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运河文化的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建设
2021-11-29仲红俐葛俊芬
仲红俐,葛俊芬
(常州开放大学,江苏 常州 213001)
一、社区教育项目基地的内涵
社区教育项目是在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依据对社区教育内涵的价值判断,对某一项特定的任务,进行策划、组织实施,所取得的教育成果[1]。社区教育项目基地是指为区域内社区居民提供学习体验与教育服务的公益性社会场所和社区教育服务平台,旨在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潜力,丰富社区教育内涵,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并彰显出社区教育的公益性与全民性。它不仅是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基地,还是市民终身学习体验活动中心。
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应是在政府统筹下,相关社区教育机构或委员会基于区域内社会性学习场馆的设施设备与教育资源建立而成。其中社区教育机构或委员会与社会性学习场馆双方是平等互惠、联合共建的合作关系。社区教育机构或委员会在政府的授权下,承担一定的协调管理与指导服务职能。社区教育项目基地的主要职责应该包括:提供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支持服务;为市民参观、学习和体验提供现场实景和操作指导;定期向市民免费开放,开展相关培训活动;通过开展学习活动和举办展览,宣传普及终身学习理念,展示终身学习成果;开展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实施、推广和相关活动。
二、大运河文化融入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建设的意义
大运河(Grand Canal)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大运河自开凿以来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运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积淀物。2019 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统筹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该纲要是我国第一个以文化为引领的区域规划,探索了以文化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2020年9 月27日,国家六部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配套规划”时强调“实现遗产保护、文化教育、观光、休闲娱乐、科研攻关的有机结合”[2]。同年11月21日,国家发改委社会司、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司在常州开展了“大运河重点项目投融资对接活动”,对常州大运河项目建设与大运河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文化具有强大的教育作用,不同的社会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教育活动。中国社区教育是由地区住民自发产生的,为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及对终身学习的需求,由政府提倡并与地区基层组织共同推动的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教育活动,其宗旨是提高地区住民的精神与文化素养,满足其自我完善的要求,切实保障地区居民的自主学习权利[3]。社区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与地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社区教育自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社区教育文化是一种较为独特的文化类型。社区教育文化不是可见的行为,而是人们对社区教育活动过程、方式、内容、结果等的态度,其核心是隐藏在社区教育活动、社区教育行为中的教育价值观。社区教育文化与社区教育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区教育文化规定着社区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方向,社区教育活动的改革和发展又推动了社区教育文化的变革和进步[4]。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我国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力量。基于大运河文化的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精神、顺应教育现代化改革潮流、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与社区教育互通互融的应然之举。我们需要基于大运河文化的视角探讨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建设的现状、问题及路径,挖掘大运河文化的教育价值,弘扬社区教育文化,推动大运河文化带的社区教育发展,为文化传承助推社区教育提供样本。
三、常州大运河文化融入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建设现状
(一)常州特色
常州的大运河文化源远流长。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执政期开挖的望亭至奔牛河人工河渠是常州运河的雏形和基础。此后,常州运河逐渐连江通湖,在隋代成为纵贯南北的人类工程奇迹的组成部分,成为调节长江和太湖两大水系的唯一河段[5]。历史上,常州运河为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运河文化孕育出的常州“三宝”(常州梳篦、乱针绣、留青竹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常州地域文化的宝贵财富,并在岁月的积淀里得到了传承与发扬。大运河畔的常州“三宝”非遗文化馆,作为传承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载体,如今已成为常州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基地。
常州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服务于常州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新型大学。推展社区教育、服务全民学习是常州开放大学的重要职责。在政府统筹下,本着“友好合作、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公益惠民”的原则,常州开放大学与区域内若干社会学习场馆共同建立“常州市社区教育项目基地”,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书,明确了双方的职责与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常州全民终身学习。其中,常州开放大学与常州“三宝”非遗文化馆共同建立了常州“三宝”社区教育项目基地。
本土性、区域性、实践性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特征。常州“三宝”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建设,结合常州“三宝”的非遗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充分凸显了社区教育的本土性、区域性、实践性特征,体现了社区教育服务民生的价值,同时促进了社区教育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发挥了地域文化对全民学习、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常州“三宝”社区教育项目基地每年接待前来参观、学习、体验的国内外人士达一万五千多人次,免费开展社区教育相关学习活动、宣传普及终身学习理念、展示终身学习成果,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服务。
(二)基础优势
1.政校联动提供组织保障
