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形成发展的历史与逻辑
2021-11-29邹长青王明生
邹长青, 王明生
(1. 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2. 中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2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历史背景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关口与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的历史节点,知往鉴今,回顾探讨中国共产党人民卫生健康百年发展史,对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征程具有极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无论在战争年代,为军民健康而努力,保障革命的胜利,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进程中,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均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建设经验。正是党在领导人民卫生健康事业的奋斗历程中,逐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健康观,并在这一过程中构建起人民健康观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 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的历史逻辑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总结人民卫生事业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吸取其他国家改革成败的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 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形成的历史逻辑
人民健康观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征程中历史形成的。人民健康观历史形成的内在逻辑,既是毛泽东人民卫生思想的价值旨归,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演进的必然。
毛泽东人民卫生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的历史形成具有奠基作用。早在土地革命战争人民卫生事业初创时期,毛泽东就强调医疗为人民服务。1933年2月,长汀福音医院改编为中央红色医院后迁到瑞金。毛泽东看望傅连暲时说:“医院的任务很重,你要当好这个院长,首先得有一个观点,为伤病员服务。这个医院除了给红军看病外,也要给老百姓看病。”[2]抗战时期,在1941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特别强调:“推广卫生行政,增进医药设备,欢迎医务人才,以达减轻人民疾病之目的”[3]。1945年,“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4],首次明确写入党的政治报告中,将人民的卫生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倡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不仅仍然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总原则、总目的,始终强调医疗卫生要面向大多数人,为大多数人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且开创了以农村卫生工作为重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有限的卫生资源,解决了几亿人口的基本健康需求问题。这其中,毛泽东人民卫生观的价值导向作用尤为重要。毛泽东领导确立的新中国卫生工作方针将“面向工农兵”置于首位,突出了医疗卫生的服务对象,明确了发展人民卫生事业“为什么人服务”这一原则性问题。1965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批转卫生部党委《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中特别指出:“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是农民,如果不认真解决广大农民的医药卫生问题,社会主义卫生工作的方针就会落空”,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走我国卫生工作自己的道路”[5]。这不仅指明了人民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与道路,也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人民健康观的继续发展与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
2. 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健康观继续发展的历史逻辑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的继续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人民健康观的继续发展中,“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总原则、总目的没有变,但面临的落后的医疗卫生状况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之间的矛盾则极为突出。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正是在解决医疗卫生突出矛盾问题,总结中国特色卫生事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借鉴吸取其他国家改革成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其发展的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党领导人民卫生事业上亦如此。改革开放前,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卫生事业发展缓慢,卫生事业经费和投资严重不足。不仅医院经营管理上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造成了医院年年亏损、越搞越穷、越搞越死,因卫生资源严重不足导致的“看病难”“住院难”更是成为主要的社会问题。如果对这些弊端问题不作坚决彻底的改革, 必将不利于保障人民健康,必将妨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会后,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卫生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随着医疗卫生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驱动衍生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尤其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不仅引发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转变,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促成了党的健康观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为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增添了新内容。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党的十七大将保障人民健康的医疗卫生纳入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之中,并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医改的指导原则。在党的十七大之后的新一轮医改中,总结反思国内医疗改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吸取了西方国家“医疗服务市场化”失败的教训,进一步认清: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经济改革的有些做法不能简单照搬应用于医疗领域;改革可以放开市场价格,但不能淡化政府责任。所以,纠偏医改市场化,回归坚持公益性,全面深化医改,实现病有所医,不仅是党的十七大的突出贡献,而且就历史逻辑而言,也是党的人民健康观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
3. 新时代人民健康观创新发展的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卫生工作,关注人民健康,但从“卫生”到“健康”的话语体系转换,尤其立足健康核心理念部署卫生工作发展卫生事业,主要还是始于党的十八大。2012年党的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关于健康问题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方向,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党的十八大之后,“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成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引领下关于健康问题的新思想、新论断。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7],“健康中国”开始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战略部署,强调“人民健康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政治问题”,确立了新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新方针,即“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8]。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制度保障”,一方面要求卫生健康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及其他方面的制度基本成熟定型,另一方面要通过卫生健康治理发挥卫生健康治理体系的效能,使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健康制度真正展示中国卫生健康治理的显著优势。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共产党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积累的坚实国力具有深厚底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精神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广泛感召力。“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在当代的具体体现,再一次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历史品质。
