合患者治疗需求,可进行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腺肌症经期栓塞
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探究
静脉超声造影对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经期不适需调养,准确辨证药食疗
经期如何穿衣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来例假不能洗头?经期洗头到底伤了哪儿?
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鉴别作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