政校联动是常州市推展社区教育、服务全民学习的创新机制与重要保障,也为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建设提供了政策、经费、资源等方面的支持。2011年,常州市政府正式成立了常州市推进终身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常州市教育局、常州市财政局、常州市文广新局、常州开放大学等34个行政机构或事业单位、学校,创新机制,资源共享,提升了常州社区教育的品质与内涵。多年来,常州市社区教育政校联动的成功模式已辐射、推广至其他地区,成为常州市社区教育的一张闪亮的名片。具体来说,以常州市教育局、常州市文广新局为主的政府部门,为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建设制定了制度文件与经费预算,从而保障了各项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常州开放大学及辖区社区教育委员会,负责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建设的具体运行,如活动策划、课程建设、师资整合等,对基地的建设进行协调管理与指导服务。
2.教师联盟奠定师资基础
在政府的推动与社会的支持下,常州市较早地开展了社区教育工作的探索与研究。2010年,常州市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即市社区大学—辖市区社区培训学院—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居、村民学校)的形成,为常州市社区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2011年,常州市政府发文成立了包括常州八所高校在内的常州市社区教育高校联盟,从而形成了社区教育的横向动力。多年来,该联盟的创新发展与高效运行已成为常州市社区教育师资整合、课程建设的长效机制。这一“纵横交错”的社区教育共同体是常州市社区教育师资培养、资源建设、活动开展的制度保障。
目前,依托社区教育共同体,常州市已经建立了一个包含600位教师的社区教育师资库,成立了12个省级社会教育工作室、12个市级社区教育名教师工作室、58个市级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工作室,为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优质师资与精品课程。尤其是一些高校联盟的教师,自主开发了一批具有常州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内容涉及常州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而基于常州大运河文化的一系列相关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一直以来也得到了较多的关注与研究。如董农美名师工作室开发的社区教育课程“人杰地灵六龙城 相依相随大运河”;“非遗传统美术项目进社区”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工作室开发的系列社区教育课程“常州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3.工艺大师促进文化传承
常州“三宝”社区教育项目基地聚集了众多工艺大师与常州“三宝”传承人,如乱针绣传承人孙燕云,为常州“三宝”非遗文化传承与教育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常州开放大学注重加强与工艺大师们的联络与交流,深入挖掘常州“三宝”非遗文化的教育功能,并积极探讨常州“三宝”非遗文化融入社区教育的路径与方法。工艺大师们对常州“三宝”非遗文化的教育传播,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认知度,营造了弘扬、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主要问题
1.项目活动往往流于形式
常州“三宝”社区教育项目基地正式成立于2016年。在5年的建设过程中,基地面向居民开展了丰富的学习、展示等活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建设应是一个完整的、具有动态发展性、科学性与回归性的综合性过程。但事实上,这些项目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比如,学习的内容与形式不够灵活、实用;前期调研不足,活动设计不能较好地切合居民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活动设计方案不够合理,对居民的吸引力不足;组织管理、教育服务的质量仍需提升。
2.管理考核环节存在误区
管理考核是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建设的重要环节,影响着建设的水平与有效性。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考核标准与主体不明确,政府与社区教育机构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缺乏必要的、针对性的考核评估指标,考核要求与内容不清晰;监督考核力度不够,项目修正与改善的执行性较差。因此,明确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建设的考核主体、加强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建设的监督管理与考核评价迫在眉睫。
3.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尚未建立
课程是社区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实现社区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课程建设是常州“三宝”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建设的核心内涵。虽然,目前基于常州大运河的文化特色与常州社区教育师资库的师资力量,常州“三宝”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已经拥有了一些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并且结合这些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资源,开展了专题讲座、参观展览、体验学习、互动沙龙、实地操作等学习活动。但是,这些社区教育课程的总体质量不高,课程建设的理念、目标、内容、结构、活动方式等要素尚未系统化、体系化,基于常州“三宝”非遗文化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尚未建立。这些影响到社区教育活动的推展与项目基地的建设水平,也不利于常州“三宝”非遗文化的教育传播。
4.社区居民的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性不强
据问卷调研,在参与过常州“三宝”社区教育项目基地活动的社区居民中,有84.3%的居民表示对参加的社区教育活动“满意”,有23%的居民提出活动的趣味性与吸引力不强。活动开展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性不强,具有较为突出的学习随意性与不确定性,缺乏相关学习激励机制与政策制度的约束,也没有形成守望相助、目标一致的学习共同体。这一方面体现出社会发展程度制约了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理念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说明社区教育项目基地的活动设计与组织策划存在一定的问题,更从侧面反映出社区教育学习成果转换、学分认定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四、基于大运河文化的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建设路径
以文化的视角探讨社区教育,是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亟待发展的一种研究范式,能让我们站在更新、更高的逻辑起点去分析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激励我们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去寻求社区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