二、 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的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中华传统健康思想为文化渊源,以马克思主义健康观为直接理论来源。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提出的医疗卫生“为全体军民服务”,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工作面向工农兵,还是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都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鲜明政治立场,是对马克思主义健康观的继承和发展。
1.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人民健康观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9],“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10],“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1]。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而健康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只有在健康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创造历史。就此意义而言,健康本身也是生产力。战争年代,健康是保证军队战斗力,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前提基础;和平时期,健康成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的形成发展中,从“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卫生工作总原则,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卫生改革发展观,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内在蕴含的深层理论逻辑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也是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最好诠释。
2. 中华传统健康思想是人民健康观形成发展的文化渊源
中华传统健康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的形成发展也具有理论渊源作用。“医乃仁术”的生命观和医德观是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产物,为人民健康观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传统思想文化根源。
“医乃仁术”是儒家伦理与传统医学相互融合的产物。中国古代,个体身心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是密不可分的。“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是儒家孔子对“仁”最直接的理解。“这种‘爱人’出自内心深处的平和、谦恭和亲热之情,虽然它可能最早来自血缘亲情,不过此时已经扩展为一种相当普遍的感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出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对‘人’的平等与亲切之情”[12]95。“仁”首先是一种“内在的道德、精神境界”[13]。当然儒家的“仁”遭遇到“医”的时候,二者都能够把“这种超出‘个人’而成为‘社会’的东西看成是普遍合理的‘通则’,用这种以己推人的情感外延来建立伦理的基石”[12]95-96。所以《论语·雍也》中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所谓医乃仁术,就是指“医术是一种爱人之术,是一种救人之术,是一种帮助人解除疾病痛苦之术。医乃仁术是对医学本质最简要的概括与说明,规定了医学包括仁与术两个最基本方面”[14]。医乃仁术命题,强调了人的生命价值,认为医以救人活命为本;反对把医疗技术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这是古人对学医、行医者的道德要求。同时,中国古代“重民心、顺民意的民本思想作为一种重视民心向背、关切民心疾苦的理论体系,不仅为统治者所用,更构成富于人民性的文士经久不衰的精神支柱”[15]。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医疗卫生事业创建初期,就继承了“医乃仁术”的传统医德观,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就是对传统文化中“医乃仁术”的生命观和医德观的继承与发展。
3. 人民健康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健康观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健康观从一开始就把医疗卫生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能来看待,与马克思主义一样,健康观还具有革命性。“革命是罕见的,……是对一个社会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神话,以及其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领导体系、政治活动和政策,进行一场急速的、根本的、暴烈的国内变革。”[16]因此,从革命意义上看待健康观,它仍然具有阶级性和革新性,并与革命的成败紧密相连。
首先,无产阶级的医疗卫生工作具有保障人民健康的社会职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争取无产阶级解放的过程中,对工人阶级的身体健康极为关注。他们深刻批判了资本家为榨取高额的剩余价值而置工人的身体健康于不顾。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伤寒、霍乱、天花等传染病的肆虐对工人阶段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17]。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对资产阶级使用女工童工进行了批判。在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医生的服务是“保护健康,保持一切价值的源泉即劳动能力本身”[18]。要实现医疗卫生工作的这种社会功能,必须进行革命,废除资本主义制度,为维护无产阶级的生命和健康而斗争。
其次,医疗卫生工作关系到战争的成败。恩格斯在分析俄军和英军在克里木战争中英军惨败的原因时指出,英军“没有药品、没有外科医疗器械,……伤员不论任何天气都是躺在潮湿寒冷的地上或者被送到停在外停泊场的拥挤船上,没有任何照顾,也没有最简单的医疗设备;成百的人由于缺少必要的物品而死亡”[19]。可以说,没有做好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是英军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面临着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任务。为防止疾病流行影响社会主义建设,列宁极其重视卫生工作。1919年12月5日在全俄苏维埃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列宁把“吞噬着我们大批军队的虱子、斑疹伤寒”[20]391列为头上的第三种灾难。“如果我们能够供应粮食,能够增加燃料,能够拿出一切力量来彻底消灭俄国不文明、贫困和愚昧无知的恶果——斑疹伤寒,能够把全部力量,把流血战争中获得的全部经验运用到这场不流血的战争中去,那么我们可以相信,在这次比战争总要省力得多、人道得多的事业中,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愈来愈大的成就。”[20]392医疗卫生与战争成败的关系对南昌起义后的中国共产党也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缺乏医疗卫生的支持,人民军队在缓解因伤病造成的减员工作方面就会大受影响,最终影响军队的战斗力甚至革命的成败。
最后,从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形成和发展的理论逻辑上来看,党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科学地制定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亦是人民健康观形成和发展的理论进路。“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要同一定时期人民健康需求相适应,针对一定时期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21]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十分关注劳工的利益。无产阶级的解放,首先要把劳工从残酷的强制劳动中解救出来,而这是劳工健康的首要措施。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成立初期领导工人运动中,就十分重视工人阶级的利益诉求,维护工人健康权益;随着中国革命由早期工人运动转向在农村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满足战时医疗服务需要的独立的卫生工作体系亦逐步建立起来,并形成“一切为了军民健康”的人民健康观。新中国成立伊始,为加快建设卫生防病体系,预防和消除传染病,迅速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党和国家适时提出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改革开放后,在1996年12月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这在当时为推动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的党中央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2]370。这些建构在一定时代经济基础之上的,为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卫生工作方针、卫生发展理念以及卫生与健康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卫生健康工作实践为基础而构筑人民健康观的思想来源。在人民健康观自身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中,作为上层建筑中指导卫生健康工作的意识形态,人民健康观一直不断地指导着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三、 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的实践逻辑