(一)加强政府制度建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习型城市的主要特征模型》指出,政府必须拥有强烈的政治意愿推动市民终身学习,发挥其有效的治理作用[6]。推展社区教育、推动全民学习不仅是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趋势,更是政府文化职能的重要体现。制度不仅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同样是使教育获得良性发展的决定因素[7]。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建议: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应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6%,其中用于成人学习的投入应至少达到其中的3%[8]。社区教育理念由上个世纪70年代从发达国家引入我国。在我国,社区教育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边缘化”的社会地位。我国社区教育仍属于政府扶持下的准公共物品。现阶段,社区教育的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均未能得到较好的彰显。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社区教育的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专门的社区教育经费预算及社区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序列;还需要打破制度壁垒,加强社会资源流通与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推进社区教育学习成果的转换与学分的认定。对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学分银行建设、德国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衔接贯通的典型经验。
(二)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对于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建设而言,缺乏监督考核机制与学分成果认定是问题产生的关键原因。因此,要建立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建设的考核评估指标与建设方案,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办法与监督考核机制。对于考核主体来说,必须明确监督考核管理的主体与责任,以免出现推卸责任、管理混乱的现象。一般而言,政府相关行政部门应是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建设的考核主体,政府授权下的社区教育机构或委员会可以协助行政部门的监督考核工作,但行政部门要承担起统筹管理、考核评价的主要职责。对于考核内容与方式来说,要加大区域文化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考核权重,要涉及社区教育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发、社区教育活动中文化内涵的体现、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的提高等因素。
另外,项目建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工程。因此,从项目前期的需求调研与组织策划,到中期的资源建设与教育实践,再到终期的监督考核与调整改善,都应是考核管理的环节与内容。尤其需加强前期需求调研与基地建设过程性调研,提升社区教育项目基地建设的效果。
(三)提升文化建设的社会教育力
从文化与教育融合发展、文化传承助推社区教育的角度来说,尤其要发挥文化设施、学习场馆的社区教育功能,加强宣传推广公共服务协调机制,建立并发挥跨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作用,改变“资源孤岛”现象,加强社会教育化,聚通社会教育力。
所谓社会教育化,意味着社会要为一切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多样可供选择的学习机会,不仅教育部门,社会的所有部门在行使自己的专业职能的同时,也要行使教育职能,积极参加教育活动,使多种多类的教育形成为一个整合的体系[9]。当代的社会教育力,由教育系统内正规和非正规开展的教育活动所生成的“教育作用力”以及教育系统外其他各类社会系统进行的活动所内含的“教育影响力”两大部分构成[10]。提升文化建设的社会教育力,尤其要统合教育系统外文化部门的“教育影响力”,发挥政府的文化职能,加强社区教育文化的阵地建设,统筹文化资源,架构“终身教育立交桥”,促进文化资源与社区教育的有机结合。
(四)建立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提升课程开发水平、规范课程建设流程、促进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的基础。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建立了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或标准,如《江苏省社区教育课程标准》《上海社区教育课程分类体系》。一般而言,按照社会学的群体理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模型是基于学习者目标群体进行分类的。那么,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我们需要基于文化的视角,按照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构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泰勒原理,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应包括:课程目标、内容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基于大运河文化的常州“三宝”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为例,具体流程应如下:第一步,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以传统工艺文化传承助推社区教育的发展;第二步,合理安排教育内容、设计教学结构,通过各种手段、形式实现文化与教育的融合,将传统工艺文化的理念与方法贯穿进社区教育课程的内容结构,突出社区教育文化的典型特征;第三步,结合常州“三宝”传统工艺的操作特点,探索社区教育的实现路径,确保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第四步,开展课程评价,对课程体系作出客观的、科学的价值判断。评价的主体应由四方组成:学习者、项目基地、政府部门、社区教育机构或委员会。
(五)培育社区文化学习共同体
终身教育的发展是走向终身学习,而终身学习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共同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是社区居民自愿结成、目标一致、共同学习的一种群体性学习组织方式,生命成长、守望相助是其重要的价值体现。
文化是具有群体性的。区域性、群体性、本土性、实践性是社区教育的典型特征。文化建设助推社区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遵守“自上而下”的制度逻辑,还要充分发挥“自下而上”的主动学习、平等互助的契约精神,体现社区居民的自主性人格与终身学习的本质意志。文体活动是推展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需要借助社区文化建设的契机,如社区群体性文体活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的开展,大力培育社区文化学习共同体,并通过广泛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大力宣传社区教育理念等途径,增加社区文体活动的教育内涵,彰显社区教育文化的当代价值。
(六)建立文化宣传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
文化产生的前提就是要有传播现象。而社区教育是文化传播、传承的重要手段。每一位社会成员既是社区教育的主体又是社区教育的客体。社区教育志愿者是社区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成员主体性的反映,是开展社区教育最具生气的活力象征。社区教育项目基地的文化传承、教育宣传需要建立一支庞大的、稳定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这些志愿者队伍的成员构成可以是热爱地方文化、热心社区教育的普通居民,也可以是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在项目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志愿者的作用,激发社区教育的社会活力与基层群众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以实现社区教育的根本目标。同时,要加强对社区教育志愿者的培训,建立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办法与考核激励机制,从而促进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专业化与规范化,使其成为宣传社区教育、弘扬社区教育文化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