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相对应,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卫生健康事业的进程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了人民健康观。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形成发展有两大实践基础:一是战时医疗卫生的实践;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卫生事业建设发展的实践。两个实践基础所面临的历史境遇和发展条件是不同的。受物质条件和政治环境的制约,战时医疗卫生呈现出革命战争时期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执掌政权条件下开启的卫生事业建设又更具全局性,但二者不能完全割裂开来。人民健康观也在具体的实践中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包括:战时医疗卫生建设所形成的“为革命战争服务、为伤病员服务、为根据地群众服务”的人民健康观;陕甘宁边区时期确立的人民卫生事业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开展群众卫生运动的基本策略;新中国“面向工农兵”卫生工作方针的确立,改革开放40年以改革为核心内容的人民健康观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人民健康观的丰富和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征程中呈现出新理念和新战略。
从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形成和发展的实践逻辑来看,人民健康观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历程就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革命年代,“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23]370。战时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卫生保障;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中国的卫生事业呈现出低成本、广覆盖的特征,以较少的卫生投入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城市劳保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也成为这一时期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服务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22]370。由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卫生行业也发生了“政府与市场”的争论与摇摆,并不断地尝试着改革创新,于2009年开启了新一轮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22]370。
今天,以健康为中心的疾病治疗、公共卫生、医药安全等越来越成为党和政府、社会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把“人民健康”定义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围绕健康中国建设,“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23]。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设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内容。同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尤其要强化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在食品安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传承发展国家中医药事业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政策。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从制度供给层面提出:“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24],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来提升卫生健康治理水平,从而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强大的制度支撑。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必由之路。 同样,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鲜活实践, 人民健康观就失去了理论渊源、历史进路和实践来源。 在人民健康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人民健康观”, 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实践为基础, 以中国具体国情为历史条件, 坚守“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建设健康中国的必然选择。
四、 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的深刻内涵
在梳理探讨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基础上,界说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的基本内涵就具备了健康观意识形态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不是医疗卫生领域单纯的学理概念,在价值论的意义上,是隶属于政治哲学的概念范畴。因此,人民健康观在价值论上完成了对卫生健康作用和地位的科学认识,在目的论和方法论上完成了对卫生健康事业为谁服务和卫生健康事业如何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回答,从而实现了人民健康观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进而指导卫生健康治理的实际,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交卫生健康治理的答卷。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健康问题,从党的领袖、党的文献到政府文件,一直有卫生和健康相关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散见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集中地反映了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解决中国卫生与健康实际问题的根本立场和基本观点,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健康观。中国共产党的健康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健康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在党领导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历史形成的,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概而言之,所谓中国共产党的健康观,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为保障和改善人民健康,开展医疗卫生工作中所遵循的根本立场和基本观点。
卫生与健康的社会本质是什么?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健康观的首要问题。建党100年来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践,是我们党对卫生与健康本质属性进行科学认识的前提基础,并且这种认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而逐步深化的。中国共产党人民健康观在价值论意义上,准确地回答了卫生与健康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问题。卫生是人民的卫生,健康是最大的民生就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揭示卫生与健康本质属性的基本结论。在目的论意义上,人民健康观准确回答了卫生健康事业为什么要发展,医疗卫生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卫生事业为什么发展,医疗卫生为什么人服务?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最能反映并体现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及其政治发展目标。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归结于一个总目的或根本目的就是“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在方法论意义上,人民健康观要回答卫生健康事业如何发展,医疗卫生如何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问题。健康方法论包括服务理念、方针政策、发展战略与道路模式选择等一系列基本内容。
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并实现繁荣富强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要实现的两大历史任务。“人民健康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不同时期与中国革命、改革和发展紧密相连,对战时医疗卫生、新中国的卫生事业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其所表现出来的人民性、基础性、时代性和优先性的特点在健康观的指引和评价功能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丰富和发展着的人民健康观能够不断地指引医改方向,也不断地通过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积淀着党的人民卫生健康事业的基本经验。知往鉴今,用人民健康观这一线索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卫生健康事业串接起来,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去考量我们“走过的路”,使得我们更能从容地面对“我们将往何处去”的未来之